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74节
现在看到李稻花的断章,大家都已经有后遗症了,总觉得李稻花是准备再坑大家一次。
按照正常的情况,接受过心理辅导,应该会变好吧,应该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吧,应该会长大吧……
可是按照上一次李稻花的不正常发展,他们觉得,后面还是个大坏蛋的概率上升很多。
“不至于吧?要不要赌?”
“拒绝黄赌毒,小心被打。”小说里,“我”赌博的爸就是靠着被“我”打,最后戒掉赌博的。
准确说是强制戒掉,心里是向往赌博的,恨不得住在赌场不回家。
身体上实在是怕,只要被“我”发现,真的是往死里打,打完还要被“我”羞辱。
二月人民日报,刊登的是最后一部分。
“果然……”看到“我”,接受过心理辅导之后,不仅没有变好,反而变本加厉。
甚至因为学习了文化知识,变得比以前更会钻空子,看到“我”的做法,把自己带入到他的对手身上。
很多人绝望的发现,他们能做的,也就只有同归于尽。
《我的少年奋斗》,主角就是这样,一步步,功成名就。
林金凤一直要求李稻花把主角写死,李稻花在投稿之前还是加了几句话,主角最后在病房老死,好歹是死了。
“你还不如不写他老死!这是做什么啊!”
另外两个少年罪犯,同样是不思悔改,因为犯罪没有成本,自然也就不会畏惧犯罪。
在刚开始询问“我”,要不要救还活着的小光的张龙,在经历过这次事情之后,仿佛打开新天地。
他不知道别的,他只知道,自己是未成年,杀人不犯法,从此胆子越来越大。
常年手上带刀,一言不合就亮刀,两句话不对要要死要活的。
小说完结后,就这个小说,就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个新名词,很多人开始讨论。
在这之前,他们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玩意,不知道国外有,也不知道国内现在正在建设中。
看完,他们觉得,这个东西,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还需要更加严谨的建设。
如果建设出来,真的是像小说里的这种情况,那这还有什么意义?有孩子的家庭岂不是人人自危?
甚至别说孩子,大人也是人人自危,张龙后来不就是,在自己过年龄之前,想干票大的,威胁的就是成年人。
成年人无可奈何,知道自己没办法,反抗他确实真敢杀人,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未成年人也是需要约束的,不能一味保护。
国内未成年人保护法也确实在建设当中,大
体参考的是西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这次被大家热议后,很多人都记住了这部小说,也记住了这里面体现出的问题。
有专门的调查小组开始对未成年犯罪展开针对性调查,就是想看看,西方国家,有未成年保护法的那些国家,是否真的有类似的案例。
那些犯罪后,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而免遭处罚的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概率有多少……
在这个年代,信息还没有整理成数据,想要调查这些东西,要花费很长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可是,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值得的,一次错误的裁决,足以改变很多人的人生,甚至是人们对法律的看法……
对此,官方在报纸上发布消息,会将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提上议程,也会慎重对待这项法律的建设。
但,《我的少年奋斗》引起的议论并没有结束,之前有人写,这部小说,参考的是之前北平的三初中生杀人案件。
看完小说,有人真的相信,这个看似无辜的人,其实才是最大的坏蛋。
小范围内有人呼吁,要求重新改判,把那个二十年刑期的罪犯也枪毙。
刚开始李稻花还没放在心上,随着越来越多地方都看到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要求改判的人也越来越多。
导致李稻花不得不发稿,声称该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要代入现实。
怕了怕了,溜了溜了,去港岛参加文化交流去。
第74章 团结就是力量港岛的《天台之上》……
港岛的《天台之上》,是少有的现象级电视剧。
同样的,《天台之上》后,也有其他影视公司看到,职业剧如此受欢迎,纷纷推出自己的职业剧。
甚至有些剧,直接就是模仿《天台之上》,拍摄的房地产电视剧。
有一点,这些剧,都达不到《天台之上》的水平,也没有《天台之上》的影响力。
靠着《天台之上》,内陆家具厂直接进军港岛,成功打开自己的高端家具市场。
《天台之上》为数不多参演的港岛明星,也都火的一塌糊涂。
之前,银都机构的明星,不管从哪方面,都很难比得上右派的明星,这次可算是扬眉吐气。
之前也跟内陆合作过,但是不是这样的方式,谁能想到,这么合作,效果这么好,早知道,他们就早这么做了。
亚视这次也是靠着《天台之上》,重新回到和tvb分庭抗礼的地位。
可《天台之上》后,亚视和银都重新陷入被动地位,最近被tvb打的节节败退。
银都也让张鑫炎去内陆找过李稻花,想再合作一把,只是正好那时候李稻花去了阿美莉卡,双方没能见面。
张鑫炎知道李稻花去阿美莉卡,也是感慨颇多。
之前李稻花在港岛留下传说,自己挥挥衣袖就回内陆,让一群想要投机取巧的明星扑空。
他可知道,那次那边有不少明星都写了保证书,还在报纸上公开发言,就是为了跟内陆划清界限。
李稻花在阿美莉卡获奖的种种新闻,港岛这边比内陆还要多,还要全。
这次内陆要派文化交流团过来,银都发现交流团里还有李稻花,高兴的不得了,提前通知自家手下的演员做好准备。
那可是在阿美莉卡也很火的作者,只要她想,随便带几个人去阿美莉卡好莱坞,简直不要太容易。
说不定还能从小说开始,量身打造一个最贴合形象的角色,成为国际巨星,也指日可待。
银都这边这么大的动静,对面当然也不放过,很快就也知道这件事了。
港岛回归正式确定下来之后,除了一些死硬派,很多人都开始试着给自己找出路。
忠诚什么的,也就是说着玩,钱和命可是自己的,得为自己做打算啊。
不止是影视行业,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哪怕是那些社团,也开始找机会给自己洗白或者是转行,要不就是投靠到大佬旗下……
对面一边担心自己家呆英主子,一边又想释放缓和信号,李稻花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首先,李稻花不止是在阿美莉卡,在整个西方国家都有名,她的很多小说,呆英也有,这是文明的象征嘛。
他们接触李稻花,那就不算是跟内陆接触,是为了跟国际接轨。
其次,任何人都是可以争取的,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说不定他们就可以把李稻花争取到他们这边来呢。
什么?你说李稻花不愿意说英文,只愿意在大型活动上说中文?没问题,我们也是说中文的,大家一样啦。
他们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在他们眼中,说英文才是高贵的。
右派影视公司也开始张罗着准备给李稻花接风,是的,不是给交流团接风,是给李稻花接风。
给交流团接风,那他们是不要命了,呆英可还没走呢,这还是呆英的地盘呢。
交流团下飞机之后,就看到左右两边泾渭分明,一边人多,一边人少,人少的那边明显气势不如人多的一边。
带队的负责人一眼就认出,人少的那边才是跟他们对接的银都机构,步伐轻松的走过去跟对方握手。
“同志们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李稻花的站位比较靠前,握手的时候,对方明显很热情,还没等她伸出手,对方就已经准备好了。
港岛的气温,哪怕是冬季,也不是很冷,所以李稻花穿的也不厚,欧阳远从南方给她带回来的呢子大衣正好派上用场。
灰色的呢子大衣,黑色毛衣内衬,配上蓝色牛仔裤和一双黑色小皮鞋。
下飞机的时候她就是手揣兜下来的,这次也真不是装。
飞机上还是挺暖和的,港岛的冬季再怎么不冷,也没有飞机上温度适宜,刚从飞机上下来,李稻花就觉得有点冷。
她的手,以前是生过冻疮的,这个年代的农村,手生冻疮是难免的事情。
而且冻疮这种东西,一旦生过一次,之后不注意保暖的话,很容易复发。
之前在他们还没搬家的时候,欧阳远为了李稻花的手不再生冻疮,给她买了手套围巾帽子。
知道李稻花手冷,没办法把手套捂热,如果出去外面,就隔一会儿,自己用手把手套捂热,再让李稻花戴上,等李稻花把手套戴凉,再重复这样的动作。
在家里,冷水是不让碰的,家里的火炉上一直放着水壶,李稻花平时写稿子,也是坐在火炉边。
就这样,那年冬天才没生冻疮。
原本冻疮留下的疤,经过这几年的修整,已经彻底看不到了,李稻花可不想再生冻疮。
关节处永远也好不了的裂口,天热就痒的挠都没法挠,这样的痛苦,没生过冻疮的人无法理解。
而且,写稿子的话,手生了冻疮,会更麻烦。
交流团正在跟银都机构打招呼呢,对面的几家影视公司负责人也凑过来。
“riceflower你好,我们代表召氏电影,欢迎您到港岛进行文化交流。”
“我们是茂业影视,欢迎riceflower小姐。”
一群人都在介绍自己是什么公司的,有些李稻花还听过,有些是真没听过,可能是早早的就不行了吧。
他们称呼李稻花的时候,都是用的李稻花的英文笔名,甚至不止是她的笔名,说其他话的时候,也是中英混杂。
这就属于卡李稻花的bug了,既说了中文,表现了自己确实是会说中文的,又说了英文,代表自己跟英文区域不可分割。
“我叫李稻花。”握手是握的,纠正是要纠正的。
“riceflower小姐,您……”
“我叫李稻花,你也可以直接叫我的笔名,稻花,怎么会有说中文的人,叫别人翻译的名字呢?你礼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