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皇后那时候都忍不住想,日后自己的位置,会不会也不保呢?
但皇后不会出手害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人要是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私心与恶意,那就会沦为野兽无益。
听完皇后讲述萧霆钧生母当年得到的偏爱,黛玉不禁想:难怪古人要说,越是高位者,越不能让人看出你的喜好,否则就容易出事。
“蓝太医告诉苏太医,他一直拖着一口气,就想着能不能见到苏太医,还可以交代家人,把他病重的消息传给苏家。两家有些距离,若不是刻意,兴许苏太医还不会知道他病重。”
“这事儿是蓝太医心底的一根刺,随着年纪越大,这根刺就扎进去越深,他夜不能寐,时常做噩梦。甚至觉得,他死后肯定会下地狱了。”
“所以在临死前,他希望将事情说出来,他知道如今一切都成定局,但他良心不安了这么多年,只有说出来,他才敢闭上眼。”
皇后说完后,紧接着又感叹了一句:“兴许他也不是什么良心发现,而是如今见着老三做了太子,怕当年的事情万一被查出来,那他们蓝家,只怕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他这会儿说了,也算是主动认罪,兴许,老三会从轻处理。”
这一点,黛玉也想到了:蓝太医早不说晚不说,选择这个时候说,肯定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那,母后如今似乎很为难,是不是有什么难处?”黛玉问。
皇后欣慰点头:太子妃的观察力也是很不错的。
“蓝太医仅仅把事实说给了苏太医听,但他手中,却拿不出证据。”皇后也很无奈,不仅仅没有证据,就连蓝太医这个人证,都已经在前些日子,去世了。
黛玉沉思了片刻:“蓝太医也没有提及一点儿可以查证的信息或者方向之类的?”
“就是没有,所以本宫才头疼。”皇后虽然正位中宫,但也不能因一个太医的一句话,就去定人的罪,何况,真正说话的太医死了,苏太医只不过是转述。
黛玉琢磨了起来:这事儿的确是有几分让人烦恼的,不管是对皇后而言还是对自己而言。
但,绝不可能不管的,那可是萧霆钧的生母。萧霆钧对自己这么好,若是就此撩开手,那就太对不起他们夫妻的情分了。
“母后,这事儿,能容儿媳回去想一想吗?”黛玉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什么好法子。
皇后点点头:“这是自然,不过,这事儿,除了老三,只怕不宜让人知道了,否则就不好办了。”
黛玉明白:“母后放心,儿媳心底有数。”
而且,黛玉起身庄重向皇后作揖:“母后一直帮着儿媳和太子,太子和儿媳都谨记于心。”
皇后欣慰点头,没多说什么——只要他们夫妻念恩,就好。
黛玉回到德麟宫后,细细思考起来,等着萧霆钧回来,她已经想好了怎么对萧霆钧说了。
而萧霆钧在妻子先告诉他不要着急和生气后,再听完黛玉的简明扼要的叙述,要说完全不生气,那是假的,但他控制了自己的心绪,握着妻子的手:“你别太紧张,这么点儿事情,我扛得住的。”
“其实说起来,我母妃去世的时候,我都不记事儿,所以一直都是母后养着。”
“所以,我这会儿的真实感受,是气愤多于难过的。”
对着妻子,萧霆钧不屑于伪装,也没必要伪装,他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这事儿,还真是棘手。”
“一旦要查证,那就必须一击即中,否则,很可能被反咬一口。”
黛玉当然明白,如今萧霆钧是太子,二皇子和吴贵妃简直是虎视眈眈的,若是德麟宫贸然出击,那必然会招致他们的反击,容易引起天子的疑心
而天子一旦疑心,那肯定是更偏向于怀疑太子——最近萧霆锴表现得很好,仿佛完全接受了现状,他乐意做一个郡王,全心全意未朝廷做事。
而且就算天子不疑心太子,但一旦打草惊蛇,想要查到真相,只怕就不容易了。
黛玉心底已经有了个大致主意,这会儿提出来跟萧霆钧讨论。
第258章 旧事重演引蛇出洞
黛玉的计划得到了萧霆钧的赞同,很快便开始实施起来。
左江秋是计划的头一环,得到黛玉需要三七的消息,左江秋当即带了丫头锦绣进宫,锦绣手里,则捧着一个黄花梨木浮雕缠枝莲纹的盒子。
左江秋主仆直接去了德麟宫,很快,吴贵妃就收到了消息。
“哼,果然是个马屁精,竟然用那么好一个盒子装着,只怕不知道是什么贵重东西。”吴贵妃没太在意,毕竟嘛,周宸妃和他儿媳妇,都觉得老五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全都支持起太子。
尤其是老五媳妇,那真是一直和太子妃好的穿一条裤子呢。
但等着过了几日,长公主府上的郡主进宫,也给德麟宫送了东西去,吴贵妃就有点儿在意了。毕竟如今长公主家的郡主,已经长大了很多,如今可不像以前那么频繁进宫来了。
吴贵妃想起自己曾经在怡郡王府安插的眼线,如今倒是顺利被带进了德麟宫,虽然这个眼线到目前为止没干成什么大事,但几次传出来的消息,倒还是准确。
这颗暗棋,一旦启用,就转明为暗,随时会成为弃子。吴贵妃本来是打算尽量先不动,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看来德麟宫是真有事,到了该用的时候了。
于是吴贵妃叫来自己的宫女,吩咐一通。
如今到底是德麟宫,可不比以前在怡郡王府了,吴贵妃这里是在大约半个月后,才得到了一则消息。
送三七。
就这么三个字,却让吴贵妃一时警醒起来:乔氏虽然过世很多年,但那事儿吴贵妃却从来不会忘记。
三七,为何偏偏是三七?
吴贵妃这番比以前都小心起来,她先派人去打听当初的蓝太医——自打蓝太医告老还乡,很长一段时间,吴贵妃都觉得没事儿了,一直到萧霆钧被册封为太子。
但不管吴贵妃怎么探查,都没有发现蓝太医会泄露秘密,因此吴贵妃才彻底放了心:细细一想,蓝太医和她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不敢乱说的,不然不仅仅人头落地,只怕一家子也保不住。
而此番打听来的消息,竟然是蓝太医都去世了。
这下吴贵妃彻底放心了,死人,是不会张口说话的了。那么,乔氏之死的秘密,也就永远埋葬了起来。
放下心来的吴贵妃,又动起了歪心思:她当年既然能抓住机会弄死乔氏,现在说不定,也能抓住机会,弄死太子妃。甚至,如果布局的好,没准能一石二鸟,太子妃与太子妃生的小皇子一并死了的话……这个结果太动人,以至于吴贵妃的心跳都加快了。
不过嘛,现在还是很麻烦,一来,她在太医院没有了内应,二来,德麟宫有个医女孟氏,听说太子妃吃什么喝什么,全都要经过孟氏。
孟氏的医术应该也不差,听说连贺太医和苏太医都夸的。
可眼前一个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吴贵妃又觉得很是不甘心。
于是一连好几日,吴贵妃简直是辗转反侧,很不舒服。
又是大半个月过去了,眼线终于给吴贵妃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德麟宫大宫女紫鹃,似乎有情绪了。
紫鹃是太子妃最信任的宫女之一,一向言语不多但办事牢靠,就连皇后都曾经夸赞过的。
袁嬷嬷当即向吴贵妃分析起来:“听说,太子妃身边的另一个宫女,唤作雪雁的,跟太子殿下的侍卫,订了亲,据说年后,雪雁就要出宫嫁人了。”
这就解释的通了:同样是太子妃的贴身宫女,一个要嫁给六品侍卫,还是太子倚重的,将来说不定连诰命夫人都有的当,另一个却只能老死宫中,这区别,还是大得很嘛。
“老奴还听说,紫鹃原本是荣国府的丫头,那时候太子妃进了荣国府,当时的荣国府老太君,把她身边一个二等丫头,指派给了太子妃。”
“那雪雁姑娘可就不同了,是跟着太子妃从扬州进京来的,听说,小时候还陪着太子妃念书呢。”
吴贵妃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发现了可疑之处:“不对呢,本宫可是听说,这紫鹃可是深得太子妃信任,她家里人都因为太子妃的关系,从荣国府脱了奴籍,成了平民呢。”
“确有此事,但那毕竟是以前了,人心都是会变得。若不是雪雁姑娘嫁得好,兴许这紫鹃姑娘就没那么多想法,但看着原来还不如自己的姑娘,一朝要飞上枝头了,只怕就不高兴起来。”袁嬷嬷觉得倒是有七分可信的。
吴贵妃仔细考虑一番后,吩咐袁嬷嬷:“先别轻举妄动,再等等,也可以试探试探这个紫鹃,看看可有机会,用上一用。”
但吴贵妃没想到的是,这一等竟然又是一个月过去了,都别说袁嬷嬷,就是吴贵妃自己都快没有耐心了——太子妃现在要三七,可不代表日后还需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