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42节

  翟林王氏枝繁叶茂,族人以数千计,这一代本宗便有四房七家,王承和王安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相对来说更加亲近。
  除本宗之外,旁宗更有九房十五家,其中便有王绍那一支因为十多年前的旧事,远迁南方旬阳城,王骏便是王绍之子。
  去年边疆战事中,沫阳路东南部被齐军攻占,旬阳便在其内。
  王安淡淡道:“旬阳陷落后,王绍主动归顺南齐,并且说服江华城守将孟智祥举城投降。他凭借这份功劳在南齐新设的江北刺史府中占据一席之地,后来又将王骏送入南齐边军。如今王骏在淮州锐士营中担任文书,辅佐那个名叫陆沉的年轻都尉。”
  王初珑心中暗伏,同时隐约猜到对方召自己相见的原因。
  王安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和王骏关系亲近,在去年之前时常有书信往来。”
  王初珑稍稍迟疑,旋即坦诚地说道:“叔父,骏弟虽然与我亲近,但他从小便主意极正,不会因为外人的劝说动摇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王安是打算利用自己和王骏的交情,暗中筹谋一些大事,因此提前打了一个埋伏。
  “你一直都很聪明,难怪兄长会那般看重你,不因为庶出的身份偏心对待,反而允许你接触我们王家很多秘密。”
  王安微露赞许之色,然后温和地说道:“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要你去唆使王骏三心二意,而是希望你可以继续和他维持亲近的关系。我会让族中管事帮你建立一条信息渠道,往后你可以继续和王骏书信往来,且不必在书信中谈论燕齐之间的事情。”
  王初珑一怔。
  不谈家国大事,只叙姐弟亲情?
  这位族长大人怎会有闲心考虑这种微不足道的问题?
  她猛然间心中一动,轻声道:“叔父之意,侄女明白了。”
  王安满意地说道:“如此最好。虽说王骏的父亲带着他们远迁旬阳,如今又归属南齐治下,但都是王氏一族的传承,无论如何斩不断这份血脉相连。将来王骏若有难处,你这位堂姐也可施以援手,不枉你们少年时结下的亲族情义。”
  “是。”
  王初珑心中愈发透亮,起身道:“叔父若无其他吩咐,侄女便告退了。”
  “好。”
  王安微微颔首,又道:“对了,那锐士营都尉陆沉乃是南齐边军中的新贵,你要劝诫王骏好生辅佐,切莫心思浮动敷衍了事。初珑,此事不宜为外人知晓,除你父亲之外莫要对外宣扬。”
  王初珑温婉地应下。
  这大抵便是两边下注、静待时局变化的法子,让她和王骏保持联系的深层用意无非是保留一条和南齐沟通的渠道。
  女子心中微觉好奇,她虽然知道南面这一年来发生的很多故事,却从未想过南齐边军可以强大到这种程度,甚至已经影响到族长对翟林王氏命运的筹划。
  可是朝廷不正在悬赏南齐那位陆都尉么?
  ……
  河洛西城,卓园。
  “殿下,陆沉已经回到七星帮总寨,我们的人一直迟了一步,始终没有追上他。”
  萧军面带愧色,垂首低眉。
  庆聿怀瑾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年轻武将,继而对萧军说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下来这段时间你将精力放在城内,但凡是和陈景堂生前有关联的大臣武将,务必做到万无一失的监视,我不希望再看到任何意外情况出现。”
  萧军听着她冷峻的语气,知道这位殿下近来的心情无比糟糕。陈景堂之死造成的影响还未平息,对七星帮内部的谋划也宣告失败,不仅没有杀死林颉夺取七星帮大权,甚至还折了典狂和单家兄弟。
  这三人可不是普通的高手,而是庆聿一族培养出来的杀器,如今却全部死在大山之中,这对庆聿怀瑾而言是极其严重的挫败。
  他不敢有丝毫大意,沉声道:“殿下放心,小人若是再出纰漏,愿意以死赎罪!”
  庆聿怀瑾漠然道:“记住你今日说的话,下去罢。”
  “是!”
  萧军恭敬地退下。
  庆聿怀瑾抬手揉了揉眉心。
  她本以为自己亲自出手,解决北地绿林帮派应是轻而易举,然而接连受挫损兵折将,局势却没有丝毫进展,反而让林颉将整个七星帮整合完毕。
  其他帮派目前虽然对她十分恭敬,但仅限于口头上的臣服,并无任何实际性的举动,显然都在观望局势。
  倘若七星帮屹立不倒,他们自然可以有样学样。
  她在沉思之际,旁边那位年轻武将悄然地打量着她。
  此人约莫二十多岁,相貌英俊又带着几分孤傲之色。
  他叫仆散嗣恩,乃是庆聿恭麾下的心腹将领之一,此前一直担任夏山军的前军统领,此番带着三千老卒南下来到河洛城,便是要协助庆聿怀瑾解决燕国境内的反抗势力。
  “殿下何必忧心?”
  仆散嗣恩从容一笑,眼底深处的爱慕之意一闪而过,笃定地说道:“只需给末将两个月的时间,一定能扫平七星帮这种草莽势力。”
  庆聿怀瑾早就察觉到他心里的某种想法,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景朝年轻一辈的权贵当中,对她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她早就习以为常。
  于她而言,是否有那种想法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能否为她所用,能否展现出自身的价值。
  她淡淡道:“你如果抱着这种轻敌的态度,我会立刻让父王将你调回去,然后另外委派他人前来。”
  仆散嗣恩一窒,略显尴尬地说道:“殿下,末将并非轻敌,只是这种草莽势力徒有个人武勇,对于军阵攻伐一无所知,又何必过分高看他们?除末将带来的三千人之外,还请殿下另外安排一支仆从军,末将定会解决七星帮,否则提头来见!”
  “我已经让李守振准备两三万兵力,到时自会交到你手中。”庆聿怀瑾神色淡漠地道:“但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七星帮虽是草莽,却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她将陆沉的生平简略介绍一遍,继而说道:“未虑胜先虑败,这才是为将之道,你在父王身边应该学过这个道理。你是父王寄予厚望的年轻武将,我自然相信你带兵打仗的本领,可若是你败在陆沉手中,莫怪我不会为你向父王求情。”
  仆散嗣恩眉头一皱,他隐约听出郡主对那个南齐武将的忌惮,当即起身道:“殿下,末将一定会亲手擒住陆沉那厮,将他绑到殿下面前。届时是杀是剐,听凭殿下决定!”
  庆聿怀瑾脸色稍稍和缓,点头道:“好,希望你能言出必行,不要让我失望。”
  仆散嗣恩听闻此言,登时心头一热,凛然道:“末将绝对不会辜负殿下的厚望!”
  庆聿怀瑾微露笑意,道:“我会让人绘制七星帮附近的地形图,你这段时间可以研究一下作战方略。等李守振那边操练完毕,你便可进山剿灭对方。”
  “末将领命!”
  “记住,活捉陆沉,将他带到我面前来,我要将其千刀万剐。”
  “是!”
  第185章 【竖旗】
  盛夏的阳光火辣且炽烈,山野间的谷地上,三千余人乱糟糟地排列队形。
  他们基本处于十八岁到三十五岁这个年龄区间,大多穿着单色的粗布葛衣,手中的兵器五花八门。有人提刀有人持枪,乃至于狼牙棒、斩马刀、齐眉棍等等,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甚至还有好汉提着一对流星锤。
  这三千余人便是从七星帮各堂和外围分寨中挑选出来的勇士。
  陶保春和席均等人带着一众管事,指挥他们按照百人一队进行列队,然而对于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绿林好汉来说,这种规矩和约束颇为难受。
  让他们列队不难,但是站定之后不许随意乱动、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东张西望,尤其是在这种烈日当头的天气中,绿林好汉们委实难以做到。
  小半个时辰过去,三十余个队列勉强成型,陶保春等人已然满头大汗声音沙哑。
  “少爷,他们好像没有接受过正经操练,若是从头开始,怕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临时搭建的土台上,李承恩压低声音说着,神情略显凝重,旁边的几名护卫纷纷点头。
  这次陆沉带来的六名护卫中,除了谭正另有任务,其他五人包括李承恩在内皆有锐士营的军职。
  换而言之,这五人都有练兵和带兵的经验,陆沉带他们来的目的本就是为七星帮打造出一支军队。
  他们对此信心十足,因为七星帮雄踞北地绿林多年,和官府对抗的经验非常充足,而且帮众大多悍勇果敢,皆是常年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猛人。这样的基础只需要稍加调教,肯定会是一支精锐雄师。
  然而今天亲眼一见,他们才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
  七星帮帮众的确悍勇,还有一部分武功高强的好手,但是这样的人本就桀骜不驯,再加上长年累月处于散漫的环境中,和真正的军队比起来相差极大。
  站在另一边的林溪悄悄低下头,恨不能将谷地上这些松松垮垮的家伙挨个揍一遍。
  实在是有些丢人。
  她想起去年在广陵的时候,自己曾对陆沉提过七星帮的情况,并且说过父亲有在暗中训练一部分帮众。
  还好她没将林颉打算举事的想法说出来,尤其是在她全程经历齐燕战争、亲眼见识过那些令行禁止的军队风姿之后,眼前这三千余人分明就是一群没规没矩的乌合之众,想要正面对抗燕朝大军无疑是天大的笑话。
  这一刻她只觉脸颊微微发烧。
  陆沉凝望着下方的队列,平静地说道:“这就是我们来此的意义,否则他们有什么必要将身家性命托付给我们?”
  一句话让李承恩等人满面愧色。
  林溪的眸光亮了起来,扭头看了一眼陆沉,心中犹如吃了冰镇果子一般甜丝丝的。
  陆沉迈步来到土台边缘,目光从东面到西面一路看过去,原本吵闹喧哗的三千余人在管事们的提醒和约束下,渐渐安静下来。
  他们抬头望着视线中高大的年轻人,有些好奇又有些审视。
  林颉的决定已经告知全帮,陆沉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也已被他们知晓,大部分人都很认可这个齐人,但是此刻亲眼看到他如此年轻,却又很难坚信他可以带领他们击败燕朝大军。
  “兄弟们,我叫陆沉,齐朝淮州广陵人,现为淮州军锐士营都尉。”
  陆沉洪亮的声音响彻四周,有着上玄经内功心法的加持,场间所有人都听得很清楚。
  “或许你们不太理解,陆某身为齐人怎么会跑到宝台山里,还要将你们训练成一支军队。”
  陆沉的开场白并无慷慨激昂,相反极尽平实直白之意。
  众人被他的话勾起兴趣,尽皆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陆沉继续说道:“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先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站在这里?”
  好汉们面面相觑,这个问题的答案难道不是显而易见?
  帮主下令,各堂主、寨主和管事们将他们挑选出来,然后聚集在此处听你这个齐人的号令。
  陆沉望着台下一张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他们的眼神中得到回答,便加重语气说道:“在我看来,伱们站在这里不是因为帮主的命令,更不是我的自作主张,而是你们必须要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在过了十来年安定日子后,燕朝官府不容许境内还存在七星帮这样的草莽势力。”
  “咱们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替天行道也好,打家劫舍也罢,无论我们自己怎样想,在燕朝那些权贵看来,必须抹除七星帮这个名号,杀死咱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他们才能睡得安稳。”
  “你们可以想想,等燕朝大军进山之后,他们会做些什么?烧掉我们的房子,毁掉我们的田地,夺走我们的钱财和粮食。男人全部斩首,女人发配为奴,孩子们就丢进那些权贵府邸为奴为婢,永世不得超脱。”
  “不要以为我是在胡说八道,咱们当中肯定有不少兄弟听过说书,那些故事当中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在被朝廷官府盯上之后哪个会有好下场?”
  陆沉的神情逐渐严肃,场间完全安静下来,唯有清风吹过山野。
  “陆供奉,你是因为这个来帮我们的吗?”
  人群之中,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男人鼓起勇气喊道。
  林溪和七星帮一众管事闻言纷纷看向陆沉,想知道他会如何回答这个直白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