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43节

  赵依依回了个ok的小手势。
  电梯开门,到一楼了,宋河却没有迈出去,抬手又按楼层键,电梯关门上行。
  ……
  教室门口站着两个白老师,原本站姿松松垮垮,见宋河过来立马站直敬礼。
  宋河诧异地脚步顿了一下,“跟谁学的敬礼?”
  “军训教官。”白老师回答,察觉院长表情不对,“不……不行吗?”
  宋河恍然,第一批军训教官这两天进校了,他们会和学生们一起坐包机前往北非,估计教官们互相敬礼被路过的白老师看见了,活学活用。
  “以后别乱敬,以前战场上狙击手不知道打谁,瞄准镜里一有人敬礼,马上知道打哪个了。学校里虽没狙击手,也别把我搞得那么引人注目。”宋河批评。
  “对不起。”两个白老师缩了缩低下头,知道自己马屁拍在马腿上。
  宋河透过门板上的玻璃往教室里看,大教室内相当热闹,众多天才院神童们拿着马克笔在一大圈白板上狂写,吵的唾沫星子横飞,一些急性子手舞足蹈,简直要跳起来。
  这帮高智商小天才已经隐隐有点疯子的模样了,符合刻板印象。
  推开门,喧嚣声扑面而来。
  有人眼尖看到宋河,一嗓子院长好,上百号神童扭过头来,院长好的喊声震耳欲聋。
  宋河颔首,没等开口说明来意,小脸红扑扑的杨玉满面喜色跑过来,拉住他的胳膊往白板前拽。
  “院长你来的正好!我们有些新进展,袁天罡回去睡觉了,我简要给您介绍一下!”
  “好!”宋河点头。
  有几个神童很有眼力见,飞速擦了一块白板,把两支马克笔各递给杨玉和宋院长。
  “原先我们不知道怎么平衡超算的聪明和可控,现在我们有个想法,就是分开!”
  杨玉说着,用马克笔画了一大一小两个方框代表超算机箱,中间用线缆连接。
  “这个,我们称为意识主机!”杨玉用手敲敲小号机箱。
  “这个,计算主机!”她又敲敲大号机箱。
  “意识和计算分离开,一个主要负责聪明,一个主要负责可控,两者正常情况下可以连通,但失控时可以直接切断连接!”
  “就像科幻电影里那种智能枪械,拿着执行任务时枪械可以击发,一旦在非任务时间被拔出,扳机会自动锁死!意识主机就是拿枪的射手,计算主机就是枪!”
  宋河眨眨眼,“如果射手能暴力打开枪械锁,或者执行任务时遭遇敌人,明明该拔枪就打,却得花三分钟解锁,这种设计就弄巧成拙了。”
  “我们有些同学提出了一些设计,确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会弄巧成拙!”杨玉相当乐观,“现在我们的分组有了一些变化,经过这几天的讨论,大家灵感梳理清晰了,基本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意识主机组,连接组,计算主机组!所有人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解决这三部分!”
  “两个主机组是关键的大组,连接组是临时小组。”
  “意识主机组,计划是打造和传统超算完全不一样新型超算出来,暂定的主流方向是仿脑超算的进化版,颠覆硬件设计,追求尽量还原大脑工作过程,试试能否出现真正的意识!让超算具备智慧!”
  “计算主机组,则在传统超算的基础上做进化,改进制改硬件改设计改程序!最终目的是暴力推高算力性能,狠狠降低能耗!”
  “其中计算主机组,目前思路梳理的最清晰,下辖三个小组也确定了!”
  “这三个小组分别是……延续摩尔组、扩展摩尔组、超越摩尔组!”
  第1636章 冲破摩尔定律
  摩尔就是摩尔定律,宋河一听三个小组的名字,大概能猜出他们的方向。
  “延续摩尔就是缩小晶体管,提高晶体管密度,同时想办法降低制造成本。”杨玉语速飞快,“现在技术节点发展到0.7纳米了,延续摩尔小组的目标是迈过0.5直达0.3,把仿脑超算性能翻五倍以上。”
  宋河咋舌,“0.7纳米芯片的制造设备我记得国内就一台,而且还不算成熟,次品率居高不下,仿脑超算目前生产的版本用的还是1纳米到3纳米,越往前越难了,做0.3你们真觉得有把握?”
  “大概思路已经有了,具体行不行还得试试。”杨玉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晶体管结构前三个阶段,平面场效应晶体管、鳍式场效晶体管再到围栅场效晶体管,我们判断围栅场效晶体管最多到0.7就无法前进了,所以我们试着设计了六种进化版本的晶体管。”
  “目前组内呼声比较高的是这一种,王吴刘-鱼栅场效晶体管。灵感来源于一种捕鱼的简易迷宫,层层喇叭口嵌套连接,让鱼出不去。”
  白板上画出全新的晶体管示意图,导电沟道和栅极单独标注出来,比起已有的晶体管结构改动巨大,有种火绳枪跨越到机枪的既视感,复杂的吓人。
  宋河皱眉端详,气氛微微紧张,周围神童们静静等待院长阅卷。
  “设计倒像可行,加工很难啊!现有加工技术是做不出你们这种晶体管的,据我所知euv遇到大瓶颈了,你们和仿脑芯片公司那边沟通过了吗?”宋河道。
  “现有的euv加工确实到瓶颈了,肯定要换技术,现在用的还是极紫外光加工,波长太长。”杨玉解释,“我们打算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抛弃现有的euv,尝试做x光和电子束的光刻机,这两者波长比euv更短……”
  宋河打断她,“硬件制造我不算很懂,没有质疑你们的意思,只是问一问,前几年我听你们相院长提过一嘴,x光的同步辐射源很难搞,造出来可能成本是个天文数字,电子束的串行难以解决,所以这两者都不适合造芯片。”
  “以前都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些年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我们粗略研究之后感觉可能会推动x光和电子束的应用。具体我们也不敢下定论,已经有三十多人派去物院和量子物院蹭课了,从头学相关知识,争取几个月内把本硕博的相关课程吃透。”杨玉道。
  “另外我们相信euv的技术路线肯定走到尽头了,想有大突破必须敢走业界不看好的新路线,相院长上课时给我们讲过led的历史,业界都在研究砷化镓的时候,何伦亚克执着地去做磷砷化镓,当时的晶体工程师都嘲笑他,说如果他的学位是化学而不是电子工程,就会明白磷砷化镓压根不可能,结果最后何伦亚克一个门外汉真把磷砷化镓给做出来了。”
  宋河微笑,“你们也算小门外汉,所以也能做业界判断不能用的x光和电子束,心态很乐观啊!”
  “也只能乐观了。”杨玉无奈地笑笑,“好在我们团队够大,不是所有人都在赌这一个方向,除了抛弃现有euv,我们还有十几个人去化院听课了,准备从光刻胶入手,试试能不能做更好的光刻胶,或者干脆直接找到绕过光刻胶的加工办法。”
  “听上去像汽车厂商做不好汽油发动机,决定干脆造一种不烧油的新型发动机。”宋河调侃,“真做出来确实是巨大超越,祝愿你们成功,另两个小组呢?扩展摩尔和超越摩尔,进度如何?”
  “扩展摩尔可能是最快出效果的小组,但我们大部分人不看好它,把它当个保底方向,因为它很难达到超算性能翻五倍的要求。”杨玉说。
  “那也很好了!”宋河说。
  “扩展摩尔就不死磕晶体管大小了,主要做功能多样性,把不同功能的元器件更好地混搭在一起,尝试拼接出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成本,不择手段通向实用体验。”杨玉说。
  “打个可能不算很恰当的比喻,假设我们在造汽车,目标是造一辆让车主更爽更喜欢的好车。”
  “业界主流的观念是延续摩尔,相当于猛磕车速,车速越快车主越爽,狠狠研发动力更澎湃的发动机。”
  “而我们的扩展摩尔小组,认为车速到极限了,加工工艺就像路上的限速牌和交警,限定了汽车无法继续提速,那么干脆从其他功能上提升车主爽感,比如把车座椅搞的更舒服,给车里加更好的空调、更大的显示屏、更聪明的自动驾驶系统、更好听的车载音响,如果合理搭配,也可以让车主爽起来,甚至比单纯提车速更爽!”
  “目前扩展摩尔小组还处在学习阶段,讨论出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小芯片。”杨玉又动笔画图。
  “业界芯片往往越做越大,追求一块芯片包打天下,实现更多功能。扩展摩尔小组希望搞小芯片,反其道而行之,把芯片尽可能拆小,通过这种方式为整个超算的芯片系统增加自由度,自由度多了,只要设计跟得上,没准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它最显著的效果是降低成本,每块小芯片只负责一小部分功能,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采取不同成本的制造工艺,比如模拟射频类的小芯片会便宜很多,这一点和仿脑超算公司的工程师们不谋而合,他们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发,有点成果了。”
  “尤其良率方面会提高,粗估可以把良率提升三倍左右,成本骤降!”
  宋河目光赞许,“这方向是比较清晰的,暂时的确看不到太高的上限,性能翻五倍基本属于天方夜谭,但降成本能省很多钱,一方面像你刚刚说的,良率会上升,另一方面你们可能不清楚,保密费用会骤降。”
  神童们发出恍然的哦哦声。
  “您的意思是……原本仿脑超算的芯片都集中在一个大芯片厂制造,得严防死守避免泄密,如果改成小芯片,就可以分散到很多小厂生产不同的芯片,哪怕有一个小厂出事,也不会导致完全泄密?”杨玉语速飞快。
  “没错!大芯片是鸵鸟蛋,小芯片是鸡蛋,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保密费用能砍掉一大截。”宋河点头,“你们和仿脑芯片公司的技术骨干保持联络,认真学一学。”
  “我们本周就要碰面开个交流会,打算向老专家们好好取取经。”杨玉点头,“最后是超越摩尔,也是计算主机大组里面跨度最大的一个小组,挑战性和难度超过前两个组之和。”
  第1637章 金星开发计划?
  “彻底颠覆现有的晶体管,跨度类似于从石器时代迈入铁器时代?”宋河说。
  “对!超越摩尔小组情况最混乱,别的小组最少也是十几个人一个方向,超越摩尔组几乎一两个人就是一个方向,谁都不服谁,不过零碎的小方向总结一下,能划分出两个大方向。”
  “第一个大方向是彻底改晶体管材料,硅材料的电子迁移率低,散热太差,还有漏电流问题,即便像tfet结构能利用导带价带的隧穿效应,降低一些漏电流,但想进入0.3纳米阶段依旧是不够看。”
  “超越摩尔小组支持最多的方案是做碳晶体管,业界也有一些尝试,但一来尝试幅度很小,仅限于用碳纳米管替代导电沟道,二来大规模制备的成本也居高不下。怎么修改的更彻底,怎么有效降成本,是接下来研发的关键。”
  “而且碳晶体管还有个长远作用,可以廉价应用在更多星球上,比如金星!”
  “火星轨道最近的位置离地球也有5500万公里,远的位置4亿公里,平均地火距离是1.2亿公里,而金星的距离只有三分之一,地金平均距离是4100万公里,距离上看前往金星比去火星要方便的多!”
  “之所以大家都盯着火星,主要因为火星的宜居性更强一些,修个地洞或者封闭大棚没准能住人。金星气候实在太恶劣,气压比高压锅还猛,金表温度能到480摄氏度,目前人类的电子设备在如此高温下压根没法工作,配低温层又坚持不久或成本太高,以至于现在火星上一堆探测器天天拍照,金星上正在工作的探测器一个也没有。”
  “但如果能换成碳化硅半导体,机器登陆金星就有可能了!因为碳化硅可以在500摄氏度左右正常工作,足以适应金星大部分环境!哪怕人类短期内很难到金星定居,送些探测器上去找找矿和金星生命也很有价值!”
  杨玉这些话说到宋河心坎里去了,他猛点头,“碳化硅半导体我听说过,国家队有研究这个的,只是暂时规模不大,我回头联系联系,让你们去拜拜师。”
  在场神童们立马有几个表情兴奋起来,像孩子听到神通广大的父亲表态说有人脉能帮忙。
  “金星很诱人,虽然像个超大号高压锅,但它的质量大小都和地球很像。”宋河打开话匣子,“地球重力9.8,金星是8.87,而火星是3.71,长期定居火星的话,人身体肯定不适应太低的重力,成年人待久了容易得心脑血管病,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容易长畸形,可能会器官过度肥大,可能人均身高动不动往两三米去,骨骼皮肉都会非常脆弱。”
  “其实只要技术到位,反正都是修封闭基地穴居,在金星穴居比在火星穴居反而更合适。有人说火星种菜方便些,胡说八道,一样的不方便!”
  “咱们去外星球,就无需一把屎一把尿肥田再汗滴禾下土了,直接抽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食物就够吃,恰好金星高压锅一样的大气层成分是什么?满满当当的二氧化碳!全造成淀粉估计够上千亿人吃!维生素可以靠空投,一瓶子维生素够一个人吃半年,千人金星基地空投一集装箱的维生素就能撑一年。”
  “而且金星地球大小重力相似也有个隐藏信息,岩石构成很可能也相似,矿产资源可能更相似!不出意外的话金星也会有海量矿物,万年硫酸雨会让地表矿物很不一样,但金属总不会蒸发掉,提炼开采技术改进一下的事情。”
  宋河说着说着自己都有点兴奋,周围神童们也听的兴奋,尤其几个主张碳化硅芯片的神童,得瑟的快飞起来了,左右冲同学们使眼色,一副“听到没有,我们组才是天命所归”的嘴脸。
  “总之很好,期待你们能在这个方向上有突破,只要耐高温高压的元器件出来了,金星探测器和金星采矿机我相信不会很难,我们可以直接拥有第二个地球的矿产资源!”宋河微笑,“这个大方向我很期待,杨玉你说超越摩尔组还有另一个方向?”
  “另一个大方向更狠一些,连电子媒介都不要了,直接进入光子媒介!”杨玉介绍。
  “这也是从院长做的仿脑超算里看到的希望,毕竟仿脑超算里一些边边角角已经成功应用光子芯片了,有些同学想扩大战果!”
  “现在各类数据中心为了降温散热无所不用其极,保持低温成了巨大的成本开支,有些数据中心甚至不惜建在高原雪山上,就为了外界温度能低那么五六度。”
  “光子芯片几乎不用考虑散热问题,这一大截成本立马可以省掉!”
  “同时电子噪声这种麻烦将会迎刃而解,延迟和通信带宽都远远高于电信号,所以光子很可能成为新一代主流技术!”
  “尤其光子芯片领域并非一片空白,过去几十年有相当多的尝试和技术经验,我们很多同学认为它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就看谁能站在前人肩膀上抢先一步,我们有这个信心!”
  宋河抬起手,“干劲十足,给你们鼓掌!”
  院长鼓掌,众多神童们笑容洋溢跟着鼓掌,气氛简直像研发已经成功了,准备开庆功宴。
  “计算主机我听明白了,意识主机呢?”宋河抬手戳戳白板上的小方形,“进展如何?”
  杨玉摇摇头,“意识主机组的学生都回去睡觉了,袁天罡负责带他们,具体进展我们也不清楚,您可以回头问他。”
  宋河点点头,目光扫视全场,“好!过几天大家就可以去仿脑芯片公司,用你们要的车间试制你们构想的元器件,我跟相院长有时间就过去帮忙,不过我今天过来另外有件事!”
  “我需要三十位同学,帮我看守一间生物化学实验楼,看整整一年!”
  “不是很繁重的工作,没事儿盯着点实验室里进行的项目就可以,还会有白老师帮忙盯,基本上大部分时间可以干自己的事情,也能顺手做做研发。”
  “院长什么叫看守?”有人问。
  “看没看过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穷困潦倒的化学教授,为了搞创收在实验室里偷偷胡来,提纯出可疑的白色颗粒,最后成了一方毒王?”宋河笑道。
  神童们响起恍然大悟的声音,这么一说就懂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