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如今这种小事儿,黛玉是完全不会生气的。所以她也没太在意,但这会儿既然在宫里碰上了,黛玉可不想过去找不痛快——说到底,她还是自己舅母,让自己对她和颜悦色,那做不到。
  可如今自己是太子妃,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不能给别人把柄。最高贵的惩罚是沉默,最矜持的报复是无视。
  所以黛玉选择了无视,本来她的目的地就不需要走那条路,所以她就牵着悦悦走了。
  跪着的王夫人等了半响,以为太子妃会到她面前来耀武扬威一番,她心里想着要怎么应对,低着头不想抬头看见太子妃那副得意的嘴脸,脑海里闪过多种可能,自己吓自己了半天,结果听见嬷嬷一句冷冰冰的话。
  “怎么还不起来?走了,赶紧出宫。”
  太子妃不过来了?王夫人一时间说不清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她一抬头,看见太子妃已经牵着小郡主走远了。
  太子妃身后跟着的那些人,已经让王夫人看不到太子妃的背影了,可她不知道怎的,就有一种被漠视甚至被蔑视的感觉,堵得她喘不过气来。
  一直到出了宫门,王夫人都不能真的回过神来,她想不通,太子妃怎么就不过来呢?太子妃应该明明是看到她了呀。
  连太子妃的面都没见到,却让王夫人气得脸色发青,浑身颤抖不止,双眼充满了愤怒与不满,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
  好不容易马车缓缓地停在了荣国府那气派非凡、朱红色的大门前,车帘被猛地掀开,只见王夫人心急如焚且满脸怒容地下了车。
  心中的怒火让王夫人失去了平日里的沉稳和端庄,只听“哎呀”一声惊叫,王夫人一脚踩空,整个身子向前倾倒而去!
  一旁的婆子们见状,大惊失色,连忙呼喊着冲上前去想要扶住她。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王夫人就已经直直地摔倒在地,发出了沉闷的声响。
  “太太——!”婆子们惊呼后,赶紧上前扶着。
  兴许是年纪大了,又或许是这一跤摔的太重,王夫人竟然痛额头冒汗,婆子扶她起来,她也站不起来,顿时就开口骂人:“蠢货!替我抬藤椅来。”
  一番人仰马翻,好不容易才把王夫人回了房中,得到消的薛宝钗匆匆赶来,而同样得到消息的邢夫人也来了。
  邢夫人一向最喜欢看王夫人吃瘪的,当即故作关心道:“哎哟,他婶子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不小心?难不成今儿进宫有什么不愉快?不过也得快点儿请个郎中来瞧瞧才是呀。”
  王夫人听见邢夫人的声音就更生气了,但又不愿意让邢夫人看笑话,还强撑着道:“哪里能有什么不愉快,不过是不小心罢了。”
  薛宝钗近期被流言伤的厉害,也对王夫人对自己打压和处处扶持莺儿的态度很是不满,所以乐得看王夫人的笑话,不过她是聪明人,不会落人话柄,还是赶紧派人去请郎中。
  邢夫人猜想,肯定是宫里发生了什么,不然王夫人不可能一回来就摔了个大马趴,所以她就更是言语挤兑,不太擅长言辞的王夫人被气得更说不出话来,巴不得薛宝钗快点儿把人弄走。
  可宝钗就在一旁装傻,一句话都不说,好不容易等着郎中来了,邢夫人见问不出什么来,也就悻悻然的走了。
  郎中看王夫人脚踝是崴到了,但还不至于骨折的程度,只是关节损伤所以才肿起来一个大包,一面问可有冰块,交代拿来冰敷,缓解疼痛。
  而后开了药让研成粉末后,敷在伤患处。
  原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儿,哪知道王夫人半夜疼痛难忍,喊醒了丫头玉钏儿。
  却不是脚踝疼痛,而是胸口闷得痛,见状,玉钏儿不敢耽搁,赶紧去禀告宝钗,让派人去请郎中。
  哪知道请了两个郎中,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折腾到了天亮,幸好第三位姓赵的郎中,用了针灸之法,让王夫人的胸痛得到了缓解。
  宝钗忽然灵光一现,然后将郎中叫到了一旁。
  “太太这胸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宝钗想,太太的胸痛既然是疑难病灶,那让太太长期服药,就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法子:加一味药,让太太没什么精神,那她可就不能再来指责自己了,更不能管家了。
  这个想法,连宝钗自己都吓了一跳。但想着近些日子来,太太对自己处处针对,袒护莺儿,宝钗真是受够了。
  看着又睡了过去的王夫人,宝钗的眼神冷下去了。
  一切顺利。
  三月,高丽王朝的公主入京,宝钗甚至心情很好的去了繁盛楼,观看公主进京的盛况。
  金佳珠乘坐了一辆朱轮华盖车,车轮轻转,华盖遮阳,她能看见国朝京城的风物繁茂,入目就是高楼画阁,绣户珠帘,处处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果然是中原王朝,比他们高丽富庶了不知道多少。
  能在这儿做郡王侧妃,那比她在高丽能嫁的人,过的日子可好上太多了。
  金佳珠住进了会同四泽馆的一处叫‘文绣阁’的地方,她们会先休息,明日再进宫拜见。
  第220章 侧妃入门夕佳嫉妒
  金佳珠虽仅是嫁入理郡王府成为了一名侧妃,然而由于其来自于藩属国高丽,并且此次出嫁乃是由她的兄长率领着一队臣子不辞辛劳地亲自护送她抵达京城,因此出于基本的待客之礼以及对藩属国的尊重与重视,中原朝廷自然不能怠慢,势必要精心筹备一场规模宏大、隆重至极的欢迎仪式来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这场欢迎仪式不仅需要展现出中原王朝的强盛国力和雍容气度,更要让高丽使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热情款待。从仪式场地的选址到布置,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斟酌与精心设计;参与仪式的官员们也纷纷身着华服盛装出席,以彰显对这一重要时刻的敬重。
  早在年前,这些就交代给了太子萧霆钧,另外让瑞郡王萧霆锴协助。
  如今的萧霆锴学会了蛰伏,所以此番并未给太子使任何绊子,反倒是积极主动。
  老实说,就做事来说,现在的萧霆锴肯定是比五皇子萧霆钊是要优秀很多的。
  外头由萧霆钧主理,后宫就是皇后带着太子妃黛玉一起。
  到时候金佳珠就从会同四泽馆的‘文绣阁’出嫁,因此会同四泽馆里里外外也都是要布置一番的。
  文绣阁内的布置,皇后就向黛玉道:“你们都是年轻人,她住的地方,就交给玉儿了。”
  于是黛玉提前带了人去布置。
  金佳珠是个懂事儿的,得知她的住处是太子妃布置的后,进宫时候就特意向太子妃道谢:“听闻太子妃素有才华,都不用看别的,只看太子妃让布置的屋舍,喜庆之余还有温馨,令人如同到家了一样舒服。”
  她这话意思很明显了,就是来向太子妃摆明她的态度的:作为理郡王府的侧妃,金佳珠的想法很简单,如今太子位置已定,她可不奢望理郡王能去争夺皇位,倒不如安安心心做郡王,只要不出大问题,将来新皇上位,总不能苛待他的亲兄弟,一个亲王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那么到时候,自己这个亲王侧妃,日子也不会难过。何况,金佳珠在选定理郡王萧霆峰之后,也是打听过的,这个皇子本事不如太子,那就还是安安分分的更好,免得抢不到皇位,一家子跟着掉脑袋。
  金佳珠嫁过来,是希望中原王朝一直支持她的父亲,以后能支持她的哥哥,若是出了事,那只怕父兄都要跟着遭殃。
  黛玉也笑着夸赞了金佳珠几句,这应该是一个懂事理明是非的侧妃。
  连着几日的宫宴,只不过形式有区别,天子还邀请金佳珠的哥哥带着高丽的臣子们一起观看了京郊大营的军队演武。
  演武看完后,金佳珠的哥哥,金佳信,就更是嘱咐妹妹:“可千万别惹得中原皇帝不高兴,当然,你是儿媳妇,按理说不至于得罪皇帝,但总归小心点。”
  金佳珠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让哥哥别担心。
  “我瞧着,那太子很是厉害,而且,依着我看,只怕皇帝对太子是很满意的,所以你也别得罪太子妃。将来这天子就是他们夫妇的,我们早早结个善缘,将来益处多多。”金佳信会是他们下一任国王,对自己国家的情况,他是心底有数的,无论是军力还是民生,比起中原朝廷那真是差了太多,他还指望着,中原王朝能多多帮扶他们呢。
  “哥哥你放心,就算接触不多,我发现那太子妃可聪明了,所以只要我表明自己的态度,她肯定知道怎么做的。”金佳珠冷眼打量,发现瑞郡王妃远远比不上太子妃,更别提葛夕佳这个理郡王妃了。
  “妹妹是我们兄妹几个中最聪明的,哥哥也就不多说了。明儿就是你的好日子,你要开开心心的。”金佳信又与妹妹说了一阵话后,才起身告辞。
  迎娶侧妃自然不比迎娶正妃那么隆重,但因为金佳珠的身份比较特别,所以还是举行了一个比一般侧妃相对热闹一点儿的仪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