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454节

  庆聿恭望着北方汹涌而来的数万齐军,目光停留在左边那数千衣着简单却极为凶悍的士卒身上,缓缓道:“殿下,齐军伏兵里面这数千人是沙州七部的土兵。”
  四皇子心中一震。
  在江北待了这么久,他对燕国沫阳路和南齐靖州的地理情况有所了解。
  正常情况下,南齐军队绝无可能悄无声息地越过边境,在沫阳路境内绕一個圈子出现在雍丘北方,余下便只有一种可能。
  这支齐军伏兵是从沙州北上,通过沙州七部的土兵作为向导,长途奔袭至景军身后。
  想到这儿,四皇子怒发冲冠,从牙缝中吐出几个字:“撒改这个废物!”
  早在去年秋天,景帝便让撒改图谋沙州,以便开辟第三处战场,绕过衡江天堑直取江南。
  撒改最终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沙州七部被陆沉拉向了南齐那边,如此倒也罢了,毕竟景军当年杀了八千沙州土兵,这同样是一桩血海深仇。
  问题在于明知沙州七部倒向南齐,景帝又让撒改派人盯着飞鸟关,结果他的人就像瞎子聋子一般什么都没有发现,任由数万齐军摸到了雍丘北边,这是何其荒谬的事情?
  庆聿恭看了一眼这位脸色铁青的皇子,言简意赅地说道:“殿下,现在不是追究谁该负责的时候。”
  四皇子压制着胸中的汹涌怒意,点头道:“请王爷放心,我一定会向父皇和满朝公卿说明此事!”
  庆聿恭微微颔首,旋即策马向前,背影萧索又透着几分苍凉。
  十六面大鼓同时发出的号令响彻天地之间,最先有所行动的自然是拓特和兀林誉,因为他们距离景军主阵地最近。
  两人几乎是同时做出反应。
  兀林誉当即率四千余夏山军骑兵从侧面迂回,意图快速前往主阵地后方阻截陈澜钰率领的金吾大营三万锐卒。
  拓特则果断放弃继续进攻齐军左翼,即便南齐京军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他也只能满怀悲愤地率领两万步卒转向东北,试图冲进主阵地与主力汇合。
  然而他们又岂能轻易如愿?
  四千余夏山军骑兵才刚刚启程,北边的飞羽军便分出一半骑兵,返身拦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
  先前的局势再度翻转。
  那时兀林誉的职责是护住身后两万步卒,阻止飞羽军和南齐京军汇合,现在变成飞羽军拦在他们身前,阻止他们袭扰北方正在涌来的齐军伏兵。
  兀林誉此刻终于彻底醒悟,南齐飞羽军的使命既不是救援京营防线,也不是直接突袭景军后阵,而是在这片广袤的战场上通过拉扯出现在最合理的位置上,保证那数万步卒可以顺利逼近景军主阵地的后背!
  此时此刻,兀林誉只能愤怒地嘶吼道:“杀穿他们!”
  四千余夏山军骑兵从胸腔中迸发怒吼,朝着飞羽军疾冲而去!
  短兵相接,杀气冲天!
  拓特率领的两万步卒同样遇到阻拦,先前对左翼战局不管不顾的齐军主力就像是突然清醒过来,他们没有坐视这支景军进入主战场,在拓特发出号令的同时,陆沉的军令也送到清徐军都指挥使仇继勋的面前。
  这位在雍丘守城战功勋卓著的虎将没有片刻迟疑,在他冷静的指挥下,位于主战场最边缘的清徐军向西横移,继而转向对上拓特麾下的两万步卒。
  这一次拓特明显感觉到很强的阻力,不同于之前进攻对方京营防线的势如破竹,清徐军的实力显然更强。
  拓特只能压下心中的躁郁,强行冷静下来指挥各部死命往前推进。
  他必须要在主阵地被全面合围之前赶到,否则己方在这场战事里再无机会。
  和他怀有同样想法的将领很多,其中便有忠义军骑兵主将蒲察。
  在急促的鼓点声响起之前,东南面的战场上,两支景军骑兵已经占据场面上的优势。
  原因很简单,定北骑兵只有七千余人,而忠义军加上长胜军足有一万五千余骑,兵力是对方的两倍。
  在蒲察所处的位置,视线完全被遮挡,压根看不见北方的具体情形,但是他完全相信庆聿恭对战局的判断,既然他发出全军收拢的号令,意味着景军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
  因为收拢之后下一步必然是撤退。
  这一次乌林答没有再像之前那样迟疑,在注意到忠义军骑兵的动向之后,他也带着长胜军试图摆脱定北骑兵的纠缠。
  两支骑兵开始向侧翼移动,意图十分明显。
  喧嚣的战场上,血染战袍的李承恩看向远处,虽然瞧不见叶继堂的身影,但他知道对方肯定能听见这边的呐喊。
  策马挥枪,立毙一人,随即便听他高声道:“定北军,死战!”
  “死战!”
  回应他的是周遭数百儿郎的怒吼。
  “死战!”
  喊声朝外围蔓延。
  “死战!”
  远处的叶继堂和数千儿郎齐声呼应。
  景军两支骑兵想迂回往北,定北军便誓死拦在他们身前。
  兵对兵,将对将。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西面和南面的两部分景军都想快速与主力汇合,而大齐军队只想拖住他们。
  东面战场之上,吾古论率领的四千余夏山军骑兵却有着完全相反的任务,虽说庆聿恭下达的是全军收拢的命令,但是吾古论可以看见北边的情形,知道齐军奇兵已经出现,眼下他必须挡住东边来势汹汹的七星军骑兵。
  击溃他们,再与主力汇合。
  “杀!”
  吾古论一马当先,右手紧握长矛,向前猛冲而去。
  这支骑兵作为庆聿恭麾下的嫡系精锐,自负也好自信也罢,总之不会畏惧迎面而来的山匪骑兵。
  两支骑兵越来越近,这时吾古论注意到对方的阵型相对而言比较松散,不由得更加轻松起来。
  他的视线锁定在那个戴着面具的骑将身上,内劲运转全身,灌注于双臂之上。
  “给我死!”
  双方相距不到十丈,彼此都没有减速,可谓是转瞬即至。
  吾古论勃然怒喝,长矛如闪电一般向前刺出,仿若瞬间破开虚空,无数气旋浮现。
  在他对面,林溪漠然向前。
  那双面具之上,只有一双冰冷的眼眸。
  林溪双腿一夹马腹,坐骑猛然跃起。
  她手中斩马刀自上而下,寒光瞬间遮蔽吾古论的视线。
  这一刀仿佛引九天神雷于其上,刹那间风起云涌,鬼神辟易!
  吾古论作为庆聿恭麾下名列前茅的高手,对自己的武功极其自信,然而这一刻看着漫天刀光,竟然不可自制地生出惧意,下意识变招提起长矛格挡。
  刀光席卷向前,好似烈火燎原。
  斩下!
  长矛断为两截。
  继续往下!
  吾古论在千钧一发之际侧身,离林溪的斩马刀足有尺半,这原本是一个很安全的距离。
  大风起。
  林溪的眼神依旧似千年寒冰,上玄经的内劲从她周身经络奔涌而出,汇聚在双手之上,继而透过刀身绚烂绽放,悉数砸进吾古论的前胸!
  “噗!”
  吾古论猛地喷出一口鲜血,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白。
  下一刻,便见他倒飞而出,摔落在景军骑兵之中,已然毙命。
  林溪没有去看这名景军武将的尸首,她的视线锁定在远方的景军王旗之上,旋即策马向前,斩马刀无数次扬起又落下,率领五千名七星军儿郎狂飙突进。
  两支骑兵交错而过互有伤亡,但是夏山军因为吾古论战死,再度集合的速度明显要慢一些。
  一步之差,局势骤变。
  七星军骑兵在林溪的率领下,压根没有理会对方,径直朝景军后阵奔袭而去!
  第569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主战场以北,金吾大营三万将士和三千余沙州土兵齐头并进。
  陈澜钰披甲执刃,神情沉稳。
  但是他的心情却如滚沸的烫水一般。
  身为萧望之亲自培养出来的大将,其实他不愿意待在京城那个是非之地,更愿意留在边疆与强敌周旋。
  但他无法拒绝天子的旨意,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心怀忠君报国之念。
  面如平湖之下藏着的是热血二字。
  早在几个月前,那时他还在京城,陆沉特地找到他交待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带着金吾大营定威军和立威军悄然南下,再转道往西长途跋涉。
  进入沙州地界后,他带着陆沉的亲笔信找到洛耀宗和洛九九父女,然后便领兵借道沙州继而往北,在沙州土兵的引领下,没有选择从飞鸟关直接北上,而是从一条极其隐秘的小路斜插而行,因此避开了飞鸟关北边景军的注视。
  陆沉对他说,齐景大军将会在雍丘城外决战,说实话陈澜钰很难坚信。
  三万将士经过几个月的艰难跋涉,走过了两千余里,终于成功绕到雍丘城的西北面群山之中。
  直到此时此刻,陈澜钰才知道陆沉的谋划全部成真。
  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虽然他在外人眼中的形象是一名儒将,虽然他越来越适应京城的生活,但是他知道自己心中热血依在。
  距离景军阵地越来越近,陈澜钰握紧长枪,紧接着便看见一幕让他很意外的景象。
  有人比他更激动,动作比京军将士更快。
  洛九九冲在最前,数千沙州土兵发出鬼哭狼嚎一般的声音,猛然加速冲向严阵以待的景军后阵。
  就好像他们才是真正的齐军。
  厮杀骤起,沙州土兵迅猛突进!
  陈澜钰领大军掩杀而来,他只是稍微看了几眼,就惊讶地发现这群土兵的战力竟然异常强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