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99节

  李录母亲手拿着另一罐崭新的营养液,正要递给李录一,被儿子拉住后解释,“孩子饿了!”
  “妈!”李录无语,“那是机器人,八小时喝一罐足够,你喂多了万一给毒死了怎么办?那不是你儿子,一个劲儿塞吃的就乖乖都吃掉长胖!”
  李录妈妈尴尬地收回易拉罐。
  “开机之后,在白老师的苏醒期需要做两件事!刚刚都示范了!”李录面向镜头讲解。
  “一件事是教白老师喝营养液,说明书上说了,第一罐营养液必须在收到货之后三小时内喝下去,否则白老师的人造脑细胞很可能开始凋亡!”
  “第二件事就是和白老师说话,开始教它理解人类语言,每个白老师出厂时,自带记忆数据库,但它很难直接理解记忆数据库里那些文字语言指的是什么,必须在现实中亲眼见过,才能慢慢理解!”
  “说明书讲这个部分时描述的非常细,甚至还讲了一个小故事举例!”
  李录清清喉咙,开始复述故事。
  “古代有个伯乐,擅长辨认千里马,但可惜家里儿子是傻子。伯乐年事已高,卧病在床,心想临死之前,必须把毕生经验本事教给傻儿子,于是写下一长串千里马的特征,揍着傻儿子逼他背诵。”
  “傻儿子终于背熟千里马特征,伯乐就赶儿子出门去,命令他去找一匹将来能长成千里马的小马驹,买回家来让他看看,他才能放心合眼。”
  “傻儿子四处寻找,用背诵的千里马标准到处鉴别,却迟迟没找到一匹完全符合条件的千里马,从白天找到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沮丧的傻儿子忽然眼前一亮,在河边草丛里看到一头小马驹,长得格外别致。”
  “千里马的标准,后腿比前腿粗壮,眼前的小马驹符合,两眼滚圆有神,眼前小马驹也符合,肚腹浑圆,眼前的小马驹还符合,脚掌宽大,眼前的小马驹更符合了!”
  “傻儿子欣喜若狂,捉住小马驹跑回家,高喊着找到了找到了!病榻上的伯乐激动地坐起来,只见傻儿子把一只癞蛤蟆放在地上,说爹我按您写的经验找到这匹千里马,您瞧它后腿比前腿壮、两眼滚圆有神、肚腹浑圆、脚掌宽大,一等一的千里马!只不过暂时有点小,长大之后就价值巨万了!”
  “病榻上的伯乐差点气晕过去,大怒说你抓来的这是癞蛤蟆!”
  “傻儿子高兴大笑,莱河马?爹你料事如神,我真是在一条河边找到它的,原来那条河叫莱河!”
  “说明书写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李录道,“白老师出厂时自带的数据库,就像伯乐写给儿子那些千里马标准,但只有这些远远不够,必须让白老师在现实中一点点学,花时间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否则就会出现抓来癞蛤蟆的事故!”
  “未来一段时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和白老师说话,让它一点点理解人类语言,并且知道每样东西的称呼,整个过程会很像教小婴儿,但白老师学习常识的速度会比小婴儿更快!”
  讲解完,李录和父母一起拆箱剩下的白老师,一个个来,给它们说名字,教它们喝营养液,随后让它们先在一边乖乖蹲着。
  李录一全程老老实实蹲在一边看,表情慢慢变化,似乎理解整个过程了。
  拆箱完李录四喂下营养液,全家人都累了,汗流浃背坐下休息,打算歇几分钟再拆最后一个李录五。
  刚歇两分钟,蹲在墙角的李录一忽然起身,走到装着李录五的纸箱旁,拿起剪刀,做出一个拆箱的动作。
  “啊?你给拆?”李录一愣,随即点点头,“行啊,你拆一下试试!”
  李录一暂时还听不懂普通话,但看主人没有过来阻拦的意思,便小心翼翼用剪刀打开纸箱,拆到一半,李录二李录三也走过去帮忙拆包装箱,只剩刚诞生的李录四满脸懵,呆呆蹲在一边旁观。
  纸箱拆掉,里面的黑色箱子带密码,李录拿着手机过去,刚要动手掰密码,突发奇想,直接把手机屏幕给三个拆箱的白老师看。
  李录一凑近看看手机,又低头端详片刻箱子上的转轮密码,试探着用手旋转。
  鼓捣了两分多钟,箱子啪嗒一声弹开!
  “我靠!”李录惊喜地回头看镜头,“看到没有!白老师学习速度就这么快!李录一学会认手机上的密码开箱了!估计是靠比对数字图案是否相同,因为它现在还不明白数字是什么意思!”
  宋河伸手抓住鼠标,点开弹幕,果然视频播到这里,观众们都兴奋了,一时间满屏的惊叹号。
  “牛逼!!”
  “我靠,这智商可以啊!至少赶上小孩了!”
  “太强了,世界名画,白老师正在开箱白老师!”
  “起鸡皮疙瘩了,突然想到,这些白老师是不是还能进工厂制造白老师?批量复制同类?”
  “视频前半段我还挺失望,心说这白老师看着傻不拉几的,真能打工吗?没想到这么快就显出聪明来了!”
  箱子打开,李录一李录二和李录三互相配合,模仿着李录和父母从箱子里抬白老师的动作,四平八稳地将最后一个李录五给抬出来,并轻轻将其身体展平,按动太阳穴上的圆圈灯开机。
  李录五茫然地坐起来,下一步该给它说话介绍名字了。
  但白老师们还没学数字,纷纷扭头看向主人。
  “李录五!”李录说。
  “你的名字叫李录五!”李录一抬手指着最后一个同伴,露出笑容,“李录五!你是李录五!”
  视频结束。
  宋河翻到评论区,网友们状态兴奋无比。
  “看傻眼了,白老师比我预想的还聪明十倍啊!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太强了!”
  “我上幼儿园的儿子都没这么聪明,感觉这个小号练废了……还不如个机器人!”
  “鸡皮疙瘩起来了,尤其最后三个白老师一起拆箱同类,甚至对着同类说出李录五的名字,这条视频的冲击力一下子上来了!我预感肯定会上热搜!科幻电影里出现这种镜头,基本上是智械危机的开端!”
  “不是?这到底是真实视频,还是找了演员整活的?我为了考证戒网几个月,上网第一条视频刷到这个,知道给我造成多大震撼吗?这他妈给我干什么年代来了?我闭关短短几个月,外面的科技发展的这么离谱吗?”
  “我拉片把这条视频看了十多遍,发现非常关键的细节,截图给你们看看,李录一蹲在一边旁观的时候,看见李录在那输密码开箱子,它自己的手指有一个轻轻转动的动作,很明显它是在模仿李录的动作,而且很可能白老师是有想象力的,它能想象出手里有一口密码箱,动手指是在解开想象中的密码箱!”
  “最逆天的还是语言理解能力,李录一只听了几遍,就能字正腔圆准确对李录五说出台词来!这视频真给我看的起鸡皮疙瘩了,宋河说白老师没那么聪明,但我感觉压根和人类一样聪明啊!这玩意儿大规模量产真没问题吗?”
  “我也担心,听说宋河做研发项目,经常是最终成品比预期效果要好得多,会不会这次也一样,宋河低估了,他以为白老师苯呆呆,实际上聪明的吓人!”
  第1721章 白老师上学!
  没法从神童们身上榨取数学知识了,剩下几道题只能靠自己啃。
  接下来几天,夫妻俩闷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一点点研究敖小广的解答。
  宋河学明白一部分,便花时间给相晓桐讲解一部分,事实证明老婆永远是亲密战友,神童们听不懂的内容,相晓桐能轻松听懂并慷慨地提供数学返点,极大减轻宋河的压力,让他摆脱了孤军奋战的窘境。
  总共六道题,其中三道题是从穿云地面站化简出来的,三道题是从穿云太空站化简出来的。
  前三道题搞定之后,相晓桐暂时没有继续往下学,转头开始重新设计穿云地面站,每天从早到晚不停改设计稿,反复微调来微调去。
  其实解开三道题之后,地面站的终极形态基本呼之欲出了,她完全能做出完美的设计。
  但工业制造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设计早就直插云霄,实际加工水平却还在尘埃里,主要是现有的材料学技术还远远达不到完美设计的需求,于是相晓桐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完美设计一步步后退,找到能实现的方案。
  忙碌之余,夫妻俩每天傍晚也会雷打不动地坐在一起吃晚饭,边吃边追看志愿者们发布的白老师视频。
  其中李录的视频占比极高,看得出来他在用心学视频剪辑制作,从最开始傻呆呆的原始录像,慢慢的出现了字幕、卡通片头、风格多变的配乐、有节奏的剪辑甚至漂亮华丽的运镜。
  所有志愿者里,李录的粉丝数也排名靠前,目前已吸到五十多万粉丝,粉丝数量每天上万上万地涨。
  周一傍晚,夫妻俩再度坐到电脑前,边吃边追看李录的新一期视频。
  《送孩子上学了!揭秘机器人学校内景!》
  视频开场,场景又是在李录家的客厅里。
  五个长相相似宛如兄弟的白老师一字排开,整整齐齐坐在沙发上,身上都穿着李录的旧衣服。
  茶几上摆着一只大纸箱,李录站在一旁,朝镜头挥手。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其实我拍视频的时间是周一早上六点半,但估计等视频彻底拍完,再剪辑发布审核,肯定要晚上了!”
  “今天的视频非常重要,经过几天的教学,目前五位白老师已经有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语言能力,我要送他们去机器人学校开始上学!”
  “下午两点钟去报道,在报道之前,还有一些小工作需要做!”
  “首先第一项,学生就得穿校服!”
  李录说着,把五把剪刀分别递到五个白老师手里,敲敲茶几上的快递纸箱,“拆箱拆箱!”
  五个白老师没最初那么迟钝了,这几天他们拆过不少快递,早已能听懂拆箱是什么意思,立马熟练动手,用剪刀划开胶带封口,从里面拿出校服。
  机器人学校的校服款式统一,略微宽松的灰色运动服,侧边有白色反光亮条,胸口印着机器人学校的校徽。
  这套衣服和人类运动服唯一的区别,是饮料兜。
  腰侧有专门四个装饮料罐的长兜,可以用来放机器人营养液。
  “穿上试试吧!”李录吩咐,拿起衣服穿了一遍展示,又脱下来扔给李录一。
  五个白老师立马会意,把身上衣服脱下来,换成灰色校服。
  镜头一切,李录带着五个灰校服白老师在路边走。
  不少路人忍不住看过来,远远地拍照,偶尔还有路人过来搭话,视频持续快进,终于来到一处公交站牌。
  公交车驶来,李录带着五个白老师上车,京海市公交车早就免费了,也不用刷车钱,车上不少空座位,但李录没坐,于是五个白老师也像他一样站着。
  李录五扭头,看到有其他乘客坐在座位上,它犹豫一下,也要往一旁的座位上坐,却被李录瞬间拉住手臂,没让它坐下去。
  “你们五个记住,公交车上的座位是给人坐的,不是给你们坐的,你们搭公交车站着就行!”李录叮嘱白老师们,边叮嘱边用手比划。
  白老师们似懂非懂,乖乖地点头,继续站着。
  满车乘客相当好奇,邻座的人找李录攀谈起来,还有乘客专门跑来摸五个白老师的手,白老师们有些茫然,但本能还是让他们朝着人类露出笑容,伸出手掌任由大家摸来摸去,像任由人类抚摸的小猫咪。
  镜头再切,下车。
  车站牌后面却不是学校,一个个沿街商铺挂满各种通讯公司招牌。
  “今天第一站不是学校,先来办电话卡!”李录举着手机自拍,五个白老师乖乖跟在他后面。
  “虽然我这五个白老师暂时说话还说不利索,也不怎么认字,但进学校之后,老师会教他们说话写字,先办好电话卡,很快他们就能学会打电话了!”
  李录带着白老师们进门,从兜里掏出机器人身份证递给工作人员,在场所有工作人员表情好奇,一边办电话卡一边和李录聊起来。
  只要带着白老师出门,李录就能享受明星待遇,还是超一线巨星的热度,走到哪都会被围起来,各种路人满脸好奇惊喜地和他聊,外加各种要合影。
  手机卡办完,李录又现场买下五部千元手机,装上电话卡分发给五个白老师。
  路上耽误太长时间,手机买完已到下午一点,李录又连忙带着白老师们坐车赶路。
  下车,宏伟气派的学校终于出现,校门口汉白玉长石上赫然刻着“京海市第一机器人学校”的灿金大字。
  整个京海市只有李录一个人抽到了志愿者名额,因此整座学校空空荡荡,除了门卫保安之外,进校后愣是见不到一个人影。
  “学校里目前是空城状态啊,干干净净一个人一辆车都没有。”李录举着手机说,“等白老师大规模开售,估计这里就人满为患了,我先带大家看看这里面的布局。”
  “其实和普通中学差不多,区别是没操场没体育馆,毕竟白老师不需要锻炼身体,人跑步会越来越强壮,白老师跑步耗电又耗电机寿命。”
  “学生食堂也没有,只有一个小教职工食堂,白老师不需要打饭吃,但大家发现了吗?学校里自动售卖机特别多!每个路口都有!”
  李录朝着一台路边的自动售卖机走去,拍摄售卖机内部,饮料已经摆上了,密密麻麻全是机器人营养液的易拉罐,售价也是20一罐,扫码、硬币甚至刷机器人身份证都能买。
  “好了,咱们现在去新生报到处!”李录道。
  迈入教学楼,一楼第一间教室门口挂着红色欢迎横幅,班建业正站在门口等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