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67节

  黄显峰目光略显怪异地看着郑思充,不知这家伙突然冒出来凑什么热闹,只是在这种场合也不便呵斥,便对陆沉说道:“陆都尉,大都督在府中等你。”
  陆沉点点头,便牵着马和黄显峰迈步入城,李承恩等人则跟在后面。
  黄显峰往后面望去,旋即好奇地问道:“怎么不见尉迟前辈?”
  陆沉道:“回到淮州境内后,尉迟前辈说是去办件私事,要离开一段时间,后面他会直接来找大都督。”
  黄显峰微微颔首,不再多问,由衷地赞道:“陆兄弟在北边指挥的这一仗十分惊艳,愚兄在听大都督说过细节之后,唯有五体投地四字可以形容当时的心情。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燕景联军两万余人就像是陆兄弟的提线木偶一般,实在是令人惊叹。”
  “黄大哥谬赞,此战主要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再加上七星帮高手云集,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陆沉微笑带过,话锋一转问道:“这半年来家中情况如何?”
  黄显峰听到他的用词,只觉心中更加熨帖,便答道:“如今镇北、来安、飞云三军驻守来安防线,坪山、泰兴、广陵三军则在后方整兵备战。双峰山西边,江华、旬阳二军枕戈待旦,随时都可以北上进军。咱们淮州九军,除了盘龙军镇守关隘,其余八军厉兵秣马,只待大都督一声令下便可举旗北伐。”
  陆沉心中了然,对方应该是遵照萧望之的叮嘱,将淮州军的近况告知自己,以便他对淮州局势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
  黄显峰继续说道:“这大半年来陛下和右相排除万难,给淮州和靖州送来了大量粮草和军械,足以支撑我们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
  陆沉想起当初在京城时,天子和薛南亭对自己的承诺,不禁有所触动:“这般说来,北伐之战势在必行。”
  黄显峰颔首道:“是的,现在就等陆都尉回来,大都督需要参考你的意见。”
  陆沉并未过分自谦,他两次横穿北燕境内,去过河洛城逼死了陈景堂,带着几千绿林草莽硬生生击溃两万多燕景联军。如果再算上去年他全程经历的几场战事,如今淮州军内除了萧望之本人,比他更熟悉北燕朝堂、军队和地形的人寥寥无几。
  约莫一炷香过后,陆沉大步走进都督府,李承恩等人则在前院等候。
  后宅书房,萧望之将陆沉上下打量一番,满面赞许之色:“好,往北边走了一趟,磨砺得愈发精明强干,已有大将之风。”
  陆沉抬眼望着这位年近五旬的淮州大都督,发现半年过去对方苍老了不少,唯独那双虎目精光熠熠,似有气吞山河之势。
  他心有所感,上前一丝不苟地躬身行礼,语调恳切:“多谢萧叔的提携和照拂。”
  “关键是你自己争气。”
  萧望之将他扶起来,微笑道:“坐。”
  两人落座,亲兵奉上香茗便退下。
  萧望之感慨道:“伱跋山涉水旅途辛苦,我本应该放你几天假,让你回去好好休养一阵,只是边疆局势箭在弦上,少不得要你再坚持坚持。”
  陆沉从容地说道:“萧叔,这一路有赖织经司的妥善安排,其实也不算很辛苦,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我感觉各方面状态都没问题。关于北伐一事,只不知萧叔和厉大都督打算从何处入手?”
  萧望之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淡然道:“在最初的计划里,我们准备先在沫阳路进军,营造出去年那般声东击西的假象,然后让你带着七星军袭扰东阳路北部,在关键时刻急行军斜插涌泉关背后,同时淮州军主力全力攻打涌泉关。只要拿下涌泉关,青田城便唾手可得。”
  陆沉平静地听着。
  萧望之继续道:“后来收到你的急报,既然七星军暂时无法出山,那我们便修改计划,以虚虚实实之策开启北伐。大体说来,伪燕东阳路的青田城和涌泉关,沫阳路的雍丘、新昌和石泉等地,都在我们的攻略范围之内。”
  陆沉脑海中浮现这些地名的具体位置,皆是北燕境内的战略要冲,拿下任何一处对北燕都能造成相当沉重的打击。
  他思忖片刻,缓缓道:“沫阳路战线太长,最好还是将重点放在青田城和涌泉关。不过,伪燕肯定也明白这一点,他们选择和七星军和谈,便是不想分散精力,这两处的防守必然十分坚固。”
  萧望之忽地轻声一笑,从大案上拿起一个硕大的信封,递给陆沉说道:“你先看看这个。”
  陆沉接过打开,先从里面取出一张纸,入手便知是地图。
  他将地图摊开,只看了几眼便神色微变。
  “这……这是伪燕东阳路的地形图?”
  “没错,这张图绘制得相当精细,下了非常多的功夫。”
  陆沉压制着心中的惊讶,仔细看着这张地图,喃喃道:“萧叔,难道你策反了伪燕皇帝?”
  萧望之哑然失笑,摇头道:“这是你的功劳。”
  陆沉渐渐平复心情,这份地形图肯定是燕国内部高层送来的,而且这个内应的地位肯定相当高,否则不具备绘制出这种精细地图的实力。
  他抬头看向萧望之,试探性地问道:“王师道?”
  萧望之没有故作玄虚,直接揭开谜底:“这是翟林王氏送来的礼物。”
  翟林王氏……
  陆沉心里立刻浮现王骏这个名字,随即又摇了摇头,王骏只是旁宗偏支弟子,即便是他父亲王绍在翟林王氏也没有这样大的影响力。
  萧望之非常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因为先前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他也颇为震惊,因而微笑道:“翟林王氏这一代的家主王安如今是伪燕宰相,我大概能猜出他这样做的原因。像翟林王氏这种枝繁叶茂的世家门阀,本就擅长左右逢源,不会一直做伪燕乃至景朝的忠臣孝子。去年我们边军大胜,今年你又在北方颇有建树,王安显然是意识到天下大局在发生变化。故此,他这次投石问路是为了以后的转向做准备。”
  陆沉亦笑道:“这些世家门阀还真以为自己有操纵棋局的能力。”
  “至少目前的局势里,翟林王氏的选择很重要。”
  萧望之温和地修正他的观念,继而道:“但是这份礼物还不够关键,相较于东阳路全境,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敌人在边境上的兵力配置,若能策反一两名关键将领,必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我急忙将你喊回来的原因。”
  陆沉何等机敏,当即便领悟他这番话的深意,于是抬眼望着对方,好奇地问道:“萧叔,王家想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
  不知为何,萧望之忽地陷入迟疑,片刻后说道:“我已经让黄显峰整理好军情资料,他会送到你的住处。回去后,你先研究一下这些资料,争取尽快做出一份完整的北伐方略。有些事我实在不方便说,你父亲会告诉你。”
  “我爹来了?”
  陆沉面露惊喜之色。
  萧望之颔首道:“十日前便来了,他在你的住处等你。”
  陆沉便起身告辞,他当然好奇萧望之那番未尽之言,不过对方已经将话挑明,他只好回去折腾一下老头子。
  与此同时,城北那套宅院里,陆通在正堂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纠结之色。
  “老爷,少爷进了都督府,估计一会就回来了。”
  管事陆山满面喜色地近前禀报。
  “嗯,知道了。”
  陆通应了一声,旋即惆怅一叹,又带着几分不为人知的骄傲。
  自己的儿子这般出色,究竟该如何是好?
  第216章 【满面桃花】
  “拜见父亲大人。”
  光线明亮的正堂内,陆沉一丝不苟地行礼。
  陆通连忙将他扶起来,观察片刻后说道:“瘦了些,也黑了些,不过吾儿还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
  陆沉坦然受着老父亲的打量,笑问道:“父亲近来身体可还安康?”
  “我一切都好,咱家的生意在淮州境内畅行无阻,在江南各地也有进展,只是担心你在北边遇到麻烦。先前得知你在河洛城弄出好大动静,往后可不许再这样了。你要知道那是河洛城,伪燕察事厅和景朝的高手藏龙卧虎,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险境。”
  父子二人对面而坐,陆通一本正经地训示着。
  陆沉历来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在老头子面前,心里总会生出几分柔软的情绪,因而老老实实地听着,又道:“是,父亲,我记下了。”
  陆通见状便停止教训,关切地问道:“回来的路上有没有遇到麻烦?”
  陆沉淡然地道:“很安全,织经司和咱家的人安排得很妥当。父亲,我有件事要同伱商量,家里在北方的人手以及那些暗中的眼线耳目,我准备交给谭正和邹祖年他们打理。这几人随我去过京城和北边,足够忠心,能力也不弱。”
  陆通直白地说道:“往后家中的事情你做主就行,不必特意来问我。”
  陆沉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老头子即便这样说,暗中肯定会保留一些手段,这并非是不信任他,而是一个浸淫人心鬼蜮数十年的老手该有的谨慎。
  叙过别情之后,陆沉决定直入正题,略显紧张地说道:“我先前让人送回广陵的信,父亲有没有收到?”
  陆通笑吟吟地看着他,老怀甚慰地说道:“收到了,你和林溪那丫头本就是天作之合,你们结为夫妻再好不过。不过婚礼倒也不急,你们都才刚满二十岁,正处于给将来打基础的关键时期,稍微等个一两年都行。反正我和林颉如亲兄弟一般,你们又在山里定了亲事,就算皇帝老子也毁不掉这桩婚事。”
  他的反应在陆沉的意料之中,毕竟当初林溪远赴广陵向陆沉传授武功,两个年轻人朝夕相处,陆通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只是这个“一两年”似乎略有些奇怪,陆沉便顺势说道:“父亲,如今北伐之战势在必行,我军必然会收复伪燕东阳路,届时淮州和宝台山将连成一片。我估计这大概需要半年左右,也就是说半年后我就可以迎娶师姐,不需要拖延太久。”
  陆通搓了搓手,岔开话题道:“方才你去见萧望之,他有没有对你说些什么?”
  陆沉已经意识到老头子心里藏着古怪,又想起先前萧望之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愈发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那般为难,让这对久历风雨饱经沧桑的老兄弟难以启齿?
  他倒能沉得住气,便平静地回道:“只聊了一些军事上的话题,还有,萧叔告诉我,翟林王氏向我们释放善意,似有改弦更张之意。”
  “就是这件事。”
  陆通叹了一声,哭笑不得地说道:“王家另有所求。”
  陆沉对此并不意外,翟林王氏传承数百年,枝繁叶茂家大业大,想要调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总不可能没有任何要求便成为齐朝的内应。他们只是在左右逢源,并非是要做齐朝的大忠臣,否则当年就不会轻易投靠景朝。
  在陆沉想来,王家需要南齐接纳,并且有切实的保证将来不会被清算,最好还能谋取足够的利益。
  这件事显然光靠萧望之还不能决定,必须得到京中天子的首肯。
  虽说陆沉现在已经站在台面上,可以参与边军在大方向上的决策,但他距离真正的权力中枢还有些远,眼下还没有资格参与到齐朝和翟林王氏的接触当中。
  “父亲,王家无论想要什么,应该是萧叔和天子决定的事项,跟咱们陆家没关系吧?”
  陆沉凝望着老头子的双眼,略带狐疑地问道。
  陆通摇头道:“原本应是这样,但是王安提出来一个请求,他希望你可以迎娶王氏女。”
  宛若一道闷雷凭空砸落。
  任凭陆沉思绪敏捷见多识广,又有两世为人的经历,也想不到此处竟然有这般转折。
  乍闻此言,他虽然还不至于失态,却也是面色古怪,缓缓道:“这些高门大族……千百年来始终跳不出那点门道。难道王安以为我必须得娶了王氏女,淮州军才能收复东阳路?又或者说,我娶了王氏女之后,她就可以左右我的想法?”
  “联姻一事,确是这些世家门阀维系势力进而盘根错节的不二法门。”
  陆通悠然一叹,继而道:“只是我也没有料到,他们会将主意打到你的身上。不过后来经过萧望之一提醒,我倒也能理解那些人。你如今风头正盛,自身的能力无可挑剔,又有萧望之和厉天润摆在明面上的器重,兼之天子对你也是赞不绝口,你年纪又将将好,委实挑不出比你更合适的人选。”
  陆沉失笑道:“这般说来,被他们看上是我的荣幸?”
  “我和萧望之自然不会这样想。”
  陆通的表情严肃起来,他不希望陆沉有任何误解,以为他们这些长辈要强逼着他去娶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子,随即解释道:“王家的姿态放得很低,他们对萧望之表示,当年翟林王氏被景朝兵锋所指,不得不低头臣服,但本心里绝非想要投敌,只是王家人口上千,若不顺从则有族灭之祸。如今他们掌握了一些权力,自然希望能重新归于大齐治下,可又担心将来会遭到清算。”
  陆沉冷静地说道:“所以他们希望用这桩婚事多上一道保全的手段?”
  “是。”
  陆通微微颔首,端起茶盏润润嗓子,继续说道:“天子赏识你倒在其次,关键在于你在边军中的地位,以及你和两位实权大都督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你将来必然会身居高位,而且连皇家都不会轻易动你。你和王氏女成亲,意味着陆王两家便是一体,这远比大齐朝廷口头上的承诺更有用。”
  陆沉默然不语,王安的考虑倒也周全——只是并未考虑过他是怎样一个人。
  陆通温言道:“至于这件事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翟林王氏在北地的根基很深,在民间的影响力尤大,甚至比王安明面上受人胁迫的宰相职位更重要。一旦你迎娶王氏女,你便拥有了一支底蕴深厚的世族力量,将来你无论想做什么,这股力量都不容忽视。”
  “其次,这层关系确立之后,王家对我们边军的支持便不只是一张东阳路的地形图那般简单。不论是王安在伪燕朝廷所能掌控的力量,还是翟林王氏本身的实力,乃至于他们在北地经营数百年的人脉,都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举个例子,当初江华城守将孟智祥被王绍劝降,让咱们的军队免去了很大的损失,而王绍只是翟林王氏的偏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