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614节

  宋河起身,小跑去拿来中性笔和打草纸本子,放在老师腿上。
  相晓桐拿起笔迟疑片刻,哗哗地写推算,转眼间写出半页,拍在学生腿上。
  宋河拿起来端详,“老师你又在验算啊?”
  “kkt条件,我觉得在这一小个区域里是可以用的。”相晓桐左手撑着额头,右手的笔轻敲打草本。
  “广义化拉格朗日乘数太笨拙了,这个地方老师你第一遍算的没错啊,干嘛又要回来自找麻烦呢?hj(x)的值已经可以估出来了……”宋河掏出笔唰唰书写,“计算l的偏导数设为零……”
  “最佳解落在k2的边界,是个边界解,约束应该是有效的。”相晓桐把笔伸过去,龙飞凤舞地快速写步骤,“最小化g,梯度g应该指向k2的内部……”
  “满足对偶可行性,这条路径等于零恒成立啊,是可以切掉的!”宋河接话。
  “不不,我算的不是这个。”相晓桐继续写,“这里禁用子图是不是会影响哈密顿圈的结果?”
  “为什么会影响呢?”宋河皱眉,“没见过有影响啊?”
  “没见过不行,赶紧算一遍!”相晓桐捶他,“别摆烂!”
  宋河嫌麻烦地叹气一声,这几天小鼠实验的预期效果迟迟不显,相老师像得了什么焦虑症一样,疑神疑鬼地一遍遍验算重算,偏偏每次验算的地方都贼复杂,算的他头都要大了。
  没办法,师命难违,宋河从兜里摸出一罐心流胶囊,往嘴里塞了一粒,抬笔验算。
  心流胶囊这东西对他作用不算大,因为平时学习他就能轻松进入心流状态,甚至还容易走火入魔。
  不过最近几天吃药,他发现这东西有缓解脑疲劳的效果,长时间计算后的烧脑感会少很多,于是习惯了天天吃。
  “这里存在一个哈密顿回路,那么顶点真子集s至少存在b的两条边,分别是入边和出边……”宋河写的飞快。
  “你这里用分支切面法?”相晓桐忽然抬手指着打草纸。
  “对啊,不行吗?”宋河一怔,不明白如此小儿科的问题还较真什么。
  “换一下分支定界法。”相晓桐说。
  “没意义啊老师,这里无论用分支切面还是分支定界,线性规划求解之后都会诞生一个附加约束嘛!”宋河懒得不想动笔。
  “快算!”相晓桐拍他脑门。
  宋河发出一声绝望的叹息,乖乖计算起来。
  师徒俩并肩坐在电脑前,忙着算来算去,宋河懒得不想算,相晓桐也懒得不想算,但她会靠拍脑门来逼迫学生计算,于是宋河不得不满嘴怨言地忙活。
  不知不觉,一道细长的白光照在实验台上。
  宋河回头一看,发现居然天亮了,阳光正透过窗帘缝隙射进来。
  桌面上铺满打草纸,已经是不知道第几遍验算了。
  宋河放下笔抗议,“老师啊,你要自信!做实验之前咱们一起验算过两回了,这几天又反反复复的验算,这要是还能错,数学就不存在了!”
  相晓桐也有些疲乏了,用手搓搓脸,叹气道,“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哪里都没问题,只是脑神经生长需要时间!你想啊老师,俩不同的脑子,不同基因的神经元,即便被强行连接在一起,最初也得有个接触适应的过程啊!”宋河费心劝说。
  “就像生骡子的过程,一匹马和一头驴关在一起,也不是一见面立马就骑上去了,得等过一段时间两头牲口彼此熟悉了,才能放心大胆地结合啊!”宋河又举例。
  相晓桐有点被说服了,起身就走,“吃饭!吃完饭回来再算。”
  宋河如蒙大赦,连忙跟上,他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两人穿越一张张实验台,往大门口走去。
  宋河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整个实验室。
  突然,他猛地停步,像瞥见什么似的扭头定住,脸色惊疑地望向远处。
  相晓桐也停步,回头看看他,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窗边一张实验台,上面摆满透明的小鼠培养箱,一只只小鼠被五花大绑固定在里面,鼠脑袋两两碰在一起,浑身连着线,像重症监护室里插管的垂危病人。
  景象很正常,过去这段时间,满实验室都是这种小鼠。
  “怎么了?”相晓桐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宋河抬手指过去,“第一只培养箱,里面的小鼠尾巴好像动了一下。”
  “动了一下?这不正常吗?麻药劲儿没那么大,尾巴又没绑定,还是能动一动的。”相晓桐不解道。
  所有小鼠四肢头部都被死死固定住,唯独屁股大开空门,粉嫩的细长尾巴垂下来,没有任何固定。
  偶尔能看到某只小鼠的尾巴像蚯蚓般动一下,也平平无奇,纯属正常现象。
  “两只一起动呢?”宋河说。
  “两只一起动?向同一个方向?”相晓桐眼睛顿时瞪大,“你看到了?”
  “不确定,好像是看错了?”宋河自嘲苦笑,“天天盯着这些小白鼠,都给我干出幻觉来了,走吧,吃饭!”
  宋河刚要走,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对小鼠。
  突然,两只头部连接的小鼠,两条尾巴一齐向左摆动了一下!
  幅度很小,像被轻风吹动,但培养箱里是没风的!
  宋河和相晓桐对视一眼,两人都震惊地瞪圆眼睛,显然都看到了!
  短暂的愣怔后,两人拔腿冲到实验台边,蹲下去死死盯着近在咫尺的培养箱,宋河先掏出手机拍摄视频,紧接着相晓桐也掏出手机拍视频。
  手机举了许久,两只小鼠尾巴一动不动,宛如死了。
  “老师你去拿电脑,看看这组小鼠的脑波。”宋河说。
  “你去拿。”相晓桐不愿意离开,“这边有我盯着。”
  “来个人!”宋河猛然大喊,“帮忙把电脑拿来!”
  远处忙碌的白大褂们惊了一下,纷纷回头看向老大和院长,一看两位领导拿手机拍摄的架势就不对,一群人争先恐后冲过来,把电脑抬到实验台上。
  宋河刚要去握鼠标,突然间,面前培养箱里的两条小鼠尾巴,非常整齐地向左猛摆一下!
  “哎!”相晓桐惊声大叫。
  “卧槽又动了!”宋河头皮发麻,一瞬间浑身鸡皮疙瘩起来了,“动作好齐!”
  白大褂们惊疑不定地围在后面,都大气不敢出,死死盯着培养箱。
  刚盯了几秒钟,培养箱里的小鼠又动尾巴了,两条尾巴非常一致地右摆一下,接着左摆一下,整齐地犹如镜像!
  宋河和相晓桐一齐惊喜大叫,后面的白大褂们也忍不住惊叫起来,实验室里充满刺耳的尖叫声,堪比动物园猴山。
  “连上了!这百分百连上了!”宋河激动地发抖,“动作一模一样的!是同一个脑子在控制!”
  “赶紧看脑波!”相晓桐大力捶他,满脸喜色,“快快快!”
  第867章 年度奖项
  学校食堂。
  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多少学生吃饭,各大窗口前排队的全是科研人员,早早吃饭准备上早班。
  最人多势众的是生物学者,脑科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的人马,两大学院持续招兵买马,学者团队膨胀迅速,此时此刻在各窗口排队的大概六百多人,其中二百人是脑院团队,二百人是生物工程团队。
  娄景辉和谢科夫一起去排大肉包子窗口,站了片刻,发现前面的老人背影挺眼熟。
  “项院长早!”娄景辉认出来了。
  老人回头,赫然是生物工程学院的院长项温韦,笑呵呵地说早上好。
  项温韦前面还站了一个眼熟的背影,听见声音也回头,一张经常出现在学校新闻照正中间的脸。
  娄景辉和谢科夫吃了一惊,连忙喊,“校长好!”
  “早!”校长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和项温韦换了一下位置。
  娄景辉和谢科夫怔了怔,不明白校长凑过来干什么,其实他俩都不算前沿科技大学的正式教职工,是以学术顾问的身份到脑院做实验,本质上是宋河个人的亲兵。
  “我没记错的话,你们二位是宋河团队的骨干,对吧?”校长道,“正好有个小事儿和你们说一下,你们回去记得和宋河说一声。”
  娄景辉和谢科夫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度,和老大有关的事儿必须好好听。
  “要放寒假了嘛,学校要评一系列年度奖项,今年奖项略作调整,最关键的奖有两个,一个是十佳教授奖,一个是学院科技进步奖!”校长介绍。
  “十佳教授奖肯定有宋河一席,而学院科技进步奖,很可能今年不给你们脑院。”
  娄景辉微微皱眉,“校长,虽然我不是脑院的正式教职工,但我得为脑院说句话,脑院的科研成果是全校顶尖的!包括科研成果的商业落地也是全校顶尖的!”
  “没错,你说的没错,脑院是绝对的龙头学院。”校长笑着连连点头。
  “那这个学院科技进步奖……不该给脑院吗?”娄景辉很直球。
  “哪个院的科技能比脑院还强?”谢科夫更直球。
  “三个名额,第一个名额给火箭院,他们新做了月球探矿车,下个月就要从酒泉出发去月球,这得给一个名额吧?”校长掰着手指头。
  “嗯……是得给一个,还有俩呢?”娄景辉问。
  “第二个名额给物院,今年物院的论文大爆发,凝聚态和量子方向都有重磅成果,顶刊论文数量只比清华差两篇,也得给一个吧?”
  “是……还有一个名额呢?”
  “第三个名额给生工,生工今年在农学领域有一系列突破,盐碱小麦新品种,实验田每亩增产二百斤,肉牛育种突破,蛋白含量更高、生长速度快10%的肉牛品种出现,两种淡水食用鱼的无刺品种完成培育,两种高营养食用菌完成培育,等等。”校长笑眯眯道。
  “承让!”项温韦在一旁表情自豪,也确实有自豪的本钱。
  “生工今年确实成果井喷,但……我们脑院也有重磅成果啊!论对社会的贡献,我觉得脑院贡献也不小吧?”娄景辉坚持道。
  校长似乎早料到会有这一问,从兜里掏出手机,调出一份文件,展示给娄景辉和谢科夫。
  两人凑到屏幕前仔细看,赫然是奖项评选的打分项目,加分点非常清晰。
  所有的科研项目都被评委会赋分,最后的结果,脑院拿了80.1分,生工院拿了81.1分。
  就差区区1分!
  娄景辉瞪眼,若有所思。
  “距离奖项颁发还有一周时间,如果你们现在手里有刚刚成功的科研项目,可以上报,只要项目稍有价值,就能完成反超。”校长笑眯眯地问,“有没有?”
  娄景辉和谢科夫面面相觑,脸色为难。
  “承让!”项温韦露出稳赢的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