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908节
“隐约有一点猜测,还得试试,总之我感觉这方向很有搞头,万一真成功了,抗生素菌类的生产效率能翻倍!赚麻!”卢庚眉飞色舞,“别光问我啊,你俩打算做啥实验?”
“无细胞膜实验。”查信然道。
“什么意思?”旁边两人异口同声。
“我上个月做的实验,是用化学试剂修改细胞膜通透性,观察细胞反应。”查信然说,“宋院长给我的评价是,这个工作太常见了,就像学驾照一样,对于一些实验室来说只是基础操作。”
“宋院长的意思,驾照我已经拿到手了,鼓励我做一些大胆的驾驶尝试,譬如漂移、两轮行驶之类,总之试着把简单的操作玩出花来。”
“之前我主要做细胞膜通透性变低,一层试剂分子糊在细胞上,阻碍物质进出。这次我想反其道而行之,让细胞膜通透性提高,类似于把细胞膜变得越来越稀薄,直至消失!”
卢庚愣了一下,“这不就是溶解细菌吗?细胞膜消失了,细菌就破开死了!”
“对,关键就在这里,我要尝试高难度操作!”查信然说,“我想让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消失,同时让细菌依旧存活。”
两个同学都被搞愣了,这种离谱的想法连想都没想过。
“就像把人的外皮剥掉,只剩里面的内脏,但让内脏器官还正常运转?”卢庚打比方。
“有点像。”查信然点头,“去掉外壳,只留内脏,让内脏继续运转,继续分泌体液。”
“这么高难度吗?”虞半梦懵了,“听上去完全不可能啊,外皮都没有了,细菌里面的结构就散开了!”
“液体环境别波动,里面就不会散开,就像人的尸体在荒野上烂掉,骨头架子还会维持原状。”查信然说,“细胞膜细胞壁这样的外皮只是一个容器,略带筛选进出物质的作用,只要我把培养液成分控制好,不需要筛选物质,应该能让细菌直接和外界营养接触,存活下来!”
“活不了太久啊,细菌没有外壳鞭毛了,静静躺在原地,周围养分耗光就死了!”虞半梦质疑。
“先让无膜无壁的细菌暂时存活,确认能行了,我再想办法让它能长期存活。”查信然解释。
“它怎么可能长期存活呢?”卢庚也发懵,“人类开膛破肚,可以用体外循环技术,叶克膜之类的设备维持生命,你总不能给细菌也搞一套体外循环吧?尺度很致命啊!那么小的菌,用纳米机器给维持生命吗?”
查信然开始挠头,显然被问到了。
“不切实际啊,真的,你这脑洞很有意思,但还是换一个方向吧!”卢庚建议,又扭头看虞半梦,“你呢?你打算做啥?”
第1313章 卢庚的狂妄想法
“我之前一直做细胞融合,这次还想继续做融合,宋院长上次给我的批语,也是让我大胆一点,尝试一下更激进的融合方向。”虞半梦说。
“所以你的新方向是?”卢庚问。
“我正在犹豫,要么试一试植物和动物细胞融合,要么试一试古菌和细菌融合。”虞半梦道,“感觉菌类融合要简单一点?”
“古菌和细菌,我记得差别也挺大吧?”查信然说。
“总比动物植物的差别小啊!”虞半梦道。
“未必。”卢庚摇头,“动物植物都是真核生物这一大类,而古菌和细菌的分支共同形成了真核生物……”
“诶!稍等!”卢庚眼神猛地一亮,灵光乍现,“我有个嚣张的想法,咱们三个要不要联手干票大的?”
“大的?”两个同学异口同声,“什么大的?”
卢庚双手飞舞,迅速在键盘上敲击,两秒后翻转电脑。
两个同学望向他的电脑屏幕,整齐后仰。
“这么大吗?!”查信然错愕,“会不会有点太狂妄了?咱们刚学会爬呢,这就要飞?”
“你真敢想啊卢庚!”虞半梦开玩笑,“明天就发诺奖了,你这项目来不及了!”
……
假期最后一天。
药学院,实验楼。
奚雁凡脚步匆匆,打着哈欠往实验室赶。
刚拐过走廊,就看到三个学生蹲在地上,像三只拦路大蛤蟆,也都哈欠连天,一副通宵没睡的虚弱相。
“奚院长!”三个学生同时起身。
“怎么了?”奚雁凡微微一怔,她对这三个状元学生倒是有印象,是实验室里表现前列的第一梯队。
“宋院长让我们可以自由申请科研项目,我们想到一个很大胆的项目,想找您参谋参谋,看看行不行。”卢庚解释。
“这么快有想法了?”奚雁凡微笑,“进实验室聊吧,我有组数据马上要出来了。”
四人熟练地走流程进入实验室,已有不少白大褂的老师学生在忙碌,墙角多了一道红发身影,凌乱红毛正趴在显微镜上观察,赫然是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教授来值班啊?”奚雁凡切换英文打招呼。
“安东尼奥教授好!”三个学生也连忙问好。
安东尼奥被药学院聘为教授,但他太忙,平时主要在乘黄研究所干活儿,是宋河硬性要求他每个月必须来学校值班五天,不得不来露露脸。
最初安逸等退休的老头,因为一场发布会上了贼船,现在每天面带倦容奔走在宋河名下的各大实验室之间,像一头无可奈何的老骡子,可怜兮兮。
安东尼奥和善点头,“各位早上好!实验室运行的不错啊,很难想象这是刚入学一个月的本科生们。”
“学生们课程不多,白天大半天时间泡实验室,很多学生晚上还加班,熟练度就拉起来了。”奚雁凡走到一旁操作仪器,随口闲聊,“安教授以前在藤校任教,那边的学生泡多久实验室?”
“看导师要求了,我对学生要求比较宽松。”安东尼奥说,“我有个同事康奈尔,拿了拉斯克医学奖,也就是诺奖风向标,今天诺奖公布,他没准会有好消息……康奈尔就对学生相当狠辣。”
“多狠辣?”卢庚忍不住插话。
“康奈尔在实验室附近买了套房子,下班后在家里就能看到实验室大概情况。”安东尼奥说,“他要是半夜两三点醒来,远远看见实验室里仪器停了、干活的人少了,会马上冲回实验室破口大骂,懒鬼寄生虫垃圾废物,各种脏话狂喷,常有学生被他骂哭,一年到头都是这样,圣诞节也不休。”
三个状元口罩里的嘴巴张大,吃惊地面面相觑。
“最舒服的是高卢的科研实验室,我去巴黎交流访问的时候,那边朝九晚五,有周末有节日休息,下午还有一个钟头咖啡闲聊时间,想加班甚至还要申请。”安东尼奥笑道,“当然,欧洲的科研慢慢不行了,可能和太安逸有关,现在世界上只剩太平洋两岸的两个科研高地。”
“这三个孩子挺勤奋的,全天不休,白天上课泡实验室,夜里回去还戴控梦头盔学知识。”奚雁凡介绍,“药学院前三篇上交的论文就是他们写出来的,今早他们过来找我,想申请自己的科研项目。”
“哦!”安东尼奥比大拇指,“棒棒的年轻人!”
“说说吧?”奚雁凡忙完手头工作,转身面向三个学生,“正好你们安教授也在,我们听听你们的想法。”
三个学生面面相觑,微微有些紧张。
“老卢你说,你的点子。”查信然小声怂恿卢庚。
卢庚清清喉咙,努力组织英文口语,“我们想重现一下真核生物的形成过程。”
奚雁凡和安东尼奥正满含笑意地等着听,听完笑容僵住,满头问号。
“什么?”安东尼奥费解。
“是这样的,我们三个原本打算做不同的项目。”卢庚解释。
“我打算做抗生素菌的体积扩大,用基因修改的方式,让抗生素菌能膨大几倍乃至十几倍。”
“查信然打算做无细胞膜和细胞壁,却依旧能存活的细菌,办法是把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拉到最高,让它全透。”
“虞半梦打算做细胞融合,试试细菌和古菌的融合。”
“我想了一下,发现我们三个的方向似乎能互帮互助合并起来!”
“真核生物体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内共生形成的,线粒体起源于α-变形菌,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最初有一种古菌吞噬了α-变形菌,结果α-变形菌并没有死掉,而是在古菌体内共生起来,逐渐变为线粒体。”
“我们想试一试,能否重现一下这个过程?”
“首先我们选择一个宿主古菌,我负责修改宿主古菌让它膨胀变大,再选择一个共生细菌,修改基因让它缩小,譬如缩小到宿主古菌的几十分之一。”
“然后虞半梦和查信然负责融合宿主古菌和共生细菌,试试能不能让共生细菌在宿主古菌体内存活,并且养料互换达成平衡,要是条件理想的话,或许还可以把共生细菌的外壳彻底去掉,让它变成一个无膜细胞器!”
卢庚讲完,周遭一片寂静。
远处几个同学也听到了,回头目瞪口呆地看看卢庚,小声议论。
“卢庚疯了吗?他在说什么?”
“离谱,把一个菌放进另一个菌体内,试着做细胞器?”
“太癫了,真敢想啊!他认真的吗?”
“把竹竿一根根捆起来就能捅到月亮上的粗暴思路。”
第1314章 卢庚的困惑
三个小状元忐忑不安望着两位老师。
两位老师明显懵了。
“这……”奚雁凡皱眉,表情复杂道,“肯定不行啊!”
“不行。”安东尼奥也摇头,“很大胆狂野的想法,但听上去真的不切实际。”
三个状元顿时沮丧。
“古菌和细菌没法融的,这俩看上去很像,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差别非常巨大。”奚雁凡耐心解释。
“我对古菌不算熟悉,但大概知道一些。”安东尼奥点头附和,“很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学家一直以为细菌和古菌差不多,后来卡尔乌斯对比了一下细菌和古菌里的核糖体,发现二者核糖体天壤之别。”
“细菌古菌,二者的基因与蛋白质截然不同。细菌的细胞壁有肽聚糖,古菌没有。细菌的细胞膜是双层磷脂,古菌是乙醚脂。细菌常用溶菌酶,古菌则是多糖蛋白酶。”
“总之,在基因与生物化学层面,细菌和古菌的差距,犹如细菌和人类的差距一样巨大!”
“所以它们能融吗?融不起来的。”安东尼奥摇头,“放弃吧孩子们。”
“但是……真核生物不就是细菌和古菌融起来形成的吗?”卢庚不愿放弃。
“不好说。”安东尼奥摇头,“真核生物的来源有太多谜团,而且……宋河!”
安东尼奥忽然挥手。
三个孩子回头,只见宋河溜溜达达地进了实验室。
整个实验室气氛顿时一变,远处不少学生目光幽怨胆怯,都是前两天被抓论文造假的倒霉蛋。
“这干嘛呢?”宋河走过来,“看你们表情好凝重的样子。”
“奚院长,你给他讲讲吧,我接着给孩子们上课。”安东尼奥道。
奚雁凡点点头,把宋河拉到一边,小声嘀咕。
安东尼奥继续认真给三个孩子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