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705节

  相晓桐有点不忍心,“别敲了,先睡吧,喝多了需要休息解酒。”
  “灵感来了挡也挡不住啊,趁灵感在赶紧写写吧!”宋河满面喜色,像随手买张彩票中了头奖,“我体会到你做梦悟道的爽感了,简直天启一样!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走火入魔。”
  “你这个方案不行的。”相晓桐无奈道,“你拼着累做到最后,会发现一场空,不如现在好好休息。”
  “不行?怎么会不行呢?”宋河问,“老师你觉得哪里不行?”
  相晓桐抬手,啪啪敲了几下键盘,调出一个关键空位置。
  “就这儿啊?”宋河一副不过如此的口气。
  “别急着不屑,能解决吗?”相晓桐反问。
  “现场解决!”宋河自信满满,“看好啊,宋老师现场授课!”
  一边说着,在他连续的操作下,屏幕上瀑布般出现大量神经元点,回旋缠绕,以华丽而复杂的方式拧成一团,形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崭新结构。
  “这样就可以了,有时间我再试着简化一下。”宋河自信道。
  相晓桐满脸困惑,凝视屏幕片刻,摇头失笑,“你喝多了,开始神志不清了。”
  “老师你没看懂吗?”宋河语气意外。
  “没有,但我知道这方案肯定不行。”相晓桐再次劝道,“酒精严重干扰了你的判断,醉醺醺的写再多也是无用功,睡吧!”
  宋河笑笑,没有停止,兴致勃勃设计仿脑芯片。
  酒精微微麻痹的感觉很奇妙,思路和平时完全不一样,速度有点迟滞,方向却更刁钻,大概这也是某种灵感诞生的方式?是传说中斗酒诗百篇的原因?
  以前宋河看谢科夫饮酒解数学题,感觉毛子的构造十分奇特,居然能在酒精上脑时,解出逻辑缜密的数学题,以至于他很想研究研究谢科夫的脑结构。
  现在他竟然理解谢科夫了,灵感这东西飘渺不定,清醒时思路总是中规中矩,适量的神志不清反而容易打出奇招!
  如果说难题是横渡大洋,清醒的思路是想办法造一艘大船,四平八稳地开过去,但醉鬼却会乘坐一艘浴缸,雄心壮志试着划过去。
  浴缸能横渡大洋吗?大概率是不能,也有极小概率成功,比如眼下宋河正在输入的方案,离谱程度和跨海浴缸有一拼,但他能清晰感觉到可行!
  写着写着,眼前跳出提示。
  【检测到数学进步,由宗师80级升至宗师81级!】
  超过老师的级别了!
  感谢酒精带来的灵感!
  等等,难道以后要当个酒蒙子吗?
  不管了,先把眼前的难题解决再说。
  宋河沉浸在浴缸横渡大洋的方案中,一副准备通宵血战的兴奋劲儿。
  相晓桐的困劲儿上来了,果断扑上床,睡觉!
  反正学生只是在瞎折腾,也折腾不出什么可行方案,没有熬夜在一旁观看的必要。
  相晓桐刚睡下,宋河眼前跳出系统提示。
  黑科技蓝图第一阶段“设计个蛋”完成,总进度冲到30%!
  再看第二阶段,占了总进度的50%之多,几乎是核心步骤了。
  【活珠子:在完成的蛋式框架内填充功能模块,主填充方式为8字渐变嵌套,最终达到60万神经元规模】
  内容很简单,大框架有了,往里填充功能,宋河有思路,毫不停顿地接着动手干。
  六十万神经元规模,压力很大,连夜赶工倒是有把握完成。
  不过宋河好奇一件事,为何第二阶段的蓝图指示,名为“活珠子”?
  活珠子他听说过,就是快要孵化的鸡蛋,隐约出现了头翅膀和脚……
  宋河抬了一下头,突然明白了什么。
  第1008章 错上加错的设计方案?
  活珠子的特点是什么?
  细胞分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从原先浑沌一团的蛋黄蛋液,变为边界分明的器官。
  所以黑科技蓝图用“活珠子”命名第二步,难道意思是该出现分门别类的功能区设计了?
  宋河第一反应觉得就这么简单,但很快,他忍不住往深了想,总觉得还有第二重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重意思是什么?
  这又要回归到活珠子本身。
  初中时,宋河在课本上第一次学细胞分化,老师以受精卵为例。
  一颗受精卵,蕴含整个生命的全部遗传信息。
  受精卵长大分裂、长大分裂,分裂出众多基因相同的细胞后,这些细胞开始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组织,最终变成一个成形的生命。
  活珠子,恰好是揭示这一过程快完成的状态,本身就是细胞分化的经典样本!
  初中时的宋河,虽然在数学上还是学渣一个,但早已是生物学霸了,学到细胞分化时,他忍不住举手问了老师一个问题。
  受精卵分裂成一大堆相同的细胞后,这些细胞是怎么知道自己该分化了?
  又是怎么知道自己该分化成什么器官?
  譬如一颗鸡蛋里的众多细胞,每颗细胞是如何知道自己该变成鸡头还是变成鸡脚?
  为什么很难见到一只分化错误的小鸡,身上长满了鸡脚没有鸡头,或者身上长满了鸡头没有鸡脚?
  宋河这一举手,直接把当时的生物老师问尴尬了,老师也不知道,只好猜测:
  “应该和鸡蛋里的位置有关系,鸡蛋不是一个正圆,它有头有尾,细胞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就会按照位置来分化。”
  宋河对老师的回答不满意,继续追问,“细胞又没有眼睛,它怎么知道自己在鸡蛋里的哪个位置?”
  老师硬着头皮想了想,“应该和重力有关吧?就像植物细胞一样,靠感应重力朝上生长,鸡蛋里的细胞也可以感知重力。”
  宋河依旧不满意,思路敏捷地再次追问,“那如果鸡蛋孵化过程中轻轻滚动它一下,给它转个圈,岂不是分化就会失败?但自然条件下即便鸡蛋位置变了,也能成功分化出小鸡啊?我觉得和重力无关。”
  当时全班同学已经笑起来了,生物老师讲课思路都被打断了,无奈之下只好搪塞一句: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你可以课后查查资料,不过这种问题考试肯定不考,考试只考课本上的。”
  说完,生物老师就继续往下讲课了。
  宋河落座,忍不住和同桌探讨这个问题。
  同桌正在桌洞里拿着手机看小说,懒得和他交流学习,随口来了一句:
  “你管这个干什么?你数学作业写完了?下节数学课怎么活命想好了吗?”
  同桌的一句话把宋河给整清醒了,后面整节生物课就没再听,借了同学的数学作业抄了半节课。
  这个问题整个初中就没再深究,一直到了高中,宋河自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知识点时,无意间刷到一篇扁虫论文,才解开几年前的疑惑。
  扁虫是一个大类,上万个品种,清一色身体扁扁的虫子,一头一尾巴,结构非常简单。
  扁虫的一个特性是很难切死,切掉尾巴,它还会再长出尾巴,切掉脑袋,它还会再长出脑袋。
  如果把头和尾巴同时切掉,那么就会得到三个扁虫,脑袋会长出尾巴,尾巴会长出脑袋,而中间的一截身体会同时长出脑袋和尾巴。
  总之非常牛逼,怎么切都活,像漫画家伊藤润二画的富江。
  科学家观测了被切扁虫的生长过程,发现扁虫分化生长时会产生特殊的电压特征,譬如长出头部时,新生细胞们是一个电压,长出尾部时,细胞们是另一个电压。
  于是科学家们突发奇想,把一只扁虫切掉尾巴后,在它的断口处施加了长出头部时的电压。
  过了一段时间,竟然真的没有长出尾巴,而是长出了第二个脑袋,形成双头扁虫!
  再从电压角度入手深挖,细胞分化的深层原理被刨析出来了:
  未分化的相邻细胞之间,可以由离子交流产生电压差,靠互相交流来判断自己该分化成什么细胞,本质上就是细胞们商量出来的结果。
  宋河想到这,明白了——
  不要设置固定功能区,而是让功能区彼此沟通,不断调整每个功能区的启动关闭,继而让整个仿脑芯片达到千变万化的效果!
  念头刚一打通,眼前猛地跳出提示。
  【你超越黑科技蓝图的指引,找到更先进的技术方案,奖励翻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蓝图,生物级别可上升10级!】
  宋河错愕,原来自己想多了?黑科技蓝图没这种意思?
  不过也算歪打正着,居然还有奖励翻倍这等好事!
  要命的是,翻倍奖励不是那么好拿的,更先进的技术路线需要更繁多的设计,黑科技蓝图要求60万神经元规模,宋河估计至少得做到80万规模。
  本来时间就短,工作量又扩大了,真得玩命肝!
  他晕晕乎乎地起身,抱着电脑回了隔壁房间,上工!
  ……
  早上七点。
  相晓桐悠悠转醒,意识清醒后第一件事,扭头看整个宿舍房间。
  没人,宋河那小子跑了。
  她坐起来,蹬上拖鞋,去隔壁宿舍,刚到宿舍门口便听到屋里瓢泼暴雨般的键盘鼠标声,于是刷卡开门。
  “酒醒没有?舒服了吗?”她站在门口关心。
  宋河没搭理她,甚至完全没听到,他正满面红光无比投入地工作。
  电脑屏幕上万千星辰流转,神经元点大片大片地彼此连接,以至于电脑时不时卡顿一下,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工作规模。
  相晓桐蹑手蹑脚走到他身后,鬼鬼祟祟地窥屏。
  一窥屏,她便皱起眉头。
  怎么还在走歪路?
  依旧是之前那种邪门的蛋形结构,依旧是宋河独创的高突触路线,简直错上加错!
  又看了一眼神经元规模,相晓桐更错愕了,这小子醉酒出灵感,设计方案居然飙到40万神经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