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45节
席均和那位身材魁梧的巨汉季山分列左右首第一位,后者粗声粗气地说道:“大小姐,广陵瞧着不怎么太平,好像要打仗了。”
林溪从容地说道:“我今天来便是为这件事。燕景联军如今在边境上疯狂进攻,只为将淮州都督府的兵力都吸引过去,然后再以奇兵突袭广陵。接下来无论广陵能否守住,我希望你们都安安分分在这里待着,等局势稳定之后你们再回去。”
季山憨笑道:“成,就听大小姐的安排。”
席均望着林溪平静的神色,忽地心中一动,遂问道:“大小姐,你是不是打算出手帮助那位陆公子?”
此言一出,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主位。
林溪坦然道:“是。”
季山面色微变,爽直地说道:“大小姐,我们也可以出力啊!”
林溪摇头道:“陆师弟参与守城,我总不能袖手旁观,但伱们与此事并无关联。过往诛杀北燕朝廷的官员,既是父亲的安排也是出于公义,所以我会带着你们同生共死。然而这一次不同,我帮他是因为同门情谊,算是个人私交,怎能让你们身处险地?”
众人默然。
对于挣扎在艰难世道里的七星帮众来说,北燕和景朝犹如豺狼之辈,南齐朝廷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说当年皇室和权贵仓皇南奔,将黎民百姓随意丢弃,只说这十二年来南齐天子不止一次表态要收复北地故土,拯救万民于水火,却只是徒然空喊而已,从未有过实际的举动。
在这些绿林草莽看来,齐燕之战就是狗咬狗,最好便是冷眼旁观。
所以林溪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虽然她是七星帮的少帮主,可以直接命令这些高手行事,但正如她先前所言,这是她和陆沉之间的私事,不愿让其他人舍身冒险。
一片寂然之中,席均面带微笑,忠厚地说道:“大小姐,你想岔了。”
林溪转头望着他。
席均继续说道:“负责攻城的肯定是景朝精锐,你也知道这些虎狼的秉性,一旦破城必然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我们虽然瞧不上南齐朝廷,广陵城内的百姓却很无辜,哪怕我们只能尽点绵薄之力,也好过什么都不做。”
季山摸了摸脑门,恍然道:“对啊,老席说的没错。”
余者亦纷纷出言附和。
林溪粲然一笑,温声道:“那我可事先跟你们说清楚,协助守城就一定要听从陆师弟的安排,不得由着性子来。”
席均正色道:“大小姐请放心。”
“好,多谢各位。”
林溪离开这座宅子,走在夏日明媚的阳光中,她忽然觉得自己需要准备一柄趁手的长刀。
……
午后,广陵军指挥使衙门。
段作章不疾不徐地说道:“我已派人将紧急军情发往都督府和刺史府。算算时间的话,大都督只要收到急报的同时调飞云军一部和泰兴军南下支援,应该便可解除广陵的危机。”
这两天他忙于加固城防,同时向西边派出少量游骑哨探负责警戒。城内的局势比较稳定,尚未暴露的察事厅细作也没有再搅动风云,让他比较悬心的是都督府一直没有军令传来。
在欧知秋和顾家落网的时候,织经司便给北边都督府送去消息,按说连陆沉等人都能察觉北燕的阴谋,大都督萧望之不可能全无反应。
陆沉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沉吟道:“将军,晚辈有一种预感,大都督可能不会派兵南下救援广陵。”
段作章微微一怔。
广陵不只是一座城,还是整个淮州的粮仓,城内囤积着无法计数的粮食,换而言之这座城池便是淮州前线将士的后勤支撑。
这里更是淮州境内枢纽之地,倘若燕军占据广陵,往北可攻击来安防线的背部,往东可以奔袭泰兴进而威胁刺史府,往南可阻截朝廷的援军北上。
这两日段作章发现陆沉在兵事上也有几分造诣,虽然这个年轻人有些想法略为奇怪,但能看出他在这方面下过功夫,并非懵懂无知的一张白纸,故此便好奇地问道:“为何不会?”
陆沉道:“将军试想一下,假如大都督让泰兴军留在原地,来安防线能否守住?”
段作章自然看过前线的军情简报,缓缓道:“伪燕军队的攻势很凶猛,已经攻破边境上数座寨堡,但这远远不足以击穿来安防线。有大都督亲自坐镇边境,再加上镇北军承担主防的任务,即便没有援兵,固守一年半载亦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泰兴军本不必北上,飞云军那六千人也可以不动,对吗?”陆沉问道。
段作章微微颔首,旋即眼神一亮:“你是说,大都督是在寻找决战的机会?”
陆沉道:“晚辈只是觉得,此番敌军来势汹汹,一味死守未免太过被动,或许大都督将防线后撤是在麻痹敌人,暗中积蓄力量反手一击。”
“有道理,不过——”
话音戛然而止,忽有一人匆忙走进正堂。
“禀副指挥使,都督府紧急军令!”
来人走到段作章身前,双手举着一封火漆完整的信。
段作章接过拆开,目光落在信纸上,旋即面色微变。
陆沉早已转身看向别处,这时便听到段作章的声音:“如你所言。”
信纸上除去抬头和印鉴之外,便只有寥寥四个字:守住广陵。
段作章和陆沉对视一眼,神情不由变得凝重。
其实不论有没有这纸军令,他们都会竭尽全力守住城池,但萧望之亲笔所书的四个字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短时间内广陵会成为吸引敌军注意的靶子,而且应该不会有援兵到来。
段作章微微皱起眉头,他手里只有四千人,凭借高耸坚固的城墙应该能顶住前几轮的攻击,但是一旦时间拖得太久,没有足够的生力军补充,光靠意志很难挡住如狼似虎的景朝老卒。
“这封军令……”
陆沉迟疑不定。
段作章问道:“有何不妥?”
陆沉目光微凝,摇头道:“并无不妥,只是将军的急报在三天前送出,这么短的时间显然不够信使跑上一个来回。或者说,萧大都督早已发现南边的异常,但他不能抽调援兵南下,所以要我们死守广陵。”
换而言之,陆沉先前的猜测成为现实。都督府显然已经定策,无论广陵遭受怎样的危机,淮州军主力要在北境毕其功于一役,不会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段作章此刻无暇赞赏陆沉敏锐的眼光,他起身走到简易沙盘前,沉声道:“如果古道失陷,伪燕军队横穿双峰山脉,至少也有两三万人。从常理而论,城内四千守军能够应付,毕竟古道的地形限制决定敌人不可能带着大型攻城器械,但是……”
他微微一顿,转头对陆沉说道:“就怕担任攻城任务的不是伪燕军队,而是庆聿恭麾下的景朝老卒。”
陆沉亦走到旁边,望着沙盘上广陵西边的双峰山脉,缓缓道:“景朝老卒实力那么强?”
段作章坦然道:“他们如果不强又怎能攻破河洛?旧都的城防要强过广陵很多倍,仍旧被景军强攻突破。我并非要长他人志气,而是为将者必须先虑败,更不能轻视敌人的实力。”
陆沉冷静地说道:“织经司和府衙都在做准备,城内百姓已经知道敌军可能会攻城,那些乡绅富商之族也愿意支持城防。我们最多只需要三天时间,就能完成战前的大致筹备。”
“三天……”段作章正要细论,忽地止住话头。
陆沉扭头向外望去。
遽然响起的钟声犹如黄钟大吕,不知从何处飘来,传进两人的耳中。
紧接着,一名军卒略显慌乱地跑了进来,尚未站稳便急促地说道:“禀将军,哨骑回报,城西三十余里外出现景朝大军,正快速奔袭而来!依照将军之令,鼓楼钟声鸣响示警,全城守军进入临战状态!”
第62章 【遥闻鼓角铮鸣声】
钟声响起的那一刻,广陵城仿佛陷入静止的状态。
这几天城内的气氛愈发紧张,虽说府衙和守军都未明言,但许多举措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百姓们,敌军突袭广陵很可能变成现实。
淮州承平六年有余,但广陵的太平年景要更久。
十三年前那场恶战之后,广陵便不曾遭受过兵灾,齐燕之间的战事局限在北境来安防线。
这悠扬深沉的钟声唤醒很多成年人的记忆,当年尸横遍野的惨状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钟声持续不停,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来到街上,满面忧色地望着远方的城墙。
西城一处大宅内,须发皆白的老者闭眼听着钟声,忽地发出一声喟叹。
他叫许景生,许家的老太爷,几十年前便以擅于经商闻名,为许家挣出一份富庶的家业。虽说后代子孙不是很争气,不能像陆通那样将家中生意发扬光大,但也勉强能够守成。
如今的许家自然比不过陆家,好在底蕴比较深厚,尚未出现衰败的迹象。
许景生缓缓睁开双眼,逐一望着堂下肃立的晚辈们,最后停留在长房长孙许乐山的脸上,语调格外沧桑:“乐山,前日陆家那位少爷是不是来找过你?”
许乐山恭敬地答道:“是的,祖父。”
许景生低沉道:“他说了甚么?”
许乐山道:“陆干办说,城内守军兵力不多,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敌军,织经司希望乡绅富商之族能将自家的护院家丁派出去,作为守军后备,随时填补城防上的空缺。”
许景生看了一眼旁边的长子许严:“你没有答应?”
许严忙不迭地说道:“父亲请放心,儿怎会为了这点小事触怒织经司?儿已派出二十三名好手去往织经司,一切都听对方的安排。”
许景生沉默片刻,再度对许乐山说道:“让家里所有会点拳脚的人都去织经司,告诉陆家那位少爷,这是许家全部的人手,若是他们在守城时残了或者死了,许家自会承担抚恤的银子。再从账房支取现银五千两送去府衙,府尊若是问起,就说这是许家为守城尽绵薄之力。另外立刻盘点家里存的粮食,将准确的数字报给我。”
许乐山一一应下,站在旁边的二弟许桓山历来心思深沉,不禁开口劝道:“祖父,要不要等等看其他家是如何——”
“闭嘴!”许严连忙喝止。
许景生微微摇头,起身往内间行去,苍老的声音中多了两分怒意:“将桓山禁足罢,免得这种时候给许家招灾惹祸。”
许严恶狠狠地瞪了次子一眼,随即躬身道:“是,父亲。”
……
相较于许家内部的肃然凝重,几条街外的薛宅则显得平和许多。
薛怀义的长子薛忠一边整理着药箱,一边谨慎地劝道:“父亲春秋已高,这次还是让儿子去吧。”
“你自然要去。”薛怀义神色温厚,又道:“不光伱要去,你的师弟师侄们都要去。钟声鸣响,意味着敌军已然接近广陵,大战随之将起。军中虽有郎中,人数却太少了,而且广陵十年无战事,他们的手艺怕是生疏了很多。”
薛忠道:“父亲所言极是。”
薛怀义喟然道:“此战恐怕会非常艰难,军中儿郎不知要付出何等惨烈的代价,我辈医者也只能尽力而为。对了,让你师弟们去药房把需要用到的伤药悉数收拢,统一送到四门附近,便于就地取用。”
薛忠点头应下,见他刻意岔开话题,便重复说道:“父亲,此事交给儿子来办就好。”
薛怀义摇摇头,略显无奈地说道:“你们都去协助守城,留我一人在家作甚?不必多言,要知道十多年前为父便和陆通一起,在城墙下面整整奋战了二十七天。”
薛忠只得作罢。
薛怀义追忆往昔,悠悠道:“陆通虽不在广陵,他家那小子倒还不错,哎……可惜了。”
薛忠微露不解,不知这可惜二字从何而来。
再想询问时,薛怀义已经起身朝外走去,相较当年的挺拔身姿,如今已然略显佝偻。
……
从薛宅再往南一段距离,便进入广陵南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