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可无论怎么劝说,都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对葛夕佳而言,她才成亲不到两年,丈夫就要有别的女人,她不能接受。
何况,徐淑妃那些话,同样深深刺激了葛夕佳。打小她都被父母亲友夸赞,聪明伶俐,可似乎嫁过来后,却处处比不过别人。
两相叠加,让一向自负的葛夕佳又恨又气。她恨萧霆锋的不忠贞,气瑞郡王妃和怡郡王妃的得意顺心。
偏偏没过几日,在一次宴会上,宋惠兰偏要故意来向她道谢:“四弟妹替我抄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果然是佛堂供奉过的,真的很灵。琼南这孩子出生时候身体不好,如今倒是越发康健起来。”
哪里是道谢,摆明了讽刺。毕竟当初就是葛夕佳夫妇算计宋惠兰,宋惠兰怎么会不记仇呢。
心中有气的葛夕佳当即淡淡一笑:“二嫂,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呢。小侄女儿健健康康,我想太医院功劳最大了,是不是?”
然后瞥见了一旁一直不说话的黛玉,哼,她最擅长的就是沉默是金了,葛夕佳想起徐淑妃那些话,于是当即点了黛玉的名:“而且,二嫂不应该特别感谢三嫂吗?又是送百家衣又是送长命锁。”
宋惠兰一听赶紧笑道:“自然是要感谢三弟妹的,你还别说,那孩子可喜欢三弟妹了,每次三弟妹来,她都笑呵呵的,那天还主动朝着三弟妹要抱抱呢。”
葛夕佳见黛玉还不吭声只是在旁微笑,心中的怨气就越深,当即又说:“那看来三嫂子很快就会有喜事儿了,我听说有个说法,抱抱别人家的宝宝,就能有孕气呢。只怕三哥和皇后娘娘都等不及了。”
若只是前面那些话,黛玉还不打算理会的,偏偏她还要说后面这一句,若自己不回击,她兴许还觉得自己好欺负呢。
于是黛玉偏头认真起来:“母后正位中宫,作为皇子们的嫡母,对哪个王府都是一样关心的。比如二嫂怀孕,母后还特意向父皇请示,派了贺太医到二嫂府上,对二嫂而言可是帮了大忙,是吧二嫂?”
这话一说,宋惠兰赶紧附和,对皇后自然感激不已:“可不是,母后为人最是公正,对我们小辈又一向慈爱,才不是那种要苛责儿媳妇的人呢。”
一句话成功让葛夕佳气闷:徐淑妃可不就是那个会苛责儿媳妇的吗?偏偏自己又是徐淑妃的儿媳妇。
葛夕佳这会儿都还没意识到,刚才她开口提皇后娘娘,就已经是犯了大忌了:三皇子不是皇后所出,黛玉方才这话,分明是在说,皇后对所有皇子,一视同仁。
“何况,你三哥最是心疼人的,前几日还说呢,他咨询过太医,对女子而言,要桃李之年有孕,对女子身体才不至于有伤害,所以嘛,我们并不着急。”黛玉故意盯着葛夕佳道,“就只怕四弟妹着急呢,是不是?”
“你——!”葛夕佳看着黛玉那一脸‘夫妻恩爱幸福美好’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待要还击,黛玉却没给她这个机会。
黛玉已经起身:“我瞧着姑姑叫我,我就先去陪姑姑说话了。”
葛夕佳看着黛玉袅袅婷婷的背影,一口气闷在胸口无法发作,只得干瞪眼。
宋惠兰在一旁就可高兴了——虽然她不满意现如今怡郡王夫妇深得父皇倚重,可葛夕佳和老四陷害自己,更是让她心生恨意,毕竟当时要不是皇后安排了太医在府上,说不定自己就没命了。
“四弟妹啊,你今儿也见识到了,三弟妹可不是什么好拿捏的软柿子呢。”宋惠兰说罢,也起身走了。
留下独自生闷气的葛夕佳。
长公主方才就看见黛玉她们妯娌的眉眼官司了,怕黛玉受欺负,所以才叫黛玉过来的,这会儿自然要关心一番。
“姑姑,您放心,我以前在荣国府过日子的时候,她们都说我牙尖嘴利呢。”黛玉玩笑一句。
长公主哪能不知道黛玉在荣国府的日子,惋惜道:“你还说呢,就连你那鹦鹉都会念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罢了,不说扫兴的事儿,我听说老三在兵部跟老二吵起来了?”
这事儿萧霆钧倒是跟黛玉说过,夫妻二人还有过一番讨论,见长公主问起,黛玉也就没有隐瞒:“是,姑姑是知道的,如今在东南负责粮草的是两江总督李大人,李大人上了折子,对战事安排有不赞同。二哥支持南安王的打法,长生觉得这个打法太冒进了,兄弟二人就在兵部争执起来了。”
长公主哦了一声后,看着黛玉笑:“老三连小名都告诉你了。小时候,他总生病,还是皇考给他取的小名,长生。”
黛玉脸上浮起红晕,没接这话。
但她和长公主都没料到,东南战败的消息竟会这么快传来。
第102章 东南战败瑞王缩头
东南首战大败的消息是在夜里送抵京师的,天子当即气的眼前一黑,扶着桌子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战报是由值班的大臣、吏部尚书吴炳成送来的,他是吴贵妃的父亲,接到战报后都犹豫了好一会儿——首战大败,损兵折将近五万,而且南岸郡王霍时飞还下落不明!
这样的消息,无论是谁送到御前,无疑都将面临天子之怒。
吴炳成低着头战战兢兢,伺候天子多年的胡德禄赶紧上前扶着天子,也是大气不敢出。
天子冲胡德禄摆了摆手,胡德禄赶紧乖乖退下。
“立刻叫张子麟、宋明时、田静敏、高振到上书房来。”天子说后又补充,“叫上老二老三,对了,把乔雨霁也给叫上。”
胡德禄赶紧领命去请人,而留在这儿的吴炳成不由得就开始思量起来:天子叫来的几个人,张子麟是兵部尚书,宋明时是户部尚书,田静敏是工部尚书,高振是驸马爷又是曾经带过兵打过仗深得陛下信任的,叫上二皇子三皇子,如今他们都在兵部户部做事,也不奇怪。
可突然叫上了乔雨霁,乔雨霁虽然是兵部侍郎,可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三皇子的大舅舅。
吴炳成两朝老臣,心思缜密,如今陛下看重三皇子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现在还特意叫上乔雨霁,只怕事情更不简单了。
虽然大家都住的距离皇宫不太远,但一个一个都来到上书房还是花了不少时间。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二皇子瑞郡王萧霆锴,是最晚到的——按理说不应该,瑞郡王府紧挨着怡郡王府,怡郡王却是第一个到的,毕竟王府距离皇宫最近。
天子略带不满意的看了一眼老二,开口第一句话是:“东南战报,你们都看看。”
说着将战报给了胡德禄,胡德禄双手捧着给了张子麟,张子麟一看顿时心都跌入谷底——东南大败,他这个兵部尚书只怕也是干到头了。
怎么会失败了呢?南安王送来的作战方案,他也是看过的呀,虽然是冒进了一点,可根据双方兵力、战船、粮草等,就算不是大胜,也不至于大败呀。
张子麟呆住了,听见天子咳嗽一声,才赶紧将战报交给了离他最近的宋明时。
一圈传阅后,没人敢吭声。
天子开口再次让众人意外,因为天子居然第一个点的是瑞郡王:“老二,你和老三在兵部争执,朕记得你是支持南安王的作战方案的,你现在说说你的想法。”
萧霆锴急得直冒冷汗——他方才来的最晚,就是因为已经得到战败的消息了,他着急府上谋士准备商量对策,但一时半会儿,竟然没有什么好的法子,他也不敢耽搁太久,只好匆匆赶来上书房。
现在被天子第一个点名,萧霆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当时认为南安王的方案没问题,他已经提前和张子麟是商议过的。
没有人吭声,大家都等着瑞郡王开口,太安静,只听得见上书房内的滴漏滴答滴答,仿佛每一下都敲在了萧霆锴的心上。
他终于硬着头皮开口了:“儿子以为,都是南安王太冒进了,论理,双方兵力悬殊巨大,首战不该失败才是。”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天子见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也不等了,反而看着萧霆钧:“老三,你现在怎么看?”
萧霆钧同样也是已经知道了东南战败的消息,他在进宫的马车上就一直在思考,这会儿听见天子发问,赶紧就开了口:“父皇,此战虽然看上去是败了,但岛国士兵伤亡已过三分之二,目前看起来,他们绝没有立马再战的能力。既然如此,是否让前线稍作休整,寻找战机再来?”
驸马高振看了一眼三皇子,立刻道:“自古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如今前线大军士气低迷,主帅不知所踪,再战只怕也不是易事。”
高振虽然没有明确反对,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那么,首要任务,是不是该立刻派人前去整顿军队?”萧霆钧脑子转的很快,他虽然自幼熟读兵法,可那终归是纸上谈兵,现在情势如此,他一时半会儿的确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
天子再次看了一眼低着头不吭声的老二,这个情况下,敢说话的,就比不敢说话的,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