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宝钗巴不得王夫人来处理:王夫人来处理,一来日后宝玉不满,也怪不着自己,二来,旁人也不能说,是宝钗这个二奶奶,没有容人之量。
  宝钗便真心实意的谢过王夫人:“还是太太疼我,那我就先去处理旁的事儿。”
  宝钗离开,王夫人立马叫来周瑞家的:“这事儿,只有交给你办,我才放心。”
  周瑞家的不愧是王夫人的陪房,听了王夫人的吩咐后,当即附和着骂了几句袭人不知检点,而后向王夫人打包票道:“太太只管放心,保证办的妥妥贴贴。”
  花自芳接到消息的时候,吓了一大跳,茗烟亲自来的,脸色很差。
  “花大哥,袭人姐姐犯了错儿,太太发了话,让你去接人。”
  可是八日前,妹妹还欢欢喜喜回来,还带了不少宝二奶奶赏赐的东西,吃的用的都有。怎么忽然之间就变了天?
  花自芳不敢相信的拉着茗烟:“怎么会呢?”
  茗烟心中也没底,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是不知道的。往日里,他都是听袭人的,可如今突然周瑞家的找了他。
  茗烟看着周瑞家的细长的眉和鲜红的唇,觉得像是壁画上的妖怪,吓了一大跳。
  “花大哥,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儿,但太太吩咐,不敢不从。太太让花大哥准备好赎身银子,赶紧将袭人姐姐领回来。”茗烟干巴巴的说。
  看花自芳还不清醒,茗烟吞了口口水补充一句:“得二千两银子。”
  “你说什么?!”花自芳傻眼了。二千两,他哪里去拿那么多银子。再说了,贾府不是一向最慈善的吗?往常听说丫头犯了错,撵出来就是了。
  不明白归不明白,花自芳只好想法子,好不容易凑到了银子,去将妹妹接了回来。
  且不说花家人多么伤心,袭人多么难过,反倒是宝玉房中,丫头婆子们都十分担心。
  她们大多不知内里详情,只觉得连袭人这样会服侍人的都被撵出去了,她们的日子只怕也不好过。
  一些人想到了当初的晴雯,更是有些害怕。
  不只是宝玉院中的丫头婆子,就连探春惜春的丫头们,也有几分担心。
  紫鹃和雪雁都是黛玉的丫头,并不担心。但春纤春雨这样是荣国府派来的,又只是在院子里干活的小丫头,也会不由自主的担心。
  毕竟,就算将来林姑娘出嫁,她们这些小丫头,也不见得能跟着呀。
  紫鹃察觉出来几分,叫了春纤春雨来问话,两个小丫头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将自己的担心说来。
  紫鹃摇头笑了:“你们两个,想的还真多,宝二爷屋子里,与别人屋子里,哪里能一样,旁的不说,只说往日大家都住这园子里,是不是只有宝二爷那儿,三天两头的吵闹,偷东西的也是她们那儿。”
  春纤春雨一听,细细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
  春雨比春纤还小,顿时忍不住脱口而出:“那会子人人都说袭人姐姐会管事,可见都是假的,真会管事,就不应该经常吵闹,更甭说还有偷东西的了。”
  倒是个看的清楚的,紫鹃点头道:“所以你们不必担心,好好做事,姑娘自然不会亏待你们的。”
  旋即,紫鹃一下子严肃起来:“但同样,若是有人犯了错,尤其是违背主子,讨好他人,那不用姑娘开口,我就先要撵人了。”
  春纤春雨平日都觉得紫鹃和和气气的,这会儿听见紫鹃这样说,不禁挺直了脊背,一面赶紧应了。
  紫鹃又细细交代她们一些事项后,让她们各自去忙,心中倒是装了事情,进去向黛玉主动提起来。
  “姑娘,方才春纤春雨两个丫头说起她们的担忧,姑娘觉得,日后可怎么处理?”
  黛玉一听就明白紫鹃的意思:自己到时候嫁人,要不要带上这两个丫头。
  “你可打听过她们二人的出身?”小丫头的事情,黛玉一直交给紫鹃和雪雁打理,自己并未怎么花心思。
  “她们那时候分来,奴婢就打听过了,她们不是家生子,是那年修省亲别墅才买来的。”紫鹃当初就把这二人的身份背景全都打听过了,姑娘自打入府就各种受欺负,尤其是姑娘父亲不在了,那些人更变本加厉,紫鹃不得不防。
  “更难得的是,这春纤的老子娘都不知道在哪儿,春雨家里本来有有哥哥嫂子的,但待她可不好,家道艰难就把她给卖了,去年还听说,春雨她哥哥嫂子觉得京城日子不好过,都不给她说一声,直接回了她嫂子的老家。”
  黛玉一听,倒是感叹一句:“都是可怜人。”
  “既然如此,紫鹃雪雁,你们好生观察,好好调理,熟悉的,总比在外头买来的不知根底的好些。”黛玉心中有了想法。
  紫鹃和雪雁都忙答应了。
  时间慢慢过去,天也渐渐冷下来。这一日,皇后娘娘那儿送了处理好的白狐狸皮毛来,紫鹃和雪雁商量着,给黛玉做一件鹤氅。
  “总觉得姑娘又长高了些似的,以前的鹤氅短了些。”紫鹃开了箱笼,打算拿一匹羽纱出来做面子,这虎皮用来做里子。
  却不料,莺儿竟带着小丫头来了,黛玉心底诧异,还是叫其进来。见莺儿身后小丫头手中还捧着东西,还是黛玉特别眼熟的东西,黛玉眼神瞬间冷了。
  第31章 黛玉戳破宝钗阴招
  黛玉一眼瞧见了莺儿身后小丫头手中的玻璃绣球灯,当即明白莺儿这番是干什么来了——这一盏玻璃绣球灯是那一年,宝玉来探望自己,见外头下雨,自己送给宝玉的。
  莺儿这时候拿着它来,自然不会是她这个丫头的主意,而是她那心思深沉的主子宝钗的主意。
  黛玉想起上次宝钗来求自己救她哥哥,说过的一句话——如今妹妹即将成为皇子妃,到底也该为自己的清誉想一想,是不是?
  看来宝钗这会儿赶走了袭人,得意忘形,准备在两个宫中派来的嬷嬷面前,给自己上眼药了,让她们知道,自己曾经与表兄‘私相授受’,这玻璃绣球灯就是证据。
  于是等着莺儿行礼后,黛玉先发制人:“宝二奶奶派你送灯来?那你等会儿,我替你将宫中派来的嬷嬷请来。”
  莺儿一听这话,顿感不妙,因为自家姑娘说了,让两个嬷嬷听到一二就是了,不要刻意强调。
  莺儿跟在宝钗身边多年,自然明白自家姑娘此番动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林姑娘难堪,最好能让林姑娘嫁不成皇子,一个不顾礼节不知廉耻的姑娘,当然做不成皇子妃。
  见莺儿被自己的话吓住了,黛玉越发明白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了,给紫鹃雪雁一个眼色,两个丫头分别行动起来。
  很快,顾嬷嬷和许嬷嬷就进来了,二人纷纷先向黛玉行礼。
  “两位嬷嬷,这个丫头呢,是宝二奶奶身边的莺儿,她此番来,想来是有话要说,我这人嘛向来是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就请两个嬷嬷一起听一听。”黛玉给两个嬷嬷赐座。
  顾嬷嬷和许嬷嬷虽然一头雾水,但很清楚林姑娘性子,于是各自告罪坐了,也不说话,都齐齐盯着莺儿。
  顶着黛玉和嬷嬷们的目光,莺儿觉得姑娘教给自己说的那些话,似乎都说不出口了。
  但想到姑娘的手段,莺儿不敢违背,只好硬着头皮开了口:“奴婢是替我们二爷来的,这一盏玻璃绣球灯,是当初林姑娘送给我们二爷的......”
  哪知道她的话没有说完,反倒是先被一个嬷嬷给打断了。
  开口的是顾嬷嬷,她是皇后的人,皇后对林姑娘的事儿早有调查,特意吩咐她——不能让荣国府任何人,搅黄了这门亲事。
  而现如今,这丫头一开口,顾嬷嬷这个陪着皇后从王妃到皇后一路走来的老练人,一下子就看出来这丫头的心思了。
  所以顾嬷嬷这会儿冷着一张脸喝斥了一句:“掌嘴,什么你们我们的,林姑娘已经是陛下赐婚给怡郡王的,小小丫头就敢说起我们来,可见不懂规矩。”
  莺儿当即被吓到,掌嘴两个字,让她整个人都呆住。
  而早有跟顾嬷嬷许嬷嬷一起来黛玉这儿的宫中宫女上前,直接给了莺儿啪啪四个巴掌。
  然后又恭恭敬敬退了下去。
  顾嬷嬷反倒是起身向黛玉告罪:“老奴见这丫头没规矩,知道您客居于此不好训斥,老奴就僭越了。”
  黛玉却明白,顾嬷嬷这是故意的,也配合点头道:“您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哪里就僭越了呢。”
  紧接着看着莺儿:“你的话没说完,继续说吧。”
  莺儿这会儿挨了打,两腮和嘴角火辣辣的疼,她这辈子还没受过这样的责罚,只觉得面上无光,心底更是委屈难过,一包眼泪含在眼中不敢流下来,哪里还敢说什么呢,赶紧跪下去请罪。
  这时候宝钗跟在雪雁身后,匆匆赶来,一进来就向黛玉请罪,口中说着是自己御下无方,往日里太过纵容丫头,也不知道这丫头如此大胆,竟敢背着主子擅自行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