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896节

  砰的一声枪响!
  “滴!”
  一阵刺耳喇叭声。
  我猛然睁开眼。
  只见,一辆小货车正高速朝我这里冲来!那车大灯晃的人睁不开眼!李非光着膀子!他单手把着方向盘,手拿着一把土枪探头出来猛射!
  瘦子这伙人立即举枪还击!
  一时间,砰砰砰枪响声就跟过年放炮一样!
  货车玻璃全部碎裂!只见李非趴在方向盘下,货车仍以每小时近百公里时速撞来!
  眼看撞过来了,这伙人迅速避开,我瞅准机会,一个翻滚躲到了货车后面。
  “滴!!”李非按了下喇叭。
  “上来!”
  我拉门刚爬上去,车门还没来得及关上。
  “砰砰砰!”
  碎玻璃飞的到处都是,我死命趴在车座位上不敢抬头!
  李非也趴在方向盘下,他看起来很冷静,并且口中念叨着道:“四,三,二…”
  突然,对面火力停了!
  这时李非迅速从驾驶室跳下去,他双手端着猎枪,砰砰砰连开三枪!
  一枪一个人,眨眼功夫,对方全趴到了地上!那个叫六儿的被一枪射到了头!当场脑浆溅了出来!
  那老大压好了子弹,他和李非几乎同时瞄准了对方。
  砰的一声!
  这老大噗通一声仰倒在了地上,扬起了漫天尘土。
  从开门下车,到四人中枪倒地,整个过程最多三十秒。
  李非冷着脸走过去,见人趴在地上还在动,他拿枪近距离顶住对方后背,又连续开了两枪。
  “非哥!”
  我喘着粗气跑过来,只看到了一地的尸体和鲜血。
  李非抹了把溅到额头上的血,说道:“兄弟,我要是晚来半分钟你就没命了。”
  我点头,直觉惊魂未定,后怕不已。
  “非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李非脚踢了下尸体,淡淡说:“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要赶快处理现场,等下被路过的人看到就麻烦了。”
  着急忙慌把野路子四人组抬到货车上,我注意到那个叫六儿的眼睛圆睁,他额头右侧上开了个大洞,血滴了一路。
  李非随手砸烂一个西瓜,他吃了两大口笑着着说道:“还是我们本地沙漠瓜好吃,又沙又甜。”
  “非哥,你看这里。”
  我用力扯开了雨布一角。
  “这什么鬼东西?古董?”
  我小声道:“这是陪葬品,那伙人刚挖出来的,那边儿有个唐代古墓。”
  “值钱?”
  我点头:“虽然没来得及看东西,但估计最少能卖几十万。”
  李非点头:“我现在正好缺钱,这伙人是雪中送炭了。”
  我用木板掩盖了盗洞,又用沙土仔细掩盖了地上那些血迹,李非又打电话叫来一个人,就这样,我们三个人开着三台车急匆匆逃离了现场。
  ….
  “小心!慢点儿放!”
  陶马还好,车上那个几百斤重的唐代石像生,我们三个人费了老鼻子劲儿才挪到李非找的一间临时仓库中。
  帮我们的小年轻是李非以前的一名手下,他问李非冷冻车上的人该怎么处理?
  李非打了个哈欠说:“今天太晚了,我困了,你开我车去吧,到榆林去找龙飞他们,他们那里有安全的火葬场。”
  这小年轻当下接过车钥匙说明白。
  李非又转头冲我说:“对了,这事儿别跟我妹妹讲,我不想让她知道。”
  “我明白非哥,那你们回吧,我就在这里对付一晚,顺便清点下这些东西。”
  人都走后,我反锁上仓库门,打开灯。
  先抽了根烟平复激动的心情,随后我解开了那个大麻袋。
  里头装的陪葬品乱七八糟的,品种很多,但比我预想中的差,值钱东西不多,粗看之下有小件玉器,铜盆,铜碗,断成两半的铁剑,还有烂了的铁头盔,这些东西都证明了,这个墓主生前可能是个带兵的官儿。
  “唉?这是什么?”
  “九节鞭?”
  我没见过这玩意,研究了一下,发现可能还真是九节鞭,唐代晚期的九节鞭,浑身长满了铜绿锈,但骨子很好。
  我随便甩了两下,结果不小心,啪的一下打在了石人肚子上。
  灯光照耀下,立着的石人脸上貌似在笑,但我脸色却变了。
  为了确定,我又拿着九节鞭用力在石人肚子上敲了两下。
  肚子不是实心的,里头好像有个什么东西啊!
  第506章 干一票
  石像生肚子里藏了宝贝?
  “不对啊。”
  “怎么声音不对劲儿?这明明是一整块儿石头雕出来的,那东西是怎么藏进去的?真奇了怪了。”
  前后左右,仔仔细细看了个遍,当我蹲下朝上看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只见,在石像生屁股下方,很隐秘的位置有个窟窿,这里可能以前是用木头塞着,时间太久导致原来的木头风化烂了。
  窟窿不大,三指宽,大概鸡蛋那么大。
  我手指伸进去,扣了两下,突然摸到个冰冰凉的硬物。
  我来回调整了好几次角度,才将东西拿出来。
  这是个青铜方盒,上下盖的严丝合缝,其表面攒刻了大量莲花图案,因为含锡量高,整体颜色泛白,表面长了一层薄绿锈。
  我小心打开子,赫然看到一块方方正正的朱砂木牌。
  时隔千年,木牌上残留的朱砂依然像鸡血一样红,两排刀刻文字清晰可见。
  我皱眉尝试默读了两遍,发现怎么都读不通顺。
  “有毕字、钱字,、各种繁体记重数字等。”
  看了一会儿,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
  怪不得读不顺!原来这是件刻在木牌上的阎王告地书!这东西行里有个说法是给“鬼”看的,活人不能看,所以书写顺序全部打乱了。
  我研究一番,发现这几行字正确读法应该是这样的。
  “下用足钱,九万六千八百五十一贯,从农夫胡望处购得永业田一顷整,用于敛骨边关战死者三千三百三,于显庆六五四年铸冢修坟,特留此据,告知阎王,毕了。”
  过去“毕了”的意思就是完毕。
  眼下透露出不少有用信息。
  首先,这个墓的年代是唐代晚期显庆年间,准确点说就是公元654年,这和我之前推断的相差无几。
  不只那一座古墓,银川暖泉一带绝对有尚未发现,并且规模不小的墓葬群。
  从地理位置上看,那一带当年离鲜卑人和突厥人生活区不远,双方应该是爆发了战乱,死了几千人,事后,某个当官儿的从一个叫胡望的本地农民手里买下了这片土地,用于修坟造陵,收敛战死者尸骨。
  这种集中埋葬方式就好比宋代的那种“漏泽园”,不同之处在于,漏泽园里头埋的都是平头百姓,而这种集中埋的都是将士,所以它一定会出兵器,盔甲,弓箭,令牌,这类东西。
  以野路子四人组挖的这个墓为基本中心点,向周围辐射,当年这个墓葬群面积该有多大?
  因为它文书上明确写了,购得土地一顷,我手蘸吐沫在地上写写画画,很快就算出来了。
  我们现代用的是公顷,一公顷约等于100公亩,即1万平米。
  古代用的“顷”,一顷约等于50市亩,就是60平方丈,在换成米数就是680多米。
  也就是说,暖泉一带古墓群面积大概是700米左右,这个面积不可谓不大啊。
  隔天上午我提着包,再次来到了位于暖泉的案发现场。
  想起昨晚惊心动魄的那一幕,我不由感叹李非是真狠,他杀那几个人就跟杀几只猪一样,当时就算给我一把枪,我也做不到他那样,我到现在都没杀过一个人。
  夏风出来,望着周围一望无际的荒凉景象,我走到了盗洞那里。
  这里位置偏僻,路过的人和车都很少,在往北走几十里就到沙漠了。
  见四周与人,我麻溜接起洛阳铲,以盗洞为中心向四周下探坑。
  野路子四人组下过的墓我不用下去看都知道,里头肯定干干净净,他们什么都拿光。他们这把洛阳铲从手感,分量,锋利度,各方面来说都远远比不上我的洛阳铲,反正凑活着用。
  我一口气在周围打了九个深达八米的探坑,从第七个探坑开始,有东西了。
  从地下带上来的黄泥中,赫然夹杂着一些红陶片,见到这种红陶片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地下有文化层,要么就是有唐宋时期的古墓。
  过去有人专门下乡收这种红陶片,一斤给五十块,收的人其实都是乔庄打扮过来的盗墓贼,村民为了卖钱有的就会去山里找这种陶片。
  盗墓贼收过来后会问他们:“老乡,你这是在哪儿捡到的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