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770节
而且直到如今为止,王初珑一直没有大肆动用翟林王氏的力量。
可以预见的一点,江北会是陆沉以后控制最深的区域,翟林王氏在这里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一念及此,陆通微笑着问道:“你有何打算?”
王初珑坦然道:“先前经过夫君的调整,家中秘卫分为四股,分别由谭正、渠忠、江晟和宁不归四人统领,他们各司其职互不隶属。在儿媳想来,如果要新建一支秘卫队伍,自然要和他们区分开,而且那四人如今都由儿媳调派,儿媳也确实忙不过来,只好劳烦公公亲自出面。待时局稳定之后,公公便可将这支新的秘卫交予夫君。”
陆通微微一怔。
王初珑又道:“这支秘卫主要负责河洛地区,儿媳有两个主事人选可供公公定夺。”
“你说。”
“其一是七星帮阴堂堂主齐廉夫,此人极得林姐姐信任,当年亦是负责打探消息,如今重操旧业自然轻车熟路,而且忠心可靠没有隐患。其二便是织经司原成州检校尹尚辅,夫君提过此人,如今他已退出织经司在夫君身边效力。此人当年潜伏于河洛城,负责统领织经司在河洛的暗桩,经验丰富行事稳重,足以担当大任。”
听完这番话,陆通心中不禁感慨良多,颔首道:“这两人的确合适。”
王初珑便笑道:“此外,儿媳认为兹事体大,公公可选择一名稳重老成的心腹,置于这二人之上,如此相互制衡监督,不会有内斗之忧。至于具体人手的挑选和培养,公公精擅此道,儿媳便不献丑了。”
“陆沉有你这位贤内助,真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陆通发自真心地称赞着。
“公公谬赞。”
王初珑起身一礼,继而道:“若无旁事,儿媳告退。”
“好,你去吧。”
陆通起身相送,给予这位聪慧无比又识大体的儿媳妇最大的尊重。
折返厅内,他仿若自言自语地说道:“你有何看法?”
一抹人影从帷幕后面出现,不疾不徐地说道:“老爷,小人觉得王夫人此举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表明王爷大势已成,无论王爷有没有争取的想法,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不甘心止步于现在的权势地位,所以家里要提前做好准备。其二,王夫人深知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所以主动让出这支新秘卫的掌控权,以此表明她的心迹,此举并非以退为进,而是夫唯不争上善若水。”
此人便是南屹。
陆通创下这么大的家业,几十年来培养了无数忠诚的心腹,其中很多人都归于陆沉麾下,譬如李承恩、叶继堂、刘隐、谭正、渠忠、江晟等人,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但他身边还有一支极其隐秘、连陆沉都未必清楚内情的力量,统领便是南屹。
老头子双手拢在袖中,缓步走到堂前坐下,轻声道:“你分析得没错,不过还是看轻了我那个儿媳妇,她看得比你更远。”
南屹微觉不解。
陆通脸上浮现一抹欣慰又感慨的笑容,缓缓道:“除了你说的两点,她还有两层用意,其一是这支新设的秘卫才是主力,将来谭正等人如果认不清现实,以为自己是有功老人就翘尾巴,必然会被直接淘汰,这才是真正的制衡之道。不只是你想得不争不抢那么简单,她这是在全身心为沉儿筹谋,要将一切隐患提前扼杀。”
南屹心中一震,猛然间醒悟过来。
人都是会变的。
忠心二字为何被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奉为圭臬,便是因为从一而终是件很难的事情。
谭正等人远在江南,随着陆沉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们手里有权有人有银子,固然不一定会尾大不掉,但是难保有人不会居功自傲。
陆沉先前调整秘卫统属,便是有意让他们相互制衡监督,如今王初珑这一手可谓釜底抽薪,通过另立炉灶防微杜渐,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一套体系去填补河洛地区的空白。而七星帮势力和尹尚辅等第三方人手的加入,足以和谭正等人代表的陆家老人形成一种平衡。
至于是否通过这般坦率的态度提升在家中的地位,反而不是王初珑最重要的考量。
想明白这一点,南屹不禁面露愧色。
陆通又道:“其二,她知道我手里还有一批人,与其让你们躲在阴暗处无所事事,不如都拿出来给那个臭小子,这样我就能安安心心地做个甩手掌柜,尽享天伦之乐。”
“这……”
南屹略显迟疑,艰难地说道:“老爷,王夫人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你懂什么?”
陆通笑着摇摇头,然后平静地说道:“我这个儿媳已经摸透未雨绸缪这四个字的真意,她知道沉儿永远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所以她才会主动开口。罢了,本来就是给他留的一道后手,如今确实没有继续藏着掖着的必要。”
南屹心情复杂,喟然道:“可是老爷身边怎能没人?”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还不至于离了你就办不成事,终究有几个老家伙不愿离开我身边。”
陆通的笑容愈发温和,淡然道:“我会给沉儿写一封信,你趁着这段时间与齐廉夫、尹尚辅等人联系起来,先将人手组织好,等他收复河洛的时候,你们就北上去做事吧。”
南屹看着他坚定的目光,最终只能跪行大礼,含泪道:“老爷请万万珍重。”
“去去去,少整这些别扭的戏码。那是我唯一的儿子,你们是去帮他做重要的事情,又不是让你们去送死,想见我还不是随时都能见?”
陆通将他拉起来,然后迈步朝后堂行去,边走边感叹道:“沉儿这个臭小子真是好命,不然以王家儿媳的智慧和城府,将来他可有的是罪受了,啧啧。”
另一边,王府后宅内书房。
王初珑挥毫泼墨,写就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
她将信封交给锦书,吩咐道:“让崔绪以最快的速度送给王爷。”
“是,夫人。”
锦书领命而去。
王初珑抬起白皙的手指揉了揉眉心,随即起身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卷宗,走到桌边坐下,一边看着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字,一边随手拿起一块点心送进嘴里。
屋内一片静谧,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她脸上泛着恬淡从容的微笑,仿佛一幅隽永清雅寓意深远的水墨画。
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山川人间。
第947章 【千古艰难唯一死】
十一月二十六日,雷泽大战落幕的第二天。
靖州西南,平阳城往北一百七十余里,一座名为金沙的小城。
此处距离北面的西冷关还有一百八十余里。
一个多月前景军南下之时,曾经路过金沙城,那时他们志得意满,仿佛南边的平阳城唾手可得,进而渡江南下,横扫南齐富庶之地。
此刻他们却困于这座小城,外面是紧随而来的齐军。
回忆起之前那几场大战,所有人心里都忍不住唾骂齐军全是不要命的疯子。
从十一月十三日到二十四日,景军和齐军在平阳城外展开堪称残酷的厮杀。
庆聿恭亲自指挥,景军七万余人悉数上阵。
齐军主帅则是荣国公萧望之,麾下兵马包括京军金吾大营、骁勇大营、成州都督府和靖州平阳守军,总兵力达到十三万有余。
十三日第一战,十五日第二战,十八日第三战,二十四日最终一战。
两位当世名将倾尽全力,从排兵布阵到临阵决断,几乎耗尽各自平生所学。
两军从一开始互有胜负各领风骚,到后来奇招频出巧计攻伐,直到最终一战化繁为简,完全依靠各自底力进行比拼。
二十四日的战场上,庆聿恭和萧望之极其默契地舍弃那些花哨的技巧,两军以看似笨拙的方式进行决战,各派一军上阵厮杀,等到前军无法支持,第二队便立刻顶上。
通过之前三战的较量,两人都能看穿对方的意图,无论某一方引诱、设伏、侧袭、迂回,另外一人都能做出准确的应对。
只能回到战争最原始的形态一决胜负。
单论士卒个人的能力,庆聿恭率领的景军要略胜齐军一筹,然而这一次萧望之抬棺出战,从始至终帅旗一步不退,再加上陈澜钰几次亲自上阵杀退景军,当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间,齐军依靠兵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上风。
两军的处境就像是雷泽大战的翻版,只是庆聿恭没有陆沉那些逆转大局的神兵利器。
最终一战,景军在鏖战四个多时辰之后落败。
等庆聿恭率部艰难撤到金沙城,最终只收拢到一万三千多人,余者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在最后的败退途中失散。
萧望之又怎会坐视他撤走,齐军各部一路如影随形而来。
入夜,屋外寒风呼啸。
室内一众统兵大将形容委顿神情黯淡,有口难言。
虽说齐军兵力占优,比景军多出六七万人,但毕竟没有实力最强的定州边军参战。在这些景军大将看来,对方只有隶属于靖州都督府的平阳守军算是值得重视的对手,两支京军也勉强可观,至于那支成州军明显只是凑数。
然而在这样硬碰硬的对决中,景军最终落败,他们还能找到什么借口?
“报!”
一名百夫长匆忙入内,单膝跪地道:“启禀王爷,西冷关守军送来急报,他们被一支七八千人的沙州土军所阻,无法前来接应!”
众将无不愕然。
“知道了,下去吧。”
庆聿恭还算平静,他看着众人说道:“诸位,仗打到这个份上,你我已经无愧于心。齐军并非不堪一击的弱旅,萧望之更非名不副实的无能之辈,兼之齐军兵力要比我军多几万人,战损却是我军占优,如此结果足以对得起陛下的信重。”
古里甲脸上新添了一道伤疤,那是前日最终战时,为了挡住萧望之麾下攻势如潮的平阳守军,他亲自上阵厮杀而致。
他望着庆聿恭的双眼,缓缓道:“王爷,齐军同样疲惫不堪且损失惨重,眼下他们应该没有继续进攻的余力,哪怕金沙只是一座小城,我军亦能据城坚守一段时日。即便西冷关守军无法前来接应,王爷在北边还布置着几万大军,他们只要收到消息肯定会来援救,此城对于我军而言并非死地。”
他这并非是盲目自信。
庆聿恭在南下进攻平阳城之前,于沿路重镇都布置了数千步卒,即西冷关、高唐城、杞柳城和严武城等地,此外还有驻扎在西风原的灭骨地部两万余锐卒,以及震慑太康至雍丘一线齐军的两万轻骑。
简而言之,景军在西冷关北面的广阔区域还有六万左右的兵马。
对于困在金沙城里的一万多人来说,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北方的景军只要收到败报,及时赶来南面救援,雍丘一线的靖州军主力未必能及时抄截景军的退路,他们还是有希望从西线原路退回,直接回到桐柏一线。
但是这个时间肯定不会短,古里甲预计一切顺利的话,至少也要继续坚持十天左右。
金沙城是景军南下途中的一个节点,虽然储备的粮草不算特别多,但是足够一万多人用上两个月,城防固然不坚固,外面的齐军这会也已筋疲力尽。
因此坚守十天并非痴人说梦。
庆聿恭看了古里甲一眼,似有感慨地说道:“这个时候陛下那边应该已经分出胜负了吧?”
靖州西南和雷泽平原相距遥远,两边最后一次沟通已是半个月前,庆聿恭告知景帝有大量齐军汇聚平阳城外,景帝则传信命他与齐军决战,因为陆沉亲率大军出现在雷泽平原,意味着靖州西南的齐军并非主力。
景帝希望两处战场齐头并进,从而彻底摧毁南齐的抵抗意志。
众将心神不宁,大将贵由开口说道:“陛下亲率十余万大军,南齐陆沉固然狡诈似狐,又怎会是大景天子的对手?”
“本王觉得未必。”
庆聿恭轻叹一声,继而道:“陛下若胜了,雍丘等地的齐军肯定不敢擅动,本王留在北线的兵马自然会南下救援。可万一陛下败于陆沉之手,以陆沉行事之果断,他会立刻挥军西进截断我军退路。届时北线兵马若冒然南下,最终我们只会全部被陆沉包围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