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29节
现在要动李适之必然会引发一连串的恶劣后果,而且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李道彦已经老了,他能感觉到死亡的滋味越来越清晰。
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培养一个新的继承人,虽说他对李公绪寄予厚望,可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瘦弱的肩膀怎么可能扛得住锦麟李氏这副千钧重担?
李适之似是不知道老父的心思,愧然道:“儿子这两年昏招频出操之过急,万幸有父亲力挽狂澜,才没有让锦麟李氏走上歪路。如今陛下大势已成,再做无谓的顽抗只是徒劳,我等退一步才能风平浪静。”
李道彦微微颔首,轻叹道:“我已经让李玉良调派人手随云义而去,一者暗中保护他,二者确保他不再胡闹。你是他的父亲,终究是血脉之亲,纵然今日没有出门再见一面,为父也知道你心里不太舒坦。陛下饶了云义一命,为父身为李氏家主,自然会保证他好好地活着。”
“多谢父亲宽宥那个不孝子。”
李适之躬身一礼。
李道彦摆摆手道:“回去吧,等过段时间京中安定下来,你再去刑部当值。”
“是,父亲。”
李适之恭敬地行礼告退。
回到东苑内书房,李适之缓步走到桌旁,上面摆着一张棋盘,两方棋子犬牙交错,其势颇为惨烈。
李适之平静地坐在桌旁,棋盘上相互绞杀的棋子落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名字。
天子、皇后、皇子、宰相、枢密使、京军主帅、边军都督,乃至于从中枢到地方的一众主官。
“父亲目光如炬,我知道无论作何举动,想要彻底瞒过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才会用这些笨拙的阴谋,让您相信这只是世家大族最后的挣扎。”
“其实我从未想过要和陛下作对,因为这件事的风险太大。”
“陛下有很多优点,我最敬佩他的耐心,隐忍十余年终于达成夙愿,如此心志委实令人畏惧,因此我又怎会冒着身死族灭的危险去挑动陛下的怒火?我只是在模仿陛下,如何设立一个目标,如何一步步完善这个目标,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所以,我只是在帮陛下揪出那些坏人,然后尽可能地让他们领略一下陛下的手段。”
“或许父亲已经忘记,侯玉在成州第一次谎报军情的时间,恰好是我去成州担任益通知府的一年之后。当然,我没有直接和侯玉接洽,只不过是用了一些手段挑起他的野心。我劝服父亲将侯玉调来京城,便是要让他成为陛下第一个开刀的对象。”
“侯玉是第一个,但三皇子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只有鲜血和死亡的恐惧,才能让一盘散沙渐渐走到一起。”
“棋至中盘,时日方长。”
“终有一日,父亲会明白您当初选择我接手李家的基业,这是一个极其英明的决定。”
李适之淡淡一笑,抬手复上棋盘,只听棋子碰撞作响,犹如金石之音。
第416章 【西北望】
文德殿,东暖阁。
这里大抵能算作李端的御书房,偶尔他会在此处召见大臣,当然只有少数重臣才具备这个资格。
相较于那些至少年过四旬的重臣,陆沉的年纪很容易遭人妒忌。
走在前方引路的大太监吕师周虽然不会嫉妒陆沉,却也难免生出几分感慨,他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只是宫中一名专司跑腿的小黄门,而陆沉已是可以进入东暖阁和天子共商国事的顶尖武勋。
暖阁内,李端站在桌前挥毫泼墨,从纸上龙飞凤舞的字迹可以看出他的心情不错。
旁边肃立着一位年轻男子,正是二皇子、相王李宗本。
“过来看看朕的字如何?”
李端抬头望向陆沉,略显消瘦的面庞上浮现一抹温和的笑意。
陆沉依照规矩行礼,随后走进御案望向纸上的字迹,凝神看了片刻之后说道:“陛下,臣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对书法更是一窍不通,肯定不比其他大人能够说得头头是道。在臣看来,陛下的字姿态飘逸又不缺霸气,比臣的字强出太多。”
“世人皆言陆沉杀伐决断气冲霄汉,京中一帮纨绔子弟暗地里骂你是边疆蛮夷,无论评价好坏与否,都是在说你性情刚直宁折不弯。”
李端将紫毫笔放在架上,打趣道:“但是他们不知道你也会拍朕的马屁。”
陆沉微微一笑。
站在旁边的二皇子作为暖阁内唯一的旁观者,倒也没有过分拘谨,诚恳地说道:“父皇,陆侯素来至诚至性有话直言,他既然这般说,心里肯定便是这般想。”
陆沉在见到二皇子的那一刻便知道天子已经下定决心,储君之争很快便会结束,于是顺势说道:“相王殿下确实很了解臣的性情。”
他极少这般厚着脸皮,偶尔表露一下自然有着极佳的效果。
听着这两个人一唱一和,李端不由得爽朗地笑起来,显然此刻他的心情颇为舒畅。
“今日召你入宫,其实无甚大事。”
李端返身坐在龙椅上,温言道:“你对北边的局势如何看待?”
从年初的河洛之战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有余,江北始终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在燕帝张璨死去之后,北燕朝廷便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
王安等重臣在景朝的指使下,从京山张家找来一个五岁的小娃娃继任为帝,依靠朝廷中枢维系着整个官府体系的运转,而景朝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利用这些年打下的基础对各地达成更进一步的控制。
如今北燕河南路、渭南路和京畿地区基本处于景军的掌控之下,仅有江北路和残存的沫阳路部分疆域还能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换而言之,只要景帝愿意,北燕的大部分疆土随时都可以直接归入景朝的版图。
靖州和定州都督府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因为景军不可能甘心吞下河洛之失的苦果,他们的报复必然会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陆沉在京中虽然十分忙碌,但他并未放松对北边的关注,如今他有军方、织经司和陆家自行组建的消息渠道,基本能够及时了解北边的情况。
定北军骑兵和宁远军步卒已经渐具规模,李承恩和柳江东这两人按照陆沉的指示,一丝不苟地打磨着这两支军队。
沉吟片刻之后,陆沉冷静地说道:“陛下,现在是八月上旬,天气相对来说还很炎热。”
一般而言,除非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做,这个时代的军队行动都会避开六月到十月初之间这段最燥热的时期。因为依靠眼下的后勤条件,士卒们穿上闷热又不透气的甲胄,在烈日下站上半个时辰便如水浸一般,根本无法坚持太久,更遑论行军打仗。
天冷可以靠衣物御寒,天热总不能赤膊上阵。
倘若主将坚持在酷热难当的时候用兵,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甚至有可能导致群体哗变。
李端虽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对这些基础的常识并不陌生,毕竟以往他时常会和厉天润书信往来,询问一些关于战事的细节。
他微微颔首道:“此言不假,只是冬天不会太远。”
“臣也想过边疆的安危。在臣看来,这次景朝不会像吞并赵国那样大规模用兵,更大的可能性是小股精锐迂回突袭。”
“为何?”
“前两年的战事当中,虽说我朝边军的对手大多是燕军,但是景军并非一直做壁上观。雷泽之战,我军应对景军两万步卒和八千骑兵,最终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让景军在正面战场战无不胜的神话彻底破灭。河洛之战,负责守城的景军确实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是他们在河洛城墙的庇护下被我军直接破城,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同样能打击景廉人的嚣张气焰。”
陆沉在说起这些由他谋划并主导的战役时,神情依旧十分平静,并无半点夸耀之色。
李端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厚。
站在旁边的二皇子看着侃侃而谈的陆沉,心里不禁生出一抹向往,只是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职责,假如没有意外的话,他将来也只能待在这座恢弘的皇城里。
陆沉继续说道:“说到底,景军已经领教过我朝边军的厉害,实力对比已非十五年前那般悬殊。所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景军承受不起第三次大败,那样会动摇景廉人不断向外扩张的根基。从景国皇帝的行事来看,他崇尚积累优势然后一蹴而就,一如他侵吞赵国和伪燕的手段。此人拥有足够的定力,他不会气急败坏地复仇,必然是先以小股精锐袭扰我朝边境,一者试探我朝边军的实力,二者寻找我方防线的破绽。”
李端频频颔首,赞道:“爱卿此言,令朕豁然开朗。”
二皇子亦是面露敬佩之色。
陆沉谦逊道:“陛下谬赞。对于边军而言,当下最重要的便是扎紧口袋,不给敌军可乘之机。等陛下完成内部的调整和改良,边军有了更加强大的后盾,那时便可与景军正面较量。细论各地防务,靖州有厉大都督坐镇自然无需担忧,十几年前鼎盛时期的景军都未能突破他的防线,更不必说现在。臣唯担心定州之地,那里收复时间很短,民心尚未尽归大齐,再者李大都督……”
他倒不是刻意小瞧李景达,问题在于统领京军和坐镇边军是两个概念。
李端沉默片刻,缓缓道:“朕明白你的担忧。从这半年的奏报来看,李景达做得还算不错,但是朕也知道他在京城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而且这次被派去定州肯定想着建功立业。这样吧,朕立刻让许佐带着圣旨前往定州,严令他不得主动寻衅景军,务必坚守为重。”
陆沉登时放下心来。
定州两大门户,北边的定风道有宋世飞的飞云军坐镇,西边的清流关有段作章的来安军固守,只要李景达不搞什么幺蛾子,想要挡住景军的进攻并不困难。
许佐身为御史中丞,论品级自然远远低于定州大都督,但是陆沉很清楚天子对此人的看重,他将来基本就是下一任的御史大夫。
这种简在帝心的能臣去定州监军,给李景达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乱来。
想清楚此中关节,陆沉便微笑道:“陛下圣明。”
李端笑着摆摆手,话锋一转道:“如今朝中还算稳定,各项变革也在逐步推行,你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操练京军,不过朕还有一件事情希望你去做。”
陆沉拱手道:“请陛下示下。”
李端沉吟道:“两年前朕问过伱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当时朕便提过沙州七部,不知你可还记得?”
陆沉敏锐地回道:“陛下想让臣去西境走一遭?”
李端起身走到西侧的木架旁,望着架上悬挂的天下疆域图,抬手在沙州所在的位置点了点,悠悠道:“沙州虽然人丁不多,但是实力并不弱,朕并不完全相信那个名叫洛九九的女子之言。侯玉虽然可憎,沙州七部亦非绝对清白。朕这些年思之再三,很想解决这个隐患,只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他转身望着陆沉,温言道:“洛九九乃是雅隆部头人之女,朕能看出来她对你颇为信任,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契机。如果能和沙州七部摒弃前嫌,朕便少了一块心病。再者,沙州七部掌握着衡江上游连接北地的通道,朕不能确定景廉人能否看到这一点,但是总得防患于未然。”
陆沉微微颔首。
李端继续说道:“朕的第三个考量是,你在京城练兵不说没有效果,但是肯定比不上边疆的淬炼。金吾大营除了陈澜钰麾下的定威军,其他三军还不够格去江北应对景军,但是往西边走一遭问题不大。你可以从金吾大营中甄选出一万余人,带着他们前往沙州历练一番。此行你的任务是尽力和沙州七部交好,最好能订立友好盟约,沙州人素来守信,不会像景人那样出尔反尔。”
天子的考虑很全面,这个任务虽然艰难但是不存在太多的危险。
陆沉望着天子从容淡定的神情,忽地重复问道:“陛下真的想让臣在这个时候去沙州?”
李端直视着他的双眼,洒然一笑道:“没错。”
二皇子站在旁边静观,自然感觉到这番对答极有深意,然而这是他第一次在东暖阁内旁观天子和重臣的交谈,显然做不到一眼看穿这些人的心思。
他只是隐隐觉得陆沉的表情有些凝重,似乎去沙州安抚七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陆沉没有继续啰嗦,朝着天子拱手一礼道:“臣领旨。”
李端点点头,目露欣慰之色。
第417章 【射天狼】
山阳侯府。
自从陆沉决意关停陆家商号在京城的店面,总管家陈舒一下子变得清闲起来。
侯府屋宇延绵占地广阔,需要陈舒操心的地方却不多,因为府中仆人都是陆通让他从广陵带来的老手,不需要他从头开始教起,再加上知根知底自然放心。
另外一点,府中正经主人只有陆沉一个,他又不是那种喜欢热闹排场的性情,因而这座偌大的侯府甚至有些冷清。
缺一个女主人啊。
陈舒时常这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