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这话一听就很贴心,宋慧兰很受用,对比葛夕佳那笑意不达眼底,宋慧兰看着这会儿黛玉认真的表情,点头道:“还是玉儿妹妹想的周到,回头我给王爷说一声,进宫问问母后和母妃。”
  对于黛玉这傻乎乎真心替宋慧兰着想的样子,葛夕佳是不大看的上的,上次怡郡王府宴客,葛夕佳就看出来了,黛玉就是个胆小怕事的。
  “三嫂最是细心,我一向佩服的。”葛夕佳说话的时候,却在打量宋慧兰,还是怀孕早期,肚子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嘛,这人逢喜事精神爽,宋慧兰今儿瞧着格外容光焕发的模样。
  想到瑞郡王的外室,葛夕佳的眼神中不自觉带了点儿幸灾乐祸的味道,宋慧兰交代丫头去了没看到,但却落入了黛玉眼中。
  黛玉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
  “今儿还真巧,两个弟妹过来,两个弟弟也来了,等会儿大家一起吃个饭。”宋慧兰听丫头说,萧廷锴带了三皇子和四皇子一起回来,当即就交代丫头,吩咐厨房今日午饭一定要丰盛些。
  “他们自然也是来恭喜二哥二嫂的,就连父皇都说,这可是值得好好庆贺的大喜事儿,偏偏二嫂推辞了。”葛夕佳对于天子隆重恩裳一番瑞郡王府是很嫉妒的,倒不是看上了那些东西,而是这背后的意义实在太大。
  “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哪里值得庆贺,我们女子,嫁了人生儿育女,本就是应该的。”宋慧兰笑着请两个弟妹喝茶,“这还是前些日子,母妃那边送来的,听说是福建那边进贡的白茶。”
  “说起福建,我倒是想起一桩事,二哥如今在兵部,肯定更清楚了,说是那边岛上人,不安分了?”葛夕佳前几日听自己丈夫提了一嘴,当时丈夫就很不高兴,因为若是真开战,又给了二哥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宋慧兰自然也清楚的,不过她偏要做出一副不大清楚的样子来:“这我倒是不知道了,这些日子母妃不让我操心,别说外头的事情,就是王府,母妃都派了人来帮着打理。”
  葛夕佳一听心底就不大爽快,不过一想到那个秘密,顿时又高兴起来,听着黛玉在一旁跟宋慧兰说什么白茶与枸杞一起泡水喝,能清肝明目什么的,也就跟着夸黛玉懂得真多。
  说说话也就到了午饭时辰,丫头来请,大家一家子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六个人为了一张桌子,这会儿乍暖还寒的就烧了一个铜锅子,羊肉卷、牛肉卷还配上萝卜晚菘等,此外还有燕窝金银鸭子、三鲜肥鸡、酿冬瓜、糖焖莲子等,满满一桌子菜。
  瑞郡王萧廷锴如今真是得意非常:才进了兵部不到两个月,东南竟然就有情况,如今他已经拉拢了南安王府,霍家本就多年经营福建水师,若真的需要开战,霍家出手定然一举拿下。
  更妙的是,自己的妻子这会儿怀孕了,这孩子来的真是时候,到时候东南打了胜仗,自己在兵部自然有一个功劳,孩子也出生,若是生了儿子那自然最好,皇上孙的名头意义非凡,就算生了女儿,那也是在胜仗时候出生的,皇孙中头一个,父皇定然喜欢。
  想到这些,瑞郡王觉得那太子之位,距离自己并不太远了。
  萧霆钧看了一眼他那踌躇满志的二哥,默默思考着。
  黛玉和萧霆钧从瑞郡王府回来,黛玉就先开了口。
  第71章 夫妻同心黛玉求教
  黛玉先向萧霆钧提起今日葛夕佳的反常来:“往日里,四弟妹最是喜欢和二嫂子作对的,今儿竟主动邀请我去祝贺二嫂,我当时就觉得不大对劲,后来看着四弟妹时而展现出来的幸灾乐祸,我觉得只怕,她知道了一件事。”
  所谓的知道了一件事,就是瑞郡王萧廷锴养外室的事儿——当初惜春告知黛玉,贾珍有个妾室,是齐国公陈家的姑娘,黛玉就留了神,跟萧霆钧说过。
  齐国公府被查抄的案子,是瑞郡王萧廷锴在刑部的大功劳,贾珍又是依附于萧廷锴的,因此萧霆钧留了个心眼,顺藤摸瓜的查了一番,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
  他二哥不仅仅借着机会贪墨了一大笔财产——古玩珍宝、名家字画、金玉首饰等,还在惊鸿一瞥中看上了陈家那位嫡出姑娘,闺名陈嘉月。
  要弄出去一个姑娘,对他二哥而言并不太难,只是怎么着都要瞒着他的郡王妃。毕竟他的王妃出身那么好,若是这个时候夫妻闹矛盾,容易被外人拿住把柄。
  于是在贾珍的帮助下,萧廷锴将陈嘉月安置在了平安巷的一个小院子里。
  查到这些的萧霆钧恍然大悟,难怪贾珍能弄走那陈家庶出的姑娘做妾室,这不是沆瀣一气嘛。
  萧霆钧回头就把事儿完完整整告知了黛玉。
  所以这会儿黛玉提起来,萧霆钧不免吃惊:“不是吧,二哥这么大胆?我瞧着,四弟应该是不知道的。”
  黛玉想了想:“既然四弟不知道,而弟妹知道,只怕弟妹已经有了想法,要拿这事儿做文章,但至于怎么做文章......”
  黛玉说到这儿思索了片刻:“只怕,跟二嫂子怀孕,会有关联。”
  萧霆钧和黛玉对视着,夫妻二人默契的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利用二嫂的伤心难过,说不定,这孩子就保不住。
  萧霆钧和黛玉一时间都沉默了:争斗归争斗,孩子到底有几分无辜,他们二人,要不要管呢?
  好半天,两人都没说话。
  黛玉仔细想了想:“不然,我明儿进宫,问问母后?”
  萧霆钧思索了一会儿,觉得黛玉的想法可行:“倒是可以,母后到底陪着父皇这么多年,父皇兄弟当年的斗争,可谓相当激烈,兴许母后比我们更有主意。”
  “那就这么决定了,前两日厨房做了些春日点心,有桃花糕、樱桃酱等,带些进宫去。”黛玉叫了紫鹃来,吩咐一番,想起高馨,就让紫鹃给长公主府也送些去。
  黛玉进宫给皇后请安,用黄花梨镂雕海棠花纹的三层食盒,装了好些点心和果酱去。
  皇后宫里,陆昭仪也在,黛玉想着幸好带的东西多,索性也就送了一份给陆昭仪。
  陆昭仪看着那一朵一朵桃花模样的桃花糕,很是感叹:“比御膳房还巧呢,难怪小郡主都夸,说怡郡王妃家的东西,最好吃。”
  黛玉莞尔:“不过是闲着无聊,看书里写的美食,就拿来试试,尝了味道不错,才敢送来给母后和娘娘们。”
  皇后见了也夸一句:“说起这个,你们上次送来的米酒,酒色泽如春水般清澈,入口是淡淡的花香和米香,不只是本宫喜欢,宫里头不少娘娘都喜欢。”
  “娘娘们喜欢,改日再送来就是了,上次正好酿了好些呢。”黛玉说是从书上看来的方子,用了糯米和梅花。
  陆昭仪陪着说了会儿话,主动起身告辞,她这些年在宫中,能生六皇子其实有些巧合,如今也不大得宠,所以很会察言观色。
  陆昭仪一走,黛玉才向皇后说起今儿来的目的。等着黛玉将二皇子养外室、葛夕佳不仅知道估计还想利用此事做文章等事情全都说完,皇后陷入了沉思。
  皇后思考的时候,黛玉就静静陪着,一点儿也不打扰。
  “玉儿,有一句话,本宫觉得必须要跟你和老三都再强调一遍。”皇后严肃起来,紧紧盯着黛玉的眼睛,“一旦决定了争夺,那就不能有妇人之仁!在这以天下为棋局的斗争里,输赢关乎性命,而且不是一个人的性命,是一家甚至多家人的性命。”
  争皇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要么不争,要争,就得狠下心。
  黛玉和萧霆钧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想到二哥二嫂的孩子是无辜的,一时狠不下心来。
  “不过,玉儿你知道来向本宫求教,就比很多人强了。”皇后已经有了想法,“这事儿,本宫的看法是,你和老三先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就这样?黛玉没吭声。
  “不然,岂不是让陛下和老二他们都怀疑你们,说你们在监视兄弟们?”皇后反问了一句后,黛玉才警觉起来。
  天子多疑,若一旦被天子怀疑,就有理都很难说清了。
  “而且,老四和老四媳妇会怎么做,都是你们夫妻的猜测,对不对?”皇后继续指出来,“所以,按兵不动,才是你们最好的选择。”
  按兵不动,还有一层意思,坐山观虎斗。
  “另外,本宫会向陛下和吴贵妃提,让陛下亲自派太医在王府守着,这样真有事儿,也要方便得多。”皇后这话,让黛玉对皇后更是佩服了:出于仁善,皇后其实已经是变相提醒了吴贵妃。有了太医守在王府,那万一真的出了事情,太医能立马赶到相救。
  黛玉赶紧起身跪拜,叩谢皇后教导。
  “你和老三还年轻,这不用着急,很多事儿都是一点一点学着来的。”皇后自己走到今天,也是一路学习。
  皇后又说起东南战事:“你让老三,对这事儿上点心,他两个舅舅,一个在兵部一个在陕甘,还有本宫那头,虽然本宫的哥哥是个文官,但总归两江距离东南也近,要是想不明白,不妨去信问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