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101节
国外欧阳远也跟着李稻花去过,好吗?当然好,那些国家没有经历大的战争,国家稳步发展。
可这是相对有钱人的,穷人呢?他在最有钱的华尔街,也见过脏兮兮的流浪汉,只是这样的流浪汉很快就会换个面孔。
欧阳远问过李稻花,这些流浪汉没有人帮助他们吗?李稻花推荐他看《我在这里死去》,流浪汉的结局大多如此。
能够老死的,都属于天选之子,刚好没办法匹配上有钱人。
如果李稻花真的把《爱你》放出去,这些人瞬间就能从褒贬不一变成疯狂攻击,毕竟,谁也没办法接受别人污蔑自己的精神故乡。
写完生活困苦的国家,李稻花就用接收难民的方法,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接收难民还不是接收一两个,而是成群的接收。
欧阳远看了半天,也不理解这是个什么操作:“不是说西方国家讲究利益吗?所以这个利益是什么?”
“它的利益其实很大,首先,它满足了普通人圣人的心理,其次,它可以成为政客的筹码,你不理解很正常,你要是理解,这边建议你去参选,我投你一票。”
李稻花又乐起来,一想到后面要写什么,一想到之后人们考古的时候,考古到这里,她就乐不可支。
欧阳远还真不理解,帮人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无差别的经济支援……不太好说,再看看。
在国内,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除了助人为乐,还有农夫与蛇,还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像这样直接撒钱的帮人,还是有些太超前。
主角一家所在的社区因为条件比较好,各类设施比较完善,再加上有合适的地方临时安置难民,就成了难民聚集点。
刚开始,这样善良的一家人是很高兴的,他们真的为自己能够帮到这些人感到高兴。
直到这家的男主人听到这些难民获得的补助之后,男主人瞬间心里不平衡了。
他每天努力工作,挣的钱,跟这些人领的难民补助金差不多,那他还工作个屁,他也去当难民好了。
难民不需要工作,每天吃喝不愁,他们一家呢,哦,他们一家也能靠着社会福利吃喝不愁,就是可能没有现在生活的惬意。
对于男主人的抱怨,女主人显然更开明,她认为,他们家伙既然选择了帮助这些人,当然要尽可能的做到最好,不然他们跟生活在自己国家还有什么区别呢?
直到她的工作被适应生活后的难民顶替,因为他们更便宜。
一双儿女所在的学校也涌入大量的难民孩子,他们上的是高中,涌入的孩子
中,甚至有成年人,只是谎报年龄,成了未成年。
当然,李稻花在写的时候,可不会写那么多的坏难民。
她会写,大部分难民都是好的,只有少部分难民是坏的,一家四口就因为这一小部分坏难民,就排斥整个难民团队。
虽然没有直接说,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帮助这些难民,只是想通过这些难民,提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圣人,自己的救世主形象。
只要稍微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就立刻暴露本来面目。
她有什么错呢?她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第102章 宝贝疙瘩这么写,是真的扎人心窝……
这么写,是真的扎人心窝啊。
尤其是,现在以前的红利还远远没吃完,他们也确确实实一直在搞接收难民。
虽然有国民已经反应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可是那又怎么样,一定是他们没有爱心导致的。
李稻花也不傻,她给自己换个了笔名,大聪明,甚至还换了个阿美莉卡书商,让伊恩给介绍的,就说是自己朋友。
伊恩还很不理解,为什么她的朋友不选择他,选择他的操作难度可比选择别人低多了。
李稻花只是说这个朋友不希望借助她的影响力。
听到这话,伊恩只觉得她朋友疯了,有关系为什么不用,靠自己?简直是最大的笑话。
他认识的人如果有关系,他就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在华尔街打拼,他觉得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混出头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提携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这里都是这样的。
稿子到手之后,伊恩看过一遍,怎么说呢,看着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哪里呢?
哦~想起来了,著名流浪民族也喜欢写类似的故事,当然,他们有钱,他们随便写,随便拍。
这么想着,伊恩知道自己应该把这本小说推给谁了,他们肯定会感兴趣。
李稻花不知道伊恩把她小号给推哪去了,她正在接受三堂会审。
她和欧阳远结婚也五六年了,两人一点动静都没有,李三柱比谁都急。
白天还有老伙计们一起打发时间,随着老伙计们一个个带着孙子孙女,他晚上回到家,看到李稻花他们,就想问。
他还跟林金凤嘀咕过这事,让她去问问闺女,他一个男人,不太好跟闺女说这事。
“你怎么不去跟欧阳说,要让我跟闺女说。”林金凤觉得,李三柱就是想拿她当挡箭牌。
“我跟欧阳说有什么用,孩子是稻花生的。”
林金凤一想,确实是,于是就去找李稻花,问他们怎么还没孩子,不过也不能让李三柱闲着,让他去问欧阳远。
欧阳远被李三柱拦在家门外,摸着自己兜里的计生用品,含含糊糊的想糊弄过去。
李三柱可不吃这套,聊天话题直奔下三路,欧阳远虽说这几年在公司也锻炼出来了,但是他总不能说他们一直在用计生用品。
老爷子天天盼着孙辈呢。
等欧阳远走了之后,李三柱看着他的背影,觉得不对。
当初入赘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现在又迟迟没孩子,不能是他不能生吧……
带着这样的怀疑,直到从林金凤这里得知,李稻花最近还不打算要孩子。
等她稳定下来,再说这些事情。
什么叫稳定下来,可能就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她,不再因为她获奖而大惊小怪,到处宣传吧。
就现在这个样子,她要是真怀孕,又要挂在报纸上半个月下不来。
就这会儿,她还在报纸上呢,报纸上还在宣传《时间围城》,核电站爆炸确实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却又很神奇的拐了回来。
仿佛是她丢出的回旋镖,又啪的打回来。
已经有不少影视公司在联系李稻花,想把《时间围城》拍摄成电影,甚至是像《行尸危机》这样的系列电影。
尤其是趁着核电站的热度,苏格勒人迎着灾难向前的视频在一些国家已经引起反响。
甚至不止是苏格勒,其他国家也在组织人手对周边地区进行疏散救援,狠狠刷了一波名望。
当然,在这时候也是抹黑别人的时候,阿美莉卡就在不遗余力的抹黑苏格勒,关于核电站爆炸的原因,编了一个又一个。
后续报道的时候,也专门挑不好的地方报道,这样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李稻花在家休息,一直到李丰获要结婚为止。
“结婚?这么快吗?”他们两个去年见的父母,没想到今年这就要结婚了。
“已经不早了,我爸妈一直催,正好丁丽也毕业了,干脆就结婚。”
两人现在都在远方物流工作,只要李丰获不出差的时候,都能见面。
丁丽也从之前的事情里走出来了,学校之前对她进行了处分,后来李稻花的《白色象牙塔》和《他在阳光里》发布之后。
尤其是《他在阳光里》,现在已经被列为必看电影了,就是为了开启民智。
观众们对于这些事更加关注,学校对丁丽的处分也撤销了。
不过即使是撤销,她也不打算等着学校分配工作了,她觉得在远方物流挺好的。
经过一年的实习,附属幼儿园的工作她已经得心应手,李稻花也听说,院长有意让丁丽做代理院长,半年后正式转正。
远方物流的学校也不会只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都在筹备中,丁丽以后也可能会调任到这些学校当校长。
工作稳定,感情也稳定,两人结婚也是水到渠成。
毕业就结婚,也算是双喜临门。
结婚的时候,一定要让李稻花到场,毕竟,没有李稻花,两人是绝不可能走到一起的。
不说丁丽后来被骚扰,是李稻花给出的主意,就说如果李稻花不把李丰获带出他们那个小山村,李丰获一辈子都不可能认识丁丽。
两人之前的生活轨迹根本没有重合的地方。
不止是李丰获,这两年,远方物流不少员工都有请假回家结婚的情况。
结婚之后就拖家带口的住宿舍,过年才回家一趟。
他们的孩子,也都穿上了远方物流的工作服,不是雇佣童工,而是经过一两年的积攒,旧的工作服没穿坏,新的工作服就可以省下来,改小给孩子穿。
这是很时兴的事情,这样改小的工作服,比他们带回来的时尚衣服还要受孩子们欢迎。
李丰获结婚在公司里已经算很晚的了,经常会被同事们问他到底什么时候结婚。
“结婚可是件大事,让欧阳给你多放几天假。”
“对了,你知不知道,丰满进劳改局了。”
“啊?丰满?哦,没人跟我说。”李稻花差点没想起来李丰获说的是谁,后来才想起来,是四叔家的,之前准备过继给她爹的那个。
李丰获唏嘘不已:“我也是说起结婚才想起来的,我爸他们去上坟回来听说的,说是他在外面还吹嘘要过继给三叔。
偏偏有个村子收了他家钱的媒婆也帮他吹,还说家里有几百万美元什么的,骗着人家姑娘跟他好上了。
后
来把人家姑娘肚子弄大了,就说自己不出彩礼,爱嫁不嫁,不嫁给他,这姑娘也嫁不出去了。
谁知道当天那姑娘就跳了黄河,姑娘家里人不愿意,就告他耍流氓,他就被抓进去了。”
李稻花没想到这李丰满还贼心不死呢,也是有毅力。
不过现在进去劳改,总能老实一段时间了。
李丰获他们的婚礼是回老家办的,北平这没什么亲戚,也办不起来,这结婚也不能不让亲戚们参加,干脆就回老家办。
正好,李稻花也好几年没回老家了,老家现在的治安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再说他们回去,也不住家里,就住县上的招待所。
回家路上,李三柱就感慨他们家现在大变样,这家有跟没也没什么区别。
李稻花要回家了,张青山听说之后,早早的就开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