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717节

  那辆奥拓没油了,我不可能把车从东北开回河北去,太他妈远了。
  冷啊。
  我没手机,没身份证,没银行卡,身上一毛钱都没有!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赶快搞点钱,买身厚衣裳,然后在买车票坐火车回正定和把头他们汇合。
  我不偷不抢,怎么去搞点钱?
  三个字。
  “忽悠人。”
  其实也不能说忽悠人,不好听,应该说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利用我的知识去换钱,
  那时候,佳木斯没有成规模的古玩市场,都零零散散的,到后来大世界商城建成,在四楼才有了成一定规模的古玩市场。
  我还记得那时候有个纺织大楼,大楼后头有个车棚子,棚子里大概能有三四十个人摆地摊卖古董文物。
  当时我揣着袖子,在棚子里溜达转了一圈,突然被一个摊位上放的黑色大陶罐吸引了。
  大陶罐口开着,浑身土迹斑斑,像刚从地里挖出来的,里头满满当当装了一罐子绿锈铜钱。
  “好家伙,老板,这大钱罐子是刚出土的吧?多少钱啊?”我停下来问道。
  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大衣,本地口音。
  他一看我,马上摆手道: “去!去,上一边去,多少钱你买的起吗?我看你像个臭要饭的!”
  “额…. ”
  我心想我是落魄了点,但他妈也不至于看着像个要饭的啊!
  于是我指着大钱罐子,笑道:“老板,这东西你肯定要价得五六万了吧?我给你算算,这罐子大概有五十斤铜钱,都是北宋不值钱的铜钱,一斤北宋铜钱大概30块钱,成本也就一千五,加上这个宋代不值钱的烂陶罐子算你两百块,所以做出来这钱罐子的成本,大概一千七左右。”
  一听我这话,这老板脸色大变,他大声说:“你胡说八道!我这是上礼拜刚在地里挖出来的!”
  “挖出来的?你这里头难道有值钱的铜钱?我问。
  “那谁知道啊!”
  他急道:“赌筒子懂不懂!这都锈成疙瘩了!我又看不到里头有什么钱!说不定,里头就有北宋的靖康通宝!皇佑元宝!和建国通宝呢!”
  我心想有个鬼,里头肯定全是不值钱的元丰通宝熙宁元宝。
  这大罐子肯定就是他自己做的,问题是做的手法太糙,罐子里的那些筒子钱锈色太假,而且排列位置也不对,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我不肯走又不买,这老板脸色不好看了,他当即压低声音对我说:“小子,知道你是同行,别他妈找事啊,别挡老子财路。”
  我笑着说:“我没找事啊大哥,你想发财不?”
  “发什么财?”他一愣。
  我指着大罐子,小声说道:“我这里有个绝密的配方,能让你把这种假罐子做的天衣无缝,一旦做出来,真到在厉害的高手专家都看不出来。”
  “真的假的?小子你吹牛爱逗我乐子的是吧?”他表情明显不信。
  我又笑道:“信不信由你,反正你要是用上我的配方做出来的罐子,一年卖两个,能轻轻松松赚十几万。”
  他表情有些心动,说那你说来听听。
  我道:“大哥,我哪能白说啊!”
  “我明说了吧,我现在是落了难,急需两千块钱救急用,你要是信我,那给我两千块钱!我就把这个秘方传授给你!反之,大哥你要是不信,说不想发这笔横财,那我马上就走。”
  我笑道:“大哥你要不要赌一把?赌赢了后半辈子豪车别墅发大财,赌输了,不过就是赔两千块钱。”
  他想了半天,突然咬牙道:“妈的!赌就赌!不就两千块钱?爷们赔的起!”
  我说你肯定不会赔的,放心,绝对让你这两千块钱花的物超所值,学到真本事。
  接下来他取了两千块给我,我数了一遍便把钱揣兜里,然后让他拿好纸笔记下,告诉了他秘方。
  首先,绝不能用胶水,他做的罐子钱就是用胶水粘的,这种筒子钱撬开以后表面会反白光,甚至黏手。
  准备好这些东西。
  猪皮,黑土,羊毛轮,细砂纸,抛光膏,几包油性记号笔。
  开工前首先要了解,东北这个地方,挖出来的钱罐子一般它不会长绿锈,基本上都是原色的铜光状态,而且结成的筒子很松,一般用指甲都能撬开。
  那么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
  准备散铜钱五十斤,用细砂纸和羊毛轮把铜钱刷一遍,模仿自然磨损的痕迹。
  铜钱放在地上铺开,拿整张猪皮盖上头,在用重物压在猪皮上头,压十天。
  十天内,猪皮会慢慢渗油。
  这种压出来的猪皮油是做老包浆的最好材料,做好了高手都看不出来,
  然后把猪皮撤了,在空罐子底部铺一层东北黑土,一层层将铜钱铺到罐子里。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中间铺那层铜钱最好用麻绳串起来。
  用的麻绳一定要用100度开水加碱面煮24小时,这样的麻绳会迅速老化,轻轻一碰就断了,以此来模仿麻绳在地下千年老化的效果。
  最后一步,把油性记号笔的笔芯抽出来,混入清水中做成一锅油汪汪的黑水,将这种油汪汪的黑水沿着大罐子边缘均匀倒下去。
  盖上盖儿,找个阴凉地方埋三到六个月,取出。
  大功告成。
  这样做出来的钱罐子,无论怎么看,质地,包浆,磨损,排列,老化,全都和东北出土的真罐子一模一样,除了做罐子的人,专家都看不出来。
  提到这里,我不妨再说个行业秘密。
  早年筒子钱,唯一做不出来的效果就是朱砂锈和千年结晶锈,但后来这个难题被广西人攻破了。
  有几个广西仔花了十几万,从北京某某化工学院找了个教授,配出来一种化学药水,可以完美的生成结晶锈。
  至今为止,那几个广西仔每年还在大量的做假罐子。
  这些罐子真假难辨不知道坑了多少人,我初步推算可能涉案金额过亿了,主要销路是北上广的私人收藏家和一些网络直播间中。
  所以,如果有谁玩这个,一旦知道罐子是从广西过来的货,或者是从某个广西人手里卖出来的,那就别玩了,全他妈假的。
  就这样,搞到了两千块钱,我先买了部二手手机,先跟把头报了平安,然后买了身新衣裳。
  本来打算回正定,但是突然我改了主意。
  我在佳木斯买了张开往四平的车票。
  范神医还在我老家。
  四年多没回去了,我要回漠河,去看看我奶奶。
  第271章 乡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呢,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啊…..”
  这句歌词对也不对,最起码我老家不是这样的,我们那里漫山遍野都是种榛子,木耳,和蓝莓的。
  很多年轻人为了看一眼传说中的“极光”,奋不顾身就跑漠河去了,结果到地方一天就冻成了狗,灰溜溜回去了。
  我的建议是,除了来前准备好必备的帽子,棉耳机,手套等家伙事,一定要穿双大一号的鞋,因为冬天到漠河,必须要套上三层厚袜子才不冻脚。
  我告诉诸位,极光固然好看,但我的家乡最好看的景色并非极光,而是“白昼”。
  夏至时节那几天,漠河的白天非常长,要到晚上9点左右太阳才会下山,那两天的晚上,太阳会挨着月亮挂在天上,风景宛如油画。
  早年漠河车站非常漂亮,有白墙,长楼梯,风铃,现在这些都不见了,车站改成了纯欧式风格的建筑。
  出了车站,坐大巴车往西走两个多小时,然后我下车步行,一路上踩着厚厚的积雪。
  哈气呼出来,转瞬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冰霜。
  不久,看到路边停着辆马车,我心头一喜,忙快步走过去。
  “大哥,车走不?”我大声说。
  “呵呵,大兄弟你哪疙瘩的啊?”
  我指着前方,笑道:“我大草甸村的。”
  “呦,还知道大草甸!一看你就是咱本地人,在等会儿吧,看看有没有人,要不单拉你一个人不划算。”
  我忙说:“别啊哥!这样,我一个人给你三个人的车费,咱能走了不?”
  “哦了!大兄弟你要这么说那就上车吧!”
  这种马车也叫排子车,我小时候常坐,那时候我在北极星学校寄读,夏天还好,我都是坐船顺水路回家,要是冬天了,就只能坐这种排子车。路很远,要走一天半,比如今天早上离校,要明天上午才能到家。
  北极星村相信各位都有所耳闻吧?现在可是网红的雪村,aaa级景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里以前不叫北极星村,叫拉马村。
  而我的老家在北红村,没开发旅游业前叫大草甸村,北极北红,这都是后来改的名。
  到现在,旅游的人来了都他妈去北极村住了,都不知道下头还有个北红村,所以北极村这几年靠旅游业赚的盆满钵满,我们北红村顶多能喝口热汤。
  一个多小时后。
  “呦!这谁啊?你是…….你是小峰子吧!”
  “是我,刘婶你好啊,吃了没?”
  “真是你小子!得有好几年没回来了吧?都窜这么高了啊!”
  我笑着说刘婶你忙,我先回去了。
  “去吧去吧!你奶看见你指定高兴!”
  到了家门口,抬头看了眼房顶上厚厚的积雪,我深呼吸一口,推开了木门。
  走入院中。
  家里一切还是老样子,没变化,灶房那里有个人在烧火,这人穿着大头棉鞋裹着大衣背对着我。
  “范神医!”
  她一转头,脸上沾了不少锅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