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贾兰的脸色也在宝钗离开之后,立马就沉了下来,他示意丫头们全都下去,单独与母亲说:“婶娘今儿来,只怕听了什么消息吧?”
李纨反倒是还没反应过来:“你二婶这人的确是无利不起早的,但能有什么呢?”
说完后却又反应过来了:“难不成,是她知道冷了六皇子邀请你参加他生日宴的事儿?”
贾兰点了点头:“这些日子也没什么旁的事情,只怕就只有这事儿了。”说完后,严肃的看着母亲道,“如今我们的院子,还是要管束起来,在咱们院子的丫头小厮,都得嘴巴紧些。”
李纨想起自己给太子妃传过几次消息,细细想来,儿子说的的确有道理——宝钗那边,显然不站太子那边的。那么,自己母子的举动,自然得万分小心才是。
“今儿正好给我们提了个醒,此番我会调查的,母亲不必理会,查清楚了,自然就会处罚。”贾兰想了一遍,自己收到六皇子请帖的事儿,除了陶术外,只有两个丫头知道,一个是母亲的丫头素云,另一个就是伺候自己的丫头彩月。
素云跟在母亲身边多年,最是口风严谨的一个人。那么应该就是陶术或者彩月了。
陶术和彩月都跟着自己也有些年头了,往日里做事十分用心,所以贾兰决定直接点。
于是晚饭前,贾兰直接问这二人,可有将自己接到六皇子请帖的事儿与任何人说过一二。
彩月顿时就跪了下去,一口气磕了几个头:“奴婢是不是给爷惹麻烦了?奴婢不是有意的,当时是跟几个姐妹们闲聊,她们问题爷读书好不好,奴婢也不懂得,一时没留意就把这事儿说了。都是奴婢的错。”
见她态度诚恳,念在又是初犯,且素日里倒是很规矩的,贾兰便直当即道:“往日我也没把规矩给你们说清楚,从今儿开始,我把规矩先给你们说清楚点。”
然后贾兰一口气说了五条规矩,规矩不多不长,但字字清晰。
而后还亲自将这些规矩写了下来:“不只是你们二人,这个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些规矩。”
母亲的丫头婆子,还是母亲来跟她们说清楚才是。贾兰决定明儿就把写好的规矩给母亲看看。
“至于彩月,虽然你不是有意的,但做错了事情就要罚。”贾兰看着彩月,想了会儿,他往日里还真没有罚过人,彩月平日里做事也很用心,于是他就说,“罚你赶在我母亲生日前,做一只荷包。”
这个惩罚并不严厉,但彩月却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大奶奶曾说丫头多话,就说再说把你的嘴巴给缝上。
现在让自己做针线活,就有几分警告自己话多的意思了。她伺候贾兰多年,很清楚这位爷,虽然年纪小,但一言一行都有章法,如今他订了规矩,自己就得好好遵守,一旦犯错肯定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李纨母子整肃了院子,宝钗并不知情。她正琢磨着,该如何好好亲近亲近李纨母子,日后兴许那日,就用的上了。
但宝钗万万没想到,这头贾兰接了六皇子的邀请,那头却有刑部的官员,上了荣国府的门。
刑部来的,是刑部主事,管怀。虽然只是一个六品官,但他还带了差役,这就让荣国府上下都慌了。
一听刑部点名要见一等将军贾赦,宝钗更是想不明白了:大伯又不在朝为官,他的一等将军只是个承袭的爵位,按理说不会犯什么错才是呀。
贾赦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第177章 旧案难审雨村身亡
贾赦被叫到了刑部,一听见竟然是询问“石呆子扇子”事件,顿时心底咯噔一下。
当年的事情,他记得很清楚呢——一开始他只是让贾琏想法子,去买下来那些扇子,哪知道那个石呆子竟然宁肯饿死,也不愿卖。
本来呢,贾赦都已经放弃了,没法子,别人不肯卖。然而没过多久,贾雨村上门了,送来一个小匣子,贾赦打开一看,里头装着的,正是石呆子扇子的扇子,不过并没有二十把,只有十把。
但这已经让贾赦大喜过望了,当即设宴好生款待了一番贾雨村。而贾雨村得意的将整个案子的经过,一股脑儿的告诉了贾赦——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
这在贾赦眼底实在是小事一桩,何况这么些年过去了,压根儿不会想到,刑部竟然将自己‘请’来,居然为的就是这么一件小事。
不过贾赦的脑子转的却很快,刑部出动,这事儿就简单不了。
于是他开口时候,倒是很谨慎的:“此事下官并不知情,那贾雨村倒是将扇子送了十把给下官,其余事儿下官就不知道了。”
一口咬定,他自己跟此事完全没有关系,只是收了贾雨村的扇子。
何况,还不是收的礼物,而是买的。
“当时下官还出了二千两银子,因贾雨村当时说官价就是如此。”贾赦想起来了,当时还真的给了钱的,当时他还感叹,贾雨村脑子灵活,一旦给了钱,那就性质不一样了——没给钱,就是收受贿赂,给了钱,那就是正当买卖。
刑部官员将贾赦的每一句话都记录在案,又询问起贾府跟贾雨村关系来。
贾赦赶紧道:“他原本与下官家里没有关系,那时候太子妃来了,他是太子妃的先生,这才认识起来。下官见他谈吐不俗,于是结交往来。但也就仅仅如此了。”
贾赦并不知道,此案就是太子在刑部主理的,所以故意抬出太子妃来,想当初太子妃出嫁,自己可拿了不少好东西给她,当外甥女的总该念旧情,自己作为太子妃的亲舅舅,刑部就该掂量掂量。
而看着刑部官员在听见太子妃之后,果然只问了两个问题,就把贾赦礼送出了刑部,贾赦顿时还以为,果然刑部的人不想得罪太子和太子妃呀。
他根本不会想到,人家只是该问的问题都问完了而已。至于定罪,他们下头做事的,还没那份本事。
审问结果呈交上去,尚书柳之章大人立刻询问太子的意见。
萧霆钧见贾赦交代的并无太大问题,反倒是问柳之章:“孤的意思呢,还是要派人去两江,将贾雨村捉拿回京,他身上的案子,不只是扇子这一桩,柳大人意下如何?”
这些日子太子的用心,柳之章等都是看在眼里的,见太子丝毫没有要庇护太子妃外祖家,大家心底服气不少。
所以听见太子这么问,柳之章躬身道:“臣觉得太子说的很对。只是贾府这位一等将军,只怕也要有所处罚才能服众。”
“单单看这扇子案子,那还是要听了贾雨村的呈词。”萧霆钧虽然厌恶荣国府,但从贾赦这些回答以及石呆子家人的描述来看,贾赦本人从未出面,所以就这么看起来,他并没有太大罪名——毕竟逼迫的石呆子家破人亡的,是贾雨村。
柳之章心下对太子的话也是赞同的,就没再多说,反倒是听见太子问,去传唤贾雨村的人,什么时候能将贾雨村押解进京。
“从金陵到京城,只怕得大半个月。”柳之章这边向两江那边发了令,由地方衙门押解贾雨村上京。
但没人能料到,贾雨村在被押进京的途中,竟然暴毙而亡。
如此一来,事情就棘手了——元凶死了,很多线索也就断了。
柳之章没料到会如此,就是萧霆钧也没想到。在一番思考后,萧霆钧当机立断:“此事儿,既然是孤在刑部时候发生的,那么孤的错最大,孤会亲自向陛下请罪。”
柳之章和刑部左右侍郎一听,都赶着纷纷认罪,这事儿是他们也想的简单了。
“你们也不用抢着认罪,这事儿,还是听陛下处置。”萧霆钧脑海里闪过一个人:如今的两江总督,王子腾。当初玉儿就说过,虽然是贾府给贾雨村谋了个官职,但一直以来,都是王子腾扶持了贾雨村,王子腾也更为欣赏贾雨村。
当初贾雨村被罢官,就是王子腾的手笔,弃车保帅。而如今,只怕刑部再查贾雨村,更会牵连到王子腾身上。
但这只是自己猜想,没有实证。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先去天子处请罪。萧霆钧当日就单独去见了天子。
见儿子一来就跪了下去,天子还愣了会儿,听见萧霆钧将案子一五一十说完后,天子不仅仅没生气,反倒是还挺欣慰的。
此案,是天子派人故意揭开来的——贾雨村是太子妃的先生,又和荣国府有很深的瓜葛,他要看看太子会怎么做。
这事儿,不仅仅能试探太子,还能借机教训教训荣国府——当初的四王八公,现在还屹立不倒的,可不多了。
所以刑部此案的每一步,天子都有关注。见萧霆钧丝毫没有要包庇任何人的意思,天子十分满意。
而现在出了问题,也算在天子的意料之中。
于是天子亲自伸手将儿子扶了起来:“你呀,还是太稚嫩了点。朕且问你,吏部尚书李肃大人就曾经做过两江总督,你可想过去问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