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不得不承认,黛玉在这些小事情上头,真比自己有想法。宋慧兰开始想,晚宴会是什么样子。
等会儿那些姑娘们肯定就比试结束了,总不至于还分开宴客的。
看着宫女小太监竟然拿来很多个已经雕刻成出形状的南瓜,宋慧兰越发好奇起来。
馀春园内的枝上,叶下,石头眼里,全都摆上了南瓜,南瓜芯子一律掏空,就连南瓜皮也是雕刻出了形状镂空起来,放上蜡烛,天一黑,全都点起来。
这光不算亮,毕竟蜡烛的亮度有限,也弱一些,豆大的一点,然而千点万点,竟让整个园子中如同有了万千星辰,在这万千星辰中的晚宴,让紧张了一日的姑娘们高兴起来,让诰命夫人们也如同进入梦中。
第110章 如梦如幻皇子心思
天子带着皇子们亲临,看着园内景致,瞬间仿佛走入另一个世界。不知为何,天子居然想起忘川河,奈何桥,望乡台,三生石,孟婆汤这些明明毫无瓜葛的事物来。
于是心跟着变得沉重,不自觉染上了哀思。
在馀春园如梦似幻的灯火中,弦月远挂天空,客人全都入座,一道一道素食让空气中充满了香甜可口的味道。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仿佛害怕打破了一个梦境。
用餐结束后,今日皇后和诸位娘娘们,与诰命夫人们一起亲自动手扎好的灵厝、新衣、骏马、仆人甚至还有花灯,全都拿到园中一块空阔之地,天子与皇后一起上去点燃了其中皇后扎的那一个,而后请诰命夫人们过去点火。
那一堆纸扎仿佛被施了法术一般,迅速地燃烧起来。眨眼之间,火势便如脱缰野马般蔓延开来,愈燃愈烈。火焰熊熊,跳跃着、舞动着,橙色和红色相互交融,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且气势恢宏的画卷。这片火海宛如一个巨大的舞台,火舌尽情地展示着它们的热情与活力。
伴随着火势的不断壮大,周围的空气也逐渐升温,炽热的温度将所有人都包裹起来,让人们从哀思中抽出来,渐渐变得斗志昂扬。
所有人都为之而惊叹,仿佛死者真的随着这炙热的火焰,登上了极乐。慢慢的,火势逐渐变小,渐渐剩下灰烬。空气里却还残存着火焰的味道,众人围着那烧尽的一堆,越发回不过神来。
南瓜里的蜡烛还燃烧着,天上的月还在,良久后,天子向众人说了一句话。
不破楼兰终不还。
宫女们引导着客人们散去,天子对着烧完的灰烬,感慨了一句:“皇后这番心思,真是让人动容。”
皇后的声音不大,陈述事实:“都是老三媳妇弄得。”
吴贵妃和徐淑妃等自然各有想法,而几个皇子更是心思各异。
瑞郡王萧霆锴之前就知道,自己妻子和怡郡王妃都在争夺此次宴会的策划布置,结果妻子技不如人。这会儿看完这一切,萧霆锴也为怡郡王妃的巧妙心思所折服。
但同时,他又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南安王府和治国公府全部倒台,现如今连兵部尚书张子麟也被罢官,更要命的是,新任兵部尚书不是别人,正是老三他舅舅,乔雨霁,原先的兵部侍郎。
此消彼长,自己的势力被削弱了一大半,老三则不声不响的拥有了不小的势力。
现如今,老三还有一个内宅后宫都超级有力的帮手,他的王妃。父皇欣赏,长公主喜欢,现如今又把赏花宴办的如此奇妙,这些新封的诰命夫人,只怕全都会被拉过去。
这些人可不能小觑了,比如其中的淳老王妃,如今皇室长辈中最年长最有位份的,就是她了。
想到这儿,萧霆锴不免看了一眼怡郡王妃,对方站在皇后身旁,低语着什么。而后他又看了看自己的妻子,莫名感到一阵烦闷。
而四皇子呢,压根儿没想这些,因为他现在夹杂在他的王妃和丫头春梅之间,觉得难做人。
更要命的是,春梅怀孕了,这事儿暂时还瞒着葛夕佳呢,他在思考,该怎么去跟葛夕佳说。
春梅告诉他,千万别轻易声张,免得惹王妃不高兴。可这事儿总不能一直瞒着嘛,想来想去,萧霆锋决定,明儿先跟母妃通个气。
而这时候的五皇子萧霆钊,站在四皇子身旁,也有了自己的心思——二哥前些日子来拉拢他,说了好些话。
可现在情形是明摆着的,二哥那个郡王之位保得住不都还是打个问号呢。本来大家都以为东南战事已经处理好了,父皇不追究的时候,今儿偏偏罢免了兵部尚书。
六部尚书可不是轻易能动的位置。
所以,父皇是否还会继续追究有关官员,还很难说。而二哥从一开始,作为皇子郡王,极力推荐南安王,又在兵部跟着做事,到如今他还没有受处罚,兴许父皇还在考虑如何处置。
再者,萧霆钊听闻兴许今儿来参选的姑娘,有可能会被挑中给他做皇子妃,他就有些不乐意——他的心早有所属。
而且,现如今自己都要成亲了,父皇却丝毫没有要册立自己为郡王的意思,这也让他心神不宁。
相比他的兄弟们,萧霆钧看起来就气定神闲的多,但其实他心中,同样也有不安。
这份不安在和黛玉回到王府后,他就没再隐藏:“大舅舅做了兵部尚书,父皇还要调二舅舅到东南去,我们日后只怕要面临更为艰难的局面了。”
黛玉今儿忙了一天,并不知道前朝变化,听见这话后反应倒是很快:萧霆钧口中的大舅舅和二舅舅,自然是乔家兄弟了。
“大舅舅以前是兵部侍郎,这一升官是合理,但同时将二舅舅从甘肃调到东南,就有些让人意外了。”黛玉思索着,“父皇对东南还有想法,再次开战不可避免,二舅舅过去,应该不是主帅吧?”
“现在不是,父皇让左清老将军去当主帅,但意思很明显,老将军年纪大了,主要还是得靠二舅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战,到时候说不定就是二舅舅为主帅了。”萧霆钧很清楚,大舅舅和二舅舅的这一官位变动,朝廷不少人的目光,肯定都会盯着自己。
以前韬光养晦比较容易,现如今要站出来,需要更加谨慎。
“而且,若是我猜的不错,此番,父皇会将左家姑娘,指婚给五弟。”萧霆钧补了一句。
“父皇,会同时册封五弟为郡王吗?”黛玉问。
“这不好说,哦,还有一件大事。”萧霆钧差点儿就遗漏了一件事,“吴贵妃的父亲,吏部尚书吴炳成吴大人,写了辞官的折子。”
什么?黛玉深感惊讶,与萧霆钧对视,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这,是想以退为进?”黛玉说出自己的想法。
“兴许是,又或者,吴大人怕父皇会处罚二哥。”萧霆钧直言,“真要是处罚,二哥的郡王之位,兴许保不住。"
不只是他们小夫妻,就是宫里的吴贵妃,得知父亲要辞官,也是相当惊讶的。
当即派人递了话回去,很快,吴贵妃的母亲,吴老太太就递了牌子进宫来。
第111章 及时隐退保全族人
吴老太太年纪大了,一向是不大进宫的,可这一次她知道自己必须进宫去了。
吴炳成要辞官,是早就和老伴儿说过的——东南战败,吴炳成就很清楚,天子肯定会严厉惩罚有关官员,这可是太上皇去世后的第一战,兵力又远超对手,居然打输了,于公,对不起阵亡将士和天下百姓,于私,天子脸上无光。
吴炳成看完战报后,就已经生了辞官之意,等他看着南安王府和治国公府被抄家,整个想法越发坚定了:天子往日就很讨厌这些世家大族,尤其是躺在功劳簿上,子孙没有出息的这种人家。之前的甄家,理国公府齐国公府,就是例子。
现如今又战败,更是给了天子严惩的理由。
吴家虽然不比四王八公这样的人家,但到底也经营多年,如今宫里有贵妃,又有瑞郡王,那就要谨慎些才是。
瑞郡王妃还是户部尚书的孙女儿,两家合在一起,实在太惹眼了。
于是吴炳成赶紧上了辞官的折子,虽然天子到目前还没有答应,但自己只要坚持,大概天子会同意的。
吴贵妃却没想明白,她见了母亲就很着急:“父亲是怎么想的?竟然要辞官?这东南的事儿,跟吏部又没有关系。”
兵部尚书被罢官,吴贵妃很清楚都是东南失败的原因,可父亲是吏部尚书,跟东南没有直接关系,在吴贵妃看来,是不必辞官的。
“如今南安王府没了,治国公府也没了,加上京城好些有关官员,老二那边一下子少了很多帮手。若是父亲辞官被圣上允了,吏部就只怕更不听老二的了。”吴贵妃很清楚,父亲在朝多年,影响力是很大的。
吴老太太反倒是不紧不慢的开口:“娘娘这话,就不对了,吏部是陛下和朝廷的,怎么能说听瑞郡王的呢?”
老太太一句话让吴贵妃清醒了几分,她揉了揉眉心:“母亲,我这是太着急了,最近看着朝中一堆事儿,又帮不上忙。人走茶凉,父亲要真是离开了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