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看萧霆锴说的可怜,宋慧兰一时间竟忘了该说什么。
  萧霆锴抓住机会,继续可怜巴巴道:“兰儿你也知道,自打我外公离开了吏部尚书那个位置,六部的事儿我经常也是消息不灵通,你还记得大年初三,我就特意请了两个吏部和两个户部的小官吃饭?哪里光吃饭就够呢,还得送银子。”
  提到萧霆锴的外祖父,宋慧兰也是很无奈:当初东南战败,为了保住瑞郡王这个头衔,自己祖父这个户部尚书和萧霆锴外祖父那个吏部尚书,就得有一个出来表示表示。
  “外头人看着我们光鲜亮丽,什么郡王王妃的,可实际上有多苦,只有你我知道。王府上下开支就不说了,比如这一次,小公主周岁你我就得表示表示,还不能送的太寒酸。更别提年节下那些人情往来,哪一样不是花钱的地方。”萧霆锴早就准备好了说辞,这会儿表演起来可谓是有模有样。
  深有同感的宋慧兰一开始还真有些被萧霆锴说服了,可转念一想,不对呀,府上收支自己还是知道个大概的,不说自己那些铺子庄子,就是每年吴贵妃那儿送来的银子,也不少呀。
  于是宋慧兰皱眉,紧紧盯着萧霆锴:“可,就算你挪用银子也罢了,那些汝窑青瓷水仙盆、螺钿棱花盆,怎么一个也不见了?”
  萧霆锴当然不能说送了一部分给王家,而是说起送礼给北静王府和几个皇亲之家:“这事儿的确是我不对,当时都年下了,我这边一时没有好东西,见那汝窑青瓷水仙盆,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稜角釉薄处呈浅粉色,实在是极美,想着这些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才挪用了。”
  “可我实在是没料到,郭昭仪会来这么一出,瞧着她就不安好心,肯定是为了向太子夫妇投诚,故意的。若不是她这样,哪里至于呢?”萧霆锴赶紧补充。
  宋慧兰当然恨郭昭仪,但这事儿,说到底还是怪萧霆锴。可看着萧霆锴诚心认错的样子,宋慧兰有种有气没处撒的感觉。因为她很清楚,一旦发火,夫妻之间肯定又只有吵起来。
  “可如此一来,花房再也不能向宫里供货了,不只是少了一笔收入也没法子笼络那些诰命夫人了。”宋慧兰叹了口气。
  前两日,天子已经处罚了内务府有关人等,虽然没有处置花房,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日后内务府不可能再从花房采买任何东西了。
  萧霆锴听了这话再看看妻子表情,就知道今日自己认错和扮可怜有了作用,于是赶紧表示:“这事儿不用担心,横竖当初是为了跟太子妃打擂台才建的花房,如今父皇也不在意了,我们也不必花太多心思,那些诰命夫人们,家里多是丈夫都不在了或者残废的,对我们用处也不大,不来花房也无所谓,反倒是要跟世家和新贵们保持好往来才是。”
  宋惠兰一开始这个花房,的确是为了跟太子妃那个画堂春绣打擂台,她自己一开始还有心情管一管,后来也基本上都交给下人打理,因此听了萧霆锴这话后,想了会儿问:“但世家们,有往来的本就有往来,没有往来的,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立马取得往来的。”
  “我记得你姨妈,嫁入了修国公府上?”萧霆锴心中的确是有些想法的,见妻子愿意配合,立马说。
  “是,可修国公府上,比荣国府还不如呢,如今我那姨父,只是个一等子。”宋惠兰不解,姨妈那边,根本没什么值得用的,“我那些表哥表弟,也皆是不争气的。”
  “我记得你有个表妹,很有些才气。”萧霆锴还没说完,就见妻子变了脸色,不待妻子开口赶紧说,“你别误会,我是想说,你可记得前几年那个探花,叫做刘继善的?”
  宋惠兰想了片刻,点头:“记得,父皇很看重的。”
  “这人很会做官,东南之战他也有功劳,我前几日得到消息,只怕他要外放做官了,而且还是去苏州做同知。”萧霆锴对刘继善这人印象深刻,不只是文章写的好,做官也很有水平,这才短短几年,就做到正五品同知,还深得父皇信任,这可不容易。
  “夫君的意思是?”宋惠兰猜到了,“拉拢这个刘继善?”
  “对,你表妹是嫡出,容貌才情都不错,若是能拉拢刘继善,将来肯定有用。”萧霆锴点头,“这个刘继善出身很低,是他寡嫂将他养大的,他嫂子如今在京城,宅子还是父皇赏赐的。你不然找机会,请他嫂子做客?”
  宋惠兰想了想:“这事儿,我得问问我姨妈,表妹要是没有许人家,倒是可以考虑。”
  宋惠兰虽然知道之前表妹没有许配人家,但姨妈他们有没有别的想法也还是要问问的。
  见妻子已经忘记花房的事儿了,萧霆锴放下一颗心,转而告诉妻子那些朝廷新贵,除了刘继善,还有几位都是武将。
  但无论是萧霆锴还是宋惠兰都不会想到,他们想拉拢刘继善,却有人比他们还快一步。
  那就是长公主。
  不过长公主可不是为了拉拢,她只是单纯觉得,惜春这孩子可怜,才气又好。如今宁国府都不在了,惜春这个姑娘若是让他兄嫂来操持,只怕很难嫁的好,思索一阵后,长公主进宫去见太子妃。
  第189章 公主怜惜黛玉帮忙
  长公主进宫一向很守规矩,虽然她是天子最敬重的姐姐,但还是递了牌子请见,带着高馨先去凤仪宫见了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后,才预备去德麟宫。
  听见长公主要去玉儿那儿,皇后笑道:“如今天儿暖,我听玉儿早晨还说,等会儿带着悦悦到桃花园去,我让人瞧瞧,不然大姐去了扑空。”
  果然不一会儿,皇后派去的小太监回来说,太子妃带了小郡主在武陵园,武陵园就是桃园,因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所以桃花园就被命名为武陵园。
  “姐姐先去,这里还有点儿事情,回头我也来找姐姐你们。”皇后起身送长公主。
  “皇后留步,哪能你送我呢?”长公主牵着高馨告辞,一面在皇后宫女雪花带着人的护送下去武陵园。
  如今正是桃花盛放的时候,微风一动,武林园内如同落下一片粉色的雪。
  不只是太子妃带着小郡主,还有郭昭仪带了小公主,选了一棵很大的桃花树下,铺上厚厚的大大的毛毡子,小公主和小郡主在上头蹒跚学步。
  伺候的乳娘嬷嬷宫女们都很紧张,黛玉反倒是让她们不用担心:“这毛毡子软的很又很厚实,就算跌倒也不疼的。”
  黛玉的意思,两个小姑娘都在学走路的阶段,不必扶她们,爱坐着趴着,或者起来走路,都凭她们自己高兴。
  而黛玉还让人摆下躺椅,又让抬了一张可以折叠的小木桌来,摆上茶水和点心,林间饮茶赏花,倒有一番意趣。
  长公主带着高馨到了就感叹:“你们倒是会玩呢,在这样美的桃花园晒太阳。”
  嘉悦见了高馨,倒是拍手笑,喊了一句:“糖姐姐。”
  长公主听了笑起来:“什么堂姐姐,她是你表姐,或者叫高姐姐。”
  黛玉在一旁解释起来:“前几日,馨儿进来,带了一块儿兔子糖,这个小吃货,就记住了,给她糖吃的的姐姐。”
  兔子糖,便是将熬制的糖浆倒入现成的模子待冷却取出,有许多形状,比如兔子的,老虎的,飞鸟的,小猪的。
  原来是这个糖,不是那个堂,长公主听了不免好笑,蹲下去逗嘉悦:“果然是个小吃货,记得她抓周,抓了个翡翠白菜。”
  “可不是,没见过谁家孩子抓周,抓个翡翠白菜的。”黛玉也笑了,“她小姑姑,抓周就能抓到一支笔。”
  郭昭仪生的公主,抓周时候抓了一支毛笔,天子很高兴,说将来肯定是个才女。
  “小孩子,看到什么鲜亮好看,就会抓什么,不过是图个吉利。”郭昭仪陪着说了几句话,见长公主肯定有事儿找太子妃,就带着孩子们到边上的毛毡子上一起玩。
  对于郭昭仪如此识趣,长公主是比较满意的,说句实在的,长公主从出生收到先皇宠爱,再到如今受当今陛下敬重,后宫中除了皇后,公主都不用给其他嫔妃的看法,反过来是其他嫔妃都乐意讨好这位地位超然的长公主。
  “玉儿,我记得你那个小表妹,惜春,今年也该有十七岁了吧?”公主和黛玉极为熟悉,深知彼此性格,所以也不用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开口。
  黛玉点头后叹了口气:“姑姑也知道,宁国府如今是不在了,我那妹妹住在荣国府,到底不是那边的正经姑娘,可她自己兄嫂都是靠不住的。”
  长公主虽不像黛玉那么了解,但对贾珍父子的不靠谱还是知道一些的,听了黛玉这话点也感概起来:“是个可怜的姑娘。我今儿来,就是要同你讲一件事。”
  长公主将刘继善的情况于黛玉讲了一遍:“对了,那一年我带着你们去我那山庄避暑,刘继善就来过一次,你也是见过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