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236节

  其实庞师古的武功不弱,当年便是依靠一手犀利的刀法在军中立足,但是这些年养尊处优难免懈怠,而且他的敌人委实太过疯狂。
  死亡的恐惧涌上心尖,各处伤口带来的剧痛让庞师古身体向前一个趔趄,这时两名禁卫出现在他身后,同时抬手按住他的肩膀,抬脚踹向他的膝弯。
  “扑通”一声,已经没有力气挣扎的庞师古朝着龙椅的方向跪下,他的身体猛地剧烈颤抖起来,慌乱地喊道:“莫要杀我——”
  话音尚未落地,又一名禁卫双手紧握特制的大刀,用尽全身力气挥刀砍下!
  鲜血朝前喷洒,庞师古的首级骨碌碌滚出几步外,瞪圆的双眼正对着龙椅前方张璨的尸首。
  如此爆裂的一幕却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因为此刻绝大多数朝臣都处于死亡的边缘,他们想跑跑不掉,想挡挡不住,只能沦为禁卫军刀下的亡魂。
  在西南边的角落里,左臂无力垂下的宰相王安蹲在墙边,他身前是五名三四十岁的官员,为他勉强筑起一道屏障。
  自从得知陆沉的计划,王安便在有意识地挑起张璨的怒火,同时暗中帮他遮掩。否则仅凭张璨和封黎二人,在这座四面漏风的皇宫中密谋大事,怎么可能瞒得过察事厅的眼线。
  然而张璨不知内情,自然不会放过这位翟林王氏的家主。
  王安能做的极其有限,他只能依靠王家在朝中的几张底牌保护自己。
  即便这些人武功高强忠心耿耿,在眼下比战场更凶残的杀戮中,王安亦好几次陷入险境,左手和右腿各中一刀,鲜血染红了官服。
  如果不是殿外的三十余名景廉族高手冲进来,吸引了大部分禁卫的注意力,王安自忖今日必死,仅凭眼前这几人的保护绝对活不下来。
  而对于这些景廉族高手来说,从大门到御阶之上,这短短三十余丈的距离竟然如此漫长。
  他们自然无心理会那些燕国大臣的生死,只想尽快赶到庆聿怀瑾身前,可是他们的对手是一群被杀戮刺激到癫狂的禁卫军。
  若论单打独斗,这些高手自信可以轻易解决一名禁卫,但眼下是生死相搏,一方只想冲破阻碍赶去救人,另一方却抱着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想法,结果可想而知。
  从三十余丈到十五丈之内,这一半的路程便有十二名景廉族高手丧命,虽说他们杀死了至少三十名禁卫,所有人心里依然不断冒着寒气。
  “殿下,快撤!”
  眼见无法立刻赶过去,面前依旧是源源不断冲上来的禁卫,景廉族高手的领头之人只能高声怒喝。
  这四个字传入庆聿怀瑾耳中,她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她身边的亲卫已经倒下两人,萧军身上出现三道伤口,对面二十余名禁卫只有八人还能站立。
  放眼望去,殿中已经是尸山血海,一个又一个心腹亲随倒在血泊之中。
  目睹此情此景,庆聿怀瑾只觉心中一股暴戾之气喷涌而起,旋即发出一声轻斥,朝着正前方的尹尚辅踏步而进,犹如一道闪电转瞬即至。
  长刀自上而下,带起一片风雷声。
  尹尚辅不敢硬挡,拧身往旁边一让。
  庆聿怀瑾刀尖点地,顺势身体腾起,抬腿踹向尹尚辅。
  这一脚若是被踢实,不死也会重伤,尹尚辅于间不容发之时抬刀一挡,恐怖的力量瞬间震得他虎口发裂,往后连退数步。
  庆聿怀瑾趁势向前,不再有丝毫保留,浑身内劲喷涌而出,刀光似惊鸿一念,转眼间连斩三人。
  她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褪,旁边的萧军大惊失色,郡主殿下这是用燃烧自己的方法杀出一条血路!
  “走!”
  庆聿怀瑾没有任何废话,带着萧军等人冲入人群之中,但见她青丝散乱汗湿鬓边,脸色越来越白,手中长刀却越来越狠,硬生生撕扯出一条缝隙,与前来救援的景廉族高手汇合。
  不到三十人在庆聿怀瑾陷入暴走状态的带领下,终于冲到太极殿前门。
  当此时,外面杀伐声陡然大作!
  庆聿怀瑾第一个冲出太极殿,远处广场边缘出现景军士卒的身影,她立刻带着还能动弹的下属去往前方汇合。
  只要进入景军阵中,太极殿内无论是张家死士还是突然冒出来的南齐高手,都无法对她造成威胁。
  五十余丈的距离,双方快速接近,景军将领自然也瞧见了庆聿怀瑾的身影,然而还没等他大喜过望地招呼,脸色遽然一变。
  太极殿后方,无数淮州军步卒从两侧绕行奔袭而至!
  景军将领只扫了两眼便断定敌军的兵力远在自己之上,这一刻他不禁大惊失色。
  鲍安和苏云青自然也能瞧见南边的景军,以及正往景军靠近的一群人。
  广场之上,庆聿怀瑾单手持刀,快速向前奔跑。
  景军将领心中刹那间泛起很多念头,最终化作一片决然:“殿下快撤,末将领兵挡住敌人!”
  两人逐渐接近,庆聿怀瑾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蒲察敬才,现为千夫长!”
  “我记下了!”
  庆聿怀瑾终究不是那种矫情的性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这个人,然后通过他去确认千余士卒的身份,将来给他们的家人一片领地,以报答他们今日舍命相救的恩情。
  大风呼啸吹过,身后爆发出连绵不断又格外惨烈的厮杀声,庆聿怀瑾始终没有回头,她双唇紧抿脸色一片冰寒。
  片刻过后,光华门已然在望。
  对于庆聿怀瑾和她身边仅剩的二十余名亲随而言,四丈长的门洞似乎格外遥远。
  终于冲出门洞,光明复现。
  庆聿怀瑾艰难地喘着气,先前为了摆脱那些南齐高手的纠缠,为了杀退那些疯狂的张家死士,她几乎耗尽身体里所有内劲。
  “殿下——”
  萧军担忧地凑近,然而还没等他说出后面的话,庆聿怀瑾便猛地抬头望向前方,眼神锋利如刀。
  千骑卷云岗,马蹄声惊雷。
  洪流漫过御街,将庆聿怀瑾和她的亲随堵在光华门外。
  这是一支极其精锐的南齐骑兵,比之庆聿恭的亲卫营亦不逊色。
  三千余骑将御街填得满满当当,已经筋疲力尽的景朝权贵犹如笼中囚鸟,逃无可逃。
  人群之中,陆沉策马徐进数步,望着不远处陷入绝境的年轻女子。
  宫内是数千精锐步卒,宫外是煌煌铁骑,局势一目了然。
  庆聿怀瑾看着对面那位跨过千山万水杀至河洛、摧毁一切阻碍出现在她眼前的年轻男子。
  场间沉默而又肃然。
  她缓缓握紧刀柄,忽地自嘲笑了起来。
  然后向前,不断向前,孤身一人向前。
  “殿下!”
  萧军等人惊恐而又慌乱地大喊起来。
  庆聿怀瑾却仿佛没有听见,她眼中只有陆沉一人,快步冲过不算遥远的距离,然后催动全身仅有的力气灌注手臂。
  锐士营三千余骑沉默地望着,在没有得到明确的命令之前,没人上前拦阻。
  庆聿怀瑾知道自己的招式没有多大威力,但她没有丝毫犹豫,眼中满是决然死志,倔强地冲到陆沉面前。
  跃起!
  扬刀!
  纵死又何妨!
  第304章 【刻骨】
  凛凛风中,庆聿怀瑾怀着必死之心挥出那一刀。
  因为之前身陷嘈杂的太极殿内,全部心神放在惨烈的战斗之上,她并不清楚城上战事的变故,但是当她看见淮州军步卒和骑兵的先后赶到,对于局势的变化便已大致有了判断。
  当景军失去城墙的屏障,敌人破城而入,两边进入巷战阶段,淮州军便可发挥兵力上的优势,对景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
  眼下谋良虎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刻放弃河洛,保全有生力量,等待庆聿忠望领兵回援。
  庆聿怀瑾不知道陆沉为何能攻入城内,但她确定对方很难守住河洛,因为对于整个景朝而言,河洛城是辐射及掌控泾河以南区域的核心,这不止是庆聿一族的利益。
  一旦河洛有失,景朝会不惜一切代价挥军南下。
  故而谋良虎应该带兵出城,尽可能避免陷入敌人的包围,将来自然可以卷土重来。
  问题在于她无法脱身,谋良虎便不敢率军离去,甚至有可能因为投鼠忌器而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这是庆聿怀瑾无法接受的结局。
  更何况她深知景朝和南齐之间的恩怨,那是数十万条人命结下的血仇,她身为常山郡王之女、景朝的永平郡主,落入敌人手中会有怎样的凄惨遭遇?
  这不需要多么聪慧才能想到答案。
  无论公私,摆在庆聿怀瑾面前只有一条路。
  从她看见陆沉开始,到她决定向前为止,这短短的时间里她便想明白这些事,因此毫不犹豫地踏上这条路。
  光华门外,一幕古怪且诡异的情景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二十余名景廉人此刻的选择不尽相同,有人踏步向前欲追随庆聿怀瑾,有人则有心无力停在原地,还有一些人伤势发作面容狰狞。
  另一边,淮州锐士营三千余骑兵呈半圆形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
  陆沉一手勒着缰绳,一手提着长枪,目视前方,神情漠然。
  一抹身影冲过五六丈的距离,及至陆沉跟前,腾身挥刀而起。
  在庆聿怀瑾启动的时候,李承恩便已经来到陆沉身旁。
  以他接近武榜中册的实力自然能看出来那女子已是强弩之末,即便是陆沉刚进宝台山时候的武功都能应对,更不必说在林溪、林颉和尉迟归的轮番教导下,陆沉的武功进步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如今李承恩也没有轻松击败陆沉的自信,所以他根本不担心庆聿怀瑾最后的挣扎会对自家少爷造成威胁,他只是在防备对面那群景廉人当中有隐藏的高手,同时很好奇接下来的场面。
  少爷会不会放过那位景朝郡主?
  亦或是顺着对方的心意将其杀死?
  当此时,陆沉抬眼望去,只见庆聿怀瑾高高跃起,身前破绽尽出,眼中是一片冷漠的死灰色。
  他脑海中忽地闪过一幕,在东阳路境内的官道上,庆聿怀瑾在百余骑兵的簇拥中横冲直撞,那个不小心挡路的燕国百姓被一顿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虽然两人已经交手很多次,但其实这才是他们第一次以本来面目相对。
  东阳路那次偶遇,庆聿怀瑾身着男装不施脂粉,陆沉则是乔装易容而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