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544节

  状元们呆萌地眨眨眼,用副作用解决副作用?
  “不同亚种的凌菌,对环境里氮含量的承受能力有限,你们可以设定一个土壤氮肥值,根据这个值去做新的亚种,氮肥值一旦抵达,亚种就会批量死亡,减少固氮。”
  “类似的思路我以前给你们布置过作业,通过控制ph值来宏观调控菌群种类,忘了?”宋河反问。
  “我们想过这个,但是也很难,还是难在突变上。”夏万三挠头。
  “所以要学突变锁,学好突变锁就都解决了。”宋河点头,沉思片刻后认真道,“我觉得凌菌这个项目,实验室阶段该结束了,你们走入误区了。”
  “实验室阶段结束?那……下一阶段是什么?”凌奕奕茫然。
  第749章 凌菌上月球?
  “试验田阶段啊!”宋河说。
  状元们又呆滞,试验田?这就要上试验田了?
  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
  “比如你们现在做固氮,路已经有点走歪了。”宋河抖了抖手里的数据纸。
  “大方向是对的,有额外的固氮功能,能节省氮肥钱,商业应用上哪怕降一块钱成本,没准都能打死对手。但你们闷在实验室里,去做一个假想固定值的做法完全是错的。”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做凌菌,最后是要服务于沙漠农田,服务于实际农业生产的。农田和实验室可不一样,变数太多了!”宋河加重语气。
  “所谓氮长叶子磷长果,如果是叶菜类作物,白菜青菜苋菜,施肥就以氮肥为主。”
  “但如果种果菜类,瓜果茄果,只在幼苗期需要追氮肥,过了幼苗期土壤里氮肥含量还高,后果就是只长叶子不开花,产量急剧降低。更别提大豆花生这种豆类作物,人家自己就能固氮,不需要多此一举。”
  “不同土壤施氮肥也有讲究,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都知道吧?铵态氮的挥发,硝态氮的下渗,反硝化过程的脱氮,土壤晶格固定。”宋河掰手指列举。
  “所以每个地区农田的疏松程度不同,你们沙改土的具体效果不同,所需的氮肥都不一样!”
  “还有杂菌影响,你们现在做实验,用的都是干净沙子,先消毒把杂菌杀光,再把凌菌黏液引入进去,从实验室这么做很正确,因为实验室阶段就得理想化一点,但到了外面农田里呢?”
  “土壤菌是很复杂的学问,很难说每块农田会遇到什么优势菌种,难说不同菌种之间是和平共处还是同归于尽。有些菌说不定会以凌菌为食,有些菌譬如寡养类型的地杆菌会帮忙固氮,甚至还有喜欢互换基因的菌,这些全是变数。”
  “气候更重要,你们在实验室里恒温恒湿,大自然可不会跟你恒温恒湿,土壤深度也很重要,真到了沙改土农田里,不可能再做这点深度,对吧?”宋河拿起旁边的小标本罐,晃了晃。
  三个状元越听脸越白。
  他们倒是知道农田环境很复杂,但他们暂时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着先从实验室把理想菌种做出来再说,落地应用是以后的事情。
  但老师的要求超乎想象的高,完全是实战打法!
  “那……那怎么办?”凌奕奕紧张。
  “不说了嘛,上试验田。”宋河笑了。
  三个状元面面相觑。
  “老师,试验田……不好找吧?”夏万三问。
  “试验田我给你们找,很简单,内蒙新疆都有我熟悉的保密基地,附近沙漠多的很,我向上级拍个报告,正常情况下估计一个月左右就批地了。”宋河道,“也有办法加速,能一周左右批地。”
  “怎么加速?”凌奕奕好奇。
  实验室门滴地一响,有人刷卡进来,是娄景辉。
  “老大你找我?”娄景辉过来问。
  “互相认识吧?”宋河问。
  三个状元和娄景辉连称认识,大家一起混实验室很久了,彼此都很熟络,甚至夏万三还经常跑去帮娄景辉取快递。
  “娄景辉现在做的是月球菜项目。你们三个做的是沙改土项目。”宋河微笑,“你们两边的项目,其实能互相帮助。”
  状元们和娄景辉大眼瞪小眼,一瞬间明白了意思。
  “用凌菌做月壤改土?”凌奕奕问。
  “对,月壤基本是岩石碎裂出的细粉,里面没水没有机物,所以没法凝结成块,很像特殊的沙子。”宋河扭头看娄景辉,调侃道,“对吧,月球人?”
  “对,全是细粉,重金属渣子,赛石英和斯石英,甚至还有一点玻璃纤维。”娄景辉回忆道,“我们在月表用的施工机械,有个重要指标就是防尘性,月尘一旦进了机器内部就很容易出故障,类似于沙漠里的情况。”
  “所以凌菌就派上用场了,改造月壤,把沙子一样的月壤改成致密黏稠的土壤。”宋河道,“你们如果愿意把凌菌列入月城计划,那么给你们批试验田的速度肯定是光速,估计一周内就批下来了。”
  三个状元眼神集体亮了!
  “行啊!”凌奕奕兴奋,“就算不为了试验田,凌菌能上月球,我们也能名留月球史!”
  蒲松春点点头,“给国家做做贡献。”
  “广告效应大的一比!”夏万三拍掌,“我同意!”
  “好,那你们带样品去娄组长那儿演示一下,娄组长有几箱模拟月壤,试试效果如何,收集数据我给上报。”宋河道,“今晚八点钟你们三个再去我办公室,开个短会。”
  ……
  晚上八点。
  办公室。
  宋河坐在电脑前点来点去,忙着批改学生作业。
  他只批改硕士生们的作业,至于几百份本科生的作业,自然是交给硕士们去改。
  等自己升正教授,能招博士了,就可以只改几个博士的作业,把几十份硕士作业扔给博士去改。
  总之,级别越高,需要改的作业越少,宋河发现自己升正教授的任务很紧迫!
  “有空吗?帮我改下学生作业,我这边忙。”
  “九点之前改完啊,我九点有堂网课,得给学生们讲作业。”
  电脑右下角突然弹出消息,相院长发来的。
  宋河回了个ok的小手势,无奈地退出自己的账号,敲打键盘输入院长账号,任劳任怨替她改作业。
  等升正教授之后,得想办法篡位,当院长更爽,连博士作业都不用改,随便抓个老师就把活儿干了!
  问题来了,篡位这种高难度操作,得怎么干?
  暂时想不出来,宋河晃晃脑袋,太久远的事情乱想没意义,先尽快升正教授再说。
  “咚咚咚!”办公室门敲响。
  “请进!”
  门打开,凌奕奕、夏万三、蒲松春三个状元鱼贯而入,手里各自抱着一只玻璃罐。
  宋河眼神立刻直了,像古董商看见稀世珍品,连忙伸出手去。
  第750章 本科生办公司
  玻璃罐里装着水泥色的土壤,宋河戴上硅胶手套,果断把手指头插进去搅动……粘稠,微硬,质感非常接近普通泥土!
  毫无疑问,罐子里的土壤就是模拟月壤,即根据月壤成分精细配置的高仿产品。
  三个状元的罐子颜色略有不同,标签表明是模拟月球上不同位置的月壤。
  “效果不错啊!”宋河惊喜,“还是亚种1607?”
  “不是,我们最先用了亚种1607,效果不好。”凌奕奕摇头,“我们就试了其他的亚种,最后选出来亚种2095、亚种2781和亚种3000,分别适配不同成分的模拟月壤。”
  “幸亏每个亚种都留样了!”夏万三心有余悸道,“老师您说得对,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差别很大,很难说得用什么凌菌亚种,我们做了几千个亚种也算没白忙,无论什么土质什么气候,筛选一下肯定有适合的亚种。”
  宋河颔首,“很好,那再稍微改良改良,应该就能把凌菌往月球送了,本科期间就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你们在学术圈的位置就站稳了!”
  三个状元喜滋滋,脸颊烫红。
  “也别飘,很多名校生都是本科参与太空项目,高手如云,以后你们在学术圈会遇到各路神仙,要保持谦虚。”宋河说,“假期有外校老师来咱们学校参观访问,我接待过不少神仙,有个哈工大教授是当年龙江二号的骨干成员,他大二做的载荷就进月球轨道了。”
  状元们脸上表情收敛了一些,认真地点点头。
  其实他们心里有数,如果不是幸运遇上宋教授这样的好老师,能手把手教他们真东西,能放任他们大手大脚花科研经费,此刻他们很难有什么成就。
  万一进了别的院校,说不定此刻他们还在做一些基础实验,在科创社团里小打小闹,积淀很多年才能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
  “今晚这个会议,有两件事,都是大事!”宋河言归正传。
  “第一件事,你们要面临的竞争!”
  “之前我给你们说过,沙改土领域你们不是开荒人,山城交通大学的易教授已经做了几十万亩规模的沙改土农田,早就技术成熟了。”
  “我打听了一下,易教授团队准备铺开规模,未来几年沙改土会是爆发期,会有数量惊人的沙漠被消灭掉,变成农田或者林地。”
  三个状元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
  被强敌的压迫感笼罩,谁也笑不出来。
  “不要那么沮丧,你们是有优势的。”宋河说,“沙改土这么大的项目,也不可能一家垄断,不要担心凌菌没有生存空间。”
  “你们和易教授团队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汽油车和柴油车,都能跑,但在实际应用上会有差别。”
  “最大的优势是成本,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只要规模达到万亩以上,凌菌的成本会比易教授团队公开的成本低25%。”
  “商业上,5%的成本差距都可能导致你死我活,25%是非常巨大的优势,而且随着你们技术进步,成本差距可能还会增大!”
  “凌菌需要尽快抢占市场。易教授团队已经在国内打下不少地盘,但几乎没怎么向国外拓展。”宋河说,“所以凌菌的出路就是走出去,到海外圈地!”
  夏万三的眼睛像烛火一样亮了起来,他提到生意就亢奋。
  蒲松春无动于衷地捻着佛珠,凌奕奕目光空泛,显然都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关于去海外圈地,稍后咱们再细聊。”宋河说着,点了点电脑屏幕,随后把屏幕一转,“先看这个!”
  三个状元的近视程度都有点严重,纷纷起身往电脑前趴,后背弯的像大虾。
  片刻后三人集体惊喜,屏幕上赫然是凌菌成功选送月城计划的批复!
  “近期会有一发大火箭送物资到月球,物资名单里已经有易教授的沙改土黏合剂,用于月球农田的改造。这几天会有专家组检查凌菌黏合剂的性能,如果检查通过,那么凌菌也会送上月球,试着改造月壤。”
  “所以,你们和易教授团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会很快打响!”
  “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胜负成败的影响,好好重视,这几天再赶赶工。”宋河举了举桌上的模拟月壤罐,“把这玩意儿再做的精细一些!”
  “明白!”状元们齐声答应,紧张激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