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黛玉拿起小竹签子插了一块,放入嘴里,细细品尝后笑道:“果然是玫瑰花儿的味道,吃了简直唇齿留香。”
萧霆钧不自觉松了口气,一开始,他存了不少心思,答应了皇后的建议,可当他见了她,又打发自己信任的小太监去打听她,才开始心疼起来。这样一个姑娘,若是她父母还在,不知会过的多幸福。
“你喜欢就好了,我还怕你吃不惯,本来想,不然将芝麻卷等一并装一些,可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合适的盒子来装。”萧霆钧问黛玉是不是很饿,“若很饿,我就叫人送点儿点心来,大家都能吃。”
黛玉摇头,又吃了两块后,也就不吃了。她食量本来就小,如今刘太医一直替她调养身体,已经比往日吃的多些了。
“好哇,三哥你们在这儿吃独食呢。”四皇子萧霆锋,身边跟着葛夕佳,他见了黛玉手中还未来得及合上的小盒子,其实是很感叹的:三哥看来果然将他未来妻子放在心上,时刻不忘啊。
葛夕佳也跟着打趣,不过她打趣的对象是黛玉:“难怪林姐姐今儿穿玫瑰印花的衣裳,我都闻见玫瑰香了。”
今日黛玉衣服上,恰好是绣着红玫瑰。
迟一步来的宋慧兰听了这话也笑起来:“所以三弟和林妹妹,心有灵犀,不点也通呀。”
黛玉红了脸,不知如何辩驳,急得只说了一句:“你们,都不是好人。”
宋慧兰和葛夕佳听后更是大笑。
萧霆钧开口转移话题:“四弟,二哥,你们都有兴趣来打趣我,那看来菊花诗是胸有成竹了吧?”
他这话一说,二皇子和四皇子都齐齐笑了,兄弟二人都在想,果然三弟(三哥)是真维护未来的三嫂(弟妹)啊,这么着急着解围。
“我无所谓啦,父皇又不是不知道我写诗的水平。”二皇子,瑞郡王萧廷锴,十分坦然。
“我也是,咱们兄弟几个,只有五弟和三哥你的诗写得好,今儿五弟不在,定然是三哥你一展风采哦。”四皇子,理郡王萧霆锋接了一句。
上头亭子里坐着的天子看见几个孩子一派和睦,欣慰的向皇后道:“这中秋佳节,果然是好日子。”
一时膳房总管胡全来请示将午膳摆在哪里,天子心情很好,示意就摆在这秋香园的亭子里。
既然是中秋佳节,各宫亲眷入宫,天子免不了就要给各宫赐菜,周宸妃、陆昭仪、冯昭媛......一个一个赐下来,天子抬眼瞧见陪着皇后说话的黛玉,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贤德妃。
罢了,还是赐一道过去,想了想,选了一道光明虾炙。
凤藻宫内,得了赐菜的元春,却不见多少喜气。
第25章 贤德妃发作贾王氏
今日,贾母与王夫人一到凤藻宫,给元春请安后,贾母就已经觉察出来几分不对劲。
她赶紧细细打量了一番元春的脸色,看起来,并不是病了。
贾母今日之所以一定要进宫来,一来是以为可以拜见皇后娘娘,正好瞧瞧皇后娘娘对黛玉的态度,结果没想到压根儿见不到。
二来,就是为了阻止王夫人:贾母还是怕王夫人这个拎不清轻重的妇人,拿着薛蟠的事儿来求元春。
然而贾母没想到的是,元春主动提起了薛蟠的事儿,而且,一开口,就语气很差。
“母亲,你真是糊涂啊。”
宫人早被支开,元春没什么顾忌,她连日来的烦闷无奈痛楚,似乎都要发泄出来一般。
贾母和王夫人齐齐傻眼。
尤其是王夫人,她本来还想来跟女儿诉说诉说最近这些日子自己受到的委屈,就被劈头盖脸来了这么一句。
于是王夫人惊讶的抬头看着她的女儿。
元春皱了眉头继续说:“母亲,薛家那个那一年在金陵打死了人的事情,你知道不知道?”她都不想称薛蟠为表弟,没得脏了她的口。
王夫人更是心一紧,她没注意到元春连称呼都换了,贾母倒是注意到了:连表弟都不称呼,直接说的是,薛家那个。
看来,娘娘对薛家,很不满意啊,贾母心想。
王夫人本来想说自己不知道,可是在女儿那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目光下,忍不住点了点头:“知道,但是......”
“知道?知道母亲你还跟我说,宝钗怎么怎么好,定然要让宝玉娶宝钗,你怎么不想想,这样一来,宝玉娶得,可就是一个杀人犯的妹妹!”听见母亲说知道,元春压抑了多日的愤怒与难过,终于爆发了。
“不止如此,母亲你还让他们一家住在府上那么多年,你就不怕带坏了宝玉,带坏了家里子侄兄弟们?”
而同样委屈多日的王夫人,听见女儿竟然一来就如此指责,一时间忍不住就反驳起来:“娘娘怎么能这么说呢?好歹那可是你亲姨妈,她们孤儿寡母的那么可怜,不住我们家难道住在外头受人欺负吗?更何况,这事儿,你舅舅也是知道的。”
最后这句话一出来,元春和贾母都惊讶了。
贾母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姓王的果然不是好东西,当年若不是国公爷提拔,他如何能升官那么快。一转眼,倒是算计起贾府来了。
不过这是在凤藻宫,不是在自己的上房,贾母没吭声。
而元春不可置信的反问了一句:“母亲说什么?舅舅知道?”
“那当然,还是你舅舅说,你姨妈和你舅妈一直合不来,就住我们家.....”说到这里,王夫人也有点儿回过神来了,于是接下来的话就没有说出口。
被打击到的元春脸上瞬间蒙上了一层悲伤,她一直觉得,家里大伯父亲做官都不行,舅舅是自己朝中唯一的支撑,却从未想过,她的舅舅,从一开始就算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母亲,你真的太糊涂了。”元春的愤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切的哀伤,她看着她母亲的眼睛问,“是不是舅舅告诉你,千万不要将薛家打死了人的事儿,说给家里任何人知道,尤其是祖母和大伯一家,不然,到时候大伯一家会拿着这个,让父亲母亲搬出荣禧堂?”
王夫人点头,当初她哥哥就是这么说的,不能让贾府任何人知道薛蟠打死了人,不然到时候,连他们王家都有了不是。
他哥哥还说,老太太把林家那个接来,很明显是想让订下给宝玉的,让她赶紧把宝钗接去,不能让老太太如愿。
元春闭上眼,流下两行泪。她在宫里这么多年,过了多少苦日子,好容易挣出一条生路来,想着撑起荣国府的门楣,可她的母亲,却在外头那样作耗。
她这前半生,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吃这么多苦啊!
贾母见了,心底无奈,当初他们全都被蒙在鼓里,因为只说薛家下人仗势欺人,并不知道是薛蟠带着打死了人的,念着亲戚情分,才愿意帮忙。
但事情都发生了,贾母只好开口劝:“娘娘,事情已经到了今天这一步了,后悔也没用,好在也不是无可挽回,日后慢慢来就是了。”
元春只得睁开眼,看着她那一头白发的祖母,叹了口气,然后又看着她的母亲:“母亲,你自己想一想,我和宝玉,姓贾还是姓王?你再想一想,大伯一家若是要闹,早就闹起来了,光是大伯站着嫡长子的位置,就是祖母也没法子。”
“若是早知道,薛家那年在金陵就打死了人,我定不会让宝玉娶薛家表妹。母亲你都不知道,这些日子,我在后宫被多少嫔妃明里暗里的嘲笑,说我的胞弟娶一个杀人犯的妹妹。”
“母亲你想一想,当初为何舅舅不自己去向应天府开口,而是拿着父亲的名帖去找那贾雨村?”
“母亲你再想一想,当初案子是怎么了结的?舅舅可告诉母亲了?”
元春一连串的问题砸过来,终于将王夫人,略微砸醒了:她的亲哥哥,一系列的动作,不仅仅帮薛家解决了当时的问题,还成功把可能的祸端,都转移给了贾家。
王夫人想开口,但元春已经在和贾母说话了:“祖母方才有句话说得好,日后慢慢来就是了,如今林妹妹已经赐婚三皇子了,三皇子又被册封了郡王,林妹妹日后起码也是王妃了,所以祖母,要待林妹妹更好些。若有万一,那就是我们府上的退路。”
贾母一时心酸:“娘娘,才哪儿跟哪儿呢,你还年轻,还有机会的。”
元春心下并不相信,但为了不让贾母担心,便换了话题:“今儿祖母特意进来,可有事?”
贾母点头,问:“依着娘娘看,圣上和娘娘,真喜欢你林妹妹吗?”
这话反倒是有点把元春问住了:如今她已经不得宠了,常常一个月都见不到一次天子,皇后又想来处事四平八稳,对着后宫所有人都一个态度,看不出亲疏远近来。
但这些话,她没有向贾母说。
“自然是喜欢的,不喜欢,怎么会赐婚。”元春倒是从抱琴那儿听了一耳朵,说三皇子特别喜欢林姑娘,还特意找天子要了林姑父当年的诗,送给林姑娘。