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201节
不断有路过的学生和家长伸手要文具,李录四便递过去一个塑料袋,袋子里装着黑笔、涂卡笔和橡皮,边送边喊广告词。
“祝你金榜题名!专升本或考研请选择我们探花郎网校!”
李录四情绪相当饱满,每句祝福语铿锵有力,脸上一直挂着无比真诚的祝福笑容,一遍遍毫不疲惫。
开考铃响过,考场门口的街上变得空荡荡,不再有一个学生,但众多家长们留在考场外等待。
干等也是等,几十号家长便围在李录四的摊位旁,七嘴八舌咨询闲聊起来。
画面一转,站在远处的李录朝镜头笑了笑。
“这就是李录四的工作!每年高考季,很多培训学校会在校门口摆摊,纯打广告不行,交警城管容易过来驱赶,所以就给考生们发一发免费文具,摆摊就显得很正当了。”
“这份工作的收入有两个,一个是底薪,在这站一天给一份钱,一个是拉人,有家长留下电话号码,会给一份提成。”
“具体赚多少,视频末尾咱们再聊,再看李录三!”
李录抬手抓镜头,手松开时场景再变。
他戴着正压式呼吸器,大面罩遮住整张脸,身上白色防护服,防范严密站在一扇虚掩的防盗门前。
“友情提示,大家饭前饭后不要看了,接下来的画面可能过于恶心!”
“首先科普一种病,第欧根尼综合征,也叫肮脏混乱综合征或众议院综合征,名字不重要,这种病的主要特征就是生活极度脏乱,宅在家里不敢见人,垃圾堆积如山!”
“今天咱们要看的一套退租房,就是一个第欧根尼综合征患者住过的房子,本来请了保洁来打扫,一天给一千块钱,保洁来看了一眼直接拒单了,房主抬价数次都没有保洁愿意来干,本地保洁群给这房子拉黑了,确实已经脏到保洁们担心染病的程度,生个病进医院指不定花多少钱呢。”
“但机器人不担心感染,李录三临危受命,这两天来清理这套房子!”
李录对着镜头比了个三二一倒计时,猛地推开房门。
电脑屏幕前吃饭的宋河和相晓桐同时脸绿,不约而同暂停咀嚼,默默扭头吐进垃圾桶,放下筷子后仰。
客厅满地都是外卖包装袋,已经看不见地板颜色了,至少好几百袋外卖堆在一起,酱汁汤渣撒在地上,墙根甚至蔓延碧绿的霉毛,几十只苍蝇嗡嗡乱飞。
李录望而却步,没敢往里走,表情复杂地冲镜头挑挑眉,“幸亏我戴了呼吸器,不然一开门这味儿我得直接呕了。”
哗哗的声音,李录三从一个房间里出来,穿着黑雨靴黑雨裤,手臂戴着大橡胶手套,拎出刚刚装满的巨大的黑色垃圾袋,打了个结放在走廊上。
“确实难闻!”李录三皱眉,看向镜头挥挥手,“全是腐烂发酵的味道,我的嗅觉传感器能分析出四十多种腐烂物,大部分是食物烂掉的气味,还有木头柜子发霉的味道,老鼠腐烂的味道。”
“屋里还有老鼠?”李录吓了一跳,迈进门内的一只脚立马缩到门外。
“有的,厨房阳台卧室有四个很黏的板子,上面粘了八只死老鼠,我刚刚还听到小老鼠的动静,可能有老鼠在厨房做窝了。”李录三道,“蟑螂也不少,和课堂上学的不一样,屋里的蟑螂不会飞,个头也小,大概瓜子那么大,可能是小蟑螂。”
“那种板子名叫粘鼠板。”李录对它说,“蟑螂有两大类,北方是德国小镰,南方是美洲大镰,京海市算南北交界,蟑螂大多数是这种小的,往南才会出现那种走起路来有脚步声的大蟑螂。”
“粘鼠板,我记住了……为什么我们家里没有蟑螂老鼠,学校里也没有?”李录三好奇,“这里却这么多?”
“哎呀,他妈的正常房子就不该遍地老鼠蟑螂!我这辈子还没见过野生老鼠呢!只见过那种宠物店里跑小笼子的仓鼠。”李录吐槽,“一般很糟糕的房子里才到处老鼠!”
“曼顿哈是很糟糕的地方吗?”李录三甩开一个大垃圾袋,低头收捡地上的垃圾。
“你还知道曼顿哈?”李录吃惊,“课堂上讲到世界地理了吗?曼顿哈是灯塔一个有钱城市纽城的富人区,好地方,很多灯塔剧背景就在那里,何来此言啊?”
“我看了一本老书,塔勒布教授写的《黑天鹅》,书很难懂,里面许多词我还没学,其中有一小段,大概意思是眼睛看到的只是结果,但背后看不到的过程往往相差很远。”李录三把装满的垃圾袋打结,又掏出一个垃圾袋撑开,“讲到这里,塔勒布举了个例子,说他在曼顿哈一家餐厅吃饭,亲眼看到厨房里有老鼠跑出来。你刚刚说糟糕的房子里才有老鼠,我以为曼顿哈是糟糕的地方。”
“餐厅这事儿……他妈的无解难题,再好的城市,都一堆一堆的脏饭店,反正顾客看不到厨房,厨师们搞不搞卫生全凭良心,良心这玩意儿很稀缺。”李录诧异,“你现在都开始看这么深奥的书了?”
“看不懂,只能看懂一点点。”李录三摇头,“我们数学课老师课间的时候在看这本书,我就借来读了读,我还需要学习很多。”
“不着急,慢慢学!”李录道,“你自己在屋里干活儿吧,我下楼透透气,有事情从窗口喊我,我怕我一直在这站着,过会儿有老鼠窜出来。”
“好的!”李录三很乖。
李录摇摇头,伸手一抓镜头,转场!
场景到了厨房,李录二穿着白围裙,手拿菜刀在案板上咔咔剁馅!
整个厨房干净的堪称一尘不染,地板瓷砖墙都擦得发亮,刚刚看过那么脏的环境,再一看这个画面,简直有洗洗眼的效果。
画面快进,李录二在盆子里调肉馅,卖力揉面擀面,一个个手工包好的肉包子出现,整整齐齐排列在蒸笼里,蒸笼摆满,开火蒸包子!
画面一切,李录在镜头中露脸,他坐在餐桌边,面前盘子里摆着四个拳头大包子,他用筷子夹起一个,咬开,浓郁的汤汁立马流出,看着都香!
宋河和相晓桐终于又拿起筷子,忘掉李录三的保洁画面,继续吃饭。
“李录二的工作,就是蒸包子!”李录边吃边解释,表情明显是吃爽了。
“白老师学这种手艺活儿特别快,这包子店是我二姨的,昨天早上我带李录二过来应聘,二姨教了它两遍,它基本就学会了,然后自己练了几遍,练到晚上,做出来的包子味道已经和我二姨做的一模一样!”
“我二姨天天做包子,连做十几年都有点腱鞘炎了,年轻时还能从早到晚一直做,现在每天就做三百多个,卖完就关门,都不够街坊邻居吃的。”
第1724章 兼职首日战果
“李录二过来做包子,可以从早到晚不停干!而且动作特别快,毕竟只要满电它就不会疲惫!昨天一天时间它卖出去1200个包子!”
“我猜可能有人会推荐全自动包子机,那种机器确实也快,但做出来味道不如手工的好,街坊邻居也不爱吃!白老师虽然也是机器,但它手法和人做包子完全一样,做出来口感甚至比我二姨做的还稳一些!”
“说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一件事!”
“为什么仿脑芯片公司禁止所有白老师随意联网共享数据?因为工作经验往往就是最值钱的数据!比如这包子,我二姨的独家配方,如果白老师的数据随意联网共享,肯定不会传授给它!”
李录再次一抓镜头,场景换成了一大片空地。
空地旁堆着上百个箱子,许多小叉车正来来去去搬箱子。
其中一个开叉车的司机,赫然是太阳穴带蓝圈灯的李录一!
画面快速变化,起初李录一在叉车上有些手足无措,操作也很笨拙,但一次次练习后,他开始能操作叉车准确抬起一些箱子,来来回回运送起来,最后甚至表情都开始气定神闲,一股子叉车老司机的派头。
画面一切,场地边缘,李录冲镜头比了个大拇指。
“五个白老师里面,唯一一个没有直接干兼职赚钱的是李录一!这里是京海市的一个驾校,李录一正在学习叉车驾驶!”
“为什么让李录一学这个?元勋火箭公司定的!”
“我们这批白老师志愿者,当初签志愿者协议,有一条就是必须派至少一个白老师,去给元勋火箭公司长期干活儿,帮忙修火箭井。前两天我从后台收到消息,给了一大堆岗位可以挑选,我给李录一挨个解释过所有岗位,最后它自己选的叉车司机。”
“为什么必须去给元勋火箭公司干活?这问题宋河亲自给我们解释过。”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元勋火箭公司也是宋河下重注投资的,他手里握着公司的很大比例,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第二个原因,海量白老师流入市场后,必须得给这些白老师找到新开辟的工作,而不是全去抢已有的工作。宋河说世界上有两种游戏,一种是地位游戏,一种是财富游戏,他自己只玩财富游戏,白老师也必须去玩财富游戏。”
“什么是地位游戏?什么是财富游戏?我开会回来之后上网搜了一下,这概念很早就有了,其实也可以换成零和博弈或正和博弈。”
“举个例子,父母养了两个孩子,大哥二弟,两兄弟慢慢长大成人,开始需要花钱。”
“二弟手头缺钱,一遍遍打电话回家找父母要、找大哥借,花样百出从家人身上拿钱,父母不愿给,二弟就在电话里怒骂哭诉,说别的同学都有钱买新球鞋,他没钱买矮人一头,为什么别的父母都给孩子钱呢?你们要是真没钱,就扣点大哥的钱给我,大哥年龄比我大,我在家里最小,应该照顾我!”
“二弟这种行为就是在玩地位游戏,他试图提高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把大哥和父母打入低地位的位置,继而从家人手里拿钱,二弟拿的越多,家人手里钱就越少,此消彼长,是一种零和博弈。”
“大哥手头缺钱,不打电话找父母要,自己出去找兼职,发传单摇奶茶送外卖,靠打工攒钱,然后拿着钱开了个早餐店,弟弟打电话来借钱,说你是大哥你就得照顾弟弟,大哥说你想要钱可以,来我早餐店干活,干活给你发工资。”
“大哥玩的这种就叫财富游戏,也是正和博弈,他不是从家人手里要钱,而是开辟一个新事业拉着家人一起做,最后全家人的财富都因他上升。”
“宋河的态度是,他这辈子只做正和博弈的财富游戏,尽力避免被拉入零和博弈的地位游戏里,把精力用在做大新蛋糕上,而不是争夺老蛋糕,所以海量白老师必须去做原本没有的工作,元勋火箭公司的火箭井就是这种工作!”
“火箭井属于超大规模工程,宋河说随着技术成熟,规模正越扩越大,最新火箭井设计深度达到二十公里了!二十公里深是什么概念?需要先挖下去两万多米,再一层层盖起来!”
“现在全世界范围一千米高的楼都很少见,一口火箭井施工量远远超过二十栋一千米高的超级大厦,而元勋火箭公司打算开建几十口火箭井,相当于上千栋一公里高的超级大厦同时开建!工程量堪比在地下修建大半个魔都!”
“这种夸张的工程量,需要百万规模的技术工人,会像一块大海绵一样,狠狠吸走全国各地的建筑工,会导致很多地区出现用工荒,大量建设项目被迫停下来或延误工期,这是宋河不希望看到的。”
“如果用白老师参加火箭井建设,对其他地区造成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李录这一大段明显在念提前准备好的稿子,眼神盯着镜头后一个地方不动。
念完稿子,他露出笑容,“李录一现在开始学叉车,等白老师大规模进入火箭井工地,没准他就能当个叉车组的小工头,赚的会比其他白老师多!”
李录再次一抓镜头,又回到书房里。
他肉眼可见的有些眉飞色舞,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
“视频最后,我们来揭晓一下答案!五位白老师打工第一天赚了多少!”
“大家应该还记得宋河在吹风会上讲过三个六,其中一个六是六个白老师每年赚六十万,我现在五个白老师,按照宋河的预期就是每年赚五十万,平均每天要赚1369块八毛六。”
“事实证明,宋河还是保守了,他应该是收着说的,我的五个白老师上岗第一天赚了远远不止这些!”
第1725章 百万级收入
“首先,李录五!”李录从信封里拿出钞票,一张张数起来。
“李录五忙了一天,总共装了6台空调,第一台赵老板的给了800,另外五台三高两低,1600,总共加起来赚了2400块钱!”
他把二十四张红钞票拍在桌上。
“李录四在校门口站了一天,底薪是150块钱,他成功让87个家长留下了电话号码,每个号码两块钱,174块钱,加起来是324块钱!”
他又把多张钞票放在桌上,有零有整。
“李录三干了一整天的保洁,但还没干完,大概还需要一天时间,那套房子打扫出来总共给2200块钱,分为两天,今天相当于他赚了1100块钱!”
他把十一张红钞票放在桌上。
“李录二,一天时间卖出去1200个包子,每卖三个包子我二姨给它一块钱,赚了400块钱!另外它半夜还把厨房彻底清洁了一遍,犄角旮旯弄得一尘不染,加了100清洁费。”
李录把最后五张红钞票放在桌上。
“五个白老师,开工第一天总共赚了4324块钱!远超宋河预测的1369块!”
“当然,这4324块钱也要说道说道,李录一学叉车暂时分币没赚,如果李录一也去干活,很可能会破5000块钱!但其他几个白老师未必天天有这么高的收入,比如李录五去装空调,现在进入旺季,空调订单多的接不过来,等淡季可能一两天才装一台空调,全年平均一下,日收入肯定不会这么高。”
“所以综合一下,我做个粗估,五个白老师长期稳定工作之后,总的日平均收入可能会稳定在3800块钱,依旧远超宋河的预测!如此一来,五个白老师每月能赚114000块钱,每年就是1387000块钱!”
说到这里,李录嘴角实在压不住了,“卧槽,是真爽!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几年时间,我就能攒够全家人将来冬眠的费用,月球旅行的火箭票也指日可待!”
“朋友们,未来已来!祝大家早日上车,拿到属于自己的白老师!尽享财富自由的生活!最后再求一波点赞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白老师的相关信息!”
视频结束。
宋河和相晓桐也吃完了,两人脸上的笑容和李录的笑容如出一辙。
往下翻翻评论区,之前李录的视频冷淡了几天,但这期视频无疑节目效果拉满,评论区空前热闹。
“为啥白老师能赚这么多啊?我特么月薪才四千二,五个白老师一天赚我一个月的!等我哪天抽中白老师直接就不上班了,天天有这么多钱还上鸡毛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