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天气这样热,寻常人都是挑清淡的吃,公主正要开口呢,却听得天子已经抢先道:“哟,朕可有好久没吃到猪蹄了。”
  声音已经透露出天子的喜欢,他甚至已经动手,夹了一块尝尝后,顿时赞不绝口,还问:“这是放了酸梅汁?朕从未吃过的味道,酸酸甜甜冰冰凉凉,开胃极了。”
  长公主松了口气,一面笑道:“还是玉儿有想法。”
  听见是儿媳妇黛玉安排的,天子自然看向黛玉,虽未开口,询问之意,却表露无疑。
  黛玉解释道:“儿媳瞧着庄头娘子那儿,有煮了放在冰窖里的猪蹄,就想起来小时候,父亲安排厨子做给母亲吃的,天热,母亲没有食欲,淋了酸梅汁的炖猪蹄变得晶莹剔透,酸甜开胃,母亲都能多吃一碗饭呢。”
  天子听了觉得很是窝心,他从出生就是皇子,后来做了王爷再做到皇帝,这辈子基本上没怎么体会过寻常人家过日子,听黛玉这么一讲,不禁微笑起来。
  “看来林探花不仅仅文章写得好,这做人丈夫,也做得十分好。姐夫,该你学着点了。”天子甚至还跟驸马开了个玩笑。
  “都陪着朕好好吃一顿饭,别站着了。”天子叫大家一起,一顿饭天子吃的相当尽兴,“朕好久没这么敞开吃一顿了。”
  在宫里,天子用膳,也是有讲究的,即使喜欢某道菜,也不会表现出来,而不表现出来,那就不能多吃。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可换言之,天子若不想被人看透,就得时时隐藏起自己的性情,连吃饭这样的小事,也都要有所顾忌。
  饭后消食,长公主早就命人将藤编的凉椅抬到院中,又在外围竖起一座十二叠的山水画屏风,抬出几张红木嵌瘿木的高几,用青花缠枝莲纹盘装了葡萄和西瓜。
  只是当天子直接在黛玉等的面前说起东南战事的时候,长公主心下还是大吃一惊的:虽然今晚黛玉安排的饭菜让天子满意,但天子如此,难不成存了几分考校的心思?
  “南安王那边出兵快半年了,只见他今天要物,明天要钱,可就是听不到他开战的消息,朕总觉得不太踏实。”天子捏着一颗葡萄,没吃,反而耐心剥皮。
  在座的只有驸马是朝堂上的人物,所以其他人当然不会开口。
  驸马高振想了好一会儿,才很中肯的说:“陛下的心思,臣是明白的,想着早点打好这一仗,好让东南沿海百姓的日子安定下来。”
  说到这儿,驸马停顿了片刻:“只是,这打仗与其他朝政略有不同,一旦开战就没有回头的,臣想,南安王只怕是在等最好的开战时机吧。”
  “那你说说,要是派个人去督军,怎么样?”皇帝停下了剥葡萄皮的动作,沉思了一会儿后,缓缓问。
  高振仔细思考后说:“臣觉得,一军两帅,用兵大忌,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且这会儿派人去,只怕前线将士会觉得,朝廷不信任南安王。”
  皇帝好一会儿没吭声,终于将葡萄皮剥好放入嘴里,吃完后才却看向黛玉:“朕听说,你父亲曾请进士当你的先生,那朕问问你,你觉得这事儿怎么才好?”
  这话问的黛玉心惊,一旁的长公主不免多想了几分:如今朝臣都夸瑞郡王,可天子到底怎么想,还很难说。
  但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因为长公主觉得自己丈夫说的已经很不错了,但很明显,天子对南安王,真的有怀疑的。
  长公主犹豫了片刻要不要帮黛玉一把,但又觉得,黛玉日后这种事儿总会面对的,倒不如让她自己试试。
  黛玉在思考了一番后,开口时候其实心里很紧张的:“儿媳听了陛下和驸马的话,倒是想起母亲在世时候,曾向我讲过曾外祖父当年在西北作战的事儿,那时候曾外祖父是零军将领,李善才大人是督军,负责后方军需粮草供应,太祖皇帝曾夸曾外祖父和李大人配合默契呢。”
  天子一听当即眼睛一亮,不过接下来的话没对着黛玉说,反而是对着驸马高振:“看来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玉儿这话,还真就提醒了朕。”
  高振早已经快速看了一眼黛玉,内心赞赏这个姑娘的智谋:这么短的时间内,她就给了一个让天子满意的答复。看起来只是讲她的曾外祖父,但其实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方法——天子派人去督军不大好,但派个人负责粮草军需,就完全没有问题。
  说起来,李善才大人,正是皇后娘娘的爷爷,天子顺势就想到了两江总督、皇后的大哥李肃。
  “王妃提到这事儿,臣也想起来,先帝在时有战事,曾派不少青年到不同将领麾下学习,才有了如今这么些将领。”高振早就知道,皇帝对南安王不放心,这会儿有了黛玉这话,高振就给出了新的建议。
  “好好好,姐夫这话,真的是深谋远虑,居安思危,那朕回去安排老三,从京郊大营内,选十个人年轻有为且读过书的,送到东南去,向南安王学习。”天子听了高振这话,更是高兴。
  天子招手叫了外头伺候的侍卫,吩咐他去做事:“去,叫刘继善来。”
  侍卫领命而去后,天子还特意向长公主介绍:“这个刘继善,可是今科探花郎,朕现如今让他做御前奉笔,很机灵的。”
  不一会儿,果然见一个翩翩儿郎上前来给天子行礼,他身着一袭靛蓝色的长袍,长袍的领口和袖口皆精心地镶绣着银丝边流云纹的滚边。腰间则束着一条青色的祥云宽边锦带,锦带上的祥云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这条锦带不仅将他的腰身勾勒得恰到好处,更增添了一份儒雅之气。
  果然能做探花郎的,容貌都是一等一的。
  长公主倒是不由得看了看一旁与高馨翻花绳的惜春。
  天子将方才讨论的结果,让刘继善当夜拟旨然后第二日赶紧送回皇城:“让兵部加紧安排,另外,让怡郡王挑选好人后,安排他们即刻出发,不必再汇报给朕了。”
  第84章 泛舟游湖蜜桃香甜
  长公主很喜欢惜春这个平日不多言语、但灵秀有才的姑娘,她陪高馨画画习字,完完全全把高馨当作她的小妹妹那样。
  想到惜春母亲去得早,父亲那些年又醉心炼丹,小小年纪就被哥哥嫂子扔到荣国府,长公主不免就多疼她几分。
  见到刘继善,长公主觉得二人看起来十分登对,于是当晚就向驸马打听刘继善的情况。
  对妻子的心思驸马高振可谓是十分了解,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当即就说:“这个刘继善倒是个不错的,直隶怀州人,五岁而孤,跟随兄嫂过活,哪知他才十岁,他大哥又一病而去,他嫂子带着他和他侄儿侄女艰难度日,好在有族人接济。”
  听到这儿,长公主先感叹一句:“果然是个可怜人。”
  “他倒也争气,十三岁那年入童试,取生员,岁考名列第一等,十六岁就中正榜举人。”高振很欣赏刘继善这个年轻人,“才华还是其次,这人心思正,不想着专营打点,年纪轻轻就很沉得住气,倒是难得。”
  看丈夫也如此欣赏此人,长公主就越发起了心思,但高振想了想还是对妻子说:“那位贾四姑娘,人品极好,又有才华,只是她那兄长,我是很不喜欢,你虽然有心,可到底她是贾府的姑娘。”
  “我要是开口,宁国府该觉得荣幸才是吧?”长公主在两代帝王处都是一等一的有面子,所以她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刘继善在京城,房子都没有,还是租来的。”高振指出关键,“他不做贪官,按照他这个品级,一年才五十两银子的俸禄,要真是跟宁国府结亲,只怕亲戚走动都困难。”
  “莫欺少年穷,这会儿穷点,怕什么。”长公主倒也没那么着急,“何况,我也只是先说说,又不是马上就要让两个孩子成亲,看看再说吧。”
  天子这边呢,解决了心烦的事情,心情格外不错,在滢水山庄游湖赏月、吟诗作对玩了三日,刘继善就已经从皇城回来复命,随同刘继善一道来的,还有怡郡王萧霆钧。
  萧霆钧将派往东南的人员名单呈给天子,天子接过扫了一眼:“朕不是说了,不必送来的嘛,你决定了就是。”
  “儿臣不敢擅专,这名单是跟京郊大营的都统大人商议之后的,他们明儿出发,儿子想着还来得及,赶来先请父皇过目。”萧霆钧垂首回答。
  “那你岂不是还要赶回去?”天子反倒是有些吃惊了。
  “是,横竖也不太远,儿臣骑马来的,还是父皇您赏赐的大宛青骢马呢。”萧霆钧点头。
  天子对这个儿子不免高看了几分,惊觉自己平日里,似乎太忽视老三了。他做事的这股子稳妥劲儿,最像自己了。
  “名单没有问题,就按这个来。”天子点头,正准备继续说呢,却见老三有些着急,就听了老三先说。
  “就是,其中的乔若望,是儿臣的大表兄,父皇......”说到一半,天子见老三似乎又有些不好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