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萧霆钧当即点头:“这是好事儿呀,只是就劳烦玉儿看着办了。”
第130章 喜事连连旧事惨烈
黛玉向迎春提起紫鹃哥哥想娶绣橘的事儿,迎春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就说:“这丫头跟了我这么些年,比起其他姐妹的丫头,真是辛苦不少。她能有个好归宿,一直都是我最希望的。紫鹃的哥哥我虽然不认得,可既然是替王妃做事儿的,又有紫鹃这样的妹妹,定然是个不错的。”
这事儿也没瞒着湘云惜春等,倒是湘云在一旁听见这事儿,忙向黛玉道:“最近还真是喜事儿不断,我前几日听说,宝琴的哥哥也订了人家了。”
迎春想起邢岫烟,忍不住问湘云订了哪一家的姑娘。
“听说是一位奋武校尉家的姑娘,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湘云倒是有一些了解,“哦,姓卫。”
奋武校尉是八品,又是武官,的确是普通人家。
“我听宝琴妹妹说,今年九月就要成亲的。”如今宝琴会来画堂春绣帮忙,但比起湘云迎春,来的时候少些,“那迎春姐姐的丫头嫁人了,岂不是少一个人伺候?”
“这有什么,横竖现在家里也不需要那么多丫头,我前些日子还在想呢,要遣散些人。”家里就迎春一个主子,又是个图省事的,她日常还很喜欢来画堂春绣,做做活,跟大家说说话,所以真不需要那么多丫头。
“绣橘也不是马上就成亲,紫鹃父母那边收拾房子什么的,怎么也得年末去了吧,二姐姐要调理新的丫头,也来得及。”惜春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
虽然绣橘是丫头,但紫鹃家里还是很重视,毕竟只有紫鹃哥哥这么一个儿子,如今紫鹃父母又都不是做人奴仆的了,平头百姓之家,要娶新媳妇总是值得高兴的,六礼也是一样不会少,虽然不像富贵人家那样那么多值钱的东西。
绣橘是荣国府当年外头买的,家里遭了灾的孤女,无父无母的,因此迎春那儿就算是她娘家了。
问名只是个形式了,但纳采还是要的,依照规矩最好有活得大雁,但活雁难得,就用了一对大白鹅替代。
纳吉之日,赵家准备了三金,分别是金戒指、金耳环和金手镯,绣橘那边回赠亲手做的鞋子帽子。
这边是喜事,而紫鹃哥哥赵顺大打听得来的和安村的陈年旧事,就十分惨烈了。
十二年前和安村有一户庄稼人姓丁,男主人丁正,从祖辈手中接过了十来亩田地,外加祖屋七间,在和安村属于光景不错的人家了。
丁正与妻子膝下三个孩子,长女丁秀,长子丁平,次女丁安。因家境还算不错,儿子丁平早早进入村里私塾念书。
丁正夫妻能干和气,在村子里口碑一直不错。那一年长女嫁了人,次子小小年纪入童试,取生员,戴了方巾,着蓝衫进县学读书。
本是幸福快乐的一家。
却不料那一年,和安村地主张有粮,看上了丁家的良田。说起来,张家本就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如今更是了不得,听说张有粮的弟弟,当上了京官了。
张有粮提出要买下丁家的良田,按照市价一亩地二两银子。张家当时还说,大家一个村子,没必要闹得难看,一亩地给丁家五两银子。
可庄稼人,但凡能过得下去,谁愿意把家里的地给卖了呢?这可是一家人谋生的依托啊。
而且丁家一共十亩地,总共也就五十两银子,拿着这五十两能干什么?日后可怎么过活?
丁正没多想直接拒绝了张家。
一开始丁正还有些担心,为此是不是就得罪了张家,可接下来的三个月,张家没有任何动作,丁正还以为是自己想多了,事情就这么完结了。
却没想到,八月的一天,县衙的差役居然找上门来了,说丁正诋毁朝廷犯了大不敬之罪。
这分明就是莫须有罪名,丁家平民百姓哪有什么法子,丁正就此锒铛入狱。女婿积极奔走,却也毫无用处。
“一年后,丁正就被治罪问斩。”紫鹃将哥哥查探得来的消息,悉数告知黛玉,“而丁家田地,被张家给吞了。”
“宫里的充仪娘娘,和丁家有关系?”黛玉知道,历朝历代,总有侵占民田这种事情,且每朝每代也都颁布律法,比如本朝开国不久后就颁布律法,禁止盗种、强种土地。
律法规定:“凡盗种他人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荒田,减等。强者,各加一等。系官者,又各加二等。花利归官、主。”
可依旧无法彻底禁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人。有些人,贪心不足。
“是的,那时候丁家幼女,也就是如今的充仪娘娘,只有七岁。而她的哥哥,当年替父亲鸣不平,同样被捕入狱,入狱两月后,所谓畏罪自尽了。
“咦?那太仆寺典厩署的署丞郭大人,不是郭充仪的兄长?”黛玉记得宝琴说,夏家就是通过这位郭大人跟充仪娘娘搭上线的呢。
“是,但不是亲的,是隔了一房的表兄。当初充仪娘娘的母亲在丈夫儿子相继不在了后一年也就病逝了,将女儿送到了自己娘家一个堂兄家里。”紫鹃告诉黛玉,“为了不让人瞩目,小女儿就改了姓,而那位地主张有粮,是瑞郡王妃娘家的亲戚。”
“姓张,我记得瑞郡王妃的母亲就是张家的。”黛玉替丁家难过,但拿不准郭充仪的目的。
“是的,那张有粮,是瑞郡王妃外公的亲弟弟。”紫鹃心中很是不忿,这种仗势欺人的人家,最是可恨了。
十二年前,当今天子还没有继位,只是个亲王。
郭充仪想要报仇吗?黛玉思索了一阵,吩咐紫鹃这事儿别声张,自己则在萧霆钧回家后,将整件事事无巨细的告知了他。
“十二年前,我回头查一查,十二年前官员变动记录,都是登记在册的。”萧霆钧也上了心,郭充仪的婢女主动对雪雁说那样一句话,目的一定不简单。
他们夫妻不主动害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事儿,自然也得跟母后说一声。”黛玉点头道。
第131章 贵妃过寿后宫暗涌
萧霆钧去查了十二年前的官员记录,回来就告诉黛玉:“瑞郡王妃的外公,张有善,十二年前,正好是顺天府府尹。”
还真是讽刺,顺天府,那不就管着整个京城,也就管着和安村。所以,张有粮要霸占丁家田地的事儿,只怕他那个亲哥哥,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黛玉想起来荣国府的刘姥姥,那时候自己年幼无知,还嘲笑刘姥姥,现在经历了太多之后,才明白刘姥姥那是为生活所迫的逼不得已。
“他还叫张有善,这名字可真是讽刺。”黛玉感叹一句,“我明儿进宫去,将事儿告知母后。”
说着,黛玉起身去书架上拿出一封信来:“三妹妹送信来了,我已经整理了有用信息,你看看,对了,你可有海防图?”
萧霆钧接过书信没有打开,反倒是惊喜的看着黛玉:“娶妻如玉,我这辈子真是太幸运了。”
黛玉白了他一眼:“少不正经,我说正事儿呢。”
“我说的也是正事,玉儿连海防图都能知道,有这样一个贤内助,你说是不是我太幸运了。”萧霆钧见着黛玉,然后伸手一拉,而后衣佩相撞,满怀余香。
搂着妻子的腰,萧霆钧最近其实很累,朝堂的事儿太多,他就算这么些年一刻都不放松,但真的做事与往日读书,全然不是一回事。
何况,上头有父皇盯着,下头有臣子们看着,还有二哥四弟都虎视眈眈。他自然要小心翼翼。
将头埋进黛玉颈间,闻着熟悉的淡淡香味,萧霆钧闭着眼歇了会儿,而后才抬起头来,放开了妻子。
“我书房就有海防图,走吧,我们一起去。”萧霆钧牵着黛玉去书房,二人对着探春送来的消息,研究了一个多时辰。
第二日萧霆钧一大早还得上朝,黛玉累了起的晚些,紫鹃雪雁进来伺候。
给黛玉梳头时候,紫鹃就一边将这里准备的给吴贵妃的寿礼说给黛玉听:“一对儿钧窑天蓝釉梅瓶,湖缎,洋缎、杭细、绵绸各四匹,玉十八子配南红玛瑙水晶手串、玉连珠式手镯。”
黛玉听了想了想:“不要那玉十八子配南红玛瑙水晶手串和玉连珠式手镯,换成赤金南红玛瑙镯子一对就是了。吴贵妃不信佛。”
紫鹃忙应了,头也梳好了,给黛玉插上一对绿玉花卉鸾鸟钗,今儿的瑶台髻搭配上鸾鸟钗,如同飞鸟掠过远山。
吴贵妃过寿还有几日,黛玉今儿进宫是去给皇后请安的。
皇后听了黛玉带来的关于郭充仪的消息,也是一番感慨:看来郭充仪对张家,是恨之入骨的。至于郭充仪会怎么做,那就要看之后了。
只是无论是黛玉还是皇后都没有想到,吴贵妃反倒是借着她寿宴,主动对郭充仪发难。
吴贵妃近来心情格外差,应该说从她父亲告老还乡开始,再到儿子去礼部,吴贵妃就觉得诸事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