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王爷,里边请。”贾兰察觉出气氛有些不对劲,赶紧做了个请的手势。
被这声音唤醒,萧霆钧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但也不急,旋即一笑:“那就劳烦带路了。”
而后不由得打量了一眼刚才说话的少年,他显然年纪更小,但倒有些少年老成的意思。
朝里走的路上,萧霆钧相当自然的问起宝玉和贾兰日常做些什么,读什么书等,宝玉自然都用心回答,同时也有几分气馁:这位怡郡王,龙章凤姿,列松如翠,实非常人能及。
到了贾母上房,贾母早已领了邢王二位在庭中迎接,见怡郡王进来就赶紧要行礼。
萧霆钧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扶住了贾母,不让她真跪下去:虽然他不喜宁荣二府诸多行事,但这可是林姑娘的外祖母,玉儿还没有出嫁呢,何况他今儿来也不是为了摆谱的。
“老太君不必多礼,今儿来的仓促,还望老太君不要介意。”萧霆钧客套一番。
贾母这还是头一次这么近见到怡郡王,以前宫宴远远瞧见,但那时候也没在意。
如今见了,明明对方一派温和,却让贾母感受到了一股子无形的压力。
贾母介绍了一下邢王二位,说是黛玉的两个舅母,一面说已经让人去请黛玉去了。
萧霆钧的随侍送进来了藤条篮子,上头盖着蓝底白花的方形棉布,又有一个约莫三层的盒子,贾母等人有些好奇。
“倒是不必劳动林姑娘,我听说府上的园子很美,我去就行了。”萧霆钧本打算亲自接过篮子和盒子,毕竟不能让侍卫们也跟着进姑娘住的地方。
贾母冲着鸳鸯使了个眼色,鸳鸯赶紧上前帮忙提着。
“既然如此,那就让兰小子和丫头们带王爷去吧。”贾母赶紧开口。
萧霆钧见状也没推辞,鸳鸯叫了两个小丫头分别领着篮子和盒子,贾兰在前领路,鸳鸯和小丫头在后面陪着,一起朝着大观园走。
走了不太久,远远瞧见了黛玉领着丫头们朝这边走来。一抹蓝色已经上了那白玉石桥,时序已是深秋,池子里残荷萧条,那人纤腰微步、娉娉婷婷,萧霆钧不由得停了脚步。
片刻后才继续往前。
黛玉未料到会在园中遇上,见贾兰亲自陪着,先笑着谢了贾兰,指了那一隅的半边亭:“郡王到亭中坐会儿?”
萧霆钧含笑点头,贾兰先识趣告辞。
那半边亭,是一座六角亭的一半,倚着两面相交的围墙盖起来,所以叫做半边亭。
萧霆钧从丫头手里先拿过那三层盒子,打开了第一层:“今儿经过稻香楼,她家糕点京城最为出名,不知道姑娘爱吃什么,就各种都买了些。”
黛玉看时,是顶皮饼、松花饼、白糖万寿糕、玫瑰搽穰卷儿等,做的十分精致。
“多谢,那我就不客气了。”让雪雁收下。
萧霆钧又从丫头手里拿过那藤条编的篮子,将盖着的棉布解开,这下子黛玉看清里头的小东西后,低呼一声:“哎呀,好可爱的小东西。”
是两只小白兔,尾巴短短的,如同白色的小绒球,耳朵长长的,全身雪白雪白的。
“这是今儿和二哥他们打猎,捕到的,我方才还怕你不喜欢呢。”萧霆钧将篮子轻轻推了推,放到黛玉面前。
黛玉虽然很喜欢这一对可爱的小兔子,却有些胆怯,想伸手去摸,又怕惹了兔子不高兴。
“别怕,很温顺的,只是要顺毛捋,不然兔子急了也要咬人嘛。”萧霆钧笑着做了个示范。
黛玉小心翼翼的摸了摸一只兔子的头,轻轻抓了抓,小兔子似乎还挺喜欢黛玉,主动用头蹭了蹭黛玉的手心。
“那我就留下了,谢谢郡王。”黛玉很高兴,说了这话后,见萧霆钧似乎有话要说,就让雪雁将东西带回潇湘馆,同时对鸳鸯等人道,“我和郡王有话要说,你们到亭子外头伺候吧。”
鸳鸯来这儿,本就想听听郡王和林姑娘要说什么,听见黛玉这话,忍不住抬头看着黛玉。
然而黛玉此时展现出来的压迫感,让鸳鸯不敢说一个字,赶紧低头应了,领着小丫头们出去了。
第35章 吐露真情郡王生爱
丫头们都出去了,黛玉看向萧霆钧,不知道对方要说什么。
“今日原本是和二哥四弟还有五弟一起去郊外打猎的。”萧霆钧方才都还有几分紧张,这会儿倒是静下来了,有些话,到了嘴边索性就都说了。
“听见四弟说,荣国府上有个衔玉而生的公子。”说到这里,忍不住观察着黛玉的反应,见她很平静,高兴了几分,“和你青梅竹马。”
“于是我就没忍住。”其实萧霆钧一直都自认很有定力,今日居然这么鲁莽,他这会儿再去想,也觉得不可思议。
“方才看见你从那桥上过来,忽然就静下心来。”萧霆钧又补充了一句。
黛玉的耳朵尖都红了,呆了片刻没说话。
自打被赐婚,黛玉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会是她。关于那个因她容貌三皇子一见钟情的流言,黛玉是知道的。
但她并不相信,她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天真的人了。
就在她觉得她已经有一些答案的时候,这人居然跑到自己面前,说了这些话。
这让黛玉有些动摇。
虽然没等到黛玉开口,但看见黛玉红了的耳朵,萧霆钧莫名心情大好,笑了笑后相当认真:“我也不瞒着你,一开始呢,是母后觉得你很好的,我呢,在看到你画画的时候,生出一种感觉,恍然初见,情如相识。”
黛玉这下连脸也红了,故意板着一张脸:“王爷若没别的事,我要回去了。”
萧霆钧笑着忙说有事:“真的有事。你该是见过我那大姑姑的?”
护国长公主?黛玉当然见过,她想起那时候长公主到荣国府来看她,一晃半年多过去了。
“大姑快过生日了,很多人都每年为了巴结大姑,都费尽心力送些奇珍异宝。”萧霆钧其实是话赶话的说到这儿,但既然提起来了,决定跟黛玉多说几句,“其实大姑不在意那些,你要是能动手亲自做点儿什么,大姑就会很喜欢的。”
黛玉听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萧霆钧却继续说:“我父皇这人,爱憎分明,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我大姑和大姑父是他的贵人,在父皇那儿分量很重。”
看来萧霆钧是真有话要告诉自己,黛玉就静静的听。
“这世上能影响我父皇的人不多,大姑就是其中一个。”萧霆钧讲起当年皇帝即位时候的事儿,“那时候情况凶险,大姑亲自带了府兵来我们府上,若有人敢动,她就会出手。”
“大姑父呢,则亲自守着五城兵马司,怕有人生乱。”
这事儿也就五年前,当时萧霆钧已经十一岁,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黛玉虽然没有目睹,但听萧霆钧这么讲,也明白其中凶险:太上皇虽然表明要禅位,可几个皇子之间总有人不服气,若是闹起来,后果难料。
难怪天子信任大长公主一家,紧要关头的确是帮了天子一把。
黛玉想到了初见大长公主时候,对方身上有一种气势,是寻常女子身上都没有的,果敢勇毅,不怒自威。
这样的人,看着就是能做大事的。
“你怕不怕?”黛玉正沉思的时候,听见萧霆钧来了这么一句,抬眼,落入一双漆黑的眼眸中,那眼眸如同深潭。
黛玉懂萧霆钧的意思,萧霆钧是有大志向的,只是,他这样直白的将自己的最大愿望展现到自己面前,黛玉一时间感受复杂。
在那双漆黑眼眸的注视下,黛玉摇头道:“我如今孑身一人,无所畏惧。”萧霆钧大为震撼,当即忍不住道:“我母亲去得早,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孤身一人,而今,终于遇见了你。”
黛玉天生敏感,上次进宫虽然皇后和萧霆钧相处看起来时很愉快的,但对比吴贵妃与二皇子,徐淑妃和四皇子,就能感觉到细微的差别。
皇后到底不是萧霆钧的亲生母亲。
“虽然我和皇后娘娘只有几次接触,但我觉得,皇后娘娘会帮你的。”黛玉想了想,还是直言。
“这话固然不错,毕竟我是她养的,比起我那些哥哥弟弟们,我没有母亲,对皇后而言,是最好的选择。”萧霆钧本来没打算说这么多,可看着黛玉那双眼,不知不觉就都说了出来。
“我能赢,自然最好,但若是船沉的时候,只怕就靠不住的。”
黛玉不由得一震:萧霆钧的意思很明白,皇后娘娘可以选择跳船。就如同,贾母当初选了自己,后来还是改了主意。
虽然这个比方不大恰当,但其实道理是一样的:贾母和皇后一样,都是自私的,她们更多的是为自己考虑。
然而黛玉想通了这些后,却微微一笑:“但有时候,上了船不见得好下船了。”
萧霆钧听了也一笑,果然玉儿很聪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