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13节
“对!”德维特竟然点头了。
宋河懵了,像在听鬼故事。
“他是个虔诚的信徒,他说只要静下心来想,能感受到神在向他脑海中灌输数学念头,只需要耐心抓住那些念头就可以了。”德维特道,“他经常在床上闭眼静坐几个小时,手指头捏来捏去,几小时后突然跳下来,在打草纸上写一串东西。”
宋河认真地盯着德维特,观察他的神态,确信他不是在开玩笑。
“他不是在乱写,有好几次他兴冲冲写下一个新东西,准备发表论文,结果一查发现有人刊发过了,就非常失望。他拖延症还比较严重,好几次成果写出来了,懒得整理成文,结果拖了两三个月,冒出千里之外的其他数学家率先发表了一样的东西,他的机会就作废了。”德维特道。
“真正的天赋流怪物。”宋河倒吸凉气,“他怎么疯的?受了什么刺激吗?”
“不,就是想数学硬生生想疯的。”德维特轻叹,”最初他冥想后写下的东西我能看懂,很快我看不懂了,接着他写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复杂,朗伯老师也开始看不懂,再后来系里其他教授看不懂,最后甚至请一些有名的数学家看,很多人也看不明白。”
“他一点点接近数学前沿,眼神也越来越恍惚。”
“到了24岁的暑假,他自己在宿舍里突然疯掉了,时不时愤怒地大吼大叫,在宿舍里砸东西,殴打门口路过的学生,叫喊说神给他的启示开始错了,怀疑周围的东西或者人干扰了神发来的信息。”
宋河沉思片刻,“可能大脑发育出问题了。”
“大脑不是18岁就停止发育了吗?”德维特好奇。
“怎么可能?那是您小时候的理论吧。”宋河摇头,“25岁前额叶还有大幅的发育呢,脑子几乎一辈子都在变化,只不过中年变化幅度小。我怀疑昆西大脑可能是畸形严重,随着脑部急剧发育,他思考数学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畸形也越来越严重,终于越过某个临界点,疯了。”
第1590章 精神病人遗稿
“有可能。”德维特点头轻叹,“那年头医疗条件一般,如果昆西师兄活在今天,没准你们乘黄能把他治好。”
宋河点头,微微走神。
治好倒未必,但昆西若活着,必然是研究大脑的绝佳样本,能搞明白聪明到什么程度会失控发疯,这是目前极度缺少的数据,以至于将来如果做脑泉三代风险会很高,一不留声没准批量生产出大群疯子。
“昆西进精神病院之后,有半年时间非常躁狂,日夜高喊自己没疯,说宁可因为打人坐牢也不要在精神病院里。”德维特语气有些难受,“我们去看他,他泪流满面求我们救他出去,我们劝他养病,他就嚎哭大骂我们,我们的友谊基本结束了,我还把他当朋友,但他仇恨我们所有人。”
“那种地方脾气再大也没用,打一针下去斗牛也老实了,捆在床上白天黑夜睡觉,睡多了整个人都是傻乎乎的。”
“但昆西很多时候连做梦也能思考数学,后来医生护士说,昆西会突然醒来又睡去,比如一针能睡六小时的药量,他睡了三小时突然醒来,兴奋说想到了想到了,求医生给他纸笔,但医生不给,他坚持不了半分钟又会迷糊着睡过去,醒来之后就大哭,说忘掉了忘掉了,想从楼上跳下去。”
宋河眉头拧成疙瘩,德维特的描述已经让他严重不适了。
数学灵感可谓千金难买,想出的每个新东西都无比珍贵。
结果因为镇定药物陷入迷糊,捆在拘束床上无法及时记录,好不容易想出的东西丢了。
这感觉堪比普通人中了彩票头奖,刚高兴两分钟,彩票突然被大风刮走掉进海里,再也找不到。
“半年之后,昆西速瘦二十斤,头发掉了很多,整个人稳定下来,不再打人或者大吼大叫,着急发抖的时候只用手抓自己头发,一次能抓下来一大把,发根都连着芝麻大的碎肉,靠痛感克制自己。”
“他知道如果自己再表现出攻击性,紧张的护士肯定会再把他捆起来打药,那家病院出过发狂病人活活打死年轻小护士的事件,防范非常严格。”
“他需要重点观察,就给安排了一个单间,这正合他意,可以没人打扰,自己在单间里研究数学,捕捉神扔给他的灵感。”
“医生发现只要给他足够的纸笔,他会表现的比较温顺稳定,所以每天早上他都会收到护士送来的新纸新墨水和胶带,能让他把不同的手稿贴起来看。”
“于是他进入了生命的最后四年。”德维特说。
宋河眼皮一跳,“陷入数学上的难关走不出去,自杀?”
“不,他是活活累死的。”德维特摇头,“他人生的最后四年,变成了两个人。”
“两个人?”宋河皱眉,“人格分裂?”
“像,但似乎又有区别。”德维特回忆。
“我在那家精神病院见过典型的人格分裂患者,是一个连环杀人案女凶手,她的不同人格有截然不同的说话口音,面部表情差别巨大,甚至走路姿势也不一样,看上去像不同的两个灵魂共用一个身体,灵魂轮流值班的感觉,包括跟她谈话时,她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名字。”
“而昆西是什么情况呢?他白天把打草纸贴的满墙都是,思索书写,写满整面墙的打草纸。吃完晚饭后睡觉,睡大概两三个小时就会惊醒,又爬起来开始修改,把白天写的东西划掉许多,彻夜不眠写新想的内容。”
“这个过程他会自言自语,白天他会边写边说,昆西你快解出来了,你快证明出来了,这个地方应该怎么怎么写,表情充满希望。夜里起来写,则抱怨说昆西你又写错了,昆西你这地方明显的漏洞没看出来吗?表情非常失望。”
宋河听明白了,“就像自己和自己下棋?白天下一步棋,晚上把自己换成对面的棋手再下一步棋?”
“对对!”德维特拍大腿,“就是自己和自己下棋的感觉!”
“两个昆西棋手,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却一直像睡了七八个小时一样神采奕奕,纯粹是靠兴奋劲儿硬撑下来的。能撑四年完全是个奇迹了,一般人估计不到一年就死了。”
“四年前昆西入院时我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喽啰,四年后昆西濒死时我已功成名就,发表了我人生中第一篇扬名立万的论文,受邀去欧洲几所顶尖大学参加学术活动,没能赶回来看一眼昆西。”
“朗伯老师赶到了医院看他,回光返照之际,昆西先问我老师,他被关进精神病院几年了?老师说四年了,昆西当时的反应很奇怪,说只有四年吗?他感觉过去二十多年了。”
“朗伯老师一听这话就哭,昆西安慰我老师说不必哭,他在精神病院里得到了一些非常激动人心的成果,和那些成果比起来,他这条命不算什么,神给他的使命完成了。”
“他的遗物不多,最占份量的是三大箱手稿,不知道怎么搞的一股尿味,万幸字迹还是清楚的,能认清写的每个数字每个符号,但也就仅限于此了,连起来看不懂什么意思。”
“我们看不懂就去请外援,找一些很有名的数学家帮忙看,结果出问题了。”德维特说。
“剽窃?”宋河反应很快。
德维特点头,“第一个问题是,他在精神病院里接触不到学术圈的一手信息,他想出来的很多东西,那四年期间都被同行们发表了,而且尽是些很重磅的论文,昆西一个人顶二三十个数学家的成果。”
“第二个问题是,很多来帮我们看稿子的数学家,嘴上说着看不懂,其实看懂了遗稿的一部分,偷偷回去整理发表了,恬不知耻署自己的名。”
“三箱遗稿,第一箱就这么失去了价值,剩下两箱我们决定不公开了,不能被其他人剽窃走,这毕竟是昆西的成果。”
“不对啊?”宋河疑惑,“剩下两箱你们可以整理出来,然后署名昆西再发表嘛!干嘛不公开呢?”
(各位同学别看小说了,明天开学了,流着眼泪补寒假作业吧!)
第1591章 接棒破解
“我们想过,但操作起来太难。”德维特解释,“一个精神病人,很难条理清晰像写论文一样把他的念头记录下来,他的手稿杂乱无章,几乎像一串乱码,只有真的明白他在写什么的人,才会对里面的内容敏感,包括剽窃他的那些人,也只是看懂了关键的一小部分。”
“类似于什么呢?给你一长串字母,别的字母全是乱序,中间夹杂着你的名字拼写,那么你只能看懂中间的名字拼写,别的地方是看不懂的。”
宋河恍然大悟哦了一声,想象满箱子乱糟糟的手稿,字迹凌乱宛如打草纸,内容前言不搭后语,思路无比跳脱。
解读这种手稿,感觉必然像极了识别甲骨文,明明知道里面内容丰富,但受限于知识水平,能看懂的不多。
“朗伯老师花了人生中最后的三十年时间,密切关注数学界各领域刊登的论文,和昆西遗稿做对比,陆陆续续又有一些遗稿的内容对上了,大部分遗稿写的是对的,也有三成的错误。”
“朗伯老师是胃癌死的,那年头没有乘黄胃癌药,更没有太空人造胃和冬眠,弥留之际他吩咐女儿把最后一箱师兄的遗稿给我,前两箱的内容都已经被同行发表过了,还剩最后一箱的内容,不确定对错,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我和老师商量,我说再拖下去,没准这最后一箱子遗稿的内容,也要慢慢被同行们发完了,既埋没了师兄,又浪费了数学界重复研究的时间,干脆我直接把遗稿公布,让整个数学界看看。”
“我师兄死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成形,公布只能小范围的公布,而且容易被剽窃者打时间差赖账,我老师死的时候互联网成熟很多年了,可以直接全拍照片放到网上,不会给人打时间差的机会,同时网络记录也铁证如山。”
“但我老师拒绝了。”德维特轻叹。
“为什么?”宋河好奇。
“老师告诉我,三箱子手稿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难度越来越高,涉及面越来越广。第一箱手稿几乎全是正确的,错误只有不到一成。第二箱手稿他花了几十年时间比对,发现错误率在快速上升,随着时间推移,似乎师兄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思考数学的能力也快速下降。”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那么第三箱手稿恐怕只有两三成正确内容,且那些正确内容还不能判定是否属于有价值的成果,很可能是一些没意义的简单口水成果,这样的遗稿公布出去会适得其反。”
宋河听懂了,“大家一看,发现你师兄的遗稿大面积错误,没啥真有用的东西,很多人不会相信你们说的前两箱正确率有多高,只会怀疑是炒作,并且给你师兄贴上真正精神病人的标签,写下成箱的错误呓语罢了。”
“没错!”德维特叹息,“其实想想,年轻时应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我们都没想到,结果错过时机了。”
“站在今天看历史总是很容易,置身事内却没那么多算无遗策。”宋河安慰道,“所以笔记本里的内容,就是昆西的最后一箱遗稿?他临死之前最后一段时间,写下的最高难度最艰深的内容?”
“没那么多。”德维特摇头。
“我这辈子也在陆续甄别昆西遗稿的内容,的确有半数遗稿是错误的,剩下一半也有不少内容被同行们研究出来了,最后只剩一点点。”
德维特说到这,脸色变化起来,像回忆见过的稀世奇珍。
“剩下的那点内容,可谓终极精华,非常非常漂亮!在理论上犹如严丝合缝的精密机械,同时又有华丽的雕刻染色,理解它时简直能嗅到香味,而且综合了三大箱手稿的大量内容,也就是说,贯穿过去几十年数学发展的重要节点!”
宋河期待起来了,“一个数学家能留下一个绝美的创造,就足够了!”
“但是。”德维特皱眉,“我不知道剩下这点内容有什么用。”
宋河满头问号,“不是说很美吗?”
“尽管它非常非常美,但真的完全看不出用途,它脱离了现有的数学大厦,像数学大厦窗户里飞出去的一个风筝,有线连接,却距离甚远,飘在未知的高空中。”德维特苦笑。
“美就够了!”宋河道,“早晚会有用处的!”
“话虽如此,但有两点。”德维特竖起两根手指。
“第一,近些年数学界越来越浮躁,大家只盯着能现实应用的数学,以及盯着那些赫赫有名的猜想,愿意研究无用无名数学的人变得凤毛麟角。”他一声长叹。
“数学界的风气在倒退,我想不会有太多人欣赏昆西留下的东西,公布出来,大家面无表情夸奖两句,马上就无人问津了,像垃圾一样抛弃掉。”
“第二,它非常非常难,全世界能彻底看懂的人,恐怕不超过两手之数!”
宋河彻底明白情况,“所以您想找个识货的人,赠予昆西的遗产?”
“没错。”德维特点头,“你把密码本前面的页都解出来了,应该注意到大半本密码都和近几十年的数学成果有关。”
“能解开所有密码的人,才能完全看懂昆西的理论!”宋河恍然。
“宝物必须给识货的人拿着,才不算埋没。”德维特点头,“费尽心思解开的密码本,最后无论得到什么,都会印象深刻的。”
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宋河陷入沉思。
如果别人说,昆西的理论像飘在数学大厦之外的一个风筝,完全没有用途,他肯定不信,只会认为对方太菜。
但这话偏偏是德维特说的,那么大概率这理论真的没用,只有极小概率是有用的。
“你数学造诣高,我一直期盼你能耐心把一整本密码解完,得到昆西的理论并传承下去。”德维特抬头看他,目光期待,“怎样?最后一页还是抽空解一解吧?”
“您觉得大概需要多久?”宋河问。
“一到两个月。”德维特说,“之后你可以直接从密码本里,得到昆西最终理论的全部!解密的过程也是你理解的过程,我直接告诉你答案,你很难真正理解!而且昆西献祭生命得来的东西,不该是用取巧手段取得的!”
“如果昆西的理论很有用,或者不需要太多时间,最后一步我愿意解下去……但对不起老师,我真的太忙了。”宋河轻叹苦笑。
“我开辟的产业有上千万人吃饭,我得马不停蹄发展产业,让这上千万人吃的好一些。全世界还有几十亿人等着新的医药技术,新医药技术早一天出来,没准就能多拯救上千条人命。”
“如果我还是学生,我不会来找您作弊,死磕就完了。但我的时间现在分分秒秒千金难买,用一两个月时间换一个无用的漂亮理论,代价太奢侈!”
德维特轻叹,“理解!你的时间确实太金贵了!”
“我能否把接力棒交给我的学生?”宋河突然说。
“你的学生?”德维特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