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798节

  谢元勋已听到风言风语,不少公司员工惶惶不安,正议论辞职走人,早辞职还能领到钱,拖到最后公司破产可就没钱了!
  第1144章 试射失败!
  “各部门就位,发射倒计时一分钟!”邹云水的声音从广播传出。
  重压在大厅上空盘旋,气氛越发紧张,谢元勋头皮发麻,不停深呼吸。
  白衣工程师们一片忙碌,做最后的发射确认。
  短短一分钟漫长的像一小时,大厅里除了简单响起的指令声,寂静地令人喘不过气。
  “五!四!三!二!一!”
  “发射!”
  大屏幕上是电磁发射井的井底仰拍画面,洁白的实验火箭从地下五百米迅猛加速,呼啸上冲!
  谢元勋激动起身,看上去比前几次快多了!
  转眼间,火箭冲到地下二百米高度,陡然生变,加速度慢了下来,肉眼可见的迟滞感!
  谢元勋脸色陡变,眨眼间火箭飞出发射井,向蓝天冲去。
  他猛回头望向窗外,远方山头上射出白色火箭,升空后点火,猛烈的轰鸣声传来,火箭拖曳长烟冲上云端。
  “速度低于预期值40%,试射失败!火箭发动机关机,预计坠落点a2坠落场!”邹云水目光黯淡,打开广播宣布。
  大厅里一片哗然,叹息声四起,气氛压抑至极。
  谢元勋颓丧地坐回去,深感无力,如果火箭发动机出问题,他还能出出力,现在是电推阶段故障,隔行如隔山,他束手无策!
  马上有工程师凑到前排,快速调取数据,紧急复盘失败原因,七嘴八舌议论:
  “我早就说了,升压段不能按照简并电子气体来算!特高压情况下肯定有溢出!”
  “不是,我觉得肯定是各向异性问题,还是得考虑粘性效应!”
  “散射!绝对是散射!绝对不能直接套经典流体的连续计算!电和水完全不是一码事,不能出低级错误!”
  “磁性限流器怎么启动了?它不该启动啊,要不要换串联谐振限流器?”
  “咱们不是来发论文的,咱们是来射火箭的,升压段出问题就再加外加磁场电场嘛!控制还是不够强!”
  “明显是供电池阶段的紊流湍流,得从电子波函数相干入手!原理搞不明白就瞎改,又坏了吧!”
  “电枢我觉得要换掉,低速启动的时候它是固体电枢,但高速吸热之后会变成等离子电枢,这种变化是不能忽略的!”
  “多电平拓扑组合要改,做的太复杂了,复杂就出问题!器件非周期瞬态工况的性能也要重新衡量,咱们不能尽信说明书!”
  工程师们唾沫星子横飞,个个急头白脸,吵得不可开交。
  邹云水突然猛拍控制台。
  争吵声迅速小下去,工程师们彼此怒目而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重做数学模型,靠数据推导问题,不要盲目瞎改了。”邹云水声音疲惫,“速度快一点,争取下周前算出问题所在,重新试射。”
  工程师们散开,很快又在路上吵起来,彼此骂骂咧咧。
  失败了,所有人满心沮丧,情绪暴躁。
  谢元勋连忙起身,把保温杯杯盖拧开,吹了吹感受水温,跑过去递给老婆。
  “辛苦了,我看比上次快多了,好事多磨。”谢元勋安慰,“歇一歇。”
  邹云水苦笑,眼神隐隐绝望,“像你说的那么轻松就好了,问题层出不穷,试射五次失败几乎没攒下什么经验,谁知道还有多少问题?”
  “我听到你又让大家重做数学模型,算一算总能算出问题所在吧?”谢元勋道。
  “海森堡病重的时候说,等他死后见到上帝要问两个问题,什么是相对论,什么是湍流?他相信上帝只对第一个问题有答案。”邹云水说。
  “现在我们面临的数学难题,甚至比湍流还严重,电子流同时具备流体运动和量子效应的特性,而且在极端工况下,不稳定会被剧烈放大,形成崩盘!”
  “我现在怀疑,我们的技术路线整个就错了。”邹云水压低声音,眼神深深绝望。
  谢元勋头皮发麻,心脏咣当咣当猛跳。
  “没事!”谢元勋安慰她,“不就是数学上有难关吗?我去请数学家过来算!肯定能算出来的!”
  第1145章 摇人解题
  两天后。
  众多工程师聚集在一起,围观墙上密密麻麻的数学符号。
  新的数学建模做出来了,方方面面的数据整合到一起,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工程师们望而生畏:
  “这根本没法算啊!谁看得懂?”
  “太复杂了,互相影响的,跟个毛线团一样,这怎么算?”
  “得雇个数学家,没靠谱的数学家助阵,这工作做不下去的!”
  “无用功,解不出来,列满一墙有什么用?要我说还是得动工试错!”
  大门突然推开,工程师们安静下来,好奇回头看。
  谢元勋带着一个山羊脸老头进来,老头衣着朴素,却自带一副理科大佬的气息。
  “数学家我请来了!隆重介绍,这位是前沿科技大学数学院院长安玉龙,贝内特数学奖金奖得主,来帮咱们解数学模型!”谢元勋道。
  士气顿时一振!
  工程师们兴奋鼓掌,俨然见到救世主!
  邹云水也连忙过来和安玉龙握手,一番寒暄感谢。
  “麻烦您千里迢迢跑过来,太感谢了!有您坐镇我们就放心了!”
  “别急着谢我,我先看看模型。”安玉龙很镇定。
  工程师们慌忙散开,避免挡住他的视野。
  安玉龙背着手站在墙前,目光凝聚,静静扫过一行行模型算式。
  所有人大气不敢出,眼巴巴在一边等,期待结果。
  岂料不到两分钟,安玉龙干脆摇头,“算不了!”
  众人面色陡变,震惊、惊慌!
  “是模型哪里有错吗?”谢元勋连忙问。
  “不是,太难,我做不动。”安玉龙摇摇头,“我在这死做两三年也够呛能有进展,我耗不起,你们也耗不起。”
  又是一阵可怕的寂静,工程师们脸色苍白。
  “另请高明吧,别请我这种档次的了,摆不平的。”安玉龙想了想,“我给你们联系个人,北大数院的青年数学家楚龙,我看过他上个月有关湍流的论文,非常出色,这方面比我水平高!”
  谢元勋和邹云水连声道谢,感激不尽。
  安玉龙摸出手机,找了片刻电话号码,拨打。
  “老周啊,你们数院有个叫楚龙的孩子,能不能借过来解个模型?行,你把他电话号码给我吧。”
  ……
  两天后。
  众多工程师在墙前等待。
  大门打开,谢元勋带着近乎秃头的青年进来,青年手提着黑色电脑包。
  “这位是北大数院青年数学家楚龙,来帮咱们解模型,大家欢迎!”谢元勋道。
  猛烈的掌声,工程师们面露喜色,楚龙来之前,大家还担忧年轻人不靠谱,但一看近乎秃头的发型,只觉这年轻人强的可怕!
  “多谢多谢!我看下模型!”楚龙点头。
  现场安静,楚龙从兜里摸出眼镜盒,拿出厚厚的眼镜戴上,仰头认真阅读墙壁上的数学模型,神态宛如考古学家打量古墓里的壁画。
  众人屏住呼吸,默默等待。
  “难!我算算试试。”楚龙终于表态。
  他把电脑包放在桌子上,取出电脑快速敲打,专注速算起来。
  工程师们眼巴巴等着,忐忑不安小声议论:
  “有戏!比前两天山羊老头强!至少他有思路敢算算!”
  “数学这行当,有天赋的年轻人肯定比老头更强!”
  “算出来问题,咱们下回试射就有底了!”
  大家正在兴奋,楚龙敲打键盘的手突然停了。
  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紧张噤声,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停了?
  楚龙表情变得不妙,抬头困惑地看了墙壁半天,伸手啪地合上笔记本电脑,起身摇头。
  “不行,有些部分我看不懂,算不下去!”
  房间里顿时一连串叹息声。
  “你们不用急,我叫我老师过来帮忙,我老师肯定能行!”楚龙连忙道。
  “尊师是哪位?”有工程师忍不住问。
  “邓浦和,阿贝尔奖得主,他不行地球上估计没人能行了。”楚龙一脸自信轻松的笑容。
  ……
  两天后。
  白发苍苍的老头进门,工程师们几乎悉数到场,疯狂鼓掌欢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