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683节
“云峰,这应该是汉代的少府币,舍得用来陪葬的很少,所以很少见。”
我不解问:“少府币是什么?钱币?这东西背后怎么会有英文字母?”
把头解释道:“这不是英文,是一种防伪性质的记号,少府币是行里人叫法,在民间,这个东西也叫银龙币。”
“银龙币?”
脑海中灵光一闪。
“把头,这是不是白金三品??”
把头点头。
我……
那这个墓主人肯定是富家公子哥!说不定是汉代哪个大官儿的儿子!
白金三品是一种汉代银币,民间流传不多,材质我推测是银锡合金的,有龙币,马币,龟币三种。
龙币是圆的,像大纽扣。
马币是方的,正面有一匹马,龟币就像乌龟壳一样,是椭圆形的。
当时,一枚白金龙币重八两,能当三千个小五株钱用,马币重六两,能当五百枚五铢钱用,龟币最便宜,能换两百个五株钱。
这东西不是纯银,加上面值大,所以当年偷铸假钱的很多,传说汉武帝杀了十多万名偷铸者都屡禁不止,这导致后来老百姓不认可这种钱,所以铸造期很短就结束了。
我把这东西揣进了裤兜,等上去洗干净在好好研究。
这时把头说:“快找找,有龙币大概率还有龟币和马币,白金三品要是凑成一套,价格能翻三倍。”
我点头,准备继续在棺材里翻找马币和龟币,就这时,鱼哥突然按住了我。
我们同时抬头看。
“滋啦啦…..滋啦啦!”
上头突然传来了很大的动静声,像是在挪床。
紧接着,墓室顶部不断往下掉一些碎石浮土,都掉到了我们头上。
豆芽仔呆呆说道:“你们看!拱顶上那些石头都裂了!这不会突然塌下来吧!”
过了五分钟,上头挪床的声音没了,拱顶也不在掉土,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我们从男棺里摸出了不少好东西,找到了另外的马币和龟币,凑成了一套完整的汉代白金三品。
此外还找到有玉环、青玉佩,鎏金腰带板,刻着墓主人名字的龟扭白玉身份印,上头写着两个篆体字,仔细辨认后,应该是写的“张武”。
所以,这位墓主叫张武。
身份印不大点儿,就我们成年人大拇指的指甲盖大小,包浆浑厚玉质温润,小巧玲珑。
所有汉代的身份玉印几乎都这么大,如果见到了大个儿身份印,那百分百是假货仿品。
除了这些,还有两个石头雕的小人,分别摆在墓主人的左右手位置。
这小石雕人的脸被泥糊住了,擦了擦能看出来,刻画的是女性。
摆在墓主人左手位置的这件石俑,双手拿着件不明东西,放在嘴边做状要吹。
摆在墓主右边那个手里抱着个古琴,俑身上穿的衣裤肥大,裤腿做成了喇叭状,这样设计符合力学,放在地上很稳当,不容易倒。
鱼哥摇头说道:“这位汉代的公子哥挺会享受,死了不但身边要有老婆陪着,还整两个侍女放在棺材里下去伺候他。”
鱼哥说的没错,这两个石雕小人就是汉代的“吹芋抚琴技女俑”,这技女不是现代人说的鸡女,在古代那是真正的卖艺不卖身。
我转头看向那具女棺,心里多了丝兴奋感。
不难看出,这座汉墓的墓主人身前是位生活富足,十分喜欢音律的人,那他妻子的棺材里会不会陪葬有汉代乐器?比如说,有编钟一类的东西。
这类古代乐器价值极高,很多时候,一件小东西卖的比青铜鼎还贵!平常人不知道,国内很多明星都爱收藏这类东西,舍得出大价钱去黑市上买。
掏空了男棺,草草的把棺材盖放回原处,我让豆芽仔上去放风,换小萱下来“坐男棺”。
小萱下来后不干,她嫌棺材上脏。
我求道:“小姑奶奶,你就上去坐着吧!谁让这里就你一个女的!行里的老规矩咱不敢坏了!坏了规矩容易出事儿!”
好劝歹劝,小萱这才一脸不乐意的坐在了棺材上。
见状,我看着面前的女棺,搓着手半开玩笑道:“芽仔,看着点!我要动手弄你老婆了!”
豆芽仔没回话,我回头看了看,才意识到豆芽仔上去放风了。
很快就撬开了女棺。
可结果,却令我们大跌眼镜。
第228章 快进快出
举着手电看棺材里的情况。
相比男棺,这具女棺寒酸太多了,入眼看去,几乎没一件像样子的陪葬品。
这女的头骨是脸朝下,后脑勺冲上,呈现趴在棺材里的姿势。
骨头部分钙化了,而且明显发黑,身上所有骨头都黒漆漆的。
如此反常的姿势,骨头发黒,肯定是非正常死亡。
在加上陪葬品寒酸,证明在家里地位不高。
我当下推测,这女的应该不是正妻,可能是小妾,当年被人毒死后匆匆埋进来了,她的任务是到地下,继续侍奉男主人。
女棺这边儿。可以说没什么收获,只找到一个变形了烂的不像样的双层木质化妆盒,还有一支玉质不好的的青玉发簪。
在主墓室周围的砖墙上,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掏进去的壁龛,内置有几件装五谷杂粮的弦纹陶罐,长满绿锈的青铜净手盆等生活用具,这些东西不值钱,就没拿。
我用对讲机问豆芽仔:“上头没问题吧?”
很快豆芽仔回道:“没问题,风平浪静的很,都完活了?”
“完活了,这就上去。”
我仔细检查了一遍,看墓室里有没有拉下我们什么东西,确定没留下任何证据后便钻到了横井里。
穿过三十多米长的地下通道,我慢慢探头出来小心看。
啥事儿没有,就看到豆芽仔靠着窗户正在抽烟放风。
上来后,我和鱼哥互相帮忙拍身上的土,这时小萱说道:“把头,今天时间来不及了,不行咱们明天晚上在填土吧?”
把头看了眼表,说道:“都五点半了啊,天马上就亮了,先把家伙式绑好,然后把这里盖上板子,铺上地毯。”
上午十点。
豆芽仔和鱼哥他们在旁边旅馆休息睡觉,小吃店大门敞开,我正踩着凳子,在屋里装模作样的擦玻璃。
我正在等一个人,一个买主。
没错,就是这么快。
记住,只要有渠道,一定要快干快卖,在精美的文物在我眼里都只是钞票而已,留在家里放着等过年的那些人都是傻子。
一旦这些文物通过二道商手里流散到全国各地的买家手里,那时,谁也没那个本事找回来。
昨天晚上盗,今天上午卖,晚上在把土填了回复正常,明天我们就退房走。
“羊汤!卖羊汤!谁要羊汤!”
我正擦着玻璃,这时,人来人往的街上来了一个推着三轮车卖羊汤的小贩,这小贩四十多岁,圆脸八字胡,头上带着棉帽子,棉耳机,围裙上油哄哄的很脏。
把头道:“早上没吃饭,有点饿了,云峰你叫两碗羊汤喝吧。”
我马上推开玻璃,喊那人说:“喂!卖羊汤的!你这是骨头熬的羊汤还是羊油兑的!”
“当然是骨头熬的!熬一天一夜!我家汤白的很!要不来一碗尝尝啊?”
“那来两碗吧!我正干着活儿,做好帮我端进来!”
“好嘞!辣椒要不?”
我说:“多放辣多放肉多放葱。”
也就五六分钟,这卖羊汤的小贩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羊汤进来了。
他进来后,我立即关上了门。
把头起身说道:“老刘介绍来的?路上安全吧。”
这卖羊汤的贩子随手脱了皮帽子扔到桌上,咧嘴笑道:“老把头,你放心吧,这大冬天的,斑鸠都在窝里缩着过冬,都不出来觅食了。”
这个人姓周,外号叫老盆子,我们通过计师傅的关系联系到的他,他是正定有实力的几个二道贩子之一。
别小看正定这个在地图上不起眼的小城,了解的都知道,正定是整个河北最大的黑文物中转地,它和洛阳,西安,宝鸡,成都,并称为地下黑文物的五大集散地。 都一个性质,所以田哥才会把自己的团伙大本营定在这里。
那时候 按照实力化分,洛阳排老大,西安是老二,宝鸡是第三,正定是老四,成都排老幺。
“老把头,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介绍的,咱们第一次做生意,你还玩这一套啊?”
“呼….”
把头喝了一口羊汤,端着碗笑道:“羊汤不错,的确是用骨头熬的高汤。”
地上放着一个麻袋,麻袋口紧紧扎着,从外头根本看不到里头有什么东西。
把头不让看,就这一麻袋东西,要价45万,这叫“玩蒙包”,是带有赌性的一种出货方式。
为什么这么干?
因为除了白金三品,昨天挖出来的很多东西我们都没细看成色!不能确定是全品还是次品,所以打个蒙包卖。
我们一件东西没留,全放麻袋里了!这叫职业精神。
“老把头,我是信的过你的,规矩是我不能打开看,那我能摸摸吧?”
把头摇头道:“不能看,不能摸,就这一袋子,45万。”
他想了两分钟,眼角余光一直忍不住看麻袋,随后咬牙道:“38万!我打了你们这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