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598节

  这一战看似简单,仿佛景军很轻易就打下了飞鸟关,但是对方前期所做的准备十分恐怖。
  光是在十万大山之中登山过河、逐步建立补给点、寻找绕行的路线,这就是一项极其繁重且艰难的任务。
  换句话说,景军在大半年甚至是更早之前,便不惜耗费无穷无尽的人力,只为拿下那座雄关。
  倘若景军只为图谋沙州,这样的代价显然得不偿失,毕竟沙州民生疲敝,没有值得景军觊觎的财富,但他们显然不光是为了拿下沙州,而是看得更加长远。
  洛九九担忧地问道:“阿爹,现在景军攻到哪里了?”
  洛耀宗回道:“景军打下飞鸟关之后,只往前推进了五十余里便止步不前。”
  这个时候洛九九终于明白,为何飞鸟关已经失陷,但是各位头人只是神情略显凝重,却谈不上如何紧张,所以他们才能安心坐在这里商谈。
  因为景军的目的很明显,他们接下来不会往南进逼沙州,而是要转道向东,沿着衡江南岸逐渐开阔平整的地形一路挺近,直逼齐国靖州的腹地。
  洛九九按捺住心中的焦急,对众人说道:“各位叔伯,我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景军占据着飞鸟关。”
  “咳咳。”
  素来疼爱洛九九的那岩清了清嗓子,继而道:“九九,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对景廉人卑躬屈膝,但如今对方兵力强盛,越过飞鸟关的兵马源源不断,沙州人丁稀少,硬拼实在不太合适。”
  洛九九不禁蹙起眉尖。
  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宗老林山说道:“洛姑娘,景军主帅南勇派人通告,这一次他们只是暂借飞鸟关不会久驻。”
  洛九九只觉不敢置信,沉声道:“宗老,难道你信景廉人的鬼话?”
  林山面上有些尴尬,随即勉强笑道:“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景廉人的敌人是齐国又非沙州,他们也没有必要和沙州死磕到底。退一万步说,景国皇帝富有天下,他哪里看得上沙州这块贫瘠之地?这一次景军的敌人是齐人,他们如今的动静也能说明这一点。虽说这几年沙州和齐国不再敌对,但是我们有必要给齐人卖命吗?别忘了当年死在燕子岭的八千儿郎。”
  洛九九长身而起,凛然道:“那在飞鸟关战死的族人呢?他们是不是沙州儿郎?我们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在景廉人的屠刀下,却不帮他们报仇?!”
  “九九,不得放肆。”
  洛耀宗微微抬高语调,没有去看满面失望的长女,反而对很不自在的林山温言道:“宗老说得没错,眼下齐景厮杀正酣,沙州可以暂时置身事外,看一看局势变化再做定夺。”
  林山不禁笑道:“首领英明。齐国也好景国也罢,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就让他们杀个血流成河又如何?当然,如果景廉人打着一直占据飞鸟关的主意,我们沙州人肯定不会坐视,毕竟从南边攻过去远比从北边夺关容易。”
  旁边有一些人频频点头,显然林山的态度可以代表一部分沙州人的真实想法。
  “那便这样,不过诸位还是要多加戒备,景廉人确实没有多少诚信可言。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继续往南推进。”
  洛耀宗终究是沙州之主,众人至少在明面上要有足够的尊重,因此无人置喙。
  众人离去之后,祖屋正堂变得空旷且静谧,洛恒山望着姐姐的脸色,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退开。
  洛耀宗恍若未觉,关切地说道:“你这孩子何必如此心急,来回数千里地奔波不休,就算年轻底子好也要注意歇息,看你脸都白了。”
  洛九九直视着他的双眼,愤怒地说道:“阿爹,这几个月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林山那些人是不是收了景廉人的好处?”
  洛耀宗微微一怔,旋即坦然道:“多半是这样。”
  “阿爹!”
  洛九九眼眶微红,焦急地说道:“怎能容许他们这样胡来?景军眼下确实只会一门心思地对付齐军,但是他们打下飞鸟关之后怎么可能再吐出来?现在压根就不是齐国一家的事情,这个时候若是背叛盟约,将来沙州如何独自对抗景军?林山那种人被一些蝇头小利蒙蔽双眼,阿爹难道看不出来?”
  她这番话又急又快,犹如狂风骤雨。
  洛耀宗依旧平静,若有所思地说道:“人心便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盘算,林山这种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虽然我是沙州之主,虽然沙州人丁稀少,但是这里同样有勾心斗角阴谋算计,齐景更是如此。九九,难道你到现在还不明白,人越多就越混乱的道理?”
  “可是……”
  洛九九欲言又止,她终究能够明白父亲的苦衷,沙州七部的传统已经存在数百年,如今七部归一,想要彻底整合,对洛耀宗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相较以往,他更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人心,否则沙州内部必然会分崩离析,或许这就是他容忍林山的根源。
  看着女儿沉郁的面色,洛耀宗觉得很欣慰,她和洛恒山都没有长歪,从小到大都走在正道上。
  一念及此,他放缓语气问道:“你此行见到陆沉没有?”
  洛九九点了点头。
  洛耀宗不禁微笑道:“既然见到了,你又何必这般担心?”
  这句话仿若一道惊雷劈进洛九九的脑海。
  今日她骤然听闻飞鸟关失陷的消息,又愤怒于一些族人在这个时候还打着小算盘,不免气急攻心,遗忘了一些关键的信息。
  此刻看着父亲脸上淡然的笑意,她连忙说道:“阿爹,陆沉在临行前跟我说过,如果景军攻破了飞鸟关,让我们不要太着急,此事仍然有转机,他会有足够的后手来应对。”
  洛耀宗道:“你慢慢说,仔细一些。”
  听完洛九九的转述,再思忖了一下当今的局势,洛耀宗不禁感慨道:“和我的预想差不多,这位年纪轻轻的陆公爷临危不乱,难怪他能青云直上。”
  洛九九此刻才明白过来,父亲其实早就有了打算。
  洛耀宗怜惜地看着她,语调中带着一抹锋利:“去好好睡一觉。别担心,沙州人从来不会畏惧强敌,这把刀要在关键的时刻扎在景军的要害上。”
  洛九九心中大定,起身道:“是,阿爹。”
  她转身离去,虽然眉眼间满是疲惫,步伐仍然坚定。
  第743章 【倒悬】
  沙州北端,飞鸟关。
  这座雄关依旧昂然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只不过关上飘扬的旗帜换成了景廉人的黑底红字大旗。
  彻木衮南勇站在关墙上,眺望着东方的辽阔天地,眼中微露自得之色。
  身为当朝皇后的嫡亲兄长,他在朝中的地位素来很尴尬,一方面兄凭妹贵地位超然,另一方面又被那些手握实权的贵族瞧不起。
  他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一直以来身上只有一个清贵的闲职,直到庆聿恭被剥夺领兵之权,他终于等来这个珍贵的机会。
  南勇不敢大意,不仅提前赶到边境亲自探查定计,还将彻木衮氏压箱底的精锐勇士都带了过来,誓要一仗打出威名。
  倘若他能如愿,将来彻木衮氏未必不能迎头赶上,和皇族之外的景廉五大姓氏并驾齐驱。
  “侯爷!”
  一位三十余岁的精干男子脚步匆匆,来到近前行礼。
  此人名叫阿鲜,此番奉南勇之命南下办事。
  南勇端详着他沉稳的面色,微笑道:“看来此行很顺利。”
  阿鲜应道:“一切都如侯爷的预料。洛耀宗之外,除了哈代、那岩和杨金等人的态度比较坚决,不少沙州头人和宗老并未拒绝我们的好意。以宗老林山为首,一共有十二人接受了小人带去的银子。这段时间沙州没有对飞鸟关发起反扑,关键在于他们畏惧我军强悍的实力,林山等人应该也在其中发挥了一点作用。”
  “如此便够了。”
  南勇负手而立,悠悠道:“我没指望那些人会为大景尽心竭力,只要沙州内部无法拧成一股绳,这就达到了我的目的。从你实地的观感来看,沙州人会忍耐到什么时候?”
  阿鲜斟酌道:“依照小人这一路的见闻来看,沙州人显然没有料到我军会突袭飞鸟关,这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他们确实想整兵对战,但侯爷转道向东直指南齐靖州,又让小人携带大笔金银前去分化,沙州人短时间内无法团结起来。眼下他们至少会等我朝和南齐分出胜负再做打算,不过那个洛耀宗心机深沉,还请侯爷稍作提防。”
  “此人能够一统沙州,其手腕肯定不容小觑。”
  南勇倒也没有看轻天下英雄的毛病,旋即话锋一转道:“不过只要我军将飞鸟关握在手心里,便是进可攻退可守,最差也能从容往北撤退,毕竟沙州人可没有能力飞到我们身后去。”
  阿鲜恭敬地说道:“侯爷英明!”
  这时又有一位武将来到跟前,拱手道:“侯爷,东面军报。”
  “讲。”
  “我军先锋已经前出一百六十余里,目前距南齐靖州平阳府仅有百余里之遥。这一路上我军没有受到齐军的阻截,由此可知对方在靖州南部的兵力部署非常空虚。”
  南勇稍稍沉默,哂笑道:“那是因为刘守光被兀颜术困在太康一带,他迫不得已要将压箱底的后备兵力调到北边去,南边怎么可能不空虚?独虎,你对接下来的战事有何建议?”
  名叫独虎的武将乃是彻木衮氏的家将,此番作为南勇的副手,独领一万精锐步卒。
  他思忖之后坚定地说道:“侯爷,末将认为应该趁着齐军兵力空虚的机会,速取平阳府!”
  这个建议确实让南勇很心动。
  从十六年前开始,靖州平阳府便是景朝君臣心中的执念,只有打下那座重镇才能马踏江南,但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反而被南齐往北推进了数百里。
  如果南勇能够打下平阳府,光凭这一战的功劳就足够让他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或许还比不上庆聿恭和兀颜术,却已能强过很多武勋贵族。
  不得不说这样的诱惑足以令人目眩神迷。
  南勇天人交战,最终还是略带惋惜地说道:“平阳府固然至关重要,可若只是占据这座城,最后也难免会陷入齐军的汪洋大海,更不必说刘守光就算抽干南部所有兵力,也不会让平阳府变成一座空城。当今之计,是要配合兀颜术歼灭南齐靖州军主力,这是陛下定下的策略,我等不能违逆。”
  独虎和阿鲜身为他的心腹亲信,自然会觉得很可惜,但也明白南勇的苦衷。
  南勇望着遥远的东方,继续说道:“传令我军先锋,继续向平阳城进逼,但是要控制好行进的速度,每天最多不能超过三十里。”
  另外两人微微一怔,这个行进速度对于大军而言其实有些慢。
  独虎小心翼翼地问道:“侯爷,三十里会不会太少了?”
  南勇笑了笑,淡然道:“你领麾下部属,即刻往沙河城的方向进军。”
  独虎毫不迟疑地垂首道:“末将领命!”
  沙河位于平阳城的西北面,在几年前是靖州防线的西北门户,后来随着齐军完全占据原先的燕国沫阳路,防线整体北移数百里,沙河便失去了屏障的作用。但是这座重镇和平阳一样,在靖州南部的防御体系中十分重要。
  如果南勇率领的景军可以攻下平阳和沙河,席卷靖州南部便是易如反掌。
  “这一仗我们只是配角。陛下反复叮嘱,我军务必要配合兀颜术的节奏,所以这就是我让你们缓慢行军的缘由。”
  南勇眼底深处有一抹遗憾,一反常态地解释道:“先前我军攻打飞鸟关重点在于一个快字,如今威胁南齐靖州则要一个慢字。只有慢下来,齐人才会将消息及时送给太康城里的刘守光。届时摆在他面前的便是两难抉择,要么不顾老巢被我军端了,继续让后备兵马驰援太康,要么让援兵返回抵挡我军,但是他率领的靖州军主力就会陷入绝境。”
  另外两人恍然大悟。
  独虎道:“无论他怎么选,最后终究要被我军斩断一条臂膀!”
  “便是如此。”
  南勇逐渐平复心境,缓缓道:“这是我第一次独立领军,既是陛下的信任,也是他对我的考验。你们要清楚这一点,如果失去了陛下的信任,往后我们彻木衮氏便再无出头之日。”
  两人心中一凛,连忙齐声应下。
  南勇又对独虎说道:“虽说要留给刘守光一定的反应时间,但也不能太过拖沓,那样会被敌人察觉。你领兵抵达沙河之后,需要立刻发起攻势,能够打下自然最好,打不下也要给齐军足够的压力。”
  独虎朗声道:“末将领命!”
  南勇欣慰地说道:“去吧,本侯会亲自坐镇飞鸟关,为你们守住后方。”
  独虎躬身一礼,旋即大步而去。
  随着南勇下定决心,景军立刻在靖州南部展开攻势。
  一时之间,靖州人心大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