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126节
想到这儿,蒋厚明没有驳斥冉玄之的话,望着陆沉说道:“陆都尉,并非是某强人所难,你可以不用理会某的提议。你是南齐军中前程远大的新贵,即便不掺和这趟浑水,将来也必然可以青云直上。其实冉堂主说得没错,像伱这样身份尊贵的人,和我们这些刀尖上讨生活的泥腿子不同,你和我们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陆沉忽地微微一笑,问道:“蒋堂主,你想让我去河洛城杀什么人?”
蒋厚明凝望着对方的双眼,没看到半点畏惧惶恐之意,唯有镇定和淡然,便稍稍加重语气道:“燕朝原枢密副使陈景堂。当年齐朝大军围困七星帮,造成诸多杀戮,陈景堂便是领军将领之一。元嘉之变以后,此人一跃成为燕朝高官,同样犯下数不尽的罪恶。”
陆沉脸上的笑意浓了几分,淡然道:“蒋堂主倒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蒋厚明缓缓道:“蒋某提出这个方案,主要是想让陈景堂死在南齐边军手中,同时也可以证明陆都尉的诚意。”
其实七星帮不是没有刺杀陈景堂的魄力,至少这里不缺敢于赴死且武功高强的勇士,但是一方面陈景堂身为北燕军方执牛耳者,身边拥有不计其数的高手护卫,还包括察事厅随行左右的探子。另一方面则是七星帮这些年和北燕朝廷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如果杀死陈景堂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
届时北燕朝廷肯定无法息事宁人,哪怕困难重重也会将矛头对向七星帮,这显然是林颉不愿看到的局面,所以他一直保持着克制和冷静。
否则以他武榜第一人的武功,铁了心要杀死陈景堂,并非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如今蒋厚明将这件事推给陆沉,既可以考验对方的诚意,又能在七星帮举旗之前免遭燕朝的反击,算得上两全其美之策。
见陆沉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蒋厚明说道:“如果陆都尉觉得此事很难办,倒也不必为难。”
陆沉摇头道:“蒋堂主莫急,在下只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蒋厚明问道:“什么问题?”
陆沉正色道:“按照蒋堂主的说法,只要我代表大齐边军杀死陈景堂,诸位前辈就会相信我的诚意,继而同意我先前的观点?”
蒋厚明一窒。
他本意是想逼陆沉收回那些说辞,方才他还在暗喜自己的灵机一动,因为像陆沉这样的人总不可能真敢去河洛城冒险。
对于一位齐军将领来说,河洛城是真正的龙潭虎穴,更何况要在敌人的核心区域刺杀一名朝堂重臣,可谓十死无生之举。
在他犹豫之时,性情耿直的雷堂堂主史长胜干脆利落地说道:“陆都尉若真有这份胆气,俺绝对欢迎你加入七星帮,赞成由你训练帮众!”
山堂堂主雷勉亦颔首道:“陆都尉若能杀了陈景堂,自然便是七星帮的自己人,由你接手帮内事务不算破坏规矩。”
一时间附和者甚众。
方才蒋厚明发出这个提议的时候,除了冉玄之没人开口表态,很显然是因为他们想看看陆沉能否做到言行如一。
蒋厚明此刻心中隐隐有些后悔,但他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定然会引起众怒。
七星帮作为北地绿林第一大帮,历来讲究规矩二字。
陆沉朝众人颔首致意,然后看向林颉说道:“林帮主,不知方才蒋堂主所言是否作数?”
蒋厚明听到这句话不禁略有些恍惚,自己好像只是将军陆沉而已,何时做过什么承诺?
然而一直沉默的林颉开口说道:“蒋堂主的话可以代表七星帮全体帮众的态度,只要陆都尉能够刺杀陈景堂,那么七星帮便不会接受燕朝的招安,同时与淮州都督府通力合作。届时由陆都尉来训练我帮勇士,力争将他们操练成一支精锐雄师。”
“诸位兄弟,可有不同的意见?”
他语调依然沉静,目光中多了几分肃杀之意。
众人齐声道:“谨遵帮主之令!”
“帮主——”蒋厚明终于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仓促地说道。
林颉转头望着他,淡淡道:“蒋堂主还有要补充的地方?”
蒋厚明从他的目光中感知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心里立刻明白过来,这位帮主大人对他方才的自作主张不太满意,而且如今对方得到绝大多数帮中高层的支持,他就算自食其言也无法撼动帮主的权威。
一念及此,他略显勉强地笑道:“属下只是觉得这件事应该由南齐军方独立完成,我帮高手不宜插手其中。”
林颉悠悠道:“蒋堂主认为我会暗中出手帮助陆都尉?”
蒋厚明心中一凛,垂首道:“属下断无此意!”
“陈景堂之死肯定不能和七星帮扯上关系,至少在我们明确拒绝对方的招安之前,不能引来燕朝大军的进逼。即便蒋堂主不提,我也会让七星帮置身事外。”
林颉缓缓起身,众人立刻站了起来。
他环视众人说道:“既然大家都赞成蒋堂主的提议,那么接下来我等便静观其变,看看陆都尉是否愿意为七星帮亲身冒险。不过,此事关系到七星帮数万人的命运,因此接下来我决定封闭内外,防止走漏任何消息。董勉、史长胜。”
二人拱手道:“属下在。”
林颉目光深邃,面色坚毅,沉声说道:“即日起隔绝所有出入通道,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向外传递消息。这段时间山堂和雷堂的兄弟们交叉放哨,两位兄弟主持此事,不得有丝毫疏忽。”
董勉和史长胜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谨遵帮主之令!”
林颉又看向冉玄之说道:“林堂加紧收购粮食和军械,必要时可以动用我们放在各地的存银。”
冉玄之拱手应道:“帮主放心,属下不会懈怠。”
蒋厚明心中发苦,他又怎会看不出来林颉先前一直沉默,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在陆沉已经说服大部分人的时候,他情急之下抛出那个危险的条件试图让对方知难而退,林颉立刻抓住机会,三言两语之间便取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他此刻甚至能想到更深一层,即便陆沉没有得手,林颉也可以达成目的,裹挟数万帮众对抗燕朝。
这便是势之一字的妙用。
林颉目光扫过这位老帮主的亲侄儿,旋即对陆沉说道:“陆都尉,刺杀陈景堂一事尽力便可。即便没有成功,只要你是诚心帮助七星帮,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会承情。”
陆沉心领神会地说道:“在下定然会全力以赴。”
冉玄之见状便笑道:“如果南齐边军都是陆都尉这样的大丈夫,我觉得南齐朝廷喊了十多年的北伐二字未必没有希望。”
“承蒙冉堂主看得起在下。其实萧大都督之前说过,倘若七星帮能够团结北地各路反抗势力,与大齐边军在战场上配合作战,他会上奏天子让北地自成一军。林帮主和各位前辈便是这支军队的首脑,官职与爵位自不必说,军饷、军械和粮草等待遇也将和我朝边军平齐。”
眼见时机已经成熟,陆沉便说出萧望之拟定的方略。
如果他一开始就抛出这些条件,恐怕会被议事厅内这些草莽豪杰嗤之以鼻,毕竟这些条件看起来更像是空口白话。但如今他正在赢得这些人的信任,而且大部分江湖中人性情爽利,不像京城朝堂之上那些老狐狸个个都是浑身心眼。
董勉登时笑道:“这么说来,将来我老董也能混个将军当当?”
陆沉微笑道:“若是董堂主有战功在身,不光能当将军,还可以荫封自己的儿孙。”
董勉一怔,旋即热切地问道:“果真?”
陆沉颔首道:“在下不敢妄言。”
董勉搓了搓手,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其他人不禁纷纷出言调侃,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热烈。
千百年来人心皆如此,如果有得选,谁愿意落草为寇世代做贼?
七星帮纵然雄踞北地绿林,本质上依然是世人眼中的强盗,只不过北燕朝廷一直腾不出手对付他们。
林颉望着陆沉的目光愈发欣慰,这个年轻人的表现比他预想得更好。
他朝陆沉微微颔首,随即对众人说道:“今到这儿,诸位兄弟请回罢。”
众人相继散去,议事厅内渐渐安静下来。
陆沉被林颉留下来商议后续的细节,约莫一炷香过后,两人相谈甚欢之时,一抹略显清瘦的身影大步走了进来。
第164章 【一刀倾城】
东阳路首府汝阴城,大将军府正堂。
察事厅侍正王师道神色肃然,缓缓道:“通过这些年察事厅收集的信息可知,七星帮明面上的帮众约为三万七千余人,抛开那些在江湖上颇有名气的高手,普通可战之兵约有五千余人。帮主林颉图谋深远,这些年暗中囤积粮草,将宝台山内部打造得如同蛛网一般四通八达。”
大将军李守振沉吟不语。
从地域上划分,七星帮处于东阳路的辖地之内,按理要由他这位东阳路大将军负责围剿。
但是这件事极为不易,七星帮虽然是绿林帮派,本质上与割据自守的军寨无异,而且在局势危急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躲进宝台山脉深处。
王师道见状便问道:“大将军,如果必须要派兵围剿七星帮,你有多大的把握?”
李守振看了一眼那位神态安逸的郡主殿下,迟疑道:“王大人,七星帮本身战力不值一提,莫说有五千战兵,纵然这人数翻上一倍,本将也有把握轻易战胜。问题在于他们不会与我军正面相对,山中地形复杂道路逼仄,不适合大军进发。在本将看来,最好还是能招安他们,等到这群人从山中出来,届时再收拾他们便轻而易举。”
王师道沉声道:“察事厅一直在推进招安之事,但是我认为大将军要提前做好用兵的打算。”
李守振点了点头,心中开始盘算起整个东阳路的兵力部属。
那边厢庆聿怀瑾淡然问道:“李将军麾下可以动用多少军队?”
李守振不敢大意,郑重地说道:“回殿下,这半年来朝廷为东阳路补充六万兵力,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缺乏操练的新兵。末将统计过,目前东阳路有老卒五万余人,南边涌泉关和青田城共驻军两万,西南边遂昌和黄炎等地驻军两万,可以动用的老卒不到两万人。”
庆聿怀瑾悠悠道:“以战代练不是坏事,新兵若不见血则永远无法成长起来。你在稳固南边防线的前提下,抽调一万老卒和三万新兵,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继续操练他们。等到确定对七星帮用兵的时候,我会奏请父王调三千老卒前来助阵。”
李守振眼神一亮,他当然知道庆聿恭麾下的夏山军何等精锐,尤其擅长在复杂的地形中围歼敌军,更何况这次他们的对手是一群没有经过正经操练、拿着五花八门兵器的绿林盗匪。
虽然只有三千景朝老卒加入,但是胜算会提升许多。
一念及此,李守振凛然道:“请王爷和殿下放心,末将保证完成嘱托。殿下方才说三个月,那么是计划在八月份对七星帮用兵?”
“或许会更早一些,具体要看那件事何时可以成功。李将军,伱要做的事情便是操练军队,尽可能提升他们的实力。如果你麾下的士卒连一群绿林草莽都对付不了,父王也很难继续提携你。”
庆聿怀瑾说得很直接,李守振连忙恭敬地应下。
他是极有眼色之人,见这位年轻的郡主殿下看向王师道,便心领神会地起身告退。
王师道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微笑道:“这位新任大将军称得上耳聪目明心思机敏。”
庆聿怀瑾知道他在讥讽李守振太过圆滑,没有理会这个话茬,从容地说道:“王大人,你如何看待七星帮内部的局势?”
王师道想了想说道:“林颉对七星帮的掌控力短时间内很难削弱,除非殿下让蒋厚明提前挑起内乱。”
庆聿怀瑾抬起如青葱一般的纤纤玉指,触摸着手边的白玉瓷碗,缓缓道:“蒋厚明最近一次送来的消息是,林颉对于招安的态度不明朗,但七星帮里有不少人支持接受招安。只是在我看来,他应该已经暴露身份了。林颉之所以不动他,一方面是顾忌蒋厚明的势力不弱,他总不能将那些人悉数杀死。另一方面可能是想利用蒋厚明传递假消息,进而造成我们的误判。”
王师道微微皱眉道:“蒋厚明竟然如此不小心?”
庆聿怀瑾摇了摇头,道:“这和小心谨慎无关。当年蒋植临死前将帮主宝座传给林颉,注定会让蒋厚明等人不服气,林颉对他们自然严加防备。其实这也不算坏事,蒋厚明的存在足以吸引林颉的注意,如此便给了你的人做事的机会。”
七星帮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蒋厚明早些年便和庆聿怀瑾麾下的心腹勾结在一起,而王师道统领的察事厅密探同样在七星帮内部埋下暗手。
在景朝决定肃清北地隐患的时候,庆聿怀瑾便让蒋厚明不时跳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试探林颉的反应,同时掩护察事厅在七星帮的内应。
王师道说道:“殿下之意,要动用察事厅掌握的内应?”
庆聿怀瑾神色平静,微笑道:“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林颉死了,七星帮会不会分崩离析。如今蒋厚明在明,你们的人在暗,那把刀也赶来汝阴城,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王师道颔首道:“林颉一死,七星帮肯定会陷入内乱,届时再让李守振调集大军进山围剿,必然事半功倍。”
“这件事便交给王大人全权负责,我会让那把刀留下来配合你。另外,近几天可以派出使者进山招安,蒋厚明知道该如何配合,先让七星帮内部起一些纷争,同时麻痹林颉等人。”
“请殿下放心,下官定然全力以赴。”
庆聿怀瑾赞许地道:“有劳王大人了。”
王师道连道不敢,毕恭毕敬地将她送到府外,望着上百精锐护卫簇拥着那辆华贵的马车离去,眼中飘起几分凝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