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王熙凤听了安心了不少,对着平儿倒是掏心掏肺的:“所以我才说,不能把巧姐儿带去。你是知道我的,在家时候就没怎么念过书,那些诗词什么的都不行,但她那些个姑姑,反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的。”
  停顿了片刻,王熙凤继续道:“现如今很多事情,我自己都还没有理清头绪,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如今迎春跟太子妃亲近,巧姐儿要是能借着她二姑姑,和太子妃也亲近些就好了。”
  平儿略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当初二奶奶离开了,那时候太子妃还住我们这儿,倒是对巧姐儿不错的。”
  “这就好。如今太子妃位份尊贵,可我们却得罪了她。旁人也就罢了,你二爷当初可是陪着她回了扬州,把林家的家产给弄到我们府上的。所以你想想,换了是你,还会对我和你琏二爷有好的态度?”王熙凤提起来,就很后悔,早知如今,何必当初。
  看看如今老太太一去,天子立马就收回了宅子,甚至连田庄都给收回去,可见太子和太子妃的态度。
  更何况,王熙凤还从贾琏处得知,自己的叔叔那儿,只怕是要支持二皇子的,但王熙凤总觉得二皇子那边,风险太大了。
  可王熙凤也明白,贾史王薛,只怕只能支持二皇子,这里头除了太子妃的缘故,还有好些朝廷的陈年旧事。
  王熙凤想,若是不能保全自己,保全了巧姐儿,也是好的。
  “平儿,这些话我是再不会对外人说的,只有你我知道罢了。我总觉得心神不宁的,就怕到时候家破人亡都难说,所以巧姐儿万万不能和我一起走。”王熙凤越想越觉得,一定要留下巧姐儿。
  平儿听见家破人亡四个字的时候,吓了一大跳,赶紧说:“二奶奶,可别胡说呢,就算没有了爵位,二爷还是知府呢。”
  “正因为他是知府才麻烦,二房那宝二奶奶,拿住了我当年放印子钱的把柄,还拿住了你琏二爷国孝家孝期间偷取尤二姐的事儿,所以你看,这次回来,我对她一直客客气气的。”王熙凤对着平儿也没什么顾忌,因为放印子钱的事儿,平儿也是清清楚楚的。
  平儿惊呆了,她再不知道,宝二奶奶连这都知道了。
  “那,那,宝二奶奶可是要挟奶奶了?”平儿担忧起来,宝钗这人城府太深了,她看不透。
  “暂时没有,但不代表以后。所以我才告诉你,要让巧姐儿,获得她姑姑们的喜欢,她二姑姑虽然守了寡,但好歹是三品诰命,她四姑姑更是不得了,那刘大人年纪轻轻就是知府,我听说深得陛下重用的。将来落了难,但凡她的姑姑们愿意帮把手,总比跟着我强。”王熙凤叮嘱平儿,这事儿千万别声张。
  平儿看着似乎变了很多的二奶奶,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感叹了,只好点头:“二奶奶放心,只要奴婢在一日,定然好好伺候巧姐儿。”
  “但是,老爷和太太,愿意让巧姐儿留下吗?”平儿又担心起来,这次,贾赦可是把他好些莺莺燕燕都给打发了,这些又不是良妾,不过是丫头一般的,打发了就打发了。
  贾赦打发了她们,就是想着日后没那么多银子了,得省着点儿。所以平儿才会有此担心。
  “你放心,我猜老爷太太都是愿意的。”王熙凤这话才说完,就有丫头来请,说是太太请二奶奶去说说话。
  结果一去,果然是邢夫人开口,说巧姐儿着实乖巧,她和老爷都不舍得孙女儿去平安州那种苦寒之地,还说,老爷说了,日后要亲自教巧姐儿。
  王熙凤故意为难起来,邢夫人当即就说:“我知道,你当娘的心疼女儿,可老爷和我,也心疼孙女儿呀。你想想,这京城,怎么也比平安州好啊,说不得过两年,琏儿升了官,还能做个京官,到时候一家子齐齐整整的,多好。”
  “再说了,你怕我们照顾不好,这几年不都好好的?还有平儿呢,那丫头最是个心细的,巧姐儿也喜欢她。”
  这话就不是邢夫人能想到的,肯定是贾赦教她的。
  王熙凤这才答应了。
  平儿知道后很是好奇:“奶奶怎么就肯定,老爷太太要让姐儿留下?”
  第236章 托付迎春黛玉出招
  王熙凤当即就为平儿解了疑惑。
  “如今你也知道,这家里就你二爷一人有收入,老爷和太太哪里是真的疼巧姐儿,不过是想着,女儿都在这儿,你二爷就得乖乖给些银子回来。”对于贾赦和邢夫人的德行,王熙凤是十分了解的。
  平儿哎了一声,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好了。
  “明儿二妹妹回来,我亲自和她说几句。”王熙凤赶紧收拾了几样东西。
  如今迎春回来,邢夫人待她可比以前热情多了,说到底,还不是觉得迎春如今也算是有头有脸,反倒是她,以前贾赦还是一品将军,现在可什么都没有了。
  好不容易应付了邢夫人,王熙凤就赶紧拉着迎春到房内说话。
  王熙凤先给迎春赔不是:“早年妹妹的事儿,我这个当嫂子的,也没能帮上忙,现在想来,很是对不起妹妹。”
  迎春当初对一家人的态度很是伤心,这些年过去了,早就看开了,摇了摇头:“嫂子不必如此,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我也不奢求妹妹能原谅哥哥嫂子,但巧姐儿是无辜的,如今家里败了,你哥哥虽然还在外做官,但我们也没法子带了她去,一来平安州地方条件差,二来,老爷太太不舍得孙女儿。所以我们只好留下她,听平儿说,她几个姑姑们待她都是极好的,嫂子我也就厚着脸皮了,妹妹知书识字的,闲了能教教巧姐儿,就是她的造化了。”王熙凤一向伶牙俐齿,何况这些话,她早就思忖好了的。
  迎春虽然对哥哥嫂子都很失望,但这几年和巧姐儿相处,很喜欢这个活泼伶俐的小姑娘,所以其实不用王熙凤说,她也会照顾小姑娘的。
  “嫂子只管放心,巧姐儿聪明可爱,我很喜欢她。”迎春倒也没有多说,只是巧姐儿,迎春会照拂,但别的事儿,她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心帮忙。
  隔了几日,贾琏王熙凤就又离开了京城。
  这些事儿,黛玉都心底有数。
  听见紫鹃说,贾琏夫妇没有带上巧姐儿,黛玉倒是有些意料到了:“上一次,是老太太不让他们带,这一次,只怕他们是主动让巧姐儿留下的。”
  雪雁惊讶了:“一家子,不在一起可怎么好?”
  “很显然,个人有个人的算盘。”黛玉说了这话,就没有再细说了,因为这些日子皇后不太舒服,如今虽然才冬月,但年底宫中事情特别多,皇后将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了黛玉这个太子妃,所以黛玉这儿每天内务府各处来回话、办差,事情多的很。
  等到了忙完已经是下午了,黛玉才有时间向紫鹃雪雁等道:“我听长生说,琏二哥这个平安州知府,做的倒是还像模像样的,但他在平安州,可是纳了一房良妾的,而且,那位妾室还怀了孩子。”
  什么?!紫鹃等都惊呆了。
  “以前琏二奶奶,那么厉害,这......”春雨没忍住,就问了出来。
  黛玉见紫鹃和雪雁都若有所思,就让她二人来说。
  “当初跟着姑娘读书,有一句话叫做,此一时彼一时,奴婢看呀,以前琏二爷不是官身,如今他可是知府,在琏二奶奶面前可不就腰杆子硬了。”雪雁倒是想的透彻些。
  “这倒也是,奴婢听说,琏二奶奶的哥哥是个不争气的。说到底,王子腾大人只是琏二奶奶的叔叔,又不是琏二奶奶的父亲。何况,平安州天高皇帝远,王子腾大人,也断不会因为琏二爷纳妾,就和琏二爷闹翻的。”紫鹃补充道。
  黛玉点了点头,夸紫鹃雪雁说的有道理。
  “紫鹃,你过些日子到画堂春绣走一趟,听听二姐姐怎么说。”黛玉深知,此番贾母去世,完全是被家里人给气死的,荣国府的下人向来没规矩,什么都往外说,所以很多事情,都不用刻意打听,就能知道。
  其实,派太监去荣国府监视着,也是黛玉的手笔。
  住在荣国府那么多年,黛玉对荣国府上下十分了解,尤其是如今宝钗当家,她是个聪明人,肯定知道,老太太不在了,只怕一些东西就留不住了。
  那么,宝钗只怕是会直接安排人,将东西归整了运出去的。若只是贾府的东西就罢了,但其中可有不少是皇家赏赐,就算不包括元春赏赐的,那也是不少的。
  所以黛玉便主动向皇后提起这事儿,毕竟黛玉到底是老太太的外孙女,于情于理都该送一份祭礼过去。
  皇后听了当即点头,并直接就向天子请示。
  “太子妃果然考虑周到,贾府那些不孝子孙,这些年也捞够了。”皇帝对贾府那些人是不满很久了,如今既然夺爵,也眼看就要收回府邸,那么顺带着该收回来的东西,比如田庄和珠宝等,也都要收回来了。
  于是才有了李忠带人去荣国府,留下那些太监。名义上是帮忙,实则是监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