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48节

  第299章 过年
  楼家富过来送礼物。去年他给师傅买了一件背心,今年他真赚到钱了,特意买了一件羊绒衫,亲自送上了门。
  祖孙俩留他喝了一口茶,岳宝华包了两个压岁红包,给他的两个孩子。
  岳宝华跟他说,今年阿松还在日本进修,阿明则在粤城管着福运楼,年底的师徒聚会索性就不办了。
  听见岳宝华这么说,楼家富的眼睛亮了起来,瞬间又突然哭了,为了那么点利益搞得众叛亲离,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岳宁递给他纸巾:“擦擦吧!”
  岳宁看着楼家富离开,虽然宝华楼不再给他机会,但他自己终究给了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
  岳宁和岳宝华提起行李准备回粤城。
  他们俩回粤城过年,也好让张骏明能回家安心过个团圆年。
  周宣雄也回家过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然掀起,银行业正推进改革,他儿子在北京的中央银行任职,工作十分繁忙。此前周宣雄曾带着傅丹琴去了趟北京,看望孙子、孙女。才过去两个月,他便坚持不让儿子一家回来陪自己过年。
  他还说女儿平时也忙,家里全靠身为高中教师的女婿操持,主动让女儿去婆家过年,女婿很高兴,不过女儿还是不放心。过年过节时保姆阿芳也回了家,只剩老头子一人在家,周文婷怎么能放心?后来周老爷子跟女儿说,岳家祖孙也回粤城过年,周文婷这才放下心来。
  大年三十,在那个饭店大多不开门的年代,祖孙俩与周老爷子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准备年夜饭。
  岳宁将猪蹄焯水,在锅里炒至干身,待表皮微微泛黄时,烹入茅台酒,酒液遇火瞬间被点燃。
  周宣雄闻着酒香,心疼不已:“宁宁啊!你现在可真奢侈,竟拿茅台酒当料酒用。”
  “反正等下您和爷爷两人也喝不完,用来烧菜也是吃进您嘴里呀。”岳宁说着,往猪脚里加入生抽和老抽。
  周宣雄想想也有道理。岳宁便问他:“开春就打算出去吗?”
  “你傅奶奶已经订好了行程,我和她一起去。”他笑着回答。
  这一年,周爷爷陪着他的老姐姐跑了很多地方,不仅如此,他们还约定明年去欧洲游玩几个月。
  “就没想过两人做个伴?”岳宁追问。毕竟这一年他陪着傅奶奶走了不少地方,还约定了明年的欧洲之行。
  周爷爷敲了敲她的脑袋:“你这丫头想什么呢?我们俩就是老姐弟,就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罢了。”
  “是友情,也是亲情。”岳宁边说边往猪脚里放上调料,炒至猪脚上色后,加水让猪脚慢慢炖上。
  她转身把已经用调料腌制过的鸡拿了过来。对粤省人来说,年夜饭怎么能少了一只鸡?
  鸡的表皮已经收干,岳宁起了油锅,将鸡下到油里炸,连鹌鹑蛋也一起放进去炸。
  制作神仙鸡,鸡皮可炸可不炸,但岳宁更喜欢炸过的口感——鸡皮起了虎皮,味道与不炸时略有不同。
  炸过的鹌鹑蛋先放进锅里与猪脚一起炖,等到猪脚炖得差不多了,再把鸡放进去一同炖煮、收汁。
  此外,岳宁还蒸了一条青衣鱼,炒了一盘青菜,做了一道寓意“发财”的发菜羹。她端着砂锅走进客厅,扬声道:“吃年夜饭了!”
  灯光下,神仙鸡的表皮呈酱红色,炸过的虎皮纹路里浸着浓稠的酱汁,旁边卧着的猪爪更是吸足了汤汁,皮开肉绽的缝隙里还嵌着几颗炸过的鹌鹑蛋。岳宁用公筷给周宣雄夹了块最大的猪爪:“周爷爷,您尝尝这爪尖。”
  周宣雄接过猪爪时,酱汁顺着纹路滴在碗里。他凑近深吸,这股香气实在熟悉,突然眼眶一热:“跟你爸当年做的豉油猪手一个味……”
  这话出口,周宣雄顿时觉得不妥。明明是开开心心过年的时候,怎么提起这些伤心往事?
  他咬下第一口,猪皮软糯得几乎要化开。嘴上说不想,脑子里却全是岳志荣在福运楼的情形:岳家祖孙三代的手艺一个比一个强,要是三代人能整整齐齐地都在,该多好?
  岳宁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给爷爷夹了块带皮的鸡肉:“爷爷,您也吃。”
  “吃!吃!”岳宝华吃着神仙鸡,也被周宣雄的情绪带入了伤感之中。
  “两位爷爷,别伤心了,”岳宁劝慰道,“就凭我给爸爸烧的那么多元宝,他在地府也是排得上号的富豪了。这会儿他们娘俩说不定也在过年呢!”岳宁在烧元宝的时候,自动忽略了爸爸梦里让她不要烧纸的叮嘱,到了这个时候,她宁愿相信爸爸在那边正和奶奶住在一起,开着饭店,日子过得很好。
  “对,对!”周宣雄举起酒杯,“小岳肯定过得很好。我们碰一个,祝明年宁宁的生意更加红火。”
  三个人碰了杯,一起吃吃喝喝,此时外头的爆竹声也响了起来。
  “爷爷,吃好晚饭我们也去放烟花吧。”
  岳宁买了一大堆烟花,大的烟花是打算年初四早上去福运楼迎财神用的,小的烟花则是她自己想玩的。
  上辈子,过年玩乐是弟弟的专属,她则轮到给亲戚们取乐,爸妈总是让她给亲戚们弹琴、跳舞、唱歌。
  这辈子,爸爸和莫伯伯一心想给她最好的,可惜当时囊中羞涩,最多只能给她两颗高粱糖。
  而放烟花这种乐趣,她还从未体验过。
  吃过饭,三个人来到门口的街上。岳宁把十来个小烟花一字排开,岳宝华点燃了一支线香递给她。
  岳宁点燃一个烟花,烟花噼里啪啦的声响引来了这条街上的孩子。
  “看烟花喽!看烟花喽!”孩子们欢呼着。
  岳宁喊:“爷爷,拿糖出来,分给大家伙吃。”
  岳宝华进门去拿了一袋什锦糖和一袋巧克力,倒在糖果盒里,又拿了一张方凳到门口,把糖果盒放在上面。
  岳宁对着看烟花的孩子说:“快去拿糖呀。”
  小朋友们听见后,一边侧头看着烟花,一边兴奋地跑过去拿糖。大人们则在一旁叮嘱:
  “走路当心,看着脚下。”
  “拿了糖有没有谢谢阿公和姐姐呀?”
  “谢谢阿公!谢谢姐姐!”
  “怎么不知道说新年好呢?”
  “阿公新年好,姐姐新年好……”
  此起彼伏的童声祝福在夜色中回荡。
  岳宁点燃了最后一个烟花,彩色火星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在绚烂的火光中,她看向爷爷的笑脸,那笑容,跟爸爸好像。
  刚才她还在想,爸爸在那边一定过得很好很好,但即便她在这里过得再好,也无比希望爸爸能在身边,像爷爷一样看着她放烟花。
  *
  新年假期转瞬即逝,岳宁很快回到港城。她不在的几天里,港城的难民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起因是美国一家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纪录片,纪录片里记者采访了多位越南难民,采访内容再次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弦。
  难民们挤在狭小的船舱里,历经千难万险。尤其是其中一位难民讲述了他从越南来到港城的经历:第一批海盗搜刮了他们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第二批海盗不仅劫财还劫色,他的姐姐就是这样不幸遇难。有位太太因手指上的金戒指过紧无法摘下,海盗竟直接剁下了她的手指,最后这位太太因天热伤口感染而死。
  这艘船到达马来西亚后,还遭到了驱离,只能再次返回海上,朝着港城驶来。沿途依旧艰险重重,等他们到达港城时,难民们早已衣不蔽体。
  这部纪录片得出结论:能安全上岸的难民不过半数,另外一半人都死在了艰险的航程中。
  难民们在纪录片中一再提起港城,称港城是他们历尽险阻后唯一能到达的口岸,是唯一有生机的地方。
  如今港城传出要设立禁闭式难民营并限制难民人数的消息,这是否意味着要断绝这些人的生路?
  世界各国富有同情心的人们纷纷指责港城在这种情况下关上大门。
  岳宁被邀请参加一档面对公众的社会访谈,一同被邀请的还有几家上市企业的董事会主席,像乔君慎和崔慧仪这样实际掌权的年轻一代,以及pn的驻港代表等。
  他们坐在台下,台上则坐着蔡美月、另一位社会名流以及两位学者,马教授也在其中。
  主持人向大家提问:对港府近期传出要设立禁闭式难民营却遭到全世界指责一事,各位怎么看?
  蔡美月率先开口:“我的伯父蔡皓年先生,早年从潮汕到新加坡,再从新加坡来到港城,我们家和这些越南华人一样,都是坐着红头船过番的一员。他们经历的磨难我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必须考虑人道与现实的天平。港城迄今为止已经接收了超过十万人,是第一收容港里接收难民最多的地区。原本说好的第一收容港,是让难民来港城等待去往接收国,可最后所有压力都落到了港城头上。世界舆论在同情难民的时候,却指责接收难民最多的地区……”
  蔡美月说完,另一位名流开始细数那些难民接收地承诺与实际的差异,并列出数据说明:如果这些接收地能按照承诺接收难民,两万的人员额度其实已经足够高了。
  马教授接着说:“港府目前考虑的方案,已经充分考虑了人道与现实的平衡。我们不是要放弃难民,反而是在为难民争取去往目的国的机会。另外,还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马教授将在难民营设立工厂和培训班的举措详细说了出来。
  这些举措实际上是岳宁提议的,但她认为,即便公众知道这些举措是出自她这样一个小姑娘之手,大概率也就是听过就算了。而且,还有可能存在一些人不喜欢她过多涉入此类事务,反而会因此产生反感。因此,不如说是港府征集了社会名流和学者的意见后,给出的初步方案。
  当然总有人会记得,这是她的提议,这些都会变成她积累的资源,有钱到有地位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
  由于是蔡美月提出的提案,在这个风口浪尖之际,政府让蔡美月来试探公众的反应。
  蔡美月的目光扫过台下众人,似是在寻找共鸣:“各家企业是港城的中坚力量,如今港城面临困境,也需要各位伸出援手。我们计划在禁闭式难民营内设立职业培训中心,让难民掌握一技之长,而这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她把目光落在岳宁身上:“我之前已经和宝华楼的岳宁小姐沟通过,她答应旗下宁小厨在难民营开设烹饪和面点培训班。难民学成后,未来到了接收国,还能将东方美食文化传播出去,这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而言也是难得的机遇。”
  蔡美月转向pn的驻港代表:“电子制造、机械加工等企业,可以将一些基础生产线搬进难民营。让难民参与生产,他们既能获得劳动报酬存入专属账户,也能学习现代工业技术。这些掌握技能的劳动力,未来会成为港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人才储备。”
  蔡美月顿了顿,语气转为恳切:“我知道这对企业来说是额外的负担,但这也是各位为这片土地做一些事。”
  这时,崔慧仪接过话筒,站起身来:“如果真的建立禁闭式难民营,立德食品将在难民营附近开设一家食品加工厂,招收符合条件的难民为员工。就像当年我们的祖辈,在困境中相互扶持,才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如今,我们也有责任为这些漂泊的人点亮一盏希望之灯。”
  其他几位嘉宾也纷纷表示支持政府的这一决定,认为这一举措既能顾及港城的实际困境,又不失人情味。
  这档节目播出后,对于反对难民的公众来说,只要把难民关进去,就好像问题解决了大半;对于那些富有同情心的民众而言,这样的方式倒也可以接受。港城的舆论逐渐平息下来。
  对外,蔡致远联系了关心难民问题的德国电视台和记者,进行了详细采访,向他们讲述了港城面临的困境以及港城采取的各项措施。
  第300章 厨王大赛决赛开始
  船民的生存困境,各类难民转移审批程序明显提速,特别是针对滞留港城难民的审批大幅加快,这让饱受煎熬的难民们终于看到一线希望。
  启德机场附近那座废弃多年的旧监狱重新启用,多家慈善机构联合租下难民营周边的一栋工业大厦,将其改造为专门的难民营工业厂房。首家入驻的企业是为立德和崔记供货的纸箱厂,随后赵家的服装厂也顺利进驻。
  港城存在着大量有生意就开工、没订单就关门的小型加工厂,只需几台简易设备就能运营的玩具厂、电子零件组装厂比比皆是;更多企业依赖从海外进口整柜货物,在港城进行分装后再销往特定市场。
  难民营工业厂房的租金低廉,人工成本仅需每日八小时三十五港币。相较于港城这两年来飞涨的人力成本,雇佣打黑工的内地或越南工人存在诸多风险。直接聘用难民营工人则由管理方承担用工责任,风险大为降低。厂房提供短期(两至三个月起租)和长期两种租赁方案,这种灵活性为众多小微企业创造了机会。这座工业大厦转眼间竟成了抢手的“旺铺“。
  岳宁在营区内开办的技能培训班面临尴尬局面:白天青壮年难民都忙于工作无暇上课,只得将培训时间调整为每晚六点至八点。这实在让人没想到。
  屯门难民营的难民们开始抗议,他们外出求职,遇到了重重困难,港城敢给他们工作的小作坊待遇极差,每天工作十小时、全年无休仅能换取七八百港币收入。而难民营规定每周工作六天、每日八小时就能获得九百多港币报酬。
  越来越多难民提出要求:“干脆把我们也关起来算了!”
  这种众口难调的局面,有人愿意被关,大多数拒绝放弃自由,不愿被禁闭在营区内。
  港府顺势设立第二家禁闭式难民营,允许开放式难民营的难民自愿申请转入。此后开放式难民营不再接收新难民,同时分批转移部分原有住民。随着难民陆续前往目的国,开放式难民营的人数将持续减少,相关社会问题也将逐步缓解。
  马教授发表的最新论文,赢得了学术声誉,蔡美月则是做了实际的工作,进一步推高了声望。
  岳宁再度获邀参加里昂国际厨师交流会,这次她端出了改良版越南红烧牛肉,加入椰子水和香茅的烹制方法,搭配法棍面包,完美呈现越南最经典的饮食文化。
  这道菜品巧妙提醒着世人:越南曾经历法国七十年的殖民统治。尽管法国人撤离不足三十年,大量越南侨民仍生活在法国,这个前宗主国至今仍是众多越南难民的首选目的地。
  当时正值美苏冷战高峰期,作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的越南,发生这样的事,本就会被聚焦,要求援助越南难民的民间声浪非常大,岳宁此次在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场合展示越南美食,恰如其分地呼应了舆论关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