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65节

  陆沉并不意外,他原本就没想过要瞒着这位泰山大人,只是有些事没有必要告知旁人,因此坦诚地说道:“因为七星军需要时间沉淀,如今景朝还腾不出手对付南边,燕国自顾不暇且重心放在边境上,对于七星军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林颉道:“可你是南齐淮州都督府锐士营都尉,是南齐皇帝敕封的山阳县男,论理你应该将南齐的得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哪怕七星军打没了,只要能够帮助萧望之达成目的,你都应该这样做——莫要误会,我并不怀疑你对溪儿的真心。”
  陆沉双眼微眯,同样望着前方,缓缓道:“师父,你如何看待杨光远杨大帅?”
  林颉微微一怔,转头看着这个年轻人的侧脸,脸上渐渐泛起笑意:“杨大帅是真正的圣人,当年齐国的朝堂上,他的存在让那些昏君佞臣无所遁形。”
  “没错,家父也是这样说。”
  陆沉点了点头,随即转头迎着林颉的目光,认真地说道:“可是我不想成为第二个杨大帅。”
  这句话未免有自夸之嫌,毕竟杨光远除了忠耿之名,最让世人赞叹的是军事上的才华和天赋,如今陆沉虽然也有着不错的表现,但距离杨光远那个层次还差得有些远。
  林颉却没有因此嘲笑陆沉,他品味着这句话的深意,感慨道:“好志气,不愧是让溪儿中意的男人。只不过,你终究是南齐的臣子,那位皇帝陛下似乎要不断加恩于你,等到你拥兵自立那一天,你不怕天下人对你口诛笔伐?”
  陆沉平静地说道:“我去过京城见过天子,平心而论他是个不错的皇帝,虽然处境很艰难,仍旧想着为边军将士做些实事。但他身体不太好,几个皇子又不成器,万一哪天他驾崩了,我不认为那些皇子能够扛起江山的重担。等到那一天,外有景朝虎视眈眈,内有门阀世族争权夺利,我们这些军中将领何去何从?”
  “保家卫国乃是军人天职,然而纵观煌煌史书,多是奸诈小人搅动风云。越是忠臣良将,越容易憋屈枉死,此例不胜枚举。当然,若是当今陛下能够长命百岁而且始终不昏庸,我未尝不能做大齐的忠耿之臣,可将来事谁能保证?与其将命运寄托在他人的宠爱,不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陆沉的语调很平缓,但眼神无比坚毅。
  林颉轻轻一叹,缓缓道:“我没想到,你会对我如此信任。”
  陆沉淡然地说道:“因为您和家父是过命的交情,又是师姐的父亲,如果连您都不信任,我还有什么必要谈论这些雄心壮志,不若早点回家继承家业,做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富商子弟。”
  林颉点头道:“这句话倒没说错。”
  陆沉话锋一转道:“其实师父这些年也想过起兵造反,对吗?”
  林颉失笑道:“确实想过,只是这段时间旁观你运筹帷幄,方知我以前那些想法宛如小儿玩闹。在练武这件事上,我自认天下第二,应该没人敢自居第一,但是在筹谋天下大势和练兵打仗这些事上,我和你相比犹如云泥之别。”
  陆沉歉然道:“师父言重了。”
  “不言重,人贵有自知之明。”
  林颉神色坦然,继续说道:“我倒没有想过称王称霸,只是不忿于官府欺压百姓,想着凭借一身武功杀出一片天,后来才知道这是痴心妄想。如今我年纪也不小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时候,原本只想着能让帮里的老少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能够等到你的出现。”
  陆沉没有刻意自谦,他冷静地说道:“七星军大有可为。”
  “确实如此,前提是由你来掌控。”
  林颉微微一笑,随即饶有兴致地问道:“所以你是准备让七星军独立在齐军序列之外,在必要的时候再亲自接手?”
  陆沉老老实实地答道:“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想先在淮州军站稳脚跟,手里掌握足够多的本钱,将来才有能力成为下棋的人,而不是棋盘上受人胁迫的棋子。”
  林颉温和地说道:“有我和你师姐在,七星军永远不会改换门庭。”
  陆沉恳切地说道:“多谢泰山大人。”
  “不过,我可不是没有条件。”
  林颉眼中泛起一抹狡黠。
  陆沉好奇地道:“您说。”
  林颉悠然道:“七星帮虽然非我创立,但发展到如今可谓倾注我的全部心血,七星军这数千男儿是我手把手带出来的汉子。我将他们交给你,并非是无偿送给你,而是作为溪儿的嫁妆。换句话说,我不管你将来会勾搭多少女子,绝对不允许那些狐媚子动摇到溪儿的正宫地位,否则……”
  这位武功境界深不可测、连尉迟归都亲口承认不是他对手的武榜第一人抬手轻拍陆沉的肩膀,笑道:“你好自为之。”
  陆沉情不自禁地吞了一口唾沫,脑海中忽然浮现厉冰雪的面孔,但是又觉得自己心思纯正,一心只有师姐,怎么可能招蜂引蝶?
  他仔细想想,还是觉得自己的桃花运没那么旺盛,哪里会勾搭多少女子,因而朗声保证道:“泰山放心,小婿绝对不会做那种蠢事。”
  “你当然不会,但是将来贴上你的女子必然不会少——罢了,总之你心里记着我今日的话就好。”
  林颉笑着说道,然后转身负手,优哉游哉地离去。
  陆沉望着他巍峨的背影,想着若是被武榜第一人追杀,那应该会无比凄惨吧?
  不过这一天肯定不会出现。
  陆沉抬手擦了擦冷汗,心里如是默念。
  王初珑人物卡已添加。
  第213章 【皇图霸业谈笑中】
  九月中旬,燕朝的使者悄然而至。
  陆沉并未出面,一应交涉皆由林颉和帮中几位元老完成,不是他想偷懒,而是有意淡化世人眼中自己在七星帮的地位。
  如今婚事已定,他和七星帮的纽带已然牢不可破,既然将来这里要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那么他尽可能低调才符合蛰伏的策略。比如将来帮七星军索要好处的时候,他可以站在相对公允的立场理直气壮地开口,而不会动辄被人怀疑动机。
  燕朝使者打着招安的旗号,提出来的要求很简单,其一是七星帮的活动区域不得扩大,只能维持在宝台山范围之内,无论是往西进入河南路,还是往南进入东阳路,都是燕国朝堂无法接受的举动。
  其二是七星军归顺朝廷,接受燕朝枢密院的统辖。
  在这个基础上,燕朝允许七星帮及军队的存在,并且可以给予一部分粮草,同时放宽对宝台山区域的封锁。如果七星帮不接受,燕国军队将对周遭的交通要道进行阻截式的隔断,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再派大军进山围剿。
  当然,最后那句话是谈判时常用的恐吓手段,如果燕朝真有那个余力,也不会灰头土脸地派使者来山里和谈。
  林颉对此心知肚明,于是针锋相对地提出几项条件。
  七星军以民团的形式存在,不会离开宝台山的范围袭扰其他地区,名义上归顺但是不会接受燕朝枢密院的管辖。
  燕军必须解除对宝台山外围的封锁,同时补偿七星帮因为这次战事造成的损失,银两、粮草、铁器以及各种生活物资。
  燕朝使者自然无法一言决之,谈了两天后便告辞离去。他需要回去向朝中大佬请示,林颉则表示山中粮食匮乏,如果半个月内没有确切的回复,七星军或许不得不被迫主动去外面找粮食。
  虽说和谈不是特别顺利,但可以预见的是燕朝必然会答应林颉提出来的条件,因为眼下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南齐边军蠢蠢欲动,景朝又在攻略赵国无暇南顾。
  陆沉一边暗中关注着和谈的进展,一边利用这段时间为七星帮的发展打牢基础。
  根据地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尽管七星帮通过开山第一战站稳脚跟,接下来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才能将一个草莽帮派逐渐转变成扎实的地盘。
  重点便是防御寨堡的体系构筑。
  陆沉对这里的地形已经非常熟悉,基本上闭着眼睛都能数出山川河流以及各处要道,在他的指挥和统筹下,数万帮众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而在建设之前,首先要优化七星帮内部的架构。
  “诸位兄弟,在经过帮主的允准以及和各堂主的商议后,我们决定对帮中各堂及分舵进行一些调整。”
  宽敞明亮的聚义厅中,数十名帮中头领济济一堂,林颉自然高居帮主宝座,在他侧边有一块悬置的大型木板,陆沉站在旁边对众人侃侃而谈。
  “林堂依旧由冉大哥担任堂主,主要负责咱们七星帮在外面的产业以及银钱往来。”
  “阴堂依旧由齐大哥担任堂主,内部改组为两处,一者设在燕国河洛城,一者设在景朝南京,重点在于刺探燕国朝堂和景朝南院都元帅庆聿恭的动向。”
  冉玄之和齐廉夫颔首应下。
  陆沉看向神色憨厚的董勉,微笑道:“从今日起,山堂负责内部建设及物资掌管,有劳董大哥了。”
  董勉正色道:“陆兄弟请放心,俺老董一定会用心办事。”
  陆沉点了点头,又道:“风堂、火堂和雷堂合并,保留风堂之名,掌帮规奖惩和总寨护卫,由大小姐一人执掌。”
  林溪的地位无人质疑,即便不谈她是林颉最疼爱的长女,光是这些年她在外面为七星帮打拼江山,以及无数次为七星帮出生入死的表现,再加上她如今愈发精湛的武功,便没人可以动摇她在帮里的地位。
  哪怕现在林颉闭关,将帮主之位传给林溪,有董勉和齐廉夫这些实权派的支持,帮里也闹不出什么风浪。
  陆沉见所有人都表示认可,便继续说道:“七星军目前只需维持骑兵五百人和步军三千人的建制,由帮主和大小姐统率,与风、林、山、阴四堂互不干涉。这三千五百人暂时还不能脱产,在维持操练的同时也要为建设咱们的地盘努力。毕竟都是二三十岁的壮小伙子,一把子力气可不能浪费。”
  厅内响起轻松的笑声。
  陆沉也笑了笑,回身在覆盖木板的白布上画出一个点,标明总寨二字,温和地说道:“兄弟们,这就是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西边有三座分寨,南边有四座分寨。表面上看这是一套完整的、有层次的防御体系,但实际上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兵力去防守。”
  这番话出口后,角落里的几位落魄文人脸色便颇为难堪。
  首当其冲的便是施海升。
  其人虽然颇有穷酸文人的矫情作态,但也确实有几分真才学,至少那些分寨的修建完全依照古书所言之规制,如今被陆沉批得一文不值,他又怎能做到若无其事。
  然而如今陆沉在七星帮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而且已经成为林颉的乘龙快婿,前几天才举行定亲之礼,得到帮里从上到下所有人的认可,又岂是他这个混口饭吃的幕僚可以相比,哪怕对方指着他的鼻子骂娘,他也得笑呵呵地应着。
  陆沉自然注意到这个人尴尬的神情,话锋一转道:“当然,我不是说这些分寨修建得不好,而是数量上太多了些,只看到地形险要控扼交通,却没有考虑过实际需求的问题,犯了纸上谈兵的错误。话说回来,这些山寨本身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施海升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浮现一抹亮色。
  陆沉微笑道:“经过实地考察得来的资料,再加上我们目前的人丁规模,其实我们只需要总寨和两处分寨。西边的乌山寨和南边的破云寨,与总寨三足鼎立,既有地形险要的遮蔽,又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相互支援,三寨一体,易守难攻。”
  林颉插话道:“你的意思是,放弃其他分寨,重新修缮和加固这三座寨子?”
  “是的,师父。”
  陆沉微微颔首,旋即看向施海升说道:“施先生,这件事由你来负责谋划和监督,帮中兄弟负责执行,不知你有没有信心?”
  惊喜来得太快,施海升脑袋有些晕,晃晃悠悠地起身,忐忑道:“学生……学生不才,保证不辜负帮主大人和陆兄弟的嘱托。”
  陆沉淡淡一笑,郑重地说道:“给伱半年时间,记住要用修建军城的规格来做,两处分寨规模不必太大,一定要足够坚固和夯实。”
  施海升稍稍清醒了一些,躬身一礼道:“学生必将竭尽全力,效死而为!”
  这场大会之后,七星帮的青壮劳力们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
  林颉以及帮中元老主要负责和燕朝的谈判,经过连续几个来回之后,终于达成大方向的一致。
  七星军接受燕国官府的招安,成为独立在燕军序列之外的民团,七星帮的活动区域被限制在河南路以西、东阳路以北,若无燕国朝廷的号令,七星军不得擅自进入其他地区——实际上即便燕国有调令,七星军也不会听从,双方只是形成脆弱的和平,这是七星军一场大胜拼出来的结果。
  林颉得到一个团练使的官职,他把玩了官印片刻,就将其丢到犄角旮旯。
  燕军稍稍放宽对宝台山外围的封锁,默许七星帮通过西面和南面两个方向与外界沟通往来,同时又补偿了一部分粮草,以此换得七星军老老实实待在山里。
  冉玄之和齐廉夫各自忙碌,董勉带着近万劳力配合施海升修缮总寨和两处分寨。
  虽然是深秋季节,山中却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某个午后,陆沉带着帮中的农户和工匠研究改良耕作之法,讲得口干舌燥却又颇为欣慰,一转眼便看见林溪带着李承恩出现在不远处。
  他跟那些朴实的山里人说了一声,转身朝那边走过去。
  “师姐。”
  陆沉笑吟吟地打着招呼。
  林溪望着他身上的泥土,走上前帮他掸了掸,轻声道:“南边有信送来。”
  陆沉微微一怔,脸上的笑意顷刻间褪去,旋即抬眼望向李承恩,后者恭敬地说道:“少爷,萧大都督的回信到了。”
  “说来。”
  “依照少爷的提议,淮州军暂时没有发动北伐攻势,不过如今战前准备工作已经妥当,萧大都督让少爷立刻返回淮州。路线为斜穿伪燕东阳路,织经司和咱家的人手已经做好万全安排,少爷最多只需要半个月就能安全抵达淮州来安防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