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776节

  第1114章 师徒争议
  早上六点。
  宋河合上最后一份仿脑超算运行报告。
  心里有数了!
  这几箱运行报告相当专业,把相晓桐设计的超算从头到脚剖析透彻,犹如给仿脑超算样机开具的详细体检报告,什么营养不良,什么结节肿瘤,什么组织病变,列的明明白白!
  自己只需要当个妙手回春的医生,把检查出的顽疾狠狠治疗好,堵塞的位置疏通开,没连接的地方连接上,便能让仿脑超算脱胎换骨、功力精进!
  宋河迫不及待,打开电脑上的设计软件。
  这台电脑并非平时工作用的笔记本,而是基地配置的专用大电脑,设计软件启动后,风扇嗡嗡作响的动静把宋河吓一跳,扑面而来的散热风!
  “是不是像吹风机?”相晓桐的笑声从床上响起,“这电脑的风冷系统很吵,不过确实挺流畅的,地板下面还连着一个液冷的机箱,相当于超迷你的小超算。”
  “我听你声音好多了,嗓子不难受了?”宋河问。
  “轻了,托你的照顾,康复中。”相晓桐打个哈欠,伸手拿过德维特密码本,懒洋洋翻阅。
  宋河望向电脑屏幕,上面出现了设计方案存档。
  每个设计方案后面,都跟着测试数据。
  测试方式简单粗暴,直接和月脑1号远程对抗,机器打机器,最后测试结果也是倍数。
  第一版方案,测试结果0.17,意思是相晓桐设计的仿脑超算,同能耗情况下仅仅是月脑一号的0.17倍性能。
  差距悬殊!
  第二版方案,0.21!
  第三版方案,0.23!
  成绩一点点往上涨,涨到最后的第八版方案,变成了0.49,勉勉强强有月脑1号的一半水平了。
  依旧差距悬殊,这就像高考660分和高考330分,前者能挑双一流名校,后者只能去职业技术学院。
  王将军还透露过,性能更强的月脑2号即将问世,连小的一代机都打不过,遇上大的二代机岂不被按在地上暴捶?
  宋河发愁地抓了抓头发,压力大到深呼吸。
  他点开相晓桐的最终方案,风扇呼啸中,规模宏大的仿脑超算架构一层层显示在屏幕上,犹如拔地而起的城市!
  整整7600颗仿脑芯片,芯片包括48种微调类型,最终整合出的规模高达12亿神经元,以及4000亿突触!
  如此规模庞大,运行功耗却只需要区区4000瓦!
  犹如一辆跑车狂飙三百公里,却只烧了一茶杯的油。
  已经非常优秀,但既生瑜何生亮,浙大团队的月脑1号优秀两倍,得拼命追了!
  宋河复制存档,把新存档定名为【宋河方案第一版】,开工!
  之前看超算运行报告时,他便注意到一连串待改良的疑难杂症区,恰好海怪神经系统的一些特殊回路能用上。
  鼠标声和键盘声连响,犹如推土机的轰鸣,大片大片剥开设计方案的地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宋河忙的飞起,没注意到相晓桐起床了。
  她穿着白丝绸睡衣和拖鞋,悄悄走到学生身后,观望屏幕上如火如荼的改造工程。
  “停!”相晓桐突然说。
  宋河手上依旧在操作,成片成片地把方案推倒重来,“怎么了?哪里不对?”
  “c77区,这个位置你改了根本运行不了!”相晓桐扭头咳嗽两声,认真道,“记得我之前给你看的那道难题吗?就是这里出的问题!十分邪门!”
  “对啊,我知道这里有问题,所以在改嘛!”宋河说。
  “你得先把那道题解出来,才能改!你瞎改没效果的!”
  “我解出来了啊!”宋河轻描淡写地说。
  相晓桐刚要说什么,突然眯眼,“等会儿……你说什么?解出来了?”
  “我正在做的这些,就是题目答案!”宋河语气自信。
  宿舍门被敲响,早餐送来了。
  相晓桐转身去拿早餐,提着两只塑料袋进暗室,一边目不转睛旁观宋河改方案,一边手上戴着一次性塑料手套剥鸡蛋。
  剥完鸡蛋,她吃一个,给宋河嘴里塞一个。
  就这么一边自己吃,一边喂宋河,师徒俩吃完早餐,恰好宋河改完c77区!
  “看懂了吗?”宋河随口问。
  “没看懂,你这改的啥啊?”相晓桐皱眉,“看上去感觉完全跑不起来!”
  “绝对能跑!不但能跑,性能还会暴涨!”宋河信誓旦旦。
  “教教我,你把那道题答案给我写一下。”相晓桐从旁边拿过几张白纸,砰地拍在桌上。
  宋河也乐于教她,最近数学级别卡住不动了,如果能教会相晓桐这种顶尖数学家,指不定能返点一堆数学知识!
  他龙飞凤舞写题目答案,没有略写跳写,步骤一步步详细写出,生怕老师看不懂。
  写完,宋河抓起答案纸往身后一递,“喏!学吧!”
  相晓桐接过答案纸,一声不吭默读起来,宋河则继续修改其他区域的设计方案。
  许久,相晓桐突然开口,“你这题……做错了啊!”
  第1115章 相老师是超级经验包!
  “怎么可能?我验算过的!”宋河回头。
  “你看这儿,莫名其妙,怎么就一下跳到后面这一步?”相晓桐笑道,“你是熬夜解题困迷糊了吗?”
  “哦这儿啊!”宋河微笑,“我写了个h,代表赫西,这里用的是赫西的理论。”
  “赫西?”相晓桐皱眉想了想,“那个来路不明的大不列颠女数学家?”
  “对,我给你讲讲这一部分。”宋河抽出一张新打草纸。
  他把解题过程中用到的赫西理论讲了一遍,除了精确复述赫西的论文原文,还添加一堆自己的理解,尽量追求通俗易懂。
  毕竟老师现在数学水平不如他,他当时花了很久才搞明白赫西论文里的小知识点,不简化讲解,老师短时间内根本听不懂。
  事实证明,宋河低估了两人的水平差距,高估了相晓桐带病工作的理解效率。
  讲解完之后他一抬头,只见她满脸茫然。
  “没听懂?”宋河问。
  “我……我不明白。”相晓桐揉揉太阳穴,尴尬道,“好像是那么回事,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我头疼又想不出来。”
  “你应该理解一部分了!赫西的理论难就难在非常反直觉,你思考的时候不要依赖快速的直觉,慢下来一点点推断。”宋河把手里写满讲解的纸递给她,“你再参悟参悟吧!”
  相晓桐乖乖坐在一旁,默读讲解纸,脸上表情变化,困惑不已。
  宋河则继续改超算架构。
  仿脑超算比传统超算的架构更复杂,牵一发动全身,改了一个位置,周边位置几乎全要调整,而周边调整完之后,更外围的布局也要微调。
  像石头扔进湖水激起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
  越是大修改,涟漪扩散范围也越广,宋河刚改完的c77区,是困扰相晓桐数十天仍未解决的难点区域,他几乎将其推倒重来,因此涟漪区也格外广泛。
  改了整整半小时,涟漪区还没理顺。
  不仅如此,宋河猛然发现,出现了死疙瘩!
  涟漪区边缘,冒出无法理顺的冲突神经回路,有点像浪花撞到岸边岩石后形成的反弹,几乎不可避免!
  他顿时麻爪,额头冒汗寻找解决之道。
  反反复复试了十多分钟,试图解开细小膈应人的死疙瘩,却彻底失败,解开一个疙瘩又冒出一个疙瘩,按下葫芦浮起瓢。
  没完没了!
  宋河抓过打草纸,尝试把屏幕上的情况提炼为数学问题,从数学角度入手解决。
  式子很快列出,妖冶邪异,完全没见过。
  宋河开始头疼,脑浆尽出,疯狂思索解题方式。
  正当他刚有点绝望时,眼前跳出提示:
  【相晓桐读懂了你讲的题目,颇有感悟,返还海量数学知识!】
  刹那间,山崩海啸的新知识冲入脑海!
  知识量之大,冲的宋河发懵!
  犹如相晓桐从后面给了他一闷棍!
  系统惯例是,给越强的人讲懂题目,返还知识点越多。
  此刻奔涌而来的知识量,大的堪比出高考卷那年,开考五分钟的知识返点!
  看来相晓桐陈奖不是白拿的,只给她讲了一道题而已,回报率高的吓人!一个数学家顶的上数百万高考生!
  宋河用手轻按太阳穴,静坐了整整十分钟,消化海量新知识。
  他痛苦静坐期间,相晓桐也看完了讲解纸,起身站到他身旁,微微弯腰看屏幕上的改动。
  “不会改了?”相晓桐一副不出所料的口气,“我就说这地方没那么好改,你太轻敌了!”
  “且慢,我在想。”宋河摆摆手。
  “你这改法……”相晓桐困惑,“改的啥啊?”
  宋河听不见她的否定,闭目梳理满脑子新知识。
  许久,积压的新知识梳理完毕,大脑恢复轻盈,一点灵光闪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