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580节

  夏万三已经体验过了,还附上空中拍的照片,俯瞰大地的效果确实极美。
  热气球生意也可以做起来,战争期间当地有一些热气球部队,升到高空中观测战场情况,或运输物资弹药,因此有一批熟练廉价的热气球操作员可以雇来当员工。
  一边飞热气球,还能一边给海外游客吹牛逼,分享他们参战期间的经历,自然风光和历史事件交织,旅游体验直接拉满!
  第二,盈利方式多样化。
  目前游客们乘坐观光车,深入农田后只能看不能摸。
  夏万三准备搞采摘服务,划一些指定的采摘田,游客交钱可以进去提着塑料桶随便摘。
  这项服务还得和当地谈判,毕竟租借土地的条款里,有一部分租金要求农作物支付,游客采摘肯定影响农作物的量。
  农业和农家乐自然密不可分,事实上当地已经有雏形了,那就是公司食堂!
  公司在每片农田的工作点都盖了食堂,员工们吃饭基本在食堂内解决。
  有几座食堂靠近当地城镇,本着睦邻友好搞好关系的原则,食堂负责人给邻近城镇的警察们发了饭卡,允许他们去食堂里优惠吃饭,享受类似员工的待遇。
  乘黄绿洲公司的食堂规格极高,雇了当地厨子和国内高价派遣的大厨,各种餐食一应俱全,农田里新收的蔬果是食材,还有每周空运过去的食品补充,每天三四十样菜品,比当地高档餐厅还奢华!
  当地警察们吃爽了,带着家属去花钱吃。
  家属们吃爽了,名声传开,很快有当地百姓慕名上门,询问能否花钱进食堂就餐。
  食堂每天一大堆卖不完的餐食,倒了也是倒了,不如开张营业,于是公司食堂就餐人数越来越多,俨然成了著名餐厅。
  夏万三准备开一批连锁自助餐厅,照着当地口味改良菜单,借助农田里的廉价新鲜农作物供应,基本能稳压当地餐馆一头,越穷的地方餐馆生意越是基石,只要做起来就是聚宝盆!
  有农家乐了,就得有住宿,盖酒店旅馆度假村是必然的,尤其想吸引国际上的游客,必须得有高规格的酒店。
  夏万三打算空手套白狼,找几家全球连锁的酒店大品牌合作。
  农田区都是些默默无闻的小地方,知名度几乎没有,游客们很可能觉得是鸟不拉屎的荒地。
  但一旦有著名的全球连锁酒店耸立起来,就会给人感觉“这地方也并非偏远之地”,可以来住一住。
  酒店有了,观光交通有了,伙食有了,旅游的基本要素就齐全了,剩下最关键的就是景点。
  虽然大沙漠很美,连绵起伏的农田也很震撼,但这些景色顶多看个一两天就腻了。
  游客千里迢迢买机票飞来,再坐长途车抵达酒店,如果只是坐观光车和飞机热气球兜一圈,性价比未免太低。
  夏万三的想法也非常直接,砸钱搞人造景点!
  他准备和当地市镇合作,发展一些旅游风情街。
  修缮本地的特色建筑,培训一批当地导游,再搞一些街头表演、北非动物园和博物馆展览之类,争取能让游客在市镇里玩满三天以上,再加上参观农田和沙漠的一两天,总共五天行程就很可观了!
  最后一项,则是宣传造势。
  乘黄绿洲公司目前占据的地皮,在旅游宣传上其实有先天优势。
  撒哈拉沙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北非战争世界瞩目,在撒哈拉沙漠开辟的农田区更是巨大噱头,种种因素加起来,必然有庞大的游客群体愿意来逛一逛!
  夏万三判断,自然风光还是其次,关键是强调宣传安全、便利和实惠。
  告诉世界,本地治安非常好,物价非常便宜,该有的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就能打消游客们对战乱地区、沙漠贫穷地区的顾虑,萌生对传说中撒哈拉沙漠的向往。
  以上只是夏万三的初步计划,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开张旅游区,他甚至还写了旅游区做成之后,在租借地皮发展起小旅游城市的规划。
  宋河看的目瞪口呆,打字回复:
  “夏万三这方案做的……像极了扶贫计划啊!基本就是让当地从贫穷地区转型为旅游名城的方案!国内很多地方都这么搞过,成功先例太多了!”
  凌奕奕:“我和蒲松春都觉得太夸张了,真按这个计划搞,租借地可就不只是农田的事情了,很可能会成为当地的经济高地,喧宾夺主了!”
  宋河:“虽然胆大包天,但我觉得可以试试!农业到底还是比不上旅游业赚钱,种田的同时能把旅游区做起来,利润会很可怕!”
  凌奕奕:“但喧宾夺主的话,我担心当地不愿意。”
  第810章 大客户参观团
  凌奕奕:“啊?老师您支持?”
  宋河:“为什么不支持呢?你们大胆去干。”
  凌奕奕:“那老师……您是口头支持还是实际支持啊?”
  宋河愣住,片刻后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地回复,“好你个凌奕奕,学会跟老师耍心眼子了?”
  她的话术是明显的以退为进,先撒谎说自己不敢干,再把诱人无比的成熟方案抛出来,引诱老师出言鼓励。既然鼓励了,顺势乞讨一点实际支持便顺理成章,有点变相撒娇的意思。
  果然凌奕奕承认了,发了一个嘿嘿笑外加一个羞涩的小表情。
  宋河无奈叹气,谁让自己是个宠学生又多金的老师呢?
  “我手头有几亿闲钱,你们做好具体计划和报价明细给我,我酌情给你们援助资金。刚开始盘子不要铺太大,先做好一个旅游区,成功了再复制。”
  凌奕奕马上激动回复,“谢谢老师!老师最好了!爱你老师!我们给你磕头了老师!”
  宋河摇头失笑,扔下手机缩进被窝。
  旅游项目牵涉众多,恐怕得很久才能正式落地。
  接下来一周,他打算醉心于啃数学论文,暂时忘掉北非的农田。
  做生意赚钱的优先级永远在学习之后,他骨子里终究还是个学者。
  ……
  北非,乘黄绿洲公司99号试验田。
  一望无际的珍珠粟茁壮生长,碧绿的叶片像章鱼触须一样四处伸展,密集的粟棒在风中摇动,犹如特大号的狗尾草,又有些像粗糙的蒲棒。
  此刻珍珠粟的粟棒还是嫩绿色,等国庆节前颜色变深,就可以大举收割,粟米卖给本地人当粮食,叶片则是极好的牧草,统一制成牲畜饲料,走快船往几百公里外的养殖场运,最后吃进猪牛羊的嘴里。
  尘土飞扬的路上,十几辆摩托车快速冲过,车上坐着肩扛成卷红毯的工人,每隔一段路便有一辆摩托停下,工人跳下来快速给路面铺红毯。
  洒过水的红毯一盖,破破烂烂的沙土道路突然变得光鲜亮丽了。
  很快,几辆洁白的豪华轿车顺着红毯缓缓开过来,轿车是敞篷的,里面坐满大白袍子的中东人,戴着酷酷的太阳镜,笑出一口白牙,举着相机四处拍摄。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
  车上全是中东来的王爷家族、大财团代表,千里迢迢来考察沙改土农田的现场情况,如果心动,他们将分分钟砸下巨额订单,和乘黄绿洲公司达成长期合作。
  真正的财神爷!
  夏万三站在头车副驾驶,手扶车窗,拿着话筒满脸堆笑地介绍:
  “各位贵宾,现在看到的是珍珠粟试验田!”
  “珍珠粟原产于本地,抗旱耐热耐盐碱,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或野生品种,能适应从热带到温带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营养价值极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16%,比小麦、水稻、玉米和高粱都要高!”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珍珠粟长势茁壮,一个多月后可以收割,预估今年亩产量可以达到三千三百公斤籽粒!此外叶片茎秆也可以制成饲料,出售给养殖场!”
  有几个白袍客户高兴地拍了拍手,司机应声停车,王爷们纷纷起身,用相机朝四面八方拍摄,或者掏出手机自拍。
  “夏,讲讲你们是怎么种出来的吧?”一位白袍客户挥挥手。
  “第一步当然是沙改土,操作特别简单,黏合剂倒进沙子里,再加水搅拌即可。第二步要做施肥和防菌防虫准备,珍珠粟主要吃氮肥,每公顷施含氮45公斤的化肥。”夏万三介绍,“本地没什么虫子,主要做防菌,70%的甲基托布津湿润粉5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对种子进行消毒。”
  “你们浇水是用什么浇?”另一位白袍客户好奇道。
  “两种浇法,平时我们有铺设的浅层管道,连通地下水进行喷灌,如果到了该喷农药和营养剂的时候,就用专门的农用撒药机,目前主要用载荷50公斤的无人机来洒,效率极高!”
  “正好今天是浇水日,本来应该早上浇水,但考虑到各位贵宾来参观,我们延后了浇水时间。”夏万三笑道,“下面为大家表演全自动浇水!”
  白袍客户们捧场地鼓掌,像一群好哄的游客,夏万三掏出手机狠狠一摁!
  瞬间,远方的田野喷射出水柱!
  细密的水柱每隔几米一个,向着四面八方散开,被风吹碎成晶莹的粉末,噼噼啪啪浇在农作物身上,犹如突如其来的小雨!
  成排成排的喷灌器被启动,由远到近而来,仿佛徐进弹幕,很快视野范围内全是喷发的水柱,细密的雾气在空中反射阳光,浩荡绵密!
  无人机呼啸的响声,数十架重型无人机掠过头顶,飞向远处的田野,自动喷洒清水。
  “彩虹!”有客户叫了一声。
  无人机喷洒的水帘落下,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缕缕彩虹,远远看去,每架无人机都成了彩虹制造机,景象堪比童话。
  客户们激动地举着相机猛按快门,夏万三嘴都快合不拢了,喷彩虹并不在计划内,但有时候就是天公作美!
  稳了稳了!客户们满眼都是向往,想必他们正回忆黄沙莽莽的家乡,也在遐想同样的农田彩虹出现在老家,大订单稳了!
  “那是什么?”突然有客户指向远方。
  夏万三笑呵呵地看过去,第一眼没看到有什么东西,于是困惑地问了一句。
  “您是指什么?”
  更多客户脸色变了,伸着头看向同一个方向,有人举起手机相机拉焦距。
  气氛忽然间有些不对,夏万三伸手在额头搭凉棚,眺望许久,终于看到了客户们所指的东西,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错愕而惊恐。
  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第811章 虫潮!
  远处的田垄上,成百上千的小黑点正在跳动!
  乍一看很像水珠的影子,但仔细看会发现小黑点们在快速移动,朝着路的方向冲来!
  明显是某种虫子,被喷水装置惊动,成群结队地逃窜起来,夏万三傻眼,虽说农田里有虫再正常不过,但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虫群!
  他发怔的短短几秒内,虫群规模急剧扩大,黑压压地快速弹跳,像一阵贴地的妖风般刮过来,照这个速度,大概两分钟内就会跳到路上,躲已经来不及了。
  “夏,不是说这里没有虫害吗?”一个王爷问。
  “之前确实没有,我们好久没打虫药了,可能不知不觉滋生了一窝。”夏万三努力保持镇定,“实在不好意思,请大家抹一下驱蚊软膏,应该管用!”
  不用夏万三指挥,白袍客户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司机忙着升起车篷,其他人则掏出准备好的乘黄驱蚊软膏往身上抹。车上的都是千金之躯,被农田里的小虫叮一口是万万不可的。
  乘黄驱蚊膏是客户们自带的,这东西在中东地区销量很好,抹在身上几乎百虫不侵,沙漠有蝎子农田有菜虫,来之前大家都提前做了准备,没想到会以如此突然的方式派上用场。
  很快,敞篷车全都关了篷子,窗户摇起,将客户们严丝合缝地关在车里。车内一股清淡的软膏味,双保险,丝毫不惧大军压境的虫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