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第121节
又和尹铭之打听了两句于三林的消息苦夏才离开,接下来的事情涉及碧云国的秘辛,苦夏自觉的不再多问,能提供的线索她已经提供了,剩下的就看尹铭之他们该怎么查了。
刚回到家苦夏就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苦夏眉头皱的,简直能夹死一个苍蝇,“你是说于博轩跑了?”
来人是一名督察位,和于三林是同事,特意被皇上派过来给苦夏禀报消息。
他恭恭敬敬的立在下首,向苦夏行礼并传达着皇上的口信儿,“皇上说于博轩是被一群黑衣人给劫走的,他们跑得太快我们并没有抓住。”
说起这个,督察卫有些自责,“是我们学艺不精没能治得住那些人,在我们打算秘密处死于博轩的时候,那批人忽然出现放了一阵烟雾,等我们缓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找不见于博轩了。”
“皇上说请你们务必要小心,于博轩很可能来报复你们,之前于博轩几次杀你们没有得手,这次他跑了一定不会再放过你们,还请万事小心!”
这人又说,“皇上特地加强了于府的守卫,多派了好几人在于府驻扎,请于老夫人放宽心,皇上一定会竭力保证府上的安全。”
苦夏点点头,让人给了这个督察位赏钱,这才让他离去。
没想到处理于博轩居然这么麻烦,他竟然还能跑,这是个叛国贼无疑了。
苦夏忽然想到于博轩在十几年前就来到京城,成为了探花郎,那个时候是谁放的于博轩?又是怎么让于博轩躲过了朝廷的身份审查?
于博轩又是什么时候和落日国扯上关系的?难道那时候落日国就已经入侵了碧云国?
越往深了想苦夏越发觉得生气和恐慌,如果真是那样,这十几年的时间足够落日国的人做些什么了。
而他们现在居然才发现落日国的踪迹,那些人到底是隐藏的深还是别有原因?现在她通通都不知道。
而他们于府又成为了落日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毕竟她的三儿子可还在忙着追查落日国的事情,就算不是这个,她还和于博轩有仇,他们如果不出现,于博轩现在还做着他衣食无忧的驸马。
苦夏在这儿想着可能家里人会遇到的危险想的冷汗淋淋,皇上尹彦之却气的要杀人,看着调查出来的那些东西,脸色沉的像能滴出墨来。
他是真没想到于博轩身为驸马,竟然在朝中暗戳戳的做了这么多事,他就说那年闹灾荒怎么死了那么多人!
明明他拨给了下面不少粮食,就算不能救下所有人,但也能保证许多人吃上一口饭,可是现在一统计下来,这才发现和尹彦之最先以为的有所不同,要不是苦夏出现还不知道要死了多少老百姓。
第261章 准备攻打落日国
不止于博轩自己,他还和朝中许多人有所勾连,这其中包括皇上的左膀右臂,他看重的大臣。
还有那些不起眼的太监宫女,更甚者就连后宫的妃子于博轩都有牵扯,这些人在前朝后宫密密麻麻地织成了一张网!
可以说,只要有这些人在,皇宫里的一举一动,皇上的所有决策都逃不过于博轩的眼睛!
皇上真的气极恨极,气自己的自大,恨于博轩的野心。
竟然没发现身边埋伏着这样一只豺狼,要不是发现的早,他这个皇位就得换个人做了!
于博轩手里掌控的这些人非常隐秘,他们不会被于博轩经常动用,但是这些人都被于博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收买和绑在自己的一条在线,让他们不敢做出背叛于博轩的事情。
更有甚者有的人早就已经开始服用“云上仙”,“云上仙”被于博轩视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手段。
现在于博轩又不知道被哪路人给救走,但大概率就是落日国的人,毕竟于博轩可是他们好不容易才培养起来的,绝对不可能就这么放弃,皇上立马把他查出来的那些人全部都秘密处决掉。
让于博轩联系的时候,换成了他自己的人,传递给他错误的信息,好迷惑落日国。
尹彦之派去寻找落日国踪迹的人也给了他回信,已经找到了落日国的所在地!
这落日国并不怎么样,根本没有皇上之前所想象的兵强马壮。人口众多。
相反就只不过是一个弹丸小国,还没有碧云国的一个大型的城池大,国都的人也很少。
落日国只不过是漂流在海外的一座小岛,岛上的面积有限,不允许他们拥有太多的人口,那上面的人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自己内部消耗的非常厉害,人口根本没办法和碧云国的相比。
他们岛上的兵将力量更是没法说。
盔甲兵器和他们碧云国还有邻国的很像,不只有这些,还有其他生活中的种种全都是拿的碧云国以及其他几个小国的东西!
从落日过生活的种种痕迹当中,都能找出和几个国家相似的东西。
既然已经找到了落日国所在地,皇上就要开始练兵了。
已经有几年时间不再打仗,前两年饥荒也没有国家愿意在这个时候打仗,休养了好几年,国家早就已经缓过来了。
这会儿操练起兵马来预备攻打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尹彦之信心满满,就这么一个地方,竟然还敢觊觎他们的国家,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么一个小国就敢图谋他的碧云国,并且落日国之中还有其他几个国家的东西,尹彦之心里有了谱,立马给其他几个小国的国主去了信,让他们注意一下国内的情况。
消息已经送到,他们信不信就是他们的事儿了,如果他们信就要出一份力,别等他们把落日国打了下来,又一个个屁颠屁颠的上来捡现成的。
埋藏在自己国家的奸细,尹彦之没打算留情,他们竟然已经选择背叛自己的国家,这样的人留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是皇上,绝对不能心慈手软,如果背叛自己国家的人他都能饶过,那么以后这些人还能不能守住自己心里的那条线?是不是也会像这些人一样为了那点利益出卖碧云国?
这批人的消失没有惊动任何人,可能只是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忽然发现有一天这个人再也没有来上过工,但是个人有个人的事忙,并没有太多的在意。
等确定下来朝廷中的尖细全都清理完之后尹彦之才打算起进攻落日国的事情,不然他怕他这边还没有准备好粮草,后脚就已经被人给泄露出去了消息,到时候落日国有了准备,他们可就不好打了。
其他几个国家的国主得到了尹彦之的亲笔信,都重视起了这个问题。
除了必要的时候,尹彦之轻易不和他们交流,现在竟然能得到尹彦之亲笔书信,一定是出了大事情。
再联想一下打听到碧云国京城中出现的事儿,几个国家的国主不敢轻视,细细的调查起自己国家的情况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在他们认为都掌控在自己手里的国家,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乌七八糟的事!
有很多人早就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背叛了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转而投奔了一个根本没有见过一次的世外桃源!
要不是有尹彦之给他们报信儿,他们根本就不会知道,说不定等他们知道的那一天,就是自己的国家被落日国窃取的那一天!
几个国家连忙对碧云国伸出友好的爪子,请尹彦之尽可能的提供一些落日国的情报。
在得碧云国一定要打算攻打落日国时,几个小国都出了一份力,不论是大是小,他们可不想在这次里落下。
这个落日国真的惹到他们了,没有一个国主能受得了自己的国家被他人觊觎!
攻打落日国必须要会水上作战,落日国是一个飘在海上的小岛,陆兵在那儿肯定是不大好用,他们只能开始加强水军的训练!
而碧云国多在陆地上作战,擅长水上作战的极少,碧云国的邻国升月国贡献了这次作战的主力军。
升云国大部分土地靠海,这里的百姓有很多都靠出海捕鱼为生,就连打仗的士兵也多熟悉水性,更熟练的在海上打仗。
之前两国交战,他们在碧云国那讨到好处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利用水上作战。
其他蛮夷和西域两个小国也各自贡献了财力物力,要说打仗的人手他们没有太多,本来他们人口就少,再一打仗就人更加少了,只能贡献出财务。
尤其是蛮夷小国向来吝啬,这次居然贡献了不少的马匹和粮草,实在让尹彦之惊讶。
不过想想也是,本来他们国家就小,真要打起来,估计会是最先被消灭的。
各个国家暗中都在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战争,百姓们仿佛也感觉到了空气中变得紧张的味道,一时间人们不再像往日那般轻松,都不由自主的变的肃然冷静起来,就连一向热闹的朱雀街,出来游玩的人都少了很多。
但是总有那么几家店铺是例外,比如苦夏的客云来和黄逸才开的金风楼。
在冬天,火锅和大锅炖菜,无论吃哪一种都非常的享受。
又暖身又暖胃,来上一口一天的寒冷都被驱逐了!
又顶饱又好吃,凡是来过一次的人都会来第二次第三次!
曲绍文和韩昊言他们三个更是成了客云来的常客,时不时的就要来这儿搞上一顿火锅聚餐。
这也让曲绍文有更加多的时间看见于小妮,其实他每次来并不是都有机会和于小妮相处。
客云来的客人很多,他们只能随机的分配店小二。
有时候运气好就能碰见于小妮,有时候他们吃完一顿饭也说不上一句话,这让曲绍文隐隐有些失落感,不过能看着于小妮在饭桌间来来回回的穿梭,也觉得挺有意思。
第262章 来了个小厮
曲绍文对于小妮印象深刻是因为于小妮的特别,于小妮对曲绍文印象深刻,是因为他还有韩昊言他们三个是客云来的常客。
对于经常来客云来的客人们,店里的小二都会记住他们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喜好,这是酒楼服务人员必备的课,务必要让客人们吃的高兴,这样他们才会继续来客云来。
曲绍文来的次数多了,韩昊言这个阅女无数的就看出了曲绍文对于小妮有那个意思,时常的调侃他把于小妮抬回去做个妾。
于小妮这样的身份,做个正头夫人是不配的,但是妾只要老爷喜欢,想抬多少抬多少。
曲绍文都拒绝了,他看得出来,于小妮对他并没有什么意思,对待他和其他食客并无不同。
他是心里喜欢于小妮不假,但也不是非娶她不可,有的人只需要远远欣赏一下就够了。
对于曲绍文的心思,于小妮毫无所觉,依然没有丝毫架子的在客云来里坐着她的跑堂。
曲绍文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于小妮是客云来的掌柜,不知道她和苦夏是什么关系,要不然他心里不一定还会对于小妮产生感情。
他的母亲很厌恶于府的人,这一点就过不去,曲大夫人断不可能同意曲绍文抬于小妮进府。
说起来于小妮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和她同龄的不少娃都满地跑了。
但是于小妮一直没有这个心思,任凭媒婆踏破了家门坎,她也没有嫁人的想法。
她觉得自己现在这样真的很好,如果嫁了人,她就要困在那个小小的后院里,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东奔西跑,做着她喜欢的事情。
只有像现在这样,她才觉得她是为自己活着的,她是自由的,她不想只为了嫁人而嫁人,那样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她非要成亲不可,那个人一定要和她志同道合,支持她做她喜欢的事情,永远尊重她的决定。
而不是让她困在后院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可能还会和七八个小妾争同一个男人,只是想想这样的生活,于小妮就觉得窒息。
如果她没有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于小妮大概率会像其他女子那般按部就班的嫁人生子,早早的成亲。
可是一个见过苍山泱水,东麓西岭的人,怎么可能再甘心囚困于后院那一亩三分地?
所以对于那些不论说出多好条件的求取对象,于小妮通通都拒绝了。
家里其他几位姑娘和于小妮的想法差不多,尤其是于大妮。
她觉得她现在自己的日子真是好,家人在身边,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有钱赚,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女。
既不用伺候公婆,也不用照顾丈夫,更不用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现在的女人很少有能像她这样生活的吧?
确实如此,是有人不少对于大妮一个人带孩子住在娘家,还没有丈夫闲言碎语,可是不能说那些人暗地里是不羡慕于大妮现在的生活的。
回头看看,那些幸运的先不说,只看那些家里刁难人的公婆,再看看懒成蛋的丈夫和闹腾的孩子,她们更加嫉妒于大妮。
……
家里来了黄逸才他们一家子,苦夏决定再买一些下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