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他说到最后的时候哭得泪眼模糊,看着可怜极了。
但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怜惜他的。
【也是疯了啊,我看看,这场“作弊”能够完成的关键点就在这个人身上……
嗯,这个成功率原来是这个人成功骗过欧阳修的概率吗?那还挺大,欧阳修居然是这么好骗的人吗?那我要不以后也骗……】
别说了别说了,欧阳修的脸是真的黑了!
被评价好骗的欧阳修是真的气到不行。
但被同僚拉着,他也想了很多,最后也是心平气和地问祝安德。
“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图什么?”
但祝安德的情绪是真崩溃了,完全没有一点能正常聊天的迹象,只看着地板默默流泪,嘴巴里重复着的都是。
“我当时没想到、我鬼迷心窍了、我知道错了。”
“哼!”欧阳修更加不理解了,这样脆弱的、毫无担当的人,怎么会想到要去作弊的!
“他哪里来的消息啊?”祝安德的挚友看着这样的好友,也不理解。
“他平时胆子很小,我们都家庭一般,勉强靠着收入养家糊口,但是绝对没有类似的试图利用职务之便捞油水的事儿!”
“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就敢对科举下手……”有人一听更是觉得此人胆大妄为。
不是好人!
但不得不说,这挚友的想法很有道理。
“背后估计有人在运作,有人要作弊的消息,哪怕是那样的蠢货组织,应该也会尽力保守秘密,至少我们在这之前是没听到的。”
韩琦也顺着这个思路在想,也是圆不起来这个人自己突然想做这种事情的逻辑。
“那幕后主使究竟是谁呢?”
这问题问得太尖锐了,其他听到的大臣一下子开始自证。
“这绝对不是我,我家压根没有要今年下场的人,我做这种事情得不偿失啊。”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家有人要下场,但是我家的实力摆在那边,压根不用作弊好嘛!”
“嗨?谁家活不起了?这次考不上不会再考下一次吗?非要作弊?我也没这个手段。”
有人尽力撇清自己的关系,有人试图给别人泼一盆脏水,还有人在祈祷。
“苏景和应该能看到吧,他赶紧看看这背后是谁在运作啊!”
【这人究竟是蠢还是被人陷害了啊,按道理来说应该也不至于蠢成这样……临时起意就要加入这样的科举作弊案?不是说最近已经改了很多吗?不至于让他滋生出这样的胆子吧?】
苏景和的怀疑也是让其他人开始夸他。
“果然他也想到了,真的很聪明的。”说这话的是宋仁宗。
你就夸吧!一点也没想过这是咱大宋的科举吗?!
欧阳修也是看到是宋仁宗,才没有无差别攻击开始喷洒毒液。
但他是真的不爽。
他想要改革科举,从科举开始改变文坛的风气,结果还没改就要出现问题。
科举舞弊只要出现,他这个主考官绝对难辞其咎。
真说不准背后的人是单纯要作弊从中捞取好处,还是就面对他下的手。
【嗯,让我看看是谁……
我的天?还是个联合作案!】
联合作案?
“不是,究竟是谁能找到这样的一批蠢货,想着直接去抢贡院的卷子的?”
“万一就是要这样简单,然后再塑造舆论,有人相信估计就达成他们的目的了。”
舆论的重要性,大宋最近几年也是体会到了。
他们每次有什么重大突破,都会告诉百姓,现在百姓对大宋的信任也是水涨船高,至少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
【大宋和辽国的人共同促使的……
嗯,这难道就是上面的花两百万要求落实一个项目,然后一层层下去,最后的人变成了花两块去解决吗?这样两个蠢货是联合作案的关键人物之一,也是有点太抽象了吧?】
苏景和的想法和很多人不谋而合。
“就是啊……”
“两百万到两文……这一层层剥削下去,变成两个蠢货,真是形象啊。”
【嗯,大宋这边是文坛……文坛?这不是一个谁写诗作文更厉害,谁就有声望的地方吗?怎么还真的有这样的组织的吗?是明面上的吗?大宋居然这么……这么封建的吗?哦不,好像人家本来就是封建王朝。也太……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文坛……果不其然。
对苏景和说“谁文采厉害谁有话语权”的事儿,欧阳修只能说原本是这样的,但现在和“原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有人仗着自己年少成名,之后侵吞别人的创作来维护自己的声望,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而维护好了声望之后呢?
有人在各种学院里面当老师,带徒弟,收徒弟的“束脩”。
有人则是当“文坛大儒”,开各种讲座赚钱,更有甚者是专门卖书赚钱。
若是卖的是文章,是有用的书,欧阳修都不会想着先改革科举。
这些人一个字一个词修订一层意思,就要卖一个全新版本,受众正是要参加科举的人,那叫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原来是欧阳修在朝堂上说要改革文坛的不正之风,于是这伙人就想着让他当主考官的这次科举成为笑柄?
嗯……很有想法,那这个计划确实无论成功与否,都无伤大雅,计划没要求一定要成功。
偷东西失败了,欧阳修办事不牢,居然能让人去贡院偷东西。
偷东西成功了,欧阳修难辞其咎,一点没有防范措施的吗?以前可没有这样的事儿。
至于偷出来了,也有两种可能,买了名额的人发现这些人的答案并不能得高分,于是打假,然后出名了。
要是他们没发现,然后真的瞎猫碰上死耗子,真的让有些人中了,那更是欧阳修的错……】
欧阳修听着一个接一个的“欧阳修的问题”,眼前是黑了又一黑。
甚至苏景和说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真是最简单的阳谋……”
有人代入欧阳修这个身份的话,也是后怕起来。
“还好我们有苏景和……提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辽国是为什么,哦对,辽国现在自己在内乱呢,我们这边能乱起来他们不要太开心。】
辽国的内乱和两年前大宋开始持之以恒地散播皇太弟有不臣之心有极大关系。
还有就是送到辽国的那个“火药”,和计划中的一样,被那唯一幸存的“幸运儿”,高高兴兴、神神秘秘地一路带到了大定府!
运气不太好的是,没有到耶律宗真的面前。
这也在大家的考虑之内。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他们这火药是发挥了最大价值的作用的,炸死了一位附庸辽国的部族的部落首领。
此人也是对辽国忠心耿耿,当时在耶律宗真身边,听说他们的幸运儿带回了大宋的秘密武器,但是要人去检查再送给辽帝,他二话不说,就跟着人一起去检查了。
也直接被炸死在当场,是死的八个人里面最重量级的人物。
他一死,这个部落的人自然是要向耶律宗真要说法的,部落的属性也从忠诚转为中立。
又在听说辽国此时政权不稳,不仅耶律宗真的身体不适,估计活不了几年了,而下一任继承人又在太子和皇太弟之间“摇摆”。
直接让他们无缝加入了皇太弟的阵营,为“辽帝的承诺”而战,想要向耶律宗真讨个说法!
加上本来辽国就要平定萧耧斤的残余势力,现在耶律宗真是真的一个头两个大。
而辽国自己也没办法靠自己养活诺大一个国家,原本是靠大宋,以战养战。
他们和大宋打西夏,最后还要贴钱治理的状态不同。
人家打大宋就直接当钱袋子再打,不管赢了输了都有钱,还不用后续维护,大宋自己会自己再茁壮成长继续给钱。
但现在不行了,大宋不是这么好捏的软柿子了,他们要转向打周边的其他国家。
这内忧外患,得到的钱还没有预期的多,百姓也开始怨声载道起来。
总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大动作,让耶律宗真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
【原来辽国还是有聪明人的……还是就在面对大宋的时候才有这样的脑子。
居然能想到让大宋的科举失去公信力。
要真的作弊被发现,不管真的假的,他们都可以渲染成真的,然后再造谣以前的科举可能也有这样那样的黑暗面……
虽然文人造反,三年不成,但是文人的笔杆子也是最厉害的。
到时候直接狂写大宋的不好,总有人会“揭竿而起”,再次让大宋失去现在的和平状态……
嗯,真是很聪明的主意啊。】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