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85节
薛怀义笑着摇摇头,点头道:“行,我认输。”
陆通笑道:“认输可不行,彩头呢?”
“回头我就让人将那根人参送来。”薛怀义倒也洒脱,感慨道:“往后这棋是不能下了,来一次就得送点东西。这么下来还了得,我珍藏的那点药材全都要归你们陆家。其实我有些不明白,以你的财力还有什么东西买不到?至于天天盯着我的药库?”
陆通悠然道:“外面买的东西哪里有你的珍藏好。沉儿决意从军,将来免不了战场杀伐,受伤是家常便饭,你又不会跟在他身边,只好提前搜刮一些珍贵的药材,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能救他的命。”
薛怀义当然不会真的介意,微笑应下之后顺势说道:“提起陆沉,有件事你倒是可以留心一二。”
陆通不紧不慢地收拾着棋子,颔首道:“你说。”
“锁魂香那件事,先前你让人去伪燕铁山城查探,查到有价值的线索没?”
“没有。那家名为清沉醉的酒家被一场大火烧为灰烬,掌柜和伙计都死了。”
薛怀义目光微凝,随即正色道:“我这边有了一条线索。”
陆通手上的动作停住,笑意顷刻间褪去,双眼之中浮现一抹厉色。
薛怀义神情凝重地说道:“永嘉城里有一位太医名叫王金全,他是先师的大徒弟,为人中正端方值得信任。我与他常有书信往来,前段时间提起锁魂香这种奇毒,他在回信中告诉我,他知道锁魂香中有一种极其特殊的药材名为缠云草。”
陆通沉声问道:“他知道锁魂香的来历?”
薛怀义摇摇头,道:“他不太清楚,也是和先师闲聊时谈起过此物。这缠云草世间难寻,目前只有在大金川某些高山之巅出现过。”
“大金川?”陆通微微一怔。
薛怀义解释道:“沙州七部当中的金川部,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便是大金川,那里位于茫茫山岭之内,外人根本无法辨明道路踏足其中。”
陆通顿时明白过来:“也就是说,如果要制成锁魂香,必须要通过金川部的人采摘缠云草?”
薛怀义点了点头。
沙州七部位于衡江上游,与南齐最西边成州接壤。
因为当年河洛城外那场冤案,原本对大齐忠心耿耿的沙州七部转变态度,这些年时常会袭扰边境,间接促成成州都督府的设立。
陆通沉吟道:“如果从金川部入手,或许可以查出究竟是谁在暗中对付陆家。”
“不失为一条路子,不过我听说沙州七部现在极度排斥齐人,而金川部又是七部之首,你如果从这个方向入手,千万得小心行事。”
薛怀义恳切地提醒着。
陆通应了下来。
便在这时,管家陆伍脚步匆匆地出现在风亭之外,脸上满是惊喜和雀跃的神情。
这种情况很罕见,因为陆伍一贯沉稳厚重,将陆宅打理得井井有条。
陆通见状便问道:“何事?”
陆伍先向薛怀义见礼,然后急促地说道:“禀老爷,府衙来人通传,我朝淮州军主力和靖州军主力默契配合,接连收复伪燕沫阳路七座大城,击溃敌军无数!靖州都督府行文晓谕各地,此战出谋划策之人正是咱家少爷!”
陆通听到这番话后,嘴角不由自主地咧开。
陆伍继续说道:“淮州军主力从双峰古道返回,后日即将抵达广陵城外。府尊已经明令城内乡绅士族及百姓们,届时出城十里相迎,庆贺我军煌煌大胜!”
薛怀义望着陆通老怀甚慰的模样,不禁打趣道:“想笑就笑吧。”
陆通嘴里哼着小调,不紧不慢地收拾好棋子,不容分说地道:“再来一盘!”
“看在陆沉这孩子如此有出息的份上,今儿老夫就舍命陪君子,有本事你就搬空我家的药库!”
薛怀义无比大气地说道。
天幕之上白云悠悠,风亭内欢声笑语,随清风传出很远。
第109章 【圣旨到】
广陵城外的欢迎仪式十分盛大,毕竟这是近十年来南齐军队首次主动进攻的大胜,不比其他时候皆是被动防御。
对于广陵百姓而言,这场大捷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从今往后,只要靖州都督府稳稳守住西边收复的地盘,广陵城乃至淮州侧翼不必再担忧敌人会突然冒出来。
因此哪怕从双峰古道撤回的军队里没有广陵军,这座富饶大城里的百姓仍旧给予将士们热烈的欢呼和喝彩声,府衙提前准备的劳军物资一车车地送往城外的临时营地。
数万大军将在这里扎营一晚,明日再启程北上。
一些有心人左顾右盼,百般寻找却没有发现那个年轻的身影。
在靖州都督府的行文公告中,明确指出江北之战的策划者是淮州都督府检事校尉陆沉,正是广陵陆家那位大少爷。
城外迎接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观瞻陆沉的风采,毕竟他是广陵城这方水土养大的自己人,满城老少谁不觉得与有荣焉。
甚至还有人藏着某种心思,听说这位陆少爷年方弱冠还没有定亲,刚好自家女儿年方二八容貌殊丽,要是能结一门亲事岂不美哉……
“这些天登门拜访的客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拐弯抹角地打听你的亲事,为父觉得东城胡家就很不错。胡老太爷进士出身,曾经官至礼部侍郎,在朝中有不少故旧。虽说胡老爷这一辈仕途不顺,但在永嘉城那边也还算有些关系。那位胡小姐年轻貌美知书达礼,据说还颇有文才,尤擅吟诗作赋……沉儿,你有没有听为父说话?”
陆宅花厅之内,陆通坐在圆桌旁,望着对面大快朵颐不断往嘴里塞着饭菜的陆沉,见他似乎完全没有反应,不由得稍稍提高语调问道。
陆沉一边犒劳着五脏庙,一边连连点头道:“听着呢,爹你继续说。”
陆通咳了两声,随即一本正经地说道:“再过几个月伱便满二十岁了。古语有云,二十及冠三十而立,成家立业这些事总得提上日程。”
陆沉将碗中最后一点米饭扒进嘴里,然后将空碗交给站在旁边的宋佩——他领兵西出盘龙关时,便已吩咐家中护院将她送回广陵。
“爹想让我娶那位胡小姐?”
陆沉似笑非笑地问道。
“为父可没这么说。”陆通连忙否定,然后带着几分期盼地说道:“如果你有心仪的对象,为父当然会尊重你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赶紧娶个媳妇,然后多生几个孩子。”
陆沉便问道:“几个?”
“越多越好嘛。”
陆通咧开嘴笑着,随即又反应过来,立刻将话题拉了回去:“你先别说这个,到底有没有看中的女子?”
陆沉从笑盈盈的宋佩手中接过饭碗,打量着老头儿眼中闪烁的光芒,狐疑地说道:“爹,我怎么觉着你似乎很想从我口中听到某个答案?”
“有吗?这么明显?”
陆通尴尬地笑笑,随即坦白道:“你和林姑娘同吃同住,又一起经历生死的考验,怎么就让她回去了呢?再不济,可以请她来广陵小住一段时间,如今战事停歇又无旁事,正好你可以带着她看看江畔风光。”
“等等,什么叫同吃同住?老爹你可不要胡说,你儿子脸皮厚无所谓,师姐可不喜欢听到这些话。”
陆沉忍不住义正词严地反驳。
陆通脸上的笑容愈发自然和浓厚,不急不缓地说道:“好好好,是为父口不择言。你倒是给个准话,你和林姑娘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陆沉脑海中浮现林溪温柔可亲的面庞,这些天一种名为思念的情绪在他脑海中疯狂滋生,时常会想到江华城中那一夜,会想起当日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山高水长,不知何日才能重逢。
他压下心里那抹怅惘,低头继续对碗中的米饭发起进攻,同时嘟囔道:“我答应过她,将来会去找她。”
虽然这句话有些含糊不清,陆通却听得清清楚楚,老脸上登时绽放开笑容,欣慰地说道:“好,很好,为父总算能够放心一些。”
他没有再提什么胡小姐罗小姐,陆沉也知道这是老头的机锋和试探,继续吃完这碗饭,他才满足地放下碗筷,拿起旁边温热的帕子擦擦嘴,然后不解地问道:“爹,萧大都督先前传令于我,让我带着麾下一千骑兵留在广陵,不必随大军北上,这是什么意思?”
陆通面露沉吟之色,问道:“他有没有说让你留下做什么?”
陆沉道:“大都督说,让我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练兵,另外广陵军暂时还在西边,这一千人也可协助府衙维持境内安定。”
陆通缓缓道:“这事倒也简单,一方面你的确需要时间沉淀自身,另一方面他这样安排也可免去你来回奔波之苦。从目前的局势判断,厉天润要利用这段时间稳固收复的地盘,朝廷会在江北另设一州。伪燕朝中应该会有一轮大规模的震荡,景朝不会错过这个换血的机会,但这件事显然非一两个月可以完成。”
他微微一顿,笑道:“综合这些信息判断,战事暂时停止,朝廷要重重嘉赏此战当中有功之将,无论如何也不会漏掉你。萧望之这般安排,显然是考虑到你会被召去京城面圣,这样一来你就没必要再去来安都督府报道,来回路上要浪费很多时间,还不如留在广陵认真提升自己。”
“面圣?”
陆沉微微一怔。
虽然陆通从未明确说过,陆沉也知道他不愿自己去往江南,尤其是京城永嘉。
无论如何,齐国先帝和太子都死在陆通安排的那场大火之中,这件事如果稍稍走漏一丝消息,陆家只能连夜逃亡北燕境内,而且和陆家有关的所有人都会遭到牵连。
陆通望着他的双眼,微笑道:“不要紧张,只是面圣而已。”
陆沉很快便明白过来,颔首道:“看来这次会有很多人进京,只不知萧大都督……”
陆通笃定地说道:“萧、厉两位大都督肯定不会进京,边疆局势不稳,他们二人必须要留下主持大局。但是像你这样的年轻一辈,多半会悉数被召去京城,天子不会任由你们在边军大帅的羽翼下成长,总得给你们施加一下影响,以为将来之计。”
“如何影响?”
“无非是示恩封赏,收买人心。”
“那我可以拒绝吗?”
“不能。”
陆沉陷入沉思之中。
陆通见状便起身道:“这件事不必担心,只是去京城走个过场,天子不会将你强留下来,一方面你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二者他也要顾及萧望之的想法。接下来你就安心待着,习武和练兵都不能落下,其他的事情为父自然会帮你处理妥当。”
陆沉站起来行礼道:“是,父亲。”
城外的欢迎仪式已经结束,喧嚣逐渐散去,人间重归安宁。
陆沉已经成为广陵城里的名人,来陆家登门拜访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能收到十余张名帖,但是除了像薛怀义和知府詹徽这样的故交之外,其他人都被陆通挡了下来。
亲卫营一千骑兵驻扎在西城某处,陆沉大多数时间都待在这里,与将士们同吃同睡,然后在李承恩的协助下训练他们。
此外便是通读兵书,结合他在江北之战中的感悟和心得,努力学习和融会贯通这个世界的军事知识。
就这样过去一个多月,九月底的一天,陆沉正在校场上指挥军卒列阵时,管家陆伍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天使到了?”陆沉擦着脸上的汗水,不慌不忙地问道。
陆伍喘着气答道:“是的,少爷。如今天使在府衙那边,由府尊大人负责招待,然后让人来府里传话,命咱家做好接旨的准备。”
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圣旨的传达都不会突然出现,然后弄出一大家子手忙脚乱接旨的场面。
一般而言,宣旨太监会提前派人通知,给予接旨之人足够充分的准备时间。
等陆沉回到家中,正厅已经备好香案,家中仆人尽皆屏气凝神地等待着,眉眼之间又难掩激动喜悦的神色。
陆通静静地坐着,父子二人目光交错,一切皆在不言中。
约莫半炷香过后,一位面白无须的年轻太监在八名禁卫的簇拥中走进陆宅正厅,待陆通和陆沉躬身行礼之后,摊开手中的明黄色卷轴,纤细的嗓音传入众人耳中。
“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淮州都督府检事校尉陆沉,年少有为,智勇双全,朕甚嘉之。赐尔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着尔入朝觐见。此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陆沉领旨谢恩,年轻太监又将公文堪合交到他手中,这是他进京面圣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