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哥大嫂,如今你们也住了小半个月了,听闻老家有地有房的,还是该回去看着,不然衙门都担心你们出事儿了。还差人来打听呢。我想着都是一家人,虽然早就分了家的,但往来还是应该的,所以就留着哥哥嫂子住了这些日子,也用心款待。”迎春决定先来软的。
  哪知道一听要撵他们走,孙绍民就不干了:“弟媳这话说的,我们这不是想着,弟弟不在了,弟媳你一个人,容易受人欺负嘛。”
  迎春听了一笑:“倒是要谢谢哥哥嫂子的好意了,只是你们也瞧见了,我这家里有长工奴仆,且又有怡郡王府的照看,寻常人哪里敢来欺负我?哥哥嫂子说是不是?”
  听见迎春抬出郡王府,孙绍民夫妻二人就有些胆怯了:他们打听过了,这怡郡王府可不是寻常王府,那怡郡王可是皇帝的三儿子,听说很受皇帝重用呢。那怡郡王妃是迎春表妹,一向关系很好的。
  紫鹃也就是这时候和绣橘一起进来了。
  “哟,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迎春见紫鹃来了,松了口气。
  紫鹃装作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进去先给迎春行礼,而后让小丫头们将东西送上来:“我们王妃差我给姑奶奶送东西来,这云锦纱正好是夏天里穿的,很凉快,是苏州织造局那边儿送来的新品,市面上都买不到呢。只是不太多,就只能给姑奶奶两匹。”
  一时东西一样一样迎春都看过了,命人收进库房:“你和绣橘也是多年姐妹,要是不忙着回去,去跟绣橘说说话吧。”
  “可不是要找绣橘姐姐呢,王妃见姑奶奶穿的鞋子好看,是绣橘姐姐绣的,奴婢想讨要几个花样子。”紫鹃说着告退下去了。
  孙绍民夫妇上次就见过紫鹃,这会儿见了心底更是感叹:王府的丫头,都这么体面,真真是不一样。
  紫鹃出去了,迎春这才继续说:“哥哥嫂子也知道,我这人呢最是通情达理的,日后两家往来,等着哥儿大了,要念书的,我还是能帮把手。姐儿大了,要相看人家,我这个当婶娘的,也能帮忙掌掌眼,你们说是不是?”
  孙绍民夫妻脑子里不停盘算着,今儿这架势,若是自己不答应,只怕是要撕破脸的。方才迎春有句话,说到他们要害了:兄弟二人,早就分了家的。
  “弟媳妇,也不是嫂子不明白道理,只是我们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想着能在京城多逛逛。”崔氏想的是拖字诀,反正不走。
  迎春听后点头:“这倒也是,我安排人这两日再带了哥哥嫂子,侄儿侄女一起逛逛,只是我听地方衙门说了,还有十天就是黄册登记的日子,哥哥嫂子再不回去,被销了户可就麻烦了。我还担心哥哥嫂子出行不便,特意向郡王府借了侍卫,到时候就由侍卫亲自送你们回去,有了王府侍卫,地方衙门也不会为难,是不是?”
  听见迎春居然连王府侍卫都搬出来了,这下子孙绍民夫妇明白了,自己这是不走都不成了——都说民不与官争,何况那还是皇子爷,自己哪敢得罪。
  这二人脑子转的可不慢,一听迎春这么说,知道没有转圜余地,崔氏赶紧开口:“到底是弟媳会安排,我们当哥哥嫂子的,自然领情。就像弟媳说的,日后逢年过节的,我们也来弟媳这儿瞧瞧,大家都是嫡亲嘛。”
  崔氏心底还在想,迎春没有孩子,这守寡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要是真守得住,日后的确还能帮到自己的孩子。
  迎春见他们答应回去了,松了口气。
  孙绍民夫妇既然想通了,也没多待,第二日一早就收拾了东西离开。迎春倒也没太苛责,尤其是那两个孩子还是活泼伶俐惹人爱的,她还送了些东西给他们。
  送走了孙绍民夫妇没两日,黛玉上门探望,连惜春和湘云也来了。
  虽然如今卫若兰双腿废了只能靠轮椅行动,但湘云还是很乐观的。
  “如今靠着我那点儿收入,虽然过的苦些,但一家人平平安安,我就很知足了。”湘云在经历了出嫁、卫若兰上战场、卫家大太太分家、娘家不管后,心态变化特别大,“前两日我们夫妻还玩笑说,横竖我也会绣,要是真过不下去,就把我绣的东西拿去卖了,也能度日。”
  黛玉想起来,皇后娘娘给了自己一个绣庄嘛,湘云也好、迎春也好,都是擅长此道,成日家她们也没事儿,兴许能做点儿什么。
  第119章 绣庄义举天子赞赏
  黛玉听见湘云一番话后,有了个想法,于是直接向姐妹们道:“云妹妹方才这话,倒是提醒了我。京城里也好,地方也好,总有类似诰命,或者军属,如今单单靠朝廷那点儿银子也不是个事儿,若是大家乐意,就绣好了送到绣庄,或者大家也可以去绣庄一起做个伴,绣绣花聊聊天。成品统一售卖,根据个人卖出去的东西,获得酬劳,姐妹们怎么看?”
  湘云原本只是个玩笑话,这会儿听了黛玉这话,反倒是呆了呆,一会儿后却是大为赞同的。
  “只是,我们这样人家真卖东西,是不是说出去不大好听?”迎春倒是有几分顾忌。
  “这有什么,方才林姐姐不是说了嘛,绣庄那边统一,外人又不知道是谁绣的。”湘云本就比迎春洒脱,如今更是看透了不少人和事,越发觉得活着要开心才重要。
  黛玉在一旁补充道:“二姐姐的担心,只怕也会是其他一些情况与二姐姐或者云妹妹类似的诰命夫人们的担心,这无妨,我们先试试。当初皇后娘娘给了我一个绣庄,若是姐妹们乐意,我们就在我的绣庄测试一番。我也进宫给娘娘说一声。”
  湘云听了,倒是想起卫若兰那边的一个远房表姐,沈夫人,她的丈夫和迎春一样也是战死,区别是表姐和姐夫之前是很恩爱的。沈家本就不比卫家,以前就靠着表姐夫的收入维持家里,如今家里还有年迈母亲和不足三岁的孩子,还有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妹妹,光景就更为艰难些。
  于是湘云立刻赞同黛玉此举:“林姐姐考虑周到,若是可以,我能推荐我那表姐来吗?”
  湘云向黛玉等介绍了一番沈夫人的情况:“她是很和气少言的一个人,如今家里境况的确不太好。”
  “这是当然,既然我要在京城测试,第一批人除却二姐姐和你,能多有几个东南阵亡将士家属,就更好了。”黛玉对那些人都有数,毕竟上次赏花宴,黛玉负责的。她这么说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几个人选,都是些境况不大好的。
  “那林姐姐有了章程,我一定第一个加入。”湘云积极表态。
  迎春也立马答应了:“我也是,虽然我的绣活比不上云妹妹,但如今绣橘也是没太多事儿,我们一起做。”
  见迎春都没了顾虑,黛玉觉得这事儿有戏:“行,回头我去绣庄,梳理一番后,再邀请二姐姐和云妹妹一道去瞧瞧,到时候你们给我提提意见,看看有什么没考虑到的。”
  惜春在一旁道:“林姐姐,我虽然不是她们的一员,但也能帮帮忙不?”
  “当然,四妹妹画画最好,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多着呢。”黛玉脑子转的快,当天从迎春这儿回去后,就叫来紫鹃雪雁,安排第二日去绣庄。
  皇后娘娘赏赐的绣庄位于南大街的正大街街角,分了前后两进,前边是铺面,两层高,中间是院子和东西两侧各两间房,,后面三间房,部分是给绣娘们做活的,部分存放东西。
  “这完全够用了。”黛玉以前没有亲自来过,只是看过图纸,这会儿看着院中那棵高大的桐树,思索着都不需要改建,只要换一换布局,后院就可以提供给大家使用了。
  这些夫人们可以定时间一起来这儿,刺绣交流,比单独在家更强呢,人多热闹些,又不至于抛头露面。
  黛玉很快自己画了布局修改图,叫了绣庄管事冯有才和妻子一块儿来,交代清楚后,又叫了雪雁:“这事儿可就都交给你了,有什么我只问你。”
  雪雁忙应了。
  也不过十来日,绣庄的后院布置就调整好了。黛玉邀请了湘云迎春和惜春一起去看看。
  湘云一来就感叹起来:“很不错呀,这样的院子,有花有树,有这样的屋子,大家有个一起探讨的地方。”
  四人一道先看了院子,而后才进屋,只见屋内安放着十来架绣绷,绷前树几道屏风,用来遮挡午前与午后过剧的日光,整个屋子布置的十分雅致,绣房本就是充满闺阁趣味,如今更是添了几分温馨。
  迎春都忍不住感叹:“王妃巧思真是非常人能及,如此静谧温馨之地,让人待着就不想走了。”
  见她们都觉得好,黛玉放下心来。第二日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时候,便提起绣庄的事儿来。
  “儿媳想着,这些诰命夫人多是丈夫为国捐躯,单单靠着朝廷抚恤银子也不是长久之计,且不少家庭情况也不是特别乐观。何况,她们如今一人在家,也容易忧思多虑。于是想着,将绣庄拿出来,她们若是乐意去绣庄,又或者拿了绣品回家,手上有了活计,想的也就少些。二来,也能贴补家用,母后觉得如何?”黛玉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又将湘云那表姐的情况也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