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50节
周师傅坦然认输,给孙毓可竖起大拇指:“丫头,厉害啊!”
孙毓可比了个感谢的手势:“谢谢周师傅。”
她又看向奶奶:“奶奶,周师傅说我真的很厉害。”
朱莉玲站起来:“可可,我为你骄傲。你太了不起了。我也要为刘易骄傲。”
“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厉害?”陈德祥叹气。
“锦莹难道不如她?”三太太问,“我看节目里大家都说锦莹和她的徒弟没遇到过对手。”
陈德祥被戳中心事,手里的茶杯微微发颤。
恰在此时,客厅传来瓷器摔碎声,接着是四太太尖利的骂声:“你个丧门星!男人在外面闯世界,你管东管西像什么样子?”
陈德祥皱眉看向门口。三太太刚要起身开门,被他用眼神制止。他们扯进去,只能更加混乱,闭上眼,装成听不见,还能得过且过。
自从饭店关了,自己病倒了,陈锦龙整日借着出去谈生意,在外头鬼混,儿媳和他吵了不知道多少次。
他不想怨怪儿子害自己这样,可他受不了儿子这样,跟他谈了一次,陈锦龙总是会扯到锦莹身上。
可惜他想避,还避不开,门很快被拉开,满脸戾气的儿子拽着哭哭啼啼的儿媳冲进里屋。
把儿媳甩在屋里,陈锦龙衬衫领口歪斜,袖口沾着酒渍,扯着儿媳说:“不是想跟爸告状吗?我给你机会,你说啊!”
他唾沫横飞:“我在外面跟客户谈生意,你倒好,带娘家兄弟去砸场子!是不是觉得陈家人好欺负?”
“谈生意?”儿媳抹泪,声音嘶哑,“什么生意要跟舞女搂搂抱抱?王太太都告诉我了,你给那个狐狸精租了北投的房子!”
“放屁!”陈锦龙扬手要打。
一个孩子冲进来,抱住儿媳,哭嚎:“爸爸,不要打妈妈,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四太太扯开孩子:“阿耀,大人的事,孩子不要管。”
她一手拉住孩子,一手指着儿媳鼻子骂:“男人逢场作戏怎么了?你嫁进陈家就是来传宗接代的,管那么多闲事?再闹就滚回娘家去!”
陈德祥看着这场闹剧,偏瘫的左脸不受控制地抽搐:“都给我滚出去!”
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捶打轮椅扶手:“我不想听你们这些烂事。”
三太太推着四太太:“老爷这样是被锦龙气的,难道你还想再气他一次?要吵架出去吵。”
陈锦龙看着电视,正在颁发三四名决赛奖项。孙毓可表现出色,击败周师傅获得季军。她哽咽地感谢宝华楼,尤其感谢超级用心带她的陈锦莹。此时镜头扫过观众席,陈锦莹站了起来,她笑着说:“是你的努力,成就了你。另外,我想说的是,技艺学起来还简单,但是厨师的德行更难学,我们要一起向周师傅学习,学习他的豁达,学习他的毫无保留。昨天他来参赛,还来咱们店里交流,倾心传授技艺。技艺守着守着也就过时了,技艺教着教着就越来越好了。”
孙毓可立马转过去扑到周师傅身上:“周师傅,我太太太喜欢你了,你是一个最最好的老头。”
陈锦龙看着这一幕,他爸一期不落地看这个比赛,心里想什么,他还不知道?
他咬牙切齿:“你还没死心吗?她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三太太把人全赶出去,锁上门回来说:“老爷,您自己身体要紧。”
“我知道。”陈德祥眼中含泪,“我对不起你们娘仨,也对不起锦莹。明天你帮我去律师楼,我要改遗嘱。”
第302章 比赛做一样的菜?
今天港城的国际食品展,迎来了最为热闹的一天。
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参展商以及业内人士齐聚一堂,整个展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在这其中,有几位重量级的嘉宾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是保罗杜兰德、皮埃尔、岩西、朱莉玲和西班牙一家高级餐厅主厨何塞卡洛斯。
在食品展主办方高管和岳宁的共同陪同下,几位重量级来宾一同参观了展会。
临近杜兰德集团的展台时,众人看到“乌央乌央”的人群聚集在那里,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鹅肝和菌菇的香气。那香气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吸引着人们不由自主地朝着展台走去。安保人员见状,赶忙推开拥挤的人群,礼貌而有序地让贵宾们进入杜兰德集团展台。
展台上,宝华楼的两位小厨师正忙碌着。
一位厨师站在铁板前,将切成骰子大小的鹅肝碎粒,鹅肝倒到铁板上。随着“滋滋”的声响,鹅肝在铁板上迅速受热,油花冒了出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另一位师傅负责炒饭,他在铁板上淋上清油,打上了六个鸡蛋,轻轻划破了三个蛋黄,让它们与蛋清混合,又在边上重新浇了清油。
接着,他舀起一大勺炒过的杂菜,加入一盆米饭,再用两把铲子将没有弄破的三个蛋黄铲起来放在米饭上,然后用铲子快速翻炒。液态的蛋黄均匀地裹住了米粒,让米粒瞬间呈现金黄色。他又迅速回过去,把已经煎得蓬松的鸡蛋铲成小碎粒,把炒蛋和鸡蛋混在一起,继续翻炒着米饭。
此时,鹅肝的香气和蛋炒饭的香气相互交织,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前面排队的观众像是饿了三天三夜,眼睛冒着光地盯着炒饭师傅的手。
煎鹅肝的厨师把煎好的鹅肝往炒饭这边铲,炒饭师傅把鹅肝混入炒饭里,开始往炒饭里添加调味料。尤其是一勺黑色油润的酱料加入后,瞬间把香气提升了一个层次,那浓郁醇厚的香味让在场的人更加口水泛滥,这也太香了!
闻到这个香气,保罗杜兰德拿起了一个瓶子,瓶子上写着“中国黑松露酱”,下面配了英文名。
“中国黑松露?”保罗杜兰德很疑惑,那浓郁的香气告诉他,这个黑松露酱品质非常高,但是和法国的黑松露、意大利的白松露味道好似不一样,里面菌菇味道更加浓一些,大蒜和麝香的味道有些浅淡。
“对,这个酱是用产自中国云南的黑松露制作的。”岳宁笑着解释道。
岳宁记得上辈子,世界上松露最大的产地就是中国的云南和四川。
基于这个记忆,岳宁跟云南和四川的进出口公司商量,让他们帮忙寻找这种当地叫“猪拱菌”的菌子。这玩意儿在菌子丰富的云南都没人愿意吃,毕竟猪拱菌的外观和口感在菌子众多的云南,并不突出。但听说能出口卖高价后,当地立马就派人去挖。刚开始的几批,由于保鲜的问题,整体品质不是很好,后面几批经过协调,保鲜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法国黑松露空运到港城,由于季节不同,品质也有所不同,价格在一千到一千五港币之间浮动。而云南产的这个黑松露,进出口公司的同志告诉她,当地收购价格仅仅三块钱一斤,已经有很多人上山去挖了。相关农产品公司收购筛选后运往鹏城,品质很好的也就二十来一斤,折合港币六七十块钱。这些松露除了品质极好的会进入港城市场,用来直接做菜,其他的都被崔记味业收了去,做成了黑松露酱。
炒饭已经做好了,厨师们分装了一次性塑料碟子,请大家品尝。岳宁递给保罗一小份炒饭:“保罗,试试我们的鹅肝和中国黑松露酱做的炒饭。”
保罗接过炒饭,仔细地观察着。鹅肝的油脂渗透进饭粒,让米饭显得更加油润,黑松露的细碎颗粒在饭堆里若隐若现。
保罗尝过鹏城产的鹅肝,他认为比朗德鹅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比起法国市面上那些肥鸭肝,很明显中国这里的鹅肝,细腻程度要更好。他给中国送去的鹅肝品评的结果是中上,今天在这里吃的鹅肝,似乎又有了进步。
这个鹅肝脂肪更厚,更加细腻,加上煎制的火候恰到好处,焦香与软嫩并存。
确认了鹅肝,他细品炒饭里黑松露酱的味道,中国的松露酱跟他们法国的松露酱极为相似,又有区别。
“几位,你们觉得这个松露酱味道怎么样?”保罗问几位大厨。
皮埃尔回味着口腔里的味道:“没有黑佩里戈尔松露和勃艮第松露那么强的麝香味,香气又非常复杂,是高质量的黑松露酱。”
朱莉玲在美国经营着高端中餐厅,对中西食材的融合颇有心得。此刻,她却对这口炒饭里的东方松露酱格外在意。当米饭混着鹅肝滑入喉咙时,松露酱的香气并非霸道的冲击,而是像宣纸晕染水墨般层层渗透,坚果香气、大蒜香气、菌菇香气,甚至还有她说不上来的醇香。
她说:“太有意思了,我回美国要用它来做一道中国松露拌面,绝对能让那些吃惯了黑松露意大利面的客人惊艳。”
岩西始终沉默着,直到盘里最后一粒米饭被送入口中,才缓缓放下勺子。他的试吃方式极细致:先单尝鹅肝,再挑出裹着松露酱的饭粒,最后将三者混合咀嚼。
他用法语说:“鹅肝脂肪含量优秀。这个松露的味道,不抢鹅肝这个主角,但一直在。”
何塞小口咀嚼着,仔细分辨味道:“是的,这个松露酱味道很柔和,但又有辨识度,不知道新鲜的松露是什么口感?”
“我冷冻保存了不少,晚上我们仔细品尝。”岳宁说道。
“这个鹅肝也很好,你们不告诉我,我只能分辨这不是朗德鹅的鹅肝,但是我可以确认的是,这个鹅肝的品质已经非常高了。”何塞说道。
岳宁笑了:“我们用本土的狮头鹅育肥之后得到的这个鹅肝,狮头鹅的鹅肝本就以细腻著称,它在育肥之后,比我们之前选送的杂交鹅和宁东大白鹅的鹅肝更加优秀。”
“所以,你们这里的鹅肝价格是?”何塞问道。
皮埃尔笑着说:“杜兰德是他们的欧洲总代理,你问他。”
保罗露出得意地表情:“价格非常诱人。”
陪同的食品展人员过来跟岳宁说:“岳小姐,决赛要开始了。”
岳宁看向几位嘉宾,问道:“我们去看比赛?”
一行人走入《世界中餐厨王大赛》决赛现场,立刻被镜头追随。
看台上,尼古拉斯和范秀琴站了起来,尼古拉斯用粤语叫了一声:“老豆。”
岳宁无奈地笑,范秀琴这个活宝,把尼古拉斯这个优雅的法国小伙带得越来越偏了。
所有人把目光集中到他们身上,皮埃尔跟儿子招呼了一下。他们几个过去坐在除了专业评委之外,最好的席位。
台上上海锦华饭店和港城宝华楼的两组人员已经准备就绪。主持人介绍了今天的选手、评委和嘉宾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两队成员先是去寻找食材。上海的张师傅,找了四个带小蹄髈的后猪蹄,拿了十几个咸鸭蛋,就留他的小徒弟继续拿食材,他先返回现场去做准备了。
“张大厨这么着急回来,是今天要做什么大菜吗?”主持人好奇地问。
“不是,是要做凉菜,四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有点短,不够猪蹄完全冷却。”张大厨解释道。
张大厨把猪蹄放在火上烤外皮,猪皮经过火燎,上面剩余的猪毛可以烧掉之外,还能去除猪皮残留的腥臊味。他将燎过的猪蹄刷干净,放在案板上,拿起菜刀剖开猪蹄,将里面骨头连肉一起拆下来,包括爪子里的小骨头,一张猪蹄皮就出来了。
“张大厨要做酝扎猪蹄?”杨裕合问道。
张大厨笑了笑:“是佛山的酝扎猪蹄给我的灵感,我把酝扎猪蹄的做法融入了我们江南糟货的做法中。”
何塞第一次来港城,以前只是看了电视片里中国厨师的刀工,现在他吃惊地微微张大了嘴巴:“天哪!他怎么能这么快?”
“何塞,你看陈大厨。”皮埃尔早就亲眼见过了,儿子上次回法国,也跟他说了不少中国厨师的绝技,越是跟中国厨师接触得多,皮埃尔发现自己对中国厨师了解得实在太少。
陈锦莹这边,正在片草鱼。她把草鱼从头到尾片,片出来一片薄如蝉翼,长约等一尺的鱼肉。
“陈大厨,您这是要做什么?”有人好奇地问。
“做一道川菜,灯影鱼片。”
金先生对着话筒介绍道:“灯影鱼片,顾名思义,就是这个鱼片要薄到透过灯光。这是一道极为考校厨师刀工的菜品。今天,张大厨也是在展现刀工,佛山的酝扎猪蹄,最难的就是拆猪蹄骨头,通常一个专门做酝扎猪蹄的厨师,一天也做不了十几个猪蹄,短短二十分钟,张大厨已经把四个猪蹄全都拆好了,这个功力到家了。”
只见张大厨把猪蹄骨上的肉和蹄筋都剔了下来,因为是带了小蹄髈,所以肉还不少。他倒入调味料腌制剔出来的肉。再把咸鸭蛋敲开,取了里面的蛋黄。
他的徒弟拿了一把稻草出来,浸泡在清水里。
主持人说:“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张大厨参加首场比赛,拿的是粽叶和稻草,今天您没拿粽叶就拿稻草了?”
“上海是江南水乡,自古种稻米,常用稻草来扎肉,扎粽子。”张大厨边说,边把蛋黄放中间,肉和蹄筋尽量包裹住蛋黄,不让蛋黄裸露出来,最后用猪蹄皮卷紧,再用稻草紧紧地捆住猪蹄。
四个猪蹄扎好,他将猪蹄放入锅里,加上调料和带来的老汤炖煮。
陈锦莹那里鱼片也已经片好了,吴志海正把鱼片放进烤箱。
主持人问他:“吴大厨,你这是?”
“要把鱼肉收干水分,等下炸的时候,才晶莹剔透。”吴志海说道。
主持人往陈锦莹那里看去,陈锦莹正在把吴志海已经处理干净的牛蹄,用张大厨一样的办法,剔除牛蹄里的骨头,留下一层皮,她再把牛蹄骨上的肉和蹄筋细细地剥离出来
观众傻眼了,今天两位大厨是撞一起了?做一样的菜?只是一个用猪蹄,一个用牛蹄?
第303章 龙须鳜鱼
主持人赶忙把话筒转向陈锦莹:“陈大厨,您这是要做酝扎牛蹄?”
“当然不是。大家可还记得,我还在台湾的时候,那场直播。”陈锦莹开口问道。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