第49章
这个票房数据统计出来后让好莱坞目瞪口呆,要知道这部电影的制片成本也才3000万美金!
即使是有书粉打底,但就这种浮夸的电影?
当然也有理解票房统计结果的人们:“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引起的是女性对唯美浪漫爱情的向往……”
详细的分析报告在莉莉和顶峰娱乐的办公桌上,贡献首日票房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女性,其中大部分是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女性。这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书粉或《吸血鬼学院评选大赛》的秀粉。
一部从头到尾的女性向电影,让好莱坞看到了年轻女性的购买力。
同时这部电影精准地把握了细分群体的口味,即使媒体和专业口碑不佳,但电影得到了年轻女性观众们的喜爱。
陪女朋友的男性观众平均分d,女性观众平均分a,院线观众评分十分两极分化。
除了画面不错,这部电影很难得到男性观众们的喜欢。“神经质的剧情”“很难理解他们怎么看对眼的”,这是他们的评价。
当然,莉莉和顶峰娱乐都不在乎,他们的目标群体喜欢,这就够了。
顶峰娱乐老板感觉自己做了人生中最好的生意:“按照这个首日票房,《吸血鬼学院》首周票房有机会破亿!”
莉莉给他降温:“第一天已经消耗了粉丝们太多热情,今天票房估计就会跌的。”她太了解这种粉丝性质更多的电影了,持久力和靠口碑的经典电影比,就是个渣渣。
果然第二天,没有如同大部分好莱坞电影的首周周末票房上浮的趋势,《吸血鬼学院》直接跌幅34%,只拿到了2113万美金票房,即使院线场次增加了。第三天,票房只剩下了1458万美金。
高开低走,直接大崩都趋势,莉莉早有预料。
“电影的票房潜力在两三周就会消失殆尽。不过第一周就超过了制片成本,还能奢求什么呢?”
能够拿到首周票房冠军就不错了,难道还想像《泰坦尼克号》一样问鼎15周吗?
况且《吸血鬼学院》赚钱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7月10日,《吸血鬼学院》上映进入第四周,每日票房已经降低到不足百万,排片率也直线下降让给了其他热门电影。
7月底,《吸血鬼学院》以北美1.1亿美金的好成绩下线。《女巫布莱尔》接棒,在二十多家电影院悄然上线。
说悄然那完全是谎话,这几个月《女巫布莱尔》的宣传就没有停过,网站上各种失踪者的新闻报道、手写本、照片、家人等资料。线下各大周刊、杂志及录像店都有刊登失踪人物的寻人启事,还聘请了临时演员发传单。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即将看到的就是三个作死大学生的失踪记录。
这种情况下,只在二十多家电影院上线的电影完全引起了大众的好奇,上座率极高。
而一批观众在手持式dv晃动真实的镜头下,更加相信了这是被偶尔得到的,真正的记录。
第一批观众的反应让大众更好奇了,于是第二周大规模上线时,《女巫布莱尔》的上座率依旧居高不下。
相比《吸血鬼学院》那种第一天最高,之后一泻千里的票房走势,《女巫布莱尔》的票房走势很稳,第一次见识‘伪纪录片’的观众们走进影院,奉献了高额的票房。
令人乍舌的票房让媒体们开始主动报道这部电影。
“一场赤裸裸的骗局,宣传方应该给所有进入电影院的人道歉。但第一人称的拍摄手法的确让好莱坞耳目一新,相信在这之后,我们会见到不少这样粗制滥造的b级片。”——《纽约时报》
道歉那当然是不可能道歉的,凭本事把观众骗到电影院,凭什么要道歉?
更何况在骗局被揭开后,已经形成观看规模的电影,依旧吸引着猎奇的人们,他们倒要看看有多真实!
然后不少人被晃动的镜头抖吐了。
这部电影,莉莉都没有去看过第二遍。但她很喜欢这部电影,不为别的,就为它北美1.4亿美金的票房。
相比会从200万美金加10%北美票房分成的《吸血鬼学院》中得到的近千万美金,莉莉能在这部拥有一半版权的《女巫布莱尔》身上获得更多。
北美下线后,两部电影都继续在海外上映,相比海外常规宣传的《女巫布莱尔》,《吸血鬼学院》在海外的票房更亮眼,毕竟青春玛丽苏真的在哪里的小女孩那都吃得开。
这个暑假,接连两部电影大赚特赚,毫无疑问,相比离婚这点子事,业内人士更注重赚钱这件事。
好莱坞制片公司开始分析这两部成功的电影,然后都发现了莉莉在背后操作的影子,nineteen都是电影的发行公司之一。
“选秀式营销,诈骗式营销……难以相信她居然是高中辍学。”
“她简直是个营销天才。”
“这样想来,上一届奥斯卡上的婚姻,于是直接让她人尽皆知。”
“……”
现在接连成功两部电影,而且是可以做成系列的成功电影,莉莉一跃变成了好莱坞的常规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如果说之前她的标签‘莱昂纳多的妻子’更响亮,现在就是‘nineteen公司创始人’的身份更突出。一手运作出来的《吸血鬼学院》获得3.21亿的全球票房后,‘制作人’标签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莉莉成为了好莱坞的新贵,新的一点意外都能让她重伤,但更有权势的圈子已经向她开放。
重新踏入顶级名利场大门的莉莉看向好莱坞不变的天空,不由感慨,自己已经来这里两年了啊。
第40章
好莱坞电影拍摄完毕后不仅仅只是票房收入,碟片和周边也是大头。不少票房低的电影就指望碟片回本赚钱,至于周边赚钱就是大卖电影的待遇了。
比如《泰坦尼克号》后续带动的周边消费比票房还高,《女巫布莱尔》这种靠猎奇应得票房的周边不怎么吸引人,但《吸血鬼学院》周边开发就很有前景了,周边本也是一种粉丝经济,很契合粉丝电影了。
于是印着人物的衣服、包包、小挂饰和手办等等周边在电影上映后也陆续上线,像个真吸血鬼一样收割着消费者每一滴可以吸吮的血。
每每看到财务报表,莉莉都不得不感慨,好莱坞体系实在是太完善了,以及不愧是资本主义美利坚。
在确定《吸血鬼学院》是个赚钱项目后,本就在计划内的后续两部立刻就提上了议程。
按照和顶峰娱乐的合约,他们有后续两部作品的优先购买权,但莉莉已经不打算将后面两部的版权卖出去。
最开始卖版权是因为她没有资本,和顶峰娱乐合作也不过是因为她能得到项目掌控权,现在,她用一个成功的项目证明了自己,而通过这个项目,莉莉也积攒起了一套完整的人脉。
电影资金回收没那么快,她现在依旧拿不出几千万美金流动资金来拍摄电影,但《吸血鬼学院》这个项目,无论是找银行借还是找投资方都很容易。
nineteen完全有了独立制作《吸血鬼学院》后续两部的能力。
但莉莉并没打算将顶峰娱乐直接踢出局,商场利益至上,美誉则是能走多远的基石。当然,一次愉快地合作,并不代表莉莉会拱手让出巨额的利益,他们的合作模式变了。
从顶峰娱乐吃肉,nineteen喝汤,变成nineteen吃肉,顶峰娱乐喝汤。
莉莉从高级打工人正式成为大老板,下一部开始,电影片头动画,nineteen将在最前面。
谈下合作是在《女巫布莱尔》在北美火爆之后,僵持着谈判的顶峰娱乐知道,再不同意汤都没喝的了。
制片公司谈好合作,就开始和导演、演员们开始谈。
主演们因为一部高票房的电影人气实绩上升,加上是续集,续集宁愿不拍也不能换主演,一般情况下,这时候演员片酬就变得高昂起来。
只是莉莉很狗,一开始就和他们签订的三部曲合约,片酬涨幅控制在一个对制片公司来说满意的范围内。
演员原班人马确定,导演却要换了。
在和莉莉合作之初,索菲亚改编了一部名为《折翼天使》的小说,她通过父亲的关系拿下了改编权,已经打算好拍摄完《吸血鬼学院》就投入到这部电影之中。
索菲亚和莉莉在一个俱乐部的单独约会,和谐简单地沟通了这件事。
索菲亚抽着烟,烟雾中她说道:“第一部在我手中奠定了基调,我认为已经足够了。我需要拍摄自己的电影,这会让我更兴奋。”
“哈尼,《吸血鬼学院》就是你拍摄的电影,你的处女作得到了1.1亿美金的北美票房。”
索菲亚摇头道:“我们的想法很相近,但这是一部莉莉主义至上电影,我想要索菲亚主义至上电影。”
莉莉明白她的意思,在两人都是新人时,又意见相近,合作还是愉快。后续但凡出现重大分歧,项目和友谊都很容易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