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成了皇帝的娇软白月光 第249节

  公主和小皇子的抓周礼,由礼部操办,宴请了文武百官前来观礼。
  傍晚,兴庆殿内烧起了碳火,大殿里,一排排的桌椅整整齐齐,席间还有穿着粉色衣衫的宫女,正在往那些桌上摆放各种吃食。
  上葡萄,美酒,糕点这些很精致的摆放在盘子里。耳边丝竹之声,轻轻的飘在殿内。
  掐着点,文武百官携家眷,入座以后,皇上携贵妃也到了。
  抓周礼,也开始了。
  此刻,殿内摆放着长桌,此时那桌上,铺垫着绒毯。此刻上面摆放着不少东西。有兵书,有玉佩,有算盘,还有刀枪棍棒,当然都是木质的,以防伤到孩子。总之,乱七八糟,还真是不少。
  看了一眼,在场众人,赵承稷淡淡道:“今日是朕的公主皇子满周岁的日子,特邀请众爱卿一起观礼,见证这喜悦的一刻。”
  “各位爱卿无需多礼,尽兴才是。”
  “臣等荣幸之至。”
  抓周礼开始,赵承稷和于澜亲自把公主和小皇子抱到了桌上,示意两孩子去拿。
  “皇孙,快快,去抓那把剑。”
  不等于澜她们说话,就听见站在一边的太上皇开始教唆小皇子去拿拿吧木剑。很显然,那剑就是太上皇自己放的。
  “皇孙女,快,去拿玉如意,吉祥如意。”
  于澜也好奇,自己儿子会拿什么。
  往常他玩具,也不少。但是,今天显然更多。小皇子,挥舞着小手,坐在那些东里一直咧嘴笑。他伸手拿起这个看看然后丢了,拿起那个看看,又丢了。倒是坐在他另一边的小公主,怀里抱着金元宝,手里拿着玉如意,这还不够,另外又爬了过去,把他皇爷爷放上去的那把剑抱到了怀里。
  “咿咿……”
  见小公主拿了这么多,赵承稷忍不住笑了起来。
  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赵承稷轻笑道:“不愧是朕的小公主……玉如意,吉祥如意,不错不错。”
  看了一眼,抱着一堆,还在往自己怀里扒拉的小公主,于澜有些哭笑不得。
  女儿已经选好了,儿子还两手空空。
  “皇儿,快去拿一个。”
  这大庭广众之下,要是啥都不拿,那就尴尬了。所以不管拿的是什么,总要拿一个。
  见儿子玩的不亦乐乎,赵承稷淡淡一笑,抬手示意道:“把朕的玉玺放上去。”
  听到这话,在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宴席上瞬间严肃了下来,那些个文武百官表情也是精彩。
  别说是文武百官了,就是于澜呼吸都提了起来。见鬼似的看向赵承稷。
  “不可……”
  这男人,疯了吧!
  那可是玉玺,看看那些个官员的脸,都绿了。她家陛下还真是挺任性的。
  赵承稷:“无妨。”
  玉玺而已,他儿子又不是没摸过。前几日,赵承稷抱小皇子去紫宸殿的时候,他儿子直接是抱着玉玺就往地上丢的,好在他眼疾手快给接住了。所以,只是抓周,放个玉玺,真不算什么。
  玉玺被记温拿了过来,还没放上去,就听见耳边陆陆续续,传来大臣反对的声音。
  “这万万不可。”
  “皇上三思,玉玺是万不能用作抓周礼的。”
  “玉玺代表天子,臣等请陛下三思,玉玺不能放上去。”
  伸手接过玉玺,赵承稷抬眸看向在场众人淡淡道:“各位爱卿严重了。”
  别说是玉玺了。就是这个皇位,若是儿子现在能长大,他现在就能甩锅跑路。
  文武百官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皇帝陛下,那么轻易的把玉玺同那些抓周礼上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心痛,那是玉玺,感觉这个国家要完。
  玉玺放上去以后,小皇子第一时间就爬了过去,伸手去拿了。玉玺不小,刚满周岁的赵凌霄一只手拿不动,直接用两只手抱的。
  显然,他是认得玉溪的。
  第317章
  “父皇~”
  “玉玉~”
  小皇子抱着玉玺叫了一声父皇,看着被他抱着的玉玺,显然是很高兴。
  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赵承稷心里满意。
  “或许,这就是天意,想必朕的皇儿将来,定能担起天下之重任。”
  文武百官,心里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要立太子的意思吗?
  别说是文武百官了,就是站着赵承稷身边的于澜也忍不住抬头看向他。
  赵承稷可不管他们想什么,是的,他只是借此场合提前通知他们而已。现在小皇子才满周岁,立太子一事,可以在等两年,等孩子大一些。到时候,立了太子,也就可以启蒙开始读书了。
  所以,现在不急。
  皇上虽然没有明说要立大皇子为太子,可任谁心里都有了思量。看来,这事大概是铁板钉钉了。
  不满。
  心酸。
  可,能怎么办?北域就这么一个皇子,就连皇上后宫也只有贵妃一人。皇上年纪不小了,皇室子嗣不丰,说不定以后,也没有别的皇子,如此一想,众人觉得也还可以接受。
  当然,有接受的,自然就有不愿意接受的,另外还有抱着观望态度的。毕竟皇子殿下还小,以后也还有无数的可能。或许,不久以后宫里有了别的妃子,又添了别的皇子,这是谁又能确定呢。
  公主和小皇子抓周以后,长桌被撤了下去。丝竹之声响起,舞姬翩然而来。
  宴会继续。
  宴席之上,美酒佳肴……
  抓周礼过后,寿安宫的嬷嬷送来了凤印。
  “传太后懿旨,贵妃娘娘端庄贤惠,即日起,执掌凤印,代为处理后宫事务,不得有误。”
  于澜一愣。
  凤印,给自己的?
  于澜是真有些惊讶,太后娘娘这么看好自己。说真的,就她都对自己没啥信心。
  虽然,有的紧张,可于澜还是恭敬的接过了凤印。
  “臣妾谨遵懿旨。”
  北域国,贵妃已经是皇后之下第一人了,等同于副后。没有皇后的时候,执掌凤印代为处理后宫事务,也算是正常。(本朝不设皇贵妃。)来荣禧宫送凤印的是太好身边的林嬷嬷,这位嬷嬷一身的富态,为人谨言慎行,看着不好惹,又很规矩那种。
  “贵妃娘娘无需紧张,这段时间,老奴都会跟在你身边。”
  于澜点头,“那就劳烦嬷嬷了。”这位嬷嬷是太后身边的人,能教导于她,那,她就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执掌凤印,行驶皇后之权,职责不会轻。也不会推辞,不管是为了他,还是她的一双儿女,这些她都要学起来。人不是天生就会的,不会可以学,恰好,于澜就是那种能静下心来学的人。
  林嬷嬷颔首,“这是老奴职责所在,应该的。”
  接下来的日子,于澜开始忙了起来。平时除了空出时间陪陪孩子,和陪孩子爹吃饭以外,都在学习者如何管理后宫,学习如何处理后宫事物。
  所谓的管理后宫,可不不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比如,宫里举行的各种宴会,这些都要经她之手的。还有,逢年过节,祭祀这些,也要经她之手。另外她还得时不时接见一些大臣的夫人,这些也要经她之手,总之凤印真不是摆着看的。
  俗话说,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别看,只是接见大臣的那些个夫人。这些,都有可能关系着天下百姓,生死存亡,所以可别小看女人圈。因为,她们的父亲,夫君,或者是兄弟,堂兄,堂弟,表哥表弟,有可能就是朝廷里的某个官员,或者是保卫边关将士。
  所以说,这就是关系网,所以多了解,是有好处的。
  忙忙碌碌中,天气暖和了起来。在一阵烟雨蒙蒙中,桃花又飘落了满园。
  此刻,荣禧宫寝殿内,于澜坐在太师椅上,她右手边的位置上,一杯热茶正在冒着热气。而她面前不远处的位置上,正跪着两个女人。
  这俩女人,盼着发髻,穿戴贵气,脸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这是两个四十来岁的妇人。
  这会儿,两个女人,互看不顺眼,争论不休,吵的脸红脖子粗。若不是,于澜在场,指不定就要大起来了。
  “贵妃娘娘,你可要替老身做主,李家怎能欺我女儿至此。”说话之人,于澜记得,是王刺史的母亲,一品诰命夫人。
  “贵妃娘娘,明明是她王家的女儿生不出儿子,如今,有人替她生了还愿意记在她名下,她还想怎么样。依臣妇看,她就是个妒妇,不能容人。”这会儿,振振有词说话的是,李丞相的姐姐,对方儿子同样是朝中官员。
  “是你们欺人太甚,娶我女儿之前,你儿子就已经和别人珠胎暗结,现在还想把那野种记在我女儿名下,不可能。你们这是骗婚,若是早知道,我们家是不可能把女儿嫁过去的。如今,我女儿还昏迷不醒,可你们李家,却还想着要把那个野种记在我女儿名下,你们李家这是欺我们王家没人吗?贵妃娘娘,你一定要为我女儿做主。”
  于澜:“……”
  谁来救救我。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整不好,这两家就要结仇。
  “是你们欺人太甚,娶我女儿之前,你儿子就已经和别人珠胎暗结,现在还想把那野种记在我女儿名下,不可能。你们这是骗婚,若是早知道,我们家是不可能把女儿嫁过去的。如今,我女儿还昏迷不醒,可你们李家,却还想着要把那个野种记在我女儿名下,你们李家这是欺我们王家没人吗?贵妃娘娘,你一定要为我女儿做主。”
  于澜:“……”
  谁来救救我。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整不好,这两家就要结仇。
  于澜:“……”
  谁来救救我。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整不好,这两家就要结仇。
  于澜:“……”
  谁来救救我。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整不好,这两家就要结仇。
  于澜:“……”
  谁来救救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