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41节
第36章 扬州炒饭
昨晚吃晚饭时,宋自强得知他们今天要安葬岳志荣,便亲自安排了局里的小车负责接送。
一大早,小车先去酒店接了岳宁祖孙俩,接着接上周老爷子和牛河邦,一同前往城外的山上。
到了山上,岳宝华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妻子的墓。墓碑上刻着两个人的名字,黑色的“张阿娣”,红色的“岳宝华”。这座墓碑是他上次回来重新修缮的,而立碑人,他自欺欺人地刻上了“孝子岳志荣”。
那年,从淮河到珠江流域都发了大水,他一路乞讨。途中遇到一个不太会要饭、饿得快不行的小姑娘,便分了一口饭给她,她就一路跟着他。到了粤城,他进福运楼打杂,求蒋老板给小姑娘一口饭吃。蒋老板赏识他,反正福运楼也需要人洗碗,就安排那个姑娘在福运楼做洗碗工。
他们一起长大,后来成亲。女人生孩子如同在鬼门关走一遭,她生下志荣后身体就垮了,没过两年便去世了。她去世时,粤城被日本人占领,谁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她只说:“霉运、厄运都由我一个人承担,你们爷俩要好好活着。”
只是她没能把霉运和厄运全部带走,岳宝华捧着儿子的骨灰盒,眼泪一滴一滴落下:“阿娣,我把志荣接回来了,把他葬在你旁边……”
岳宝华泣不成声,岳宁跪在一旁烧纸。岳宝华泪眼模糊地看着岳宁:“阿娣,你看看宁宁,这是志荣的女儿,志荣把她教得很好。”
岳宁说:“奶奶,您和爸爸应该碰上了吧?你们在那边好好的,我和爷爷在这里也会好好的,我会照顾好爷爷。”
安慰好爷爷,岳宁看着爸爸的骨灰被埋进土里,看着墓碑上的“孝女岳宁”,她总算是完成了带爸爸回家的承诺。
这么多年过去,她已经接受了爸爸离世的现实。就像她曾对着和爸爸的照片聊天一样,此刻她跪在爸爸的坟前说:“爸爸,我知道您把罗爷爷也当作父亲看待。但是罗伯伯这个人实在不能有太多牵扯。国强哥人不错,肯学肯钻研,不过现在要是带他去港城,恐怕会有很多麻烦。如今宝华楼也遇到了大问题,我身边需要能和我齐心应对困难的人。阿邦叔和您有交情,马耀星很刻苦,有股子拼劲。我就带他们回去。等宝华楼安定了,国强哥在福运楼练好了基本功,等罗伯伯正视现实之后,我再带他去港城。您在地下跟罗爷爷说一声,让他放心,我不会放弃国强哥。”
昨天晚饭时,岳宁跟宋自强交流了她在福运楼厨房看到的情况。她认为,当前福运楼后厨缺乏积极性,除了罗世昌的问题,还与国营饭店普遍存在的缺乏有效奖励机制和晋升机会有关。她特意以牛河邦为例,指出像他这样牢骚满腹却颇有本事的人,如果不给机会,只会给其他年轻职工带来负面影响。她建议把牛河邦和马耀星列入第一批去港城培训的人员名单。
牛河邦也给岳志荣磕了头:“志荣哥,虽然你教我的时间不长,可我从你那儿学到的最多。现在宁宁来了,看我生活困难,又要带我去港城。你放心,我会帮着宁宁和宝华叔的。”
周老爷子坐在石头上说:“志荣啊!孩子有出息着呢!你放心吧!”
岳宝华这些天对着儿子的照片说了太多话。他再次擦拭儿子的墓碑,又看向妻子的墓:“阿娣、志荣,我们爷孙俩年年都会来看你们。”
岳宁挽着爷爷一起下山,岳宝华说:“宁宁,等爷爷死了,你也把爷爷埋到这儿,跟你奶奶和爸爸在一起。”
“知道了。我们以后把酒楼开回粤城,一半时间待在粤城,这样奶奶和爸爸就能经常看到我们了,好不好?”岳宁说。
这孩子,总能说出暖人心的话,努力把人从痛苦中拉出来,让人能向前看。
“好,开回来。爷爷替你守粤城的店。”
下了山,车子先送岳宝华去长途汽车站。
岳宁和乔君贤通电话,乔君贤告诉她,港城这类新闻太多,即便他想帮忙延续新闻热度,可现在关注度已经下降,闹得再大,热度也很快会过去。
这怎么行?作为上辈子常在公众面前活跃的网红老板,她怎能让热度在此时下降?到时候反转得无声无息,多憋屈!岳宁连忙让爷爷赶紧回去,并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去制造话题。
到了长途汽车站,岳宁送爷爷到门口。才找回爷爷没几天,岳宝华已经舍不得离开孩子了。他伸手摸了摸孙女的脸:“宁宁,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话一出口,又觉得有些多余,孩子一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
岳宁笑着问:“爷爷,我是不是胖了?”
天天在一起,岳宝华没太留意,现在一摸孩子的脸,发现她的脸颊丰润了许多,而且不知不觉间,孩子好像也变白了不少。
“您放心吧,我在这儿,天天跟周爷爷一起,喝喝茶、做做饭。就周爷爷这爱吃的劲儿,等您下次见我,肯定又胖了一圈。”
周老爷子听到这话,喜上眉梢:“宝华,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宁宁的。”
“华叔,您放心,她会照顾好我的。托她的福,昨天我炒了比以前大半个月还多的河粉,回家躺床上,腰大半天才缓过来。”牛河邦说。
牛河邦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岳宝华说:“阿邦,我等你去港城。”
“好。”
“那我走了。”岳宝华边走边挥手。
岳宁挥手喊道:“爷爷,到家了给我打个电话。”这一声,让岳宝华眼里再次盈满泪水,这么多年了,他终于又有家人牵挂自己了。
岳宁看着爷爷的背影消失,回到车上。二商局的车子把他们三人都送到了福运楼门口,牛河邦还得回去炒牛河。一想到昨晚颠勺颠到手抽筋,他看到福运楼的招牌就不想往里走,而那个让他如此劳累的“罪魁祸首”还对着他笑,牛河邦懒得再看她。
岳宁跟着周爷爷一起去他家。她是个外来的“和尚”,昨天念了一整天“经”。要是一直在福运楼“念经”,就成了野和尚赶走家和尚,会遭人嫉恨的。
昨天,她让宋局长看到了罗世昌的问题,还利用晚饭时解决服务员和顾客冲突的契机,让宋局长看到张经理的管理水平也就那样。宋局长说要把福运楼当作典型来抓,希望他能成功吧。今天,她还是跟周爷爷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明天再去福运楼待一天。
“阿女,你昨天说用高汤炒扬州炒饭,我今天就想自己试试。”昨天饭桌上,周老爷子就问过她扬州炒饭的做法,记在了心里。他不好意思让岳宁做,那自己做总行吧?现在小丫头说要去他家,那他总能让小丫头给自己做了吧?
岳宁笑出声:“想吃吧?想吃,我就给您做。”
“想想想!”周老爷子连说三个“想”。
“不过有些食材,您家可能没有。”
“老头子我都备齐了。”周老爷子说道。
“真的?”
还真被他说中了,他老人家海参、瑶柱、花菇都发好了放在冰箱里。他又得意地拿出虾籽:“我做云吞面用的。还有花胶,要不要?”
“那就不用了。”
他老人家还从冰箱里拿出一大盆米饭:“炒饭要用隔夜饭,我都煮好了。”
哎呦!昨天她光讲里面有什么食材,没提米饭的事。她说:“谁跟您说要用隔夜饭的?用隔夜饭,新出锅米饭的清香就没了,您这个老饕还不够到家。”
“那现煮?”
岳宁也舍不得浪费这些米饭,说:“要不还是用这些米饭吧?”
“现煮,现煮。这些米饭,我等下晚上煮泡饭。”老爷子可不想这碗炒饭有任何缺憾。
岳宁淘米:“这米饭啊,要比平时吃的饭硬一些,这样炒出来的米粒才会粒粒分明。”岳宁加好水,让保姆阿芳把饭煮上。
周老爷子像献宝似的让她闻那块火腿肉:“阿女,这块火腿怎么样?”
岳宁凑近闻了一下,隔了一世,又闻到了这极品金华火腿的香味:“能用它做菜是我的荣幸。”
得到肯定,老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米饭熟还需要些时间,岳宁把灶台交给阿芳,周老爷子对阿芳说:“中午吃炒饭,你用剩下的鸡汤炖个冬瓜汤就行。”
老爷子带着岳宁去天井里喝茶,老爷子烧水,岳宁拿起茶饼闻了闻。
“我自己存的茶,混乱中我存的那些茶饼都没了,这个茶饼到现在也就三年。”
“已经有糯米香气了,可以了!”岳宁提起水壶烫茶具。
老爷子有些惊讶:“你还懂茶。”
岳宁洗茶:“大妈妈给莫伯伯寄茶叶,莫伯伯就带着我们父女喝茶,莫伯伯是……”
岳宁跟老爷子闲聊起来,老爷子听她有这番际遇,为她高兴,说:“还好,你能遇到这么好的人。你那个妈啊,要不是她,你爸在福运楼,福运楼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岳宁想起那个跑去港城做二奶的女人,倒茶说:“不说她了。”
矮脚门被推开,岳宁回头一看,一位穿着颇为时髦的中年女士走了进来,周老爷子问:“文婷,你怎么回来了?”
“昨天供港的一批猪肉抽检出不合格,有污染,回来跟屠宰场开会,屠宰场的人还在赶来,还得点时间,来看看您。”这位女士放下包。
岳宁站起身来,周老爷子介绍道:“福运楼以前有个小岳师傅,岳志荣,你还记得吗?”
“记得,小岳师傅给我做过婚宴菜,他做的菜可好吃了。”这位女士说道。
“这是小岳师傅的女儿。”周老爷子说,“宁宁啊,这是我女儿。”
周爷爷刚才叫她文婷,那全名应该叫周文婷,岳宁点头:“周阿姨好,我是岳宁。”
“我想起来了,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周文婷仔细打量她,“长大了,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眉眼还是很像小岳师傅的。”
岳宁对这位周阿姨已经没有印象了。
周文婷转头跟老爷子说:“我记得您说过小岳师傅他……”大约是意识到岳宁在,周文婷没再说下去。
岳宁说:“我爸爸过世五年了,我爷爷去西北,把我找了回来。”
“哦!回来了就好。”
岳宁说:“周爷爷、周阿姨,我去做饭了。你们俩先聊一会儿。”
“怎么能让客人做饭呢?”周文婷皱眉,“爸,带宁宁出去吃吧!”
“周阿姨,您别客气。周爷爷今天要是吃不到我做的炒饭,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岳宁把空间留给父女俩,一个在外忙碌的女儿,抽空回来看望老父亲,就让他们俩好好说说话。自己还是去做扬州炒饭吧,她叫上阿芳一起进厨房做饭。
扬州炒饭的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发源地在扬州,另一说是光绪年间粤城的一家淮扬菜馆推出的炒饭,还有说是扬州厨子到海外谋生时做的炒饭。蛋炒饭加点配料可以叫扬州炒饭,加上山珍海味也叫扬州炒饭。
岳宁想给父女俩留些空间,可周爷爷倒好,又跑进厨房来了:“我得看着,好好学学。”
姜末爆香,鸡丁滑炒开来,接着炒火腿丁。这火腿品质极佳,一入锅就散发出陈年火腿特有的香气。周老爷子在吃的方面是行家,他买了绿笋回来,绿笋带着清甜。鸭胗、香菇、海参一起下锅翻炒,放入葱花,瑶柱连带蒸它的汤水一起倒进去,加一勺黄酒,再加入鸡汤,大火煮开,小火煨制。
“怎么样?香吧?”周老爷子像只偷油的老鼠,追着香气闻。
亲爹对吃,真的是痴迷到走火入魔了,周文婷早已无话可说。
岳宁笑了:“周爷爷,我还没炒呢。我现在是用鸡汤煮这些食材。”
“就是很香。”周老爷子闻到这香气,就想起昨天的脆皮糯米鸡:“文婷,我跟你说昨天啊,宁宁做的脆皮糯米鸡……”周老爷子把昨天的脆皮糯米鸡形容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周文婷其实不太在意,随口应了一句:“我又没得吃。”
“你可以吃,等手续办下来,宁宁要去港城。”周老爷子说,“宁宁的爷爷在港城开了家酒楼。等宁宁去了,你可以去她那儿吃。”
“好呀!”周文婷这话回答得漫不经心。
米饭已经煮好,岳宁把米饭盛出来,用勺子打散,果然颗颗分明。她去打鸡蛋,将一小半蛋液拌进米饭里,让米粒均匀地裹上金黄色。
岳宁揭开锅盖,馥郁的香气升腾起来,周老爷子又问女儿:“香吧?香吧?”
“很香。”周文婷回答,确实很香,但也不至于像她爸这样夸张。
岳宁把食材丁和高汤分开备用,让阿芳添柴,猛火炒鸡蛋,放入米饭,这时她往锅里淋了一勺高汤,米粒在锅里翻滚,香气四溢。周老爷子已经开始深深吸气,就连对吃不太感兴趣的周文婷,也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第一波高汤被米饭吸收后,她再淋第二勺。高汤必须分次加入,否则炒饭外面湿软,里面又进不去味道。等米饭把高汤全部吸收,由于柴火灶不好颠勺,米饭随着炒勺抛起落下。接着放入煮过的食材丁,加入青豆和虾仁,颜色缤纷,香气越发诱人。
已经够香了,还要加葱花?一大早从港城赶回来的周文婷没有像她爸那样露出饿狼般的眼神,但她的胃比她的嘴先察觉到这份美味,“咕噜”一声,这是最诚实的反应。
出锅前洒上虾籽,再翻炒,让虾籽与米饭充分混合,最后撒上碧绿的葱花,出锅。
“吃饭了。”
周老爷子拿了碗筷,阿芳端着冬瓜汤,周文婷也迫不及待地跟在岳宁后面来到饭厅,饭盆放下。周老爷子毫不掩饰自己的急切,立马盛了一碗饭,先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满是满足。作为厨子,给这样的食客做饭,真的是一种享受。
周文婷也端起了饭碗,一口饭下肚,本就空空的胃给了她最迫切的信号,她连着扒拉了几口饭,终于,她的胃得到了抚慰,脸上露出了和她爸爸一样的表情。
想起她爸说这个小姑娘要去港城,她爷爷开了家酒楼,周文婷问:“宁宁,刚才听你说要去港城,你爷爷开的酒楼是哪一家啊?”
“宝华楼,不知道阿姨有没有听说过。”岳宁相信这位阿姨肯定听过,毕竟最近宝华楼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
周文婷停下手中的筷子:“宝华楼?那肯定听过,是旺角那里口味最好的酒楼,很多老饕都爱去光顾。”
“是吧?”周老爷子说,“就说手艺好,到哪儿都有识货的人。岳老板是小岳师傅的爸爸,当年跟罗长发一起做菜的时候,就比罗长发厉害。罗长发能有国家名厨的称号,岳宝华能差吗?”
“是啊!”周文婷心里琢磨着,不知道该不该跟小姑娘说最近宝华楼正面临危机,也许她爷爷不想让小姑娘担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