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532节
虽然他们不敢过分深入,同时陆沉和刘守光都做了坚壁清野的应对,然而不是所有百姓都愿意搬到城里,总有人心怀侥幸,以为景军铁骑不会出现在自己眼前。
在这种情况下,齐军步卒有力使不出,驱赶景军骑兵的重任悉数落在飞羽军肩上。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皇甫遇已经数次遇到敌军,可是景军骑兵十分警惕,远远便会选择避让和逃窜,根本不给飞羽军正面一战的机会。
皇甫遇在桂泽明面前表现得十分平静,其实心里早已积压了无数火气。
因此今天在发现前方那支骑兵的踪迹之后,他毫不犹豫地挥军咬了上去。
两支骑兵都是一人双马,不光疾驰之中换马的技术相差无几,就连胯下坐骑的脚力都不分上下,当景军骑兵发现这一点后,他们的阵型明显变得松散起来。
这么多年以来,景军骑兵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除了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技艺娴熟,优良的军马更加不可或缺。
景廉族培育出来的军马速度不算极快,但是耐力极佳尤其擅长远距离奔袭,这才能支撑他们往来山川之间进退如风。
只不过这支景军骑兵没有想到,后面的飞羽军拥有同样的军马。
随着时间的推移,昨日在长寿县休整补给的飞羽军一点点拉近和敌军的距离。
等到只剩下二三里时,皇甫遇忽地喝道:“缓!”
身为经验丰富的主将,他并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一眼便看出对方是在有意放慢速度。
一如他预料的那般,当两军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时,景军骑兵陡然降速,那些景廉族的虎狼纷纷张弓搭箭。
正常情况下,这几轮箭雨必然可以让飞羽军损兵折将。
不过因为皇甫遇提前有了准备,漫天而来的箭雨悉数落在飞羽军骑士前方十余丈处。
景军骑将回首望去,不禁暗暗骂了一声娘。
这种犹如放风筝一般的战术几乎成为所有景廉勇士的本能,加上他们极佳的骑射之术,往往能在逃跑的过程中给敌人沉重的打击,只消往复来上几轮,敌军的士气必然低沉,等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从容返身冲杀,一举击溃敌军。
眼见此计不成,景军骑将很快就恢复平静,继续领兵往北。
皇甫遇冷眼看着前方敌军的动向,遽然吼道:“杀!”
三千骑兵猛地提速,转眼间迅速逼近!
景军骑兵没有因此慌乱,虽说飞羽军在这短暂时间里爆发出来的速度很惊人,但是对于久经沙场的景军来说,这样的场面还能应付。
此刻两军之间的距离已经缩短到四十丈左右,正是兜射的大好时机。
只听那名景军骑将一声令下,数百名骑兵同时拉弓如满月,朝着后方扬起长箭。
“分!”
在敌军箭雨尚未发出之时,皇甫遇一声怒吼如惊雷炸响,便见飞羽军猛然一分为二。
景军实力强悍,然而飞羽军和他们缠斗将近十年,踏遍江北各地,又岂会没有准备,更何况皇甫遇这段时间早就想好遭遇敌军之后的追击之策,故而此时飞羽军毫无迟滞,转进犹如疾风!
从上空俯瞰而去,千余名景军骑兵在前奔驰,箭雨如蝗朝后洒下,在空中划出一道几近完美的曲线。
然而飞羽军好似洪流分道,转眼间便从中间分开,朝着两边的侧前方席卷而去。
箭雨悉数插在平地上,箭尾兀自激烈地颤抖着。
分成两半的飞羽军抓住景军骑兵仓促间无法提到最高速度的机会,犹如两柄铁锤,朝着景军骑兵的两边侧翼撞了上去!
“死!”
皇甫遇一声暴喝,长枪如蛟龙刺出,正中一名景军骑兵的后背,随即便见他双腿用力一夹马腹,神骏往前疾驰。
长枪贯穿景军,紧接着皇甫遇再度发力,竟然将此人从马背上挑了起来,朝前方砸了出去!
对于骑兵来说,后背受敌是最可怕的情况,因为无法完成转向抗衡敌人,若不能及时扭转,只会被人一路追杀到死。
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终于出现了血光。
景军骑将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他有意压制己方的速度引诱齐军,试图利用放风筝的战术重创对方,然而他的想法完全在皇甫遇的意料之中,先前飞羽军同样没有全力追击。
等到双方距离缩短,率先提速的飞羽军突破了最后数十丈的间隔。
战场之上,毫厘差池便足以影响最后的结果。
这支景军骑兵不愧是精锐,当陷入劣势后依然没有慌乱,在那位骑将的怒吼声中,他们毫不犹豫地拼命加速。
经过短暂的追杀,景军骑兵付出阵亡两百余人的代价,终于一点点拉开距离。
但是杀得性起的飞羽军怎会容许他们逃走?
皇甫遇看了一眼北方连绵的山川,以及近在眼前的景军千骑,转头对旁边的亲兵说了一番话,继而怒吼道:“飞羽军,杀!”
那名亲兵拨转马头,带着数人离开大队,其余将士跟随着皇甫遇继续前冲,呐喊声直上云霄。
“杀!”
……
定州汝阴城,大都督府。
因为西南边境景军骑兵的频繁袭扰,最近都督府属官都非常忙碌,几乎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军报送来。
原本刘元等人还担心景军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当段作章和柳江东两人顺利拿下共城之后,他们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来安军和宁远军在共城一线摆开架势,漫山遍野都是大齐军旗,这自然会让景军大为警惕。
想来他们无法忘记两年前那一幕,陆沉率领偏师从西线狂飙突进,在庆聿忠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举收复河洛城并且俘虏庆聿怀瑾,逼得景国皇帝签订城下之盟。
眼下齐军忽地大张旗鼓攻占共城,景军岂敢掉以轻心?
根据段、柳二人的回报,景军主力驰援尧山关,两军目前在共城一线对峙,谁都不敢轻易后退,亦不敢更进一步。
“夫君,这些天你的眉头一直皱着呢。”
穿着一身轻纱的王初珑来到窗前,丰韵有致的身形显露无疑。
其实她一般不会穿这种轻便的服饰,只不过因为陆沉喜欢,再加上这里是自家后宅,所以没有刻意矜持。
陆沉放下卷宗,扭头微笑道:“有吗?”
王初珑点了点头,抬手抚平他眉心的褶皱,柔声道:“景军应该不会大动干戈,夫君的应对合情合理。不过我知道,夫君是在担心厉家姐姐?”
“有这方面的考虑。”
陆沉并未隐瞒,坦然道:“不管是西线还是北线,景军可做的文章不多。此番他们在南边故布疑阵,要么是冲着靖州防线,要么就是图谋藤县,所以才搞出这么多虚招。我相信厉姑娘可以应对,飞羽军上万精骑久经沙场,足以应对那些越境袭扰的小股骑兵。在大齐境内,景军没有能力合围,再者厉姑娘不是一根筋的莽人,她在战场上的经验不弱于我,只不过……”
见他欲言又止,王初珑体贴地说道:“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夫君自然应该多顾着厉家姐姐,其实我也很记挂她。”
话音刚落,窗外忽然响起锦书略显急促地说道:“公爷,前面管事派人来报,说是织经司羊检校有紧急军情禀报。”
陆沉眉头微皱,王初珑便道:“夫君去吧,正事要紧。”
“好。”
陆沉没有迟疑,起身朝外走去。
及至前厅,便见羊静玄满面不安地站着。
陆沉不由得心中一沉,他虽然和羊静玄接触不多,却也知道这个年轻人历来沉稳,可谓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于是直接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公爷。”
羊静玄拱手一礼,快速说道:“织经司安排在河洛城的兄弟拼着壮烈五人,冒死送来一条情报,景军主帅兀颜术亲自前往尧山关,随行大军却没有骑兵的身影,而且河洛城里的景军骑兵也不见了!”
陆沉微微一怔,他望着羊静玄焦急的神情,猛然间想到一个可能。
“秦子龙。”
“在!”
陆沉此刻却忽地沉默下来,他负手踱步片刻,沉声道:“传李承恩和叶继堂即刻来都督府!”
秦子龙立刻应道:“遵令!”
看着他大步奔出的背影,陆沉回到帅位边坐下,目光无比冷峻。
第663章 【人终有一死】
齐景边境,一场相当持久的追击战正在上演。
这支千余人的景军骑兵以阵亡两百余人的代价,勉强拉开和飞羽军之间的距离,一路往北逃窜。
如果不是因为主将牙里古的错误决断,景军不至于蒙受这样的损失,毕竟双方的骑术和坐骑的脚力相差无几,正常情况下飞羽军很难追上景军。
但是在牙里古脸上看不到半分恼怒羞愧。
这位年方二十七岁的景廉武将出身于固特氏,原本是忠义军骑兵前军的一名千夫长,后来追随蒲察南下,在几场大战中表现尚可。
他不时回头看一眼后方的追兵,又仔细地辨别着前方的地形,带着剩下不到一千骑频繁换马疾驰。
不得不说,景国南京路和大齐靖州之间辽阔又多变的地形极其适合骑兵迂回机动。
与之相比,定州北部有宝台山脉作为屏障,唯一的通道便是定风道,大齐边军只需要守住定风道,又有七星军在山中警戒,景军骑兵便无用武之地。
定州西部则有以清流关为核心的防御体系,道路逼仄寨堡众多,景军若想进攻只能用最笨拙的法子一点点推进,如今双方大军在共城一线对峙的局面便是明证。
唯有南京路和靖州的交界地带,延绵七百余里的边境线,山脉、河流、密林、平原各种地形应有尽有,大齐边军只能采取重点区域防守和尽可能多布岗哨的策略,面对来去如风的景军骑兵,根本无法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无论在前奔逃的景军骑兵,还是后方紧追不舍的飞羽军,两边都非常懂得如何维持坐骑的脚力。
在这种局面下,再度拉开距离的景军骑兵终于能稍稍喘口气。
牙里古望着前方看似不太远的几座山峰,忽地高声道:“东北!”
随着他一声令下,景军近千骑微微变向,朝着东北方向继续行进。
便在这时,后方的飞羽军放缓了速度。
牙里古心中了然,这是因为已经靠近了边境线,飞羽军显然十分谨慎。
片刻过后,景军同样开始降速。
原本剑拔弩张的追击战仿佛突然间变了模样,两军之间依然保持着大概一里多地的距离。
“将军,敌军这是要往定州西南方向前行。”
一名校尉大声提醒着。
皇甫遇点头道:“知道。”
他眼底深处流露出几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