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88节

  最近确实有不少港城人移民到加拿大,当地一些加拿大人对这些新移民颇多怨言。港城电视台也曾报道过,抱怨的内容五花八门,比如港人喜欢门牌号带“八”,连续两家港城人,都喜欢八,门牌一个变成08,一个就是18,当地人认为这破坏了社区编号的连贯性。总之,在某些人眼中,仿佛港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岳宁心里明白,那些打算移民的人还是会选择移民。今天在拍摄现场,自己在港城又颇具影响力,让这个话题在港城引发讨论也不错。
  于是,岳宁开口问道:“嗨,哥们!你们说什么呢?”
  她这一问,众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加拿大的两位厨师看着岳宁,岳宁看向其中一位问道:“我觉得血鸭很好吃,您有疑问?”
  随后她又看向另一位:“什么叫港城人什么都吃?”
  其中一位被问得脸色一沉,说道:“港城人确实什么都吃。最近来温哥华的那些港城人,饮食习惯很奇怪,居然还吃蛇。我有什么说错吗?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岳宁神色坦然,回应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元,饮食丰富正是其魅力所在。作为厨师,您应该知道你们国家因纽特族人的腌海雀酱吧?如果不知道,建议您去研究一下,毕竟这是你们国家的特色食物。要是您知道,就该明白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加拿大在1971年就把‘多元文化主义’当作基本国策,甚至视为立国之本。在其他地方,尊重多元文化是一种道德要求,但在加拿大,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这个海雀酱是因纽特族人也就是爱斯基摩人的特色美食。
  因纽特族人掏空海豹的所有内脏,把海鸟直接塞进海豹肚子里,海鸟不洗,也不拔羽毛、不取内脏,没有任何调味料。海豹肚子里填满海鸟之后,缝上,埋进土里,让它进行长达三年的发酵。
  三年之后,海鸟的内脏发酵成了酱汁,但是其外壳和羽毛仍然保持完好,这个酱汁就是海雀酱。
  岳宁看着两人,主持人是法国人,他听明白了,因为岳宁爱吃他们法国的血鸭,被这两个加拿大人给背后说坏话了。
  他立马把话筒送到一个加拿大厨面前:“亨利大厨,你能跟大家说一下岳大厨说的海雀酱是什么样的一道特色美食吗?”
  这位大厨的脸色不好看,憋了半天说:“我不知道。”
  主持人把话筒递到岳宁的嘴边:“岳大厨,你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海雀酱的做法吗?”
  “这是一种加拿大北方的食物,是一种发酵汁……”岳宁细致地描述了海雀汁的制作方法,“这种海雀酱是因纽特人招待贵客的美食。第一次听到的人是不是觉得很惊讶?可在中国南方和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一种调味品,叫鱼露。就是用海鱼发酵而成酿出的鲜味汁。再比如,我们想一下红酒酿造中要加入牛血。如果不是这个工艺普遍被使用,第一次听说的人,是不是会觉得很奇怪?血鸭在你看来不能接受。在法国和中国的湖南,那就是美味。当然中国的血鸭做法和这个法国的血鸭不一样。”
  两个加拿大厨师原本只是随口抱怨,并无诋毁法餐泰斗之意,纯粹是近期港城人大量涌入温哥华,引发当地部分人的反感,听说岳宁是港城人,便嫌弃地说了几句。
  没想到岳宁如此伶牙俐齿,不仅毫不退缩,还将话题扯到因纽特人身上,关联到多元化主义,甚至还提到了血鸭。现场法餐大厨占了一半,他们听到这番言论,难免觉得这两人是在诋毁血鸭。
  岳宁的一番话却让皮埃尔大厨十分认同,他带头鼓掌,其他大厨也跟着鼓掌。
  皮埃尔说道:“岳大厨说得很对,作为厨师,当我们遇到不熟悉的菜品,首先应抱着理解的态度,而非怀疑。美食是一种文化,每道菜背后都承载着它的文化根源。”
  他看向岳宁问道:“岳大厨,你多次提到中国也有血鸭,我现在十分好奇,中国的血鸭究竟是什么样的?”
  岳宁便向他介绍起中国血鸭的制作方式。皮埃尔通过翻译了解制作过程后,发现双方的血鸭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很大差异。
  皮埃尔大厨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称赞。他感慨道:“岳大厨,我很想尝尝你做的血鸭。你什么时候回港城?”
  “我明天中午的飞机。”岳宁答道。
  “这么着急吗?”皮埃尔有些惊讶。
  “她还是个正在申请大学的小女孩,周六还要参加大学选拔考试。”卢卡斯解释道。
  “法国有很棒的餐饮酒店管理专业。”皮埃尔说道,“为什么不来法国读高商呢?巴黎、里昂都有不错的学校。你在法国的这段时间,可以到我的餐厅,也可以去卢卡斯的餐厅交流学习。”
  岩西笑着说:“皮埃尔,你可能不太了解,岳大厨创立了港城最热门的高级餐厅。她的公司业务多元,旗下有高级餐厅一家,平价餐厅两家,还有连锁快餐,在港城以及日本的东京、大阪都有门店。而且,她还和食品公司合作,推出了一个用她名字命名的方便面品牌。她申请的是港城大学,实在无法长时间离开港城。”
  这些情况主持人此前并未提及,皮埃尔看着岳宁,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天才大厨,他二十六岁才开了第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眼前这位看似年轻的小女孩,厨艺精湛且知识储备深厚,事业更是做得风生水起,着实让他惊叹。
  岳宁不想在这个场合过多谈论自己,便说道:“我会尽快再来欧洲,到时候带我爷爷和周爷爷来品尝皮埃尔大厨做的血鸭。我爷爷是粤菜大厨,周爷爷是我爸爸和我的老食客,也是一位美食家。”
  听闻此言,皮埃尔更加高兴:“我非常期待。我想我也该安排一次港城之行了。”
  瓦莱尔大厨笑着说:“那我们一起去港城。”
  卢卡斯接着说:“保罗已经和岳大厨说好了,马上要去港城。因为岳大厨的缘故,杜兰德的鹅肝在港城和日本的销售量是之前的三倍。”
  “哇哦!”
  岩西说道:“虽然今天岳大厨不做和牛鹅肝鲍汁拌饭,但我借鉴了她的方法做了和牛鹅肝炒饭,大家可以尝尝。”
  “先尝尝我的勃艮第红酒炖牛肉。”卢卡斯招呼大家。
  众人跟着他来到摆放菜品的地方,只见卢卡斯直接打开了铸铁锅,让大家自取。这口锅一反新法餐精致简约的风格,摆盘十分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不过,锅内散发着醇厚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岳宁看着这一幕,不禁哑然失笑。卢卡斯诧异地看向她,岳宁笑着说:“原来是我陷入了迷局。”
  她这话一出,大家更加疑惑了。岳宁解释道:“我翻阅了许多中国典籍,也看了不少国外做菜的录像,还去日本品尝过岩西先生的铁板烧。我一直思考如何将中餐的美学展现给大家,如今看到卢卡斯的这一锅牛肉,我明白了,烹饪无需拘泥形式,精致与随性、优雅与狂放,皆可融为一体。”
  卢卡斯补充道:“勃艮第菜系是法国的乡村菜系,红酒炖牛肉是其中的经典代表。我今天遵循传统做法,就像妈妈在家炖的肉一样,原汁原味。”
  岳宁用勺子舀了一块牛肉,牛肉块头不小,但炖煮得极为软烂。她将牛肉送入口中,轻轻一咬,牛肉便在齿间散开。浸透红酒的牛肉醇厚无比,其中还糅合了迷迭香独特的清新香气、百里香淡淡的芬芳,以及洋葱和胡萝卜的清甜,味道十分美妙。
  吃过卢卡斯的红酒炖牛肉后,瓦莱尔的卡酥莱锅还需一些时间准备。岩西则为大家炒了和牛鹅肝炒饭。
  瓦莱尔好奇地问岳宁:“你是怎么想到把和牛和鹅肝一起炒在饭里的?”
  岳宁连忙摆手,这种做法其实是上辈子日料店先开始做的,这辈子还没见过有人这么做呢,可不能占这个功劳。
  她说:“我也是和朋友讨论时,听朋友说在日本尝过和牛鹅肝做的炊饭,试了一下,味道不错。为了增添港城风味,我又加了鲍鱼汁。这个做法源头应该在日本。”
  瓦莱尔的卡酥莱锅最后一个登场。这道菜不带盖,直接放入烤箱烤制,因此表面像英国的牧羊人派一样结了一层金黄的脆壳。瓦莱尔用木铲插进锅里,那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直往人们鼻子里钻。
  岳宁终于等到了品尝这道菜的时刻。这道菜按照标准做法要进烤箱进行几次烤制,豆子充分吸收了汤汁,在嘴里沙沙地化开。鸭腿、火腿、香肠都已炖得酥烂,肥油完全融化。浓稠黏嘴的汤汁从一开始就加入了猪皮熬制,底部还有一层脆脆的锅巴层,不像煲仔饭那样米粒分明,倒像是烤脆的薯片,香脆可口。
  即便岳宁一直在吃,此刻也一定要把这最后一口吃完。她用勺子把豆子和酱汁仔细刮了刮,全部送进嘴里,对看着她的瓦莱尔说道:“好吃!好饱!”
  哪个大厨会不喜欢如此真心喜爱自己美食的食客呢?瓦莱尔高兴极了。
  这场交流会在瓦莱尔的这道大菜中圆满结束。当晚,法国的电视台播出了今天的交流会盛况。
  第221章 对港城的信心
  岳宁回港城了,基本闭门不出。
  她去里昂的节目分了两天播出,第一天是大家对岳宁的捧场,尤其是最近她减少露面之后,就是这么一个逛逛法国酒庄的节目,收视率都非常高。
  第一天的节目开头,还有岳宁的一个声明:“以下节目里出现的产品,虽然我没收广告费,但是我确实在打广告。”
  真诚是必杀技吧?大家对她介绍杜兰德家族的产业,丝毫没有厌烦,无论是布雷斯鸡,还是葡萄酒,那都是法国文化的一部分,都为她在那里受到的礼遇而高兴。
  卢卡斯的膀胱鸡,岳宁之前就介绍过了很多次,到现在港城人已经审美疲劳了。宁宴有和牛鹅肝鲍鱼捞饭,宝华楼也有鹅掌鲍汁捞饭,他们看到宁宁的捞饭,法国人说好吃,大家挺高兴。
  直到有师奶说:“宁宁和贤仔的婚礼可以放在欧洲的古堡。那一定好浪漫的!”
  这个建议被围观的其他师奶:“宁宁和贤仔都是港城人,为什么要去欧洲?我们想看宁宁穿龙凤褂。”
  有人说:“那他们的婚宴,谁来做饭?”
  “宝华楼大厨不够多?再说宁宁还有那么多好朋友,指不定到时候还有日料和法餐。”
  “好期待啊!希望宁宁和贤仔早点结婚。”
  “宁宁周六考试,还要读大学。”
  “可怜的贤仔还要等宁宁好几年。”
  “可怜的宁宁,生日还要考试。”
  “尤其是乔大少的婚期已经定了,他会不会羡慕?”
  大家的方向偏到了喊两人结婚,岳宁在读书,刚好乔君贤这几天在港,记者找到乔君贤的厂里问他怎么看?
  乔君贤正面回应:“我们的婚礼不会放在国外,婚房在设计当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造加上装修至少要三年,刚刚好啦!哥哥结婚,我们是伴郎和伴娘。”
  两个宝贝感情很稳定,师奶们就放心了。
  第二天的交流会才是重头戏,电视台做了充分的准备,出场的每一个团队,都做了很详细的背景介绍。
  一开始就有那个法国年轻厨师骂岳宁是乳臭未干的小丫头。
  这话可惹恼了港城的观众,港城观众甚至迁怒htv,认为htv的人全是死人,既然是跟法国电视台合作了,刚开始就不能告诉对方,宁宁是多厉害的大厨?
  真气人!好在这个傻子鬼佬的爹,还算是个明白人。而且这位大厨是可以说是法餐界的厨王。
  哈哈哈!就说宁宁哪儿会就这么让人给看瘪了?一只雕刻的鸡,小鬼佬你有这个本事吗?
  这个法国佬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用法餐的核心做中餐。你见过好的中餐吗?宁宁对他太客气了。
  哇!岩西人很不错呢!说的话很客观,还有这个卢卡斯,都是有见识的。好吧!这个瓦莱尔大厨只是没见过,他说要来港城。不知者不怪。
  那两个加拿大鬼佬说了什么让宁宁这么生气?这话是针对港城人的?
  宁宁就是宁宁,就该这样。
  宁宁乖宝,你知道你今天吃了多少东西吗?啊!宁宁说这个炖牛肉超级好吃。也想吃呢!
  皮埃尔邀请宁宁去法国读高商?这下把他给惊到了吧?宁宁是小宝贝,也是大老板呢!
  这个卡酥莱锅真那么香吗?哇!宁宁差点舔盘子呢!要不要计划一次去欧洲的旅行?
  岳宁的粉丝们满脸姨母笑地看节目,社会评论学者的笔可不会闲着,一篇正标题“温哥华不再是加拿大城市”副标题为“温哥华居民:讨厌港城人的到来”
  文章说昨晚岳宁参加交流会的节目里,岳宁和加拿大的厨师起冲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港城的移民带着大量财富移民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在当地买了老房子之后拆掉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屋,修建现代的大屋,破坏整个社区的一致性。孩子们坐着豪车,穿着名牌服装去上学,用粤语大声谈论,也令本土学生厌恶。
  当地的孩子表示,他们很多要课后去打工,而这些港城来的孩子,什么都是父母给的。这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
  这位社会学者在报纸上呼吁即将离开港城移民去加拿大的人,要入乡随俗,要尊重当地文化,不要做令人厌恶的事。不要再让岳宁这样无辜的港人受到牵连。
  岳宁在家复习,不出门而已。
  每天早上,岳宝华会带着大黑出去遛一圈,带报纸回来,岳宁一看,挺好!鱼上钩了。
  当天晚上的晚报,港城大才子,也是从内地过来的杨裕合在亨通的报刊上发文:“什么时候能改掉‘逢洋必舔,逢内必嫌’的毛病?
  杨裕合在文章一开始就指出:这件事是那两个加拿大厨师的错,岳宁当场指出对方没有尊重他人,也违反了加国的多元化主义。为什么要港人反省?”
  其中最为可笑的是,就连港城移民的孩子,父母提供开销,不用打工。而加国本土学生需要课后打工,也算是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就这样的逻辑,这位学者还让人反省。无非就是洋大人说得都对吗!
  移民是加拿大政府审批的,建房也是加拿大政府允许的,孩子进学校读书,也是学校接收的。如果有港人违反了当地的法令,该罚款罚款,该坐牢坐牢,该遣返遣返。
  真没必要自我反省自我矮化到这种地步,真正需要港城反省和深思的,是我们对新移民的态度。去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里,里面有个角色一个大陆来的新移民阿灿,说话大声,穿着土里土气,为剧情增添了不少笑料,一时间“阿灿”这个称呼,成了大陆新移民的称呼。
  加拿大人对港城人的诸多歧视性的言语和港城人对新移民的刻薄嘲笑,有什么不同?
  就这么着,两人从报纸吵到了电台,一个说他只是希望港城到加国要有素质,另外一个说对方骂港人说话大声,和港人骂新移民说话大声有什么不同?
  最近跑港城的内地移民又多,造成了很多乱像,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骂得欢。
  周六,岳宁提早了将近一个小时到场。
  明明htv已经帮她安排了粉丝见面会,她担心还是有粉丝为了提早见到她,来考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